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江苏省启东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粉丝们对偶像的爱越深,对他们的_之心就越坚定不移,众多的亲妈粉和女友粉们显然视自己心上人为第五战队队长的不二人选。在如火如荼的争论下,LIVE 直播的关注度也_,那么他们到底谁能成为新歌声 LIVE 战队队长呢?让我们_!A. 袒护 水涨船高 刮目相看 B. 袒护 与时俱进 刮目相看C. 维护 与时俱进 拭目以待 D. 维护 水涨船高 拭目以待【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能力,侧重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解答此题,一定要了解所考查词语的意思
2、,重点区分不同语素,从而区分两个词的意义差别,然后把意思带入句子,看它是否符合语境。维护:以说话或行动保护。袒护:偏袒维护,指出于私心而无原则地支持或庇护某一方。与时俱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前进。水涨船高: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故选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批评学生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B. 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
3、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C. 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D.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作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 2 -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 “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语句杂糅,可删去“受到” 。B 项,成分残缺
4、, “取消”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在“国内销售”后加“的政策” 。D 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 “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不搭配,在“雄厚”前加上“是否” 。故选 C。3.对下列古诗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天境” “海楼”写荆门一带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写法。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赋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他对话,是拟人写法。C.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泪没一朝伸。“惊风雨” “泣鬼神”赞扬李白诗才出众,是夸张写法。D.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5、。 ”“试问闲愁都几许?”运用反问,来强调愁绪之多。【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熟练掌握诗歌常见手法,并在理解诗句含意的基础上分析手法。D 项运用的是设问,后三个分句就是问句的答案。故选 D。4.下列对联的内容与店铺不对应的一项是( )A. 妙手裁去锦,精心剪春光。(服装店)B. 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竹器店)C. 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雕刻店)D. 刻刻催人资警省,一寸光阴一寸金。(钟表店)【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
6、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并且注意表达意思是否完整、明确。C 项,从“顶上功夫”可知,应为理发店。故选 C。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缺处的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菊花素有“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菊花情有独钟,正所谓“_” 。菊不畏寒, “季秋之月,菊有黄花” 。白居易云:“_。 ” “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说的是菊没有落花的凄凉,不像牡丹和桃花的花瓣大朵凋谢。南宋爱国遗民诗人郑思肖就是借咏菊自励节操:“_。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A. B. C.
7、D.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上下文,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感。填进横线处后还要反复多读几遍,确保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由第一处横线前的“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菊花情有独钟”可知,此处横线应填入表示很多人爱菊的诗句,故应填;第二处横线承接“菊不畏寒” ,只有符合这个意思;第三处横线咏叹菊花的品节,应填。故选 B。6.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B. 垣墙周庭 周:四周C. 绝云气,负青天 绝:穿过 D.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
8、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做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B 项, “周”意为环绕。故选 B。7.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B. 东犬西吠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 齐彭殇为妄作【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时,应从这个字所在句- 4 -子的语法功能来判断活用类型。B 项, “东” “西”为名词作状语, “在东面的” , “向西” ;C项, “南” ,名词作动词,向南飞;D 项, “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一样。故选 A。8.
