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929882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天才与灵感朱光潜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

2、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此外还有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 。例如一个人乘火车在半途跌下,把原来的经验完全忘记,换过姓名在附近镇市上做了几个月的买卖。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发现身边事物都是不认识的,才自疑何以走到这么一个地方。旁人告诉他说他在那里开过几个月的店,他绝对不肯相信。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

3、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所以心理学家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溜冰本来是在前一个冬天练习的,今年夏天你虽然是在做旁的事,没有想到溜冰,但是溜冰的筋肉技巧却恰在这个不溜冰的时节暗里培

4、养成功。一切脑的工作也是如此。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 2 -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在罗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习音乐的柏辽兹,跳出水时也决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他的乐调是费过两年的潜意识酝酿的。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曼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

5、笔意。王羲之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法国大雕刻家罗丹也说道:“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知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推广一点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

6、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选自朱光潜谈美 )1. 下列对于“灵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完全不靠人力,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B.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C. 灵感来临时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作者毫无准备,坐享其成。D.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这种收获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出现。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意识之外有潜意识,潜意识是指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

7、心理活动,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B. 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 ,一旦他忽然醒过来后,对于病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 3 -C. 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所以我们在练字中出现瓶颈时就要学会放弃。D. 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完全分裂开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因为它们的神韵和气魄是相通的,艺术家就应该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B. “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功夫没有错用的,你在潜意识中

8、仍然会于无形中收到效果。C. 虽然很多发明大半是在无意中得来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向来不用功,就能轻而易举地等来灵感,从而获得成功。D. 吴道子赏剑法、王羲之观鹅掌拨水、罗丹看树看云等例子说明,艺术家在潜意识中酝酿的东西,最后往往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表现出来。【答案】1. B 2. C 3. A【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依据第 1 段“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可知 A

9、 项、C 项两项说法错误,属于断章取义。D项逻辑混乱。根据第 3 段“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 ,可知“灵感”并非“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来去而出现” 。故本题选 B 项。【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曲解原意。选项中“放弃”有误,原文第 3 段是“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 。故本题选 C 项。【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

10、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曲解原意。选项中“尽可能精通各门艺- 4 -术从而获得灵感”有误,原文最后一段是“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故本题选 A 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借 脸曾颖凤明在茶馆里喝茶,远远看见一个年轻人笑呵呵地向

11、他走来,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并自作主张地拉张椅子在他对面坐下,和他从天气开始寒暄起来,其亲切微笑着的表情,仿佛是饥饿者面对丰盛的饭菜。这表情凤明是熟悉的,近年来,常有类似的场面,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一个或几个陌生人向他微笑甚至跑过来和他握手问好,让他既感到惊奇,又觉得惶恐。因为他确信面前那张可掬的笑脸,确实是没见过的,他可不是贵人,记忆也没衰退到见过谁没见过谁都不记得的地步,他惟一的解释便是对方认错了他可能恰好与某个人缘极好的人长得很像,对方误把他当成别人了。今天可能也是这种状况。堂倌给年轻人泡上茶。年轻人用茶杯盖轻刮了几下茶水,把茶叶搅匀,轻吹了一口气,然后浅尝了一口说:我终于找到你了。

12、凤明说:你可能认错人了吧?我好像不认识你。年轻人说:是啊,你不认识我,但我早就知道你了。我?我一个中年下岗工人,又没什么长处,你怎么知道我?年轻人笑笑说:反正我知道嘛。年轻人的笑让凤明有一种心发虚的感觉。他自问自己没做什么亏心事,而且身上和家中也没什么值得让别人惦记的东西。于是很坦然地笑笑说:我有什么值得让人知道的?年轻人说:不瞒大叔说,我知道您,是因为您长得很像我的一个长辈他死了?不,不,他挺好!不,不,他现在他需要您的帮助。帮助?我能帮他什么?- 5 -他他老人家最近出了点事不不不,是他老人家最近遇到点事,需要您帮忙。什么事?他他有个女儿在国外读书,最近生病了,他想去看看孩子,可是可是什么

