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93241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不同的一项是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B. 樊将军以穷困归丹/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C.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 沛公居山东时/臣与将军勠力而攻秦【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不同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 项, “夫人”:古义:那个人。B 项, “穷困” ,古义:处境

2、困窘。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C 项,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非常”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常用作副词,十分,极。D 项,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故本题选 C 项。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吾其还也/以其无礼于晋B.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C.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 嘉为先言于秦王/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

3、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 项, “其”:表示祈使语气,同时带有商量的语气,可以翻译成“还是”;代词,指郑国。B 项, “微”:形容词,低微;如果没有。C 项,两个“之”都是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 项, “于”:介词,对;介词,在。故本题选 C 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道芷阳间行- 2 -B.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夜缒而出,见秦伯C.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项伯杀人,臣活之D.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中

4、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D 项,闻,使动用法;怪,意动用法。A 项,都是名词作动词,“军”:驻军;“道” ,取道。B 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函” ,用盒子;“夜”:连夜,在夜里。C 项,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方法, “从”:使从;“活”:使活。D 项, “闻”:动词的使动用方法,使闻;“怪”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怪” 。故本题选 D 项。【点睛】常见文言词类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的“蹄”本是名词,后面接宾语“之”时,“蹄”活用为动词“踢” 。名词后面带补语,名词活用为动

5、词。如“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履” ,带补语“至尊” ,用作动词“登上” 。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 ,其前带副词“非”和能愿动词“能” ,用作动词“游水” 。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则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名词“事”迭用,第一个用作动词“做、从事” 。前面有结构助词“所” ,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罾”前有结构助词“所” ,故用作动词“用网捕捉” 。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如

6、“秦师遂东” ,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 ,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 “王”后跟“我”作宾语,是“使我为王” 。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如“天子不得而臣也” , “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 ,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 。 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如“故王不如东苏子”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东苏子” ,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 名词的意动用法。如“孟尝君客我” ,名词“客”后

7、带宾语“我” ,活用作意动词。 “客我”即“以我为客” 。 (二)动词的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会” 。动词的使动用法。- 3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 “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活之”即“使之活” 。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如“晋侯饮赵盾酒” 。“饮” ,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动词的为动用法。如“死国可乎” , “死”是为动用法, “死国”即“为国而死” 。4.从文言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项王按剑而跽曰:

8、“客何为者?”B.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从文言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其他三项宾语前置。A 项,疑问句中,代词“何”作宾语,要前置,即“为何”应为“何为” 。B 项,疑问句中,代词“何”作宾语,要前置,即“何操”应为“操何” 。C 项,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要前置,即“未之有”应为“未有之” 。D 项,潘判断句。故本题选 D 项。5.与下面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A. 私见张良,具告

9、以事 B.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与下面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例句是定语后置句。A 项,状语后置句,例句与其他三项为定语后置句。故本题选 A 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藏青色西服季明工地离住处,有很长一段路程,老磨他们需要坐公交车回去。傍晚,收工之后,老磨他们满身都是泥灰和臭汗。他们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一方面是喘- 4 -息片刻,另一方面呢,老磨他们是在等大傻。大傻,真名叫于大厦,喊来喊去,老磨他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于大傻。大傻跟老磨他们

10、不一样,每次收了工,立即冲洗干净,然后从带来的包里,取出一套西服,换上,再把脏工作服,裹上塑料袋,塞进那个包里。那西服,是藏青色的,大傻来到这个城市打工,刚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就上街买了这套西服。等大傻换洗完毕,大家一块儿往回走。这景象有些独特:一群脏了吧唧的民工队伍里,走着一位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人,很是不协调,同时,也让大傻显得很另类,很不合群。回去的时候,正值晚高峰,公交车上异常拥挤,但只要老磨他们一上来,人群立马闪开条道,让他们过去。毕竟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衣服,与泥灰和汗水亲密接触。这个时候,车上绝对没有空座位,但老磨自有办法,他来到一个座位旁,站住,随着车的晃动,身体与坐着的乘客,始终

11、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在泥灰和汗味的骚扰下,终于,那位皱着眉头、捂着鼻子的乘客,忍无可忍,狠狠瞪了老磨一眼,起身离开,老磨赶紧一屁股拍到座位上去。这时候,一身西服的大傻,则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用不屑的目光看着老磨,他最讨厌的,就是老磨这个拙劣的表演。节假日不干活时,老磨他们喜欢逛逛街,穿着也很随意,有的干脆就穿着皱巴巴的工作服。大傻则不同,必须换上西服,才出门。这样一来,大傻就很醒目,在一行人中,很有些众星捧月的样子。这令老磨他们非常不舒服,就与大傻拉开了距离。一次,老磨斜着眼睛,说,大傻,穷烧个啥哩?瞧把你能的,穿上西服你还是农民工,变不成城里人!大傻不服气,说,穿干净点不好吗?农民工就应该