9、下列加点词语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C.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 D.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古今异义词的能力。解答时,要确定古文中双音节词语的每个语素的意思,然后根据句意语境进行筛选。也可用代入法排除。A 项, “至于”意为“到” ;B 项, “众人”意为一般人,普通人;C 项, “妻子”意为妻子儿女。D 项, “侥幸”意为幸运,和现代汉语意思一样。故选 D。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A. 安能以身之察察 B. 彼且奚适也C.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0、D. 亦将有感于斯文【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选要明确四类文言特殊句式,然后根据语法结构去判断。例句为被动句;A 项,定语后置;B 项,宾语前置;C 项,无标志的被动句, “称”意为“被称赞” ;D 项,状语后置。故选 C。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鲍竹溪先生传袁枚乾隆乙未,余过真州,同年沈椒园廉使以所撰同老会序示余。同老者,六老人同庚,为会以聊昆季之欢也。会主为鲍竹溪先生,余心钦迟之,未由修士相见礼。今岁乙卯矣,余小住邗江,先生之子志道以先生行状乞传。余不禁谡然敛袂而起,曰:“有是哉!二十年前思见之人,不可得见;今因交其子
11、得见其事状,是不见先生,犹见先生也。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先生讳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棠樾村人。世为望族,幼习四字书 ,听人讲- 5 -解,憬然夙悟。侍母疾,穷昼夜不出。塾师疑其惮于勤,诇知其故,乃异目视之。亡何,生母不禄,太公与继妣在堂,家贫甚。先生出贾于外,岁终必冲风雪归,具甘旨为堂上欢。晚年,子志道善经纪,家业渐裕,先生益得行其志。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赴之若嗜欲之切于身。先是,宋元鼎革间,族祖宗岩、寿孙路遇贼劫,父子争死,贼义而两释之。又有名邦灿者,亦以孝称。村故有二坊:曰慈孝,曰孝子。岁久倾夷,先生葺治如初。里中大母堨,畜水溉田,亦渐淤圮,先生并无升种在焉,而亦为之疏滞
12、、宣流,岁以大稔。常曰:“为善最乐,安得仿古人置书院以育人才,置义田以瞻宗族乎?”先生卒时年六十五。恭人郑氏未笄来归,值先生未得志时,拔钗市谷,勤针黻以养尊章,安行仁义。送子读书,必以一师,曰:“吾欲其教之专也。 ”先生子二,女一,以子志道贵,与恭人同受诰赠如其官。论者谓志道才流经通,为上游所器重,故能恢宏其声光,而不知皆先生之积善贻谋有以基之也。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可谓大行不加之君子矣。(有删节)注:钦迟:敬仰。 事状:事略。 旧史官:作者的谦称。诇知:探察,了解。不禄:去世。甘旨:美好的食物。堨():拦水的土堰。未笄:未满十五岁。尊章:对公婆的敬称。10.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塾师疑其惮于勤(惮:敬畏)B. 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裨:益处)C. 岁以大稔(稔:成熟)D. 恭人郑氏未笄来归 (归:出嫁)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鲍竹溪怀有敬仰之情,多年前想见鲍竹溪却没有能够见到,现在鲍竹溪儿子来请他给父亲作传,作者感到很惊讶。B. 鲍竹溪自幼聪慧,听人讲解书本知识,很快就能领悟。因勤于读书而日夜闭门不出,老师了解情况后对他另眼相看。C. 鲍竹溪生母去世后,家中非常贫困。于是,他就到外地做生意,但每到年终总要回家,置办美味的食物,让长辈高兴。D. 鲍竹溪的妻子变卖自己的首饰买
14、粮食,靠做针线活挣钱奉养公婆,她勤劳贤惠,有仁义之心,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6 -1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2)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13.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鲍竹溪先生品格上的特点。【答案】10. A 11. B 12. (1)我将(尽力)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2)听说鲍志道巳经生活富足,可是鲍竹溪先生仍然像当初一样节俭,还常常用教导的话勉励、告诫他。(3)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