13、?可是他他是国家公务人员,出国手续比较繁琐。国家公务人员?出国怎么会繁琐,应该更方便,简单才是!他他不是任了点职吗?现在干部出国,不是那么方便了,而且,他不想让大伙知道他女儿的病,因此,他需要你帮忙。帮忙?我能帮什么忙?咱们就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了,请你帮忙,把护照借出来用用,你放心,不白用,一定重重感谢!护照?我一个下岗工人,哪有那玩意儿?可以办啊!我们帮你,钱我们出,你只需要借出你这张脸就行了,护照到手,就付你一万元租借费。一万元?凤明听了之后,脚趾禁不住抓了一下鞋底。半年来遭遇的各种没来由的热情,终于找到答案。但小伙子的提议,还是让他有些震惊。他说: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我是认真的,不信我们马上

14、去拍照办手续付定金。别急别急。我还得想想,至少要知道需要我帮助的人是谁吧?这个嘛你放心,不是坏人。我没说他是不是坏人,我只想知道那个长得像我的人是谁?没准是我认识的亲戚呢!这话让年轻人很为难,迟疑了半晌,他拿出手机到远处一阵嘀嘀咕咕之后回来,说:好吧,我告诉你,你要帮的是县国土局陈局长,你和他长得很像,只要理理发换件衣服,就一模一样了。现在情况也说明了,你快确定吧,我待会就开车送你去取户口和身份证,今晚就去市里办护照。凤明说:等等,容我想想。大叔,你是不是嫌钱少,可以再加点的,一万五,不!两万吧!我想你也是有儿女的人,就帮帮他吧!凤明说:这事,容我想想,好好想想。- 6 -年轻人叹口气,说:好

15、吧,你再想想,这是我的名片,想好尽快打电话给我!凤明接过名片一看,名片上写着“翔龙房产公司董事长陈翔龙” ,这名字好像在电视广告上听到过,据说是本县首富。按平时,凤明要走近他身旁 5 米都很难。这天夜里,凤明失眠了,他把白天的奇遇给妻子讲了。妻想了想说:兴许不是看女儿吧?那是?出逃!如果是那样,你可就是帮凶。不过也没啥,谁没有受骗上当的时候啊?一个护照,就当是被偷了,卖两万元,够咱家吃三年了。兴许人家真是去看女儿呢?我听说他老婆女儿都在国外呢!老婆的话,让他原本就悬着的心拎得更紧了。他眼前闪过 2 万元人民币、手铐、以及几年前被强拆了的老宅,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这夜的床板如烧烤架之于鱼一般,令

16、他难受。天刚亮的时候,他跑出门,找了一部离家很远的公用电话对半梦半醒的陈董事长说:对不起,我不能帮你!是不是钱的问题?我们再商量!不,不是!咱这一辈子,穷得只剩这张脸了,我借给你,就没法出门见人了。两周后,电视上报道,国土局陈局长因贪污和收受贿赂被捕,他是在用假护照登机时被扣下的。凤明看着屏幕上局长那张垂头丧气的脸,觉得和自己一点都不像!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二段既承接上文,为年轻人向凤明打招呼提供了合理性,又为后文年轻人向他提出“借脸”的要求作了铺垫。B. 凤明在年轻人提出请他帮忙的要求之后,心理上多次变化,先后经历了疑惑震惊矛盾拒绝的

17、过程。C. 小说中出现的主动握手问好的人和年轻人都从侧面反映出了官商勾结、攫取利益的社会丑恶现象,隐含着深刻的理性批判。D. 小说成功塑造了凤明这一家境贫寒、小心谨慎,虽在利益面前有所动摇但却最终坚守做人原则的形象,让读者看到了社会的光明面。5. 陈局长因贪污受贿受到调查,年轻人为他出逃做准备。请在文中找出三处能表现他们心- 7 -理的内容,并结合词句进行分析。6. 分析小说以“借脸”为标题的好处。【答案】4. C 5. “我终于找到你了” “终于”二字表现了年轻人找到救命稻草后的如释重负和喜悦。“他不想让大伙知道他女儿的病”表现了贪官秘密潜逃的心理。“付你一万元租借费” “你是不是嫌钱少,可