12、是脏兮兮、臭烘烘的形象吗?那是犯贱!大傻又说,挤公交时,你看人家那厌烦的目光,我都替你脸红。这话,噎得老磨直翻白眼,一愣一愣的。于是,老磨他们就决定,必须收拾一下大傻。这天,收了工,冲洗完毕,大傻却发现那个装着西服的包不见了。大傻急了,遍地翻找,可横竖找不到。老磨他们坐在地上,喝水抽烟,冷眼看着大傻忙活,偷偷地笑。过了许久,满头大汗的大傻,仍然四处寻找那个包。老磨喊,大傻,别找了,再不回天就黑啦。又有人喊,大傻,你那西服,长翅膀飞啦。大傻不听,依然在工地上跑来跑去,执着地寻找。- 5 -老磨他们说,真是个大傻熊!就撇下大傻,先走了。当老磨他们得到消息,赶到医院时,大傻已躺在了手术台上。在寻找西

13、服时,楼顶一截钢筋倏地掉下来,从大傻的左肩膀插进去,从腰部穿透出来老磨他们怔怔地守在手术室外,彻底傻了。过了很久,大傻才被推出来,仍处在昏迷之中。老磨哭了,冲上前去,喊,大傻,不穿那西服,你他娘的能死啊?!第二天,老磨他们来到工地,从一堆水泥里,挖出那个装着西服的包。它,已经变成了个水泥疙瘩,半晌,他们都没说话。许多天,老磨他们都像丢了魂儿,蔫着脸,闷头干活,那件藏青色的西服,总是在眼前晃动、晃动一个月后,大傻出院了,但需要回家继续休养。那天,老磨他们专程上街,精心挑选,给大傻买了套藏青色的西服,送了过去。大傻走后,老磨他们每人也都买了套西服,藏青色的,像大傻一样,收工后,冲洗干净,换上西服,

14、再去挤公交车。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乘客们的目光,很平和,丝毫没有了厌恶、敌意和距离,能同这个城市的人们亲密地挤在一起,坐一程车,这感觉,真不赖!于是,老磨就给大傻打电话,他说,于大厦,现在咋样?养好了赶紧回来吧,我们等着你!选自小说月刊 ,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以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生活为题材,主题鲜明突出:歌颂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默默奉献,表达了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生活的渴望。B. 小说写于大厦在工地上遍地翻找西服的情景以及后来因此受伤的遭遇,是呼应前文“必须收拾一下大傻” ,说明老磨他们的计划得逞。C. 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又用插叙来丰富情节

15、,如老磨和于大厦逛街的场景,突显他们形象的反差,为老磨及工友穿藏青色西服埋下了伏笔。D. 小说在情节叙述的详略上颇有讲究,比如,于大厦及工友挤公交回家的情景属于详写;于大厦在工地上受伤的情景只做了必要交待,属略写。7. 在对比中写人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本文,对此加以分析。8. 小说为什么以“藏青色的西服”为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答案】6. D 7. (1)脏了吧唧的老磨和工友与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于大厦形成对比,- 6 -凸显了于大厦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个性。 (2)坐公交车时,老磨用泥灰和汗味抢占座位,而于大厦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从这一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两者截然不同的素养和精

16、神风貌。(3)于大厦受伤前后老磨的态度和行为形成对比。于大厦受伤前,老磨斥责于大厦穷烧;于大厦受伤后,老磨被深深触动,真正理解了大厦的行为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8. (1)藏青色西服是行文的线索,使故事的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2)藏青色西服是人物精神的外在体现。于大厦穿藏青色西服体现的是自尊和尊重他人,老磨和工友从不理解到认可再到自己穿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提升。 (3)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象征,小说的主题强调了只有自尊和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老磨和工友的转变换来乘客平和的目光,意味着人们的文明素养在不断提升,深化了小说主题。 (4)以“藏青色西服”为题,显得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7、解析】【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 项,小说表现的主题与“歌颂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默默奉献”关联不大,要从追求文明生活的角度把握主题,文中穿西服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体现,强调了只有自尊和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的道理;B 项,“老磨他们的计划得逞”错,他们只是 想捉弄大厦, “受伤”不是本意;C 项, “为老磨及工友穿藏青色西服埋下了伏笔”错,因为这一场景对他们穿藏青色西服没有预示作用,下文也没有他们都穿西服逛街的场景照应。故选 D。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

18、答这类体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结合题干提示“在对比中写人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 ,找出文本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一群脏了吧唧的民工队伍里,走着一位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人,很是不协调,同时,也让大傻显得很另类,很不合群” ,脏了吧唧的老磨和工友