15、。(4)我听说:刚洗头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浮尘,刚洗澡的人一定会抖去衣服上的尘土。 13. 注重孝道;乐善好施(急人所急) ;崇尚节俭【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做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A 项,句子意思是:私塾先生怀疑他害怕勤奋。惮:害怕。故选 A。【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对比。B 项, “因勤于读书而日夜闭门不出”错,原文为“侍母疾,穷昼夜不出” ,鲍竹溪昼夜不出门是为了服侍生病的母亲
16、。故选 B。【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首先浏览句子,看有无特殊句式,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通假之类的词语,然后将句子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翻译时一定注意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1)要点:“永” ,使动用法,使永垂不朽;“旧史官” ,指自己, “我” ;“其”难道,表反问;“奚辞” ,宾语前置,推辞什么;(2)要点:“业” ,已经;“饶益” ,生活富足;“训词” ,教导的话;“相” ,他,单指一方;“勖” ,勉励;“毖”告诫。- 7 -(3)要点:“期功” ,古代丧服的名称,指近亲;“应” ,照应;“僮” ,仆人;(4)要点:“沐” ,洗头;“浴” ,洗澡
17、;“振” ,抖动。【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对比。 “侍母疾,穷昼夜不出” ,表现其注重孝道;“为善最乐,安得仿古人置书院以育人才,置义田以瞻宗族乎” ,乐善好施(急人所急) ;“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 ,表现其崇尚节俭据此组织答案即可。参考译文:乾隆乙未年间,我经过真州,同榜中举的沈椒园廉史把他写的同老会序给我看同老,说的是六个老人同岁,大家聚会一起来聊聊兄弟欢聚之情聚会的主持人是鲍竹溪先生,我内心十分钦佩他,只是未能置备士相见的礼物(只是没有机会实行士相见的礼仪) 今
18、年是乙卯年,我在邗江暂住,鲍先生的儿子志道把先生的行状 (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 )给我要求我为先生作传我不禁肃然,恭敬地整理衣冠起身,说:“有这样的事情!二十年前我想见的人,未能见到;今天因为结交了他的儿子能看到先生的事略,这是不见先生如同见先生一样我将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先生名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县棠樾人世代为望族,幼年学习四字书 ,听人讲解,很快就能领悟服侍母亲疾病期间,日夜闭门不出,私塾先生怀疑他害怕勤奋,了解他的原因后,就对他另眼相看了不久,生母去世了(天子死曰崩,诸
19、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在床曰尸, 在棺曰柩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 )太公和继母健在,家里很贫困先生出门做生意,年终一定冒着风雪回家,为长辈欢愉准备好美味先生晚年,儿子鮑志道善于经营,家中产业渐渐丰裕,先生也就能够更好地随自己的意志行事凡是对同乡亲戚有好处的事 ,前往做起来就好像是对自己特别有好处的爱好一样开始,宋元改朝换代期间,宗族的祖先宗岩、寿路在路上遭遇强盗抢劫,父子两争着去死,盗贼因为他们义气而把两人都释放了又有一个名字叫做邦灿的,也以孝顺著称村子里以前有两座牌坊:慈孝坊、孝子坊年代久远而倾覆了,先生将他们修葺如初家乡有一堵大水坝,靠它蓄水灌溉农田,也渐渐淤塞倒塌了
20、,先生并没有一点种植在这儿,却也为它疏导阻滞,泄放水流,每年都大丰收常说:“做好事最快乐,如何才能学习古人设置书院来培养人才,购置义田来赡养宗族呢?”- 8 -先生终时六十五岁恭人(旧时代命妇封号)郑氏不到十五岁嫁到府上,正值先生不得志的时候,变卖自己的首饰换取口粮,勤劳地做针线活儿奉养公婆,安静地做仁义之事送子读书,一定选择一位老师,说:“我想他要教得专心 ”先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鮑志道地位尊贵,与恭人一起接受皇帝 追赠的封号以同样的官职评论的人说鮑志道才智横溢穷经通典,被上层所器重,所以能扩大他的声誉和光荣,却不知道这都是鲍竹溪的积善和教导(贻谋:父祖对子孙的训诲 )打下的基础听说
21、鮑志道已经发财了,可是鲍竹溪先生却是节俭如当年一样,还常常用教导的话鼓励和鞭策(告诫)他先生可说是品德高尚不能超过的君子啊【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秋江晚泊刘禹锡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轲峨艑上
22、客,劝酒夜相依。注:作于被贬夔州途中。轲峨:孤高状。艑:船。(1)请赏析首联“空”字的妙处。(2)请分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3)请概括尾联表达的情感。【答案】 (1)空,空阔、旷远,形象描绘了江面上雨后空阔迷蒙的景象,表达作者孤寂之情。(每点 1 分)(2)选取典型景物(暮霞、宾鸿、古戍、旗、荒村、犬稀) ;富有层次(由高到低,由远及近;暮霞、宾鸿是仰观,旗迥、荒村是远眺,闻犬稀是近听) ;视听结合(古戍、旗迥、荒村是视觉,犬稀是听觉) ;动静结合(宾鸿飞是动景,古戍、旗迥、荒村是静景) ;比喻(宾鸿自况自喻) ;白描。 (答出四点即可)- 9 -(3)仕途遭贬的失意;旅居异地的孤寂;秋夜