18、以再加点的,一万五,不!两万吧!” 。表现了犯罪分子紧急外逃的急切心理以及拜金思想。“今晚就去市里办护照” “尽快打电话给我”表现了陈局长等人出逃的迫切心态。 6. 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借脸”展开。主人公坚决不“借脸” ,体现了主人公对人格和尊严的坚守。陈局长“借脸”出逃,则揭示了他们肮脏的灵魂。“借脸”一事,暴露出的是本人犯罪之后想潜逃国外的肮脏想法和年轻人对陈局长的巴结讨好,批判了官场商界的某些丑恶现象揭,示了“做人要有原则底线”这一深刻道理。 。题目新颖别致,设置了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

19、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C 项,主动握手问好的人不能必然说明是官商勾结,只能表现出这些人对手握权力官员阿谀奉承的态度。故本题选 C 项。【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阅读小说,根据题干的提示,首先要在文中找出三处能表现他们心理的内容,然后仔细阅读这些文字,结合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分析。比如:“我终于找到你了” ,句子中的“终于”二字表现了年轻人找到救命稻草后的如释重负和喜悦。 “他不想让大伙知道他女儿的病” ,这句话表现了

20、贪官秘密潜逃的心理。 “付你一万元租借费” , “你是不是嫌钱少,可以再加点的,一万五,不!两万吧!”这几句话表现了犯罪分子外逃时急切心理以及崇拜金钱思想。他认为钱能买到一切。 “我是认真的,不信我们马上去拍照办手续付定金。 ”“今晚就去市里办护照” , “尽快打电话给我”这些句子中的“马上” 、“今晚”和“尽快”这些词表现了陈局长等人出逃的迫切心态。回答该题时,要分点,把重- 8 -要的句子摘出来,尤其是反应人物心理变化的重要词语指出来,然后明确分析出陈局长因贪污受贿受到调查,年轻人为他出逃做准备时的心理,最后要用准确的形容词概括出年轻人的心理。【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标题的

21、作用。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解答时依据本文标题特点,从情节、人物、主旨几个方面赏析。回答标题的作用题一般从结构、主旨、形象以及艺术技巧等角度分析。首先从结构上分析,这就需要给文章简单分层,分析这些层次与标题的关系。本文题目是“借脸” ,本文的主要情节内容也是“借脸” ,内容上的作用:体现了凤明对人格和尊严的坚守,揭示了“做人要有最基本的原则”这一深刻道理,批判了官场的某些丑恶行径。题目新颖别致,设置了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的作用:题目新颖别致,设置了悬念,能够激发读者

22、的阅读兴趣。回答时分点回答,先答内容上,尤其是揭示主题的作用,再答结构上的作用。【点睛】这类探究题时答题思路是:(1)标题的含义。在理解标题本义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义、象征义,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双关义或文章主旨意义。 (2)标题的作用 。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以物件(物象)为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以形象特征为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以问题为题,可能具

23、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思考”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外卖行业发展迅速,从大学校园到办公室、住宅区,又登上高铁;从正餐到夜宵、下午茶,再到年夜饭,外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1 月 18 日起,在”铁路12306”APP 上预订高铁外卖时限缩短至开车前一小时。时下,不少餐饮品牌已推出了各色外卖年夜饭套餐。 2017 年,外卖平台送的品类大大扩展,除了餐食,还有药品、鲜花、水果等,消费者需要什么还可以使用“代跑腿”服务。过去,人们订外卖主要集中在午餐和晚餐,2017 年夜宵和早餐占比不断扩大。除了时间上的变化,在空间上,一线城市外卖订单量依旧领先,