23、难捱的愁苦。 (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应认真审题,明确题干所指的方向,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比如本题中, “赏析首联空字的妙处” ,这是考查诗歌的炼字技巧。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古诗词阅读答案 秋江晚泊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古诗词阅读答案 秋江晚泊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比如本题中,要明确“空”所
24、修饰的对象,是“江” ,写出江面的空阔,再联系此时诗人的处境分析情感即可。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5 题详解】试题分析:写景的角度主要包括如下几个: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互文等;从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象征、铺陈白描;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景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 ,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
25、味)味觉触觉或通感;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 ;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比如本题中,可以从选材、空间、写景动静、感官以及修辞等角度分析作答。题干问的是“分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这是考查写景的技巧。首先要明确写景的几个角度,然后再结合颔联和颈联进行。 “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从选材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选取了“暮霞”“宾鸿” “古戍” “旗帜” “荒村” “犬”等几个景物;从空间角度来看,从“暮霞” “宾鸿”到“古戍” “旗帜” “荒村” “犬” ,由高到低,由远及近,有仰视,有远
26、眺;从感官角度来看,其中“犬吠之声”是听觉,其他几个景物是视觉;从写景的动静角度来看,有动静,有静景,动静结合;从修辞角度来看,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以“宾鸿”自况。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6 题详解】- 10 -试题分析:本题中,可以先根据诗歌的标题和注释明确诗歌的题材贬谪诗、羁旅诗,然后明确这两种诗歌题材通常表达情感,最后再结合诗歌的尾联“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具体分析即可。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若夫乘天地之正,_ 。(2)_,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_,蟪蛄不知春秋
27、(4)_,则芥为之舟。(5)春蚕到死丝方尽,_。(6)细雨梦回鸡塞远,_。(7)_,乱红飞过秋千去。(8)竹杖芒鞋轻胜马,_。【答案】 (1). (1)而御六气之辩 (2). (2)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3). (3)朝菌不知晦朔 (4). (4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 (5)蜡炬成灰泪始干 (6). (6)小楼吹彻玉笙寒 (7). (7)泪眼问花花不语 (8). (8)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在平时熟练背诵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默写
28、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御、辩、晦朔、坳、蓑。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枣李广田“俺吃枣。 ”傻子这样说。他这样说过多少次了,对爸爸说,对妈妈说,但爸妈都不理他。他依旧是悄然地微笑着,肩负着粪篮出门去了。名叫傻子,他自己知道。但现在有多大岁数了呢?却连傻子自己也不知道。傻子的爸妈说, “今年傻子十五岁了。 ”于是人家也说, “今年傻子十五岁了。 ”傻子的爸妈都是将近暮年的人,他们几乎没有一刻不把自己身后的事放在心上。没有儿子时,盼儿子;儿子有了,却是这么一个!现在,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给傻子提门亲事,而且愈早愈好,他们希望能在- 11 -他们的晚年见到孙孙,他们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遥远的孙孙身上了。为