24、但二- 9 -三线城市发展势头迅猛。 (摘编自 2018 年 1 月 3l 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近年来,互联网对餐饮业持续渗透、赋能,推动外卖行业髙速增长。外卖行业经过井喷式增长之后,步入稳定发展期,消费者对于外卖的选择也开始从价格导向往品牌导向转变。数据显示,2017 年超过四分之一的外卖订单来自知名品牌商家。随着众多知名餐饮品牌与外卖平台合作,餐饮品牌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加强,也促使更多非品牌商家开始注重打造品牌、发展优质外卖。 当前,网络餐饮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餐盒的环保问题、派送员的安全与道德问题和入网商家暴露出的后厨问题等食品安全隐患。 2017 年 12 月底,为进

25、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好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国家食药监总局约谈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国内主要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负责人。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相关负責人强调,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开办者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规范入网商家经营活动,配合监管部门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餐饮消费环境,促进“互联网+餐饮”健康发展。 消费者应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对食品安全违法现象和隐患积极监督、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和平台应对违规商家建立分级与黑名单制,严重违规的应永久禁止进入平台。 (摘编自告别井喷式增长,餐饮外卖注意力转向”高质量” ) 材料三: - 10 -(来自2017 中国外卖最新报告 )材料四: 2

26、018 年 1 月 18 日,美团外卖在京举办外卖产业大会,与会嘉宾就分享、共赢等问题展开讨论。中国外卖在以往依托于餐饮业发展的基础上,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新兴产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外卖平台相比,中国的外卖行业发展速度已经居于领先地位。 未来,外卖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餐饮业的新需求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追求个性化乃至私人定制化的消费,这就为外卖产业创新不断 细分提供了新的需求土壤和条件。相关数据显示, ”“80 后” “90 后”在 4 亿人左右,约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而美团外卖的大数据显示,20-35 岁的人群贡献了 74%的消费额。这意味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在变化,他们对新的

27、品牌和新的品类也更容易接受。 以盒马生鲜和 7-11 为代表的新零售、零售店业态开始经营餐饮模块,且餐饮模块在前者的经营中占据比重也越来越高。目前,快递餐饮行业整体对这种跨界经营反应却相对迟缓。与外卖配送向同城共享配送转变一致的现象是,鲜花绿植、医疗健康等类目的配送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美团外卖数据显示,2017 年平台上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等增长率均超过 200%。 行业产业化之后,需要更加规范化,而行业玩家也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据悉,美团外卖将联合诸多餐饮商家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力,并已联合相关机构成立”青山基金” ,用于外卖行业对环境保护探究,承担更多杜会责任。 (摘编自市场规模突破 3000

28、 亿元,2018 外卖产业化如何布局?)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1 -A. 我国外卖行业目前得以迅速发展,与互联网对餐饮业的持续渗透和外卖业为消费者提供的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B. 当外卖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之后,消费者在订外卖时将会更加理性,由先前的只关注价格转变为对餐饮品牌、优质外卖的关注。C. 由材料三可知,从 2011-2018 年的 8 年间,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规模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线外卖市场发展态势良好。D. 作为一个新兴的充满生机的产业,中国外卖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餐盒是否环保、派送员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去解决

29、。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17 年外卖行业表现出新的特点,如外卖平台配送的品类不限于餐食,订制夜宵和早餐占比不断扩大,二三线城市外卖发展势头迅猛。B. “互联网+餐饮”的健康发展既需要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开办者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需要相关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C. 2014 年对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增长率变化曲线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增长率均呈逐年上升,在此之后则逐年下降。D. 从用户方面来看,2017 年除住宅区等主要消费场景外,酒店、商铺等消费场景也有外卖订单,未来外卖 行业可积极探索用户消费场景,扩充用户量,提升订单量。9. 根据材

30、料四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出我国外卖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答案】7. B 8. C 9. 餐饮个性化、品类化发展将会越来越显著。外卖的主力消费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外卖餐饮零售化和跨界经营将不可避免。外卖配送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多样化,种类更加丰富。外卖行业将在发展自身的同时重视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 项, “消费者在订外卖时将会更加理性”说法属于无声中有,且“由先前的只关注价格转变为对餐饮品牌、优质外卖的关注”说