29、了要早给傻子找女人,于是说, “傻子今年十五岁了。 ”却依然没有谁家的女儿肯跟傻子,傻子的爸妈很悲哀。傻子的日常生活是拾粪,清早起来,便肩负了粪篮出门。他沿着村子的大路走去,凡村子附近的道路他都熟悉。当看见道上有牲畜的遗粪时,他知道用粪锸把粪拾到篮里,然后又走道。不管早晚,只要肚里觉得饿了,就回到家里“要吃的” ;夜了,便回到家里安息。不知怎的,这一天他却忽然想到要吃枣了。枣是甜的,他知道,他吃过枣。但他愿意吃更多的枣,他愿意得到更多的枣,他更愿意看见垂挂在树上的枣。 “俺吃枣” ,屡次地对爸妈这样说了而不被理会,这恐怕也是当然的事情吧。傻子的爸妈听了这样莫名其妙的话,只会感到厌烦,甚至这类的
30、话听惯了,便会听而不闻。傻子出门带一副笑脸。他常爱把一个笑脸送给路人,送给驴子,并送给驴粪。在路上,他遇见了绿衣的邮差,他微笑着说, “俺吃枣” ;遇着肩负了大柳条筐的打柴人,他又微笑着说, “俺吃枣” 。邮差和打柴人都不睬他,过去了。他又遇到些相熟的邻人,他同样地向他们说了,他们却只回赠他一个微笑。本地的孩子们是总爱同他嬉闹的,只要相遇,便不免有一番恶作剧。孩子们对他说:“什么?你要吃早吗?天不早了,你吃晚吧。 ”于是傻子微笑。傻子近来变得有点特别,他肩负了空粪篮,在各个村子里逡巡着,在各条大道小道上徘徊着。他像在寻求什么似的。有一次,他竟荡到黄河的岸上去了。他把粪篮丢在一边,倚了粪锸作杖,
31、呆呆地站着向隔岸眺望。 “几时这些黄汤能停了下来呢?”他也许在这样想吧,傻子在望洋兴叹了。就在不久以前,傻子在路上曾遇到三个卖枣的小商贩。他们的枣快要卖妥了,在路上停下来休息,准备着当天要渡河回家。这时候,傻子肩负了粪篮走来了。他看见三个陌生人正在那儿吃枣子,他也停住了脚步,并把一个微笑送给了三个陌生人。三个人中的一个说:“请坐,请坐。 ”傻子只是微笑地站着。三个人中的另一个又说:“请吃枣,请吃枣。 ”说着,把一把枣子递给了他,傻子就伸了两手把枣子接过。不多会,他默默地把枣子吃光了,于是又微笑着向三个陌生人说:“俺还吃枣。 ”因为他们已经看出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什么人了的缘故,其中的一个便戏谑地说
32、:“好啊,你想吃更多的枣子吗?那么就跟了我们来吧。我们河北的枣子真好,口头甜得很啦。我们河北遍地是枣树,满树上垂挂着红枣子,满地上落下了红枣子,真的,让你尽吃也吃不净啦。 ”话还不曾说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重整了手车和担子,顺着大路走去了。其中的一个人却又回头来招呼着说:“来罢,同我们到河北去吃枣子吧。 ”又是一个冷风的日子,傻子出门去了,但出人意外地,傻子整天不曾归来。已经入夜- 12 -了,依然不见归来。傻子的爸妈有点忧虑了。傻子的妈妈坐在菜油灯下等得很不耐烦,风敲着门板,风摇着窗格,总以为是傻子回来了,她对傻子的爸爸说:“傻子在暗夜里不知被北风刮成什么样子了。 ”傻子的爸爸却沉着
33、脸,一言不发地兀自走到了街上。街上很荒凉,只有冷风扫着灰土和枯叶。他毫不犹豫地又走向了旷野,于是在对面不见人的黑暗中,随了北风的怒吼,一个老人像饿狼哀号似地呼喊起来了。次日清晨,天气更冷些,傻子的爸爸还在找傻子。他向各村里去访问,他向各路上去寻觅,他竟找到了黄河的岸上去了。河面上已结了厚厚一层冰,只在河道的中流,隐隐约约还看得出明水在流着。傻子的爸爸沿着河边走去,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空粪篮,和一把粪锸,它们都斜卧在河岸上,静静地,似在等待过路人走来捡拾。(有删减)16. 文中第段写三个商贩的出现,有何作用?17. 请简要分析傻子这一形象的特点。18. 本文结尾有何巧妙之处?请简要分析。19
34、. “枣”在文中有何深刻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文意和自己的理解加以探究。【答案】16. 三个商贩的出现,加深了傻子对枣的喜爱,交代了上文傻子近来变得有点特别,独自逡巡徘徊的原因,为下文傻子的失踪作了铺垫。 17. 傻子逢人便笑,突出其善良和对生活的热爱。傻子念叨“爱吃枣” ,表明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傻子拾粪,突出其勤劳。傻子在黄河边眺望最后掉进黄河,象征了他也有理想并为此付出生命。 18. 小说并没直接交代主人公掉进黄河,而是通过他的遗物来暗示他的悲剧结局,更显含蓄,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渲染了凄寂悲冷的氛围,使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显得更加深沉。象征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升华了主旨,
35、引起了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思考。 19. “枣”象征幸福。傻子知道“枣是甜的” ,他希望吃更多的枣,而且“枣子”谐音“早子” ,象征傻子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枣”象征孤独。傻子遇人便说“俺吃枣” ,但没有谁理睬他,反而被人们嘲笑戏谑,表明了傻子不被人理解。“枣”象征理想。傻子吃了三个商贩的枣后,常在黄河边眺望,想渡过黄河到山西吃枣,象征傻子在追求自己的理想。“枣”象征悲剧人生。傻子不被人理解,无人同情,为吃枣而掉进黄河,象征傻子为追求幸福和理想而失去生命的人生悲剧。“枣”象征人类普遍生存境遇。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枣” ,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但是都有自己不被理解的孤独和理想不能实现
36、的悲- 13 -壮,从而引发对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解析】【1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题干要求简要分析三个商贩在小说中的作用,这是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对于此类题目,一般从情节结构方面的串联、对主要人物的衬托、对主旨的表达等方面探究。从内容上,衬托了傻子的形象;从结构看,承接上文傻子的行踪,又为下文傻子失踪埋下伏笔。据此组织答案即可。【1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作品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
37、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从文中,我们可以找出与傻子有关的情节:傻子逢人便笑,傻子念叨“爱吃枣” ,傻子拾粪,傻子在黄河边眺望最后掉进黄河。通过对这些情节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傻子的特点:善良,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勤劳,有理想。据此组织答案即可。【1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概括的答题思路是:分析文章使用材料特点、分析作者情感的具体体现、分析作者思路的流程、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整合。这篇小说的结尾,从情节上,由遗物暗示结
38、局,使小说结构完整;人物形象上,突出了傻子的悲剧命运;主旨上,象征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升华主旨;从读者感受上,引起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思考。根据分析,选择三个角度,组织答案即可,【1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探究 F。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可以界定为分析标题含义的题目,解答时注意结合文章的情节、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分析,来分析“枣”的象征义。根据情节特点,可以概括出“枣”的多重意蕴。全文以“枣”起,以“枣”至,通过对傻子悲剧命运的叙述,写出了傻子的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悲剧命运;从主旨角度看, “枣”又蕴含着傻子的幸福和理想
39、;站在生活的角度,傻子代表着与他经历类似的人们,而“枣”的求而不得,又意寓不能- 14 -实现的理想。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点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简单的事物常常容易被忽视,但简单中却蕴含着生活态度、人生哲理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40、字。【答案】人间有味是清欢“煮碗粥来!”一声吆喝,朴素的青花大碗里热气腾腾的粥,便由一双双手从遥远的农耕文明传到了现在。粥,简简单单,常常被人遗忘在每个普通的早晨抑或每个寒冷的夜。煮粥很简单,一口锅,一柄勺,一捧米,一碗水,一颗心。煮粥很讲究,水量火候,由生活决定。与乡下祖母同住的日子里,早早的,独有的米香与柴火的噼啪声便唤醒了村子。袅袅炊烟升起,如碗里腾上的热气,驱散了清晨的薄薄凉意。粥有百态。祖母的粥,厚而粘稠。一把秸秆引燃一捧枯桑枝,大火滚着,粥咕嘟着,渐渐地火熄了,余热细细煨着,粥便稠了。祖母微笑着将粥盛入青花大碗,沉甸甸地,一如祖母的厚重。天蒙蒙亮,远远地,狗打了声哈欠,传来了清晨第
41、一声低低的吠。农人们需要这一碗稠粥,去负担一上午的艰辛。母亲的粥,多是稀薄的。那只小巧的碗,总是呈在深夜的桌前,恰到好处的温度,静候她应酬的丈夫,抑或是深夜而归疲惫的儿女。在那些寒冷的夜里,淡淡的薄粥饮下,一如母亲的细微温暖。粥有百味。酷热的夏,冰箱里总有一碗冰好了的粥,点缀着绿豆,单看着就透出沁爽的凉意。腊八时节,八种原料偎在一口锅里,咕嘟着,那种诱人的甜香气,便从锅里,从母亲执勺搅拌的指间漏了出来,弥散在整个屋子里。临近考试时,粥里总会多出一把核桃,有人气色不好时,粥里总会多出一把红枣- 15 -无论是稠的稀的,浓的淡的,好粥需细熬。曾尝试过智能电饭煲的自动煮粥,前夜一把米,一碗水,第二天