31、法也不正确,相关信息在材料二第一段,原文为“外卖行业经过井喷式增长之后,步入稳定发展期,消费者对于外卖的选择也开始从价格导向往品牌导向转变” 。故选 B。- 12 -【8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 项, “在此之前增长率均呈逐年上升”说法错误,仔细观察“2011-20

32、18 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规模及预测”图,可以发现 2012 年-2013 年是呈下降趋势。故选 C。【9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四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出我国外卖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已经要求“根据材料四的相关内容” ,简要概括我国外卖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所以仔细阅读材料四,可以从中筛选出“餐饮业的新需求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追求个性化乃至私人定制化的消费,这就为外卖产业创新不断 细分提供了新的需求土壤和条件” “相关数据显示, 80 后 90后在 4 亿人左右,约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而美团外卖的大数据显示,20-35

33、 岁的人群贡献了 74%的消费额。这意味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在变化,他们对新的品牌和新的品类也更容易接受” “以盒马生鲜和 7-11 为代表的新零售、零售店业态开始经营餐饮模块,且餐饮模块在前者的经营中占据比重也越来越高” “快递餐饮行业整体对这种跨界经营反应却相对迟缓。与外卖配送向同城共享配送转变一致的现象是,鲜花绿植、医疗健康等类目的配送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2017 年平台上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等增长率均超过 200%”“行业产业化之后,需要更加规范化,而行业玩家也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美团外卖将联合诸多餐饮商家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力,并已联合相关机构成立青山基金

34、,用于外卖行业对环境保护探究,承担更多杜会责任”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我国外卖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此题属于局部信息筛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3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

35、,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

36、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 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 ”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 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

37、,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 ,有删改)10.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普寻出镇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B. 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C. 昉与琪俱拜平章事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D. 既失所望,又无善辞 若望仆不相师11.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 ) 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雅厚张洎而薄张佖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 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14 -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38、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B. 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官复原位。C. 李昉在选拔人才时,碰到认为值得任用的人,一定会严厉地拒绝他们,使恩德归于皇上,因为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君主的事。D. 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拜舞时摔倒,几天后去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答案】10.

39、A 11. D 12. C 13. (1)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2)李昉一直和卢多逊友好,对他毫不怀疑,卢多逊多次向皇上诬陷李昉,有人把这些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 项, “寻” ,不久。B 项, “游”:交往/游荡。C项, “拜”:授予官职/呈上。D 项, “望”:失望/埋怨。故本题选 A 项。【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分析概括传主性格特点的。首先审题,把握题干中说的全

40、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用排除法做题。表现李昉为性情中人,也有个人的好恶;表现他不贪功,把任用贤能的功劳让给皇上,其它四句均符合题干要求。这样就排除带有的选项,故本题选 D 项。【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 15 -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 项,曲解文意。错在“李昉在选拔人才时,碰到认为值得任用的人,一定会严厉地拒绝他们” 。原文

41、是:李昉在中书任职时,有个人请求想提升任用。李昉即使知道这个人可用,必定很严肃地拒绝。所以选 C 项。故本题选 C 项。【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短”:“短处” ;“闻”:“使闻,上报” ;“为所”:被动结构, “被” 。第二句关键点:“素”:“一向,向来” ;“善”:“与交好” ;“不之信”:倒装句, “不信之” , “不相信这些” 。【

42、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后汉乾祜年间考取进士,担任秘书郎一职。宰

43、相冯道推荐他,与吕端共同在弘文馆当值,后改任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宋朝初年,李昉加官为中书舍人。开宝三年,主持贡生考试。开宝五年,再次主持贡生考试。李昉主持贡生考试时,他的同乡武济川参加考试,后来上奏应对失常,李昉受连累被降职为太常少卿,随即改饪国子监。第二年五月,再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皇上向李昉询问,李昉回答说:“我的职务是掌管文书诏令,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我所知道的。 ”赵普不久出朝担任节度使,而卢多逊只担任参知政事。太宗即位,加封李昉为户部侍郎,太平兴国年间,改为文明殿学士。当时赵普、宋琪居于相位已久,寻求能够接替他们的人,老臣中没有人能超过

44、李昉的,就任命为参知政事。十一月,赵普出朝为节度使,李昉、宋琪都为平章事。不久,加官监修国史,恢复时政记录先进呈皇帝然后交付有关部门,是从- 16 -李昉的提议开始的。李昉温和宽厚,不记旧恶,在相位小心谨慎沿袭旧制,没有显赫的政绩。喜好结交宾客,江南平定,归附朝廷的士大夫多与他往来。李昉非常看重张洎而轻视张佖,等得李昉罢相时,张洎撰写制书大力诋毁他,但是张佖初一十五日必定拜访李防。有人对张佖说:“李公待你素来不厚,为什么多次看望他?”张佖说:“我当廷尉时,李公正执掌政权,从未有过一次请求,这就是我看重他的原因。 ”李昉一直和卢多逊友好,对他毫不怀疑,卢多逊多次向皇上诬陷李昉,有人把这些事告诉李

45、昉,李昉不相信。到他入朝为相时,太宗谈到卢多逊的事,李昉多次为他解释。皇帝说:“卢多逊平常诋毁你一钱不值。 ”李昉才相信此事。皇上因此更加看重李昉。李昉在中书任职时,有个人请求想提升任用。李昉即使知道这个人可用,必定很严肃地拒绝,然后提拔任用;如果不值得任用,必定和颜悦色地接待他。子弟问这样做的原因,说道:“任用贤能,是国家君主的事;如果接受他们的请求,是用私情做交易,因此严厉地拒绝他们,使恩德归于皇上。若是不能任用的人,既已让他失望,又没有好言语,是带来怨恨的做法。 ”至道二年,李昉陪同皇帝到南郊祭祀,仪式结束入朝祝贺,在跪拜舞蹈时摔倒在地,台吏搀扶他出去,卧病数日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赠官司

46、徒,谥号文正。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金)元好问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注】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居浣花草堂,有人日诗。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说收到来信,使自己略感宽慰。B. 第二句写清晨揽镜,

47、看到自己胡须花白,感慨华年已逝,复国之志难酬。C. 在明月普照的高楼上畅饮燕市美酒,在梅花绽放的人日里吟诵杜甫的诗篇。D. 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景物变化万千,青年男女黛青脂红占尽一时风光。- 17 -E. 全诗虚实结合,首联实写此时此事,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尾联托物言志。15. 本诗尾联“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 BE 15. “涧底”孤松不畏“岁寒” ,枝叶如故,象征着身处卑位却傲然孤高的品格;用孤松自况,表达自己作为金朝遗老隐居不仕的坚贞节操;用“殷勤留看岁寒枝”表达与友人共勉的情怀,要学习“孤松”品格,在逆境中保持高风亮节。

48、【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看手法是否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是否正确,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分析是否正确。B 项, “复国之志难酬”错,诗人并无复国的志向;E 项,“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错,颈联写的是当今世态,不是追忆。故本题选 BE 项。【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尾联包含诗人的思想情感。结合全诗内容,再根据具体诗句“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分析尾联寄寓了诗人的深厚情感。读懂全诗,全诗虚实结合。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说收到来信,使自己略感宽慰。颔

49、联写在明月普照的高楼上畅饮燕市美酒,在梅花绽放的人日里吟诵杜甫的诗篇。颈联写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景物变化万千,青年男女黛青脂红占尽一时风光。尾联写“涧底”的“孤松”不畏“岁寒” ,枝叶如故,托物言志,用孤松自况,表达自己作为金朝遗老身处卑位,却有高风亮节的节操。【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6.(1) 陈情表用“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2) 长亭送别的收尾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用夸张的手法实体化,表现痛苦深重的句子是“_,_” 。(3) 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