42、便是一碗米渣子成米糊糊。我却尝不出生活的味道。粥,尝尝被忽视,因为流传了千年,已成了我们生活的烙印。它一代代传承着,历史便这么活了起来,一个个一样又不一样妇人,露着满足的微笑,在锅边细细搅着。这是她们的生活,因此无味的白粥变得甘甜起来。如果你问她们,你们从千年流传中学到了什么?她们会盛出一碗热气袅娜的粥, “煮粥而已。 ”微笑着说。我喝下了那碗粥,仿佛那个东坡居士捧着茶碗感叹着:“人间有味是清欢。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高度关注现实生活,分为两句话,前一句指出人们对“简单”的习惯
43、态度,后一句表明“简单”中具有的丰富内涵。总的来说,材料的主旨为认清“简单”中蕴含的丰富内涵。理解“简单” ,准确界定“简单”的内涵,要与“细节” (细小的环节,强调细小,与“整体” “全局”相对) 、 “普通” “平凡” (平常、一般,与“特殊” “特别”相对) 、 “简陋” ( 粗陋、不完备)区分开来;“简单”与这些概念有一定重合之处,但不完全等同。在行文时要力避笼统,可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结合具体领域阐明对“简单”的认识体悟。可写人,可写物,可写事,亦可结合自己的生活、情感体验,理性认知,深入剖析,发表议论,在思辨中显现哲思灼见,表现某种特定的感悟。【点睛】本题是一则新材料
44、型作文,对于此类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阅读材料,完成小题。先生 注 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
45、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 16 -(选自人间词话 )【注】先生:即周邦彦2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5 处)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22. “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一句中 “摩诘”指_, “耆卿”指_。23. 作者认为“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 ”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21. 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 22. (1). 王维、 (2). 柳永。 23. 周邦彦作品本身精工博大;以宋词和唐诗比,柳永(耆卿)只可
46、和白乐天比,而词中老杜,则非周邦彦不可【解析】【2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句中“然”表转折,前面断开;“平生著述”为陈述对象,前面断开;“以乐府为第一”是固定搭配,此处断开;“词人” “宋人”为陈述对象,中间断开。这句话意思是:周邦彦关注诗文创作,没有不擅长的,但没有摆脱古人的办法。平生的著作,自认为是乐府第一。词人的等级,宋代人早就有断论。【2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做此题时,
47、要求考生在调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关注某一个细节或者某一个用词上出现的瑕疵和陷阱。此题要求答出“秦” “摩诘”分别指谁,根据记忆可以答出秦观、王维。【2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重点考察对事件原因的概括。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根据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即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耆卿似乐天” “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据此概括要点即可。参考译文:- 17 -周邦彦关注诗文创作,没有不擅长的,但没有摆脱古人的办法。平生的著作,自认为是乐府第一。
48、词人的等级,宋代人早就有断论,只有张叔夏指责他旨意和情趣不够高尚远大。但是宋人像欧阳修、苏轼、秦观、黄庭坚的诗,高尚是高尚,但精致、广博、远大,都比不上先生。所以拿宋词比较唐诗,那么东坡先生类似李白,欧阳修、秦观类似王唯,柳永类似白居易,贺铸、晏几道是大历年间十大才子之类的人。南宋只有一个辛弃疾可以和韩愈相比,而词中的杜甫,是除了先生不可以比拟的。古人拿柳永比杜甫,不一定恰当啊。【点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24.下列对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张飞见到关公时举矛便刺是因为他以为关公现在前来是招降自己,违背了当初的结义之情,这反映了张飞的忠义之心。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