19、与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大傻形成对比,凸显了大傻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个性;“回去的时候,狠狠瞪了老磨一眼,起身离开,老磨赶紧一屁股拍到座位上去”- 7 -“这时候,一身西服的大傻,则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用不屑的目光看着老磨” ,坐公交车时,老磨用泥灰和汗味抢占座位,而大傻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可以看出两者的素养和精神风貌;“一次,老磨斜着眼睛,说,大傻,穷烧个啥哩?瞧把你能的,穿上西服你还是农民工,变不成城里人” “大傻走后,老磨他们每人也都买了套西服,藏青色的,像大傻一样,收工后,冲洗干净,换上西服,再去挤公交车” ,大傻受伤前后老磨的态度和行为形成对比。【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章

20、标题。文章标题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答题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 “藏青色西服” ,是行文的线索,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围绕“藏青色西服”分析,于大傻穿藏青色西服体现的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结合文本内容“一次,老磨斜着眼睛,说,大傻,穷烧个啥哩?瞧把你能的,穿上西服你还是农民工,变不成城里人” “大傻走后,老磨他们每人也都买了套西服,藏青色的,像大傻一样,收工后,冲洗干净,换上西服,再去挤公交车”分析,老磨和

21、工友从不理解到认可再到自己穿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提升。 “乘客们的目光,很平和,丝毫没有了厌恶、敌意和距离,能同这个城市的人们亲密地挤在一起,坐一程车,这感觉,真不赖” ,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象征,老磨和工友的转变换来乘客平和的目光,意味着人们的文明素养在不断提升,深化了小说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5 年 12 月 22 日,习近平主席致信中国中医科学院祝贺其成立 60 周年。习近平强 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

22、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 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2017 年 1 月 18 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 事。习近平强调,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中国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 与- 8 -“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 。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协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做出努力。陈冯富珍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赞赏中国在全球卫生安全和卫生治理领域的领导能力,愿加强同中方在“

23、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以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卫生水平。会见后,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新华网 2013/2015/2017材料二:荷兰一位叫哈利的肝癌患者陷入深度昏迷,西医几乎已无能为力,家人情急之下把哈利送到了林国明的诊所。林国明诊断后开出中药处方,哈利连服三剂后,奇迹般地苏醒了。此事轰动了布鲁塞尔,林国明诊所一炮打响。长期受腰痛困扰的比利时前国王阿尔贝二世听闻此事, 专门致信表达了想尝试中医治疗的愿望。如今,林国明的诊所早已得到比利时医学会的承认,并列入了医保名录。从“将信将疑”到“国王想预约”

24、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辨证论 治、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等优势正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并接受,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如青蒿素快速防治疟疾技术方案在东南亚、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材料三:2016 年 12 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 183 个国家和 地区。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外政府已签署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 86 个,16 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每年约 13000 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约 20 万人次境外患

25、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 103 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18 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2015 年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0 年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 年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09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陆续制定颁布 7 项中医药国际标准。2012 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中国中医药报2017.5- 9 -9.

26、 下列对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要突破思维定势,不只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也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不只让中国中医药人才去传播,也让外国民众来体验去传播。B.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要有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要得到沿线各国政府的认可和配合,要加强国与国的合作。C. 青蒿素快速防治疟疾技术方案在东南亚、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的认可和接受。D.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建了 16 个中医药海外中心,还使中医药传播到了 183 个国家和地区,103 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18 个国家和地

27、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A. 材料一是几段新闻短讯,言简意赅,侧重说明没有习近平主席的这些努力,就没有材料三所列举的中医药发展的现有成果。没有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就没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健康。B. 材料二注重用事实来说话,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西医药的劣势恰是中医药的优势,实实在在的疗效赢得民众信任,推动中医药的传播。案例真实生动,以点带面,让人信服。C. 材料三注重用数字来介绍,时间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走过的一些历程,数量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用数字增强材料真实性,产生视

28、觉冲击力,加深读者印象。D. 同是间接引用,材料一多粗略述说,材料三却注重细腻。仔细分析材料三, “183 个国家”只有“16 个海外中心” , “2009 年成立”迄今只有“7 项国际标准颁布” ,用细节暗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艰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11.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医药一度超过武术,成为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根 据材料概括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辉煌成果的原因。【答案】9. D 10. C 11. 国家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战略部署,严格要求,外交努力。面对西医药几已 无能为力的病症,中医药的神奇疗效,赢得民众口碑。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沿线国 家医药行业的认可,法律政

29、策的准入。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医药人才克难攻关,勇攀 高峰,致力合作,不懈努力。【解析】- 10 -【9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 项, “还使中医药传播到了 183 个国家和地区,103 个国家”错误,认可使用针灸“一带一路”建设前已有中医药再各国传播,针灸再各国使用,材料原文没有说明是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促使中医药传播到了 183 个国家和地区。故本题选 D 项。【10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

30、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 “没有就没有”说法过于绝对。B 项, “西医药的劣势恰是中医药的优势”以偏概全。D 项, “同是间接引用”的判断, “用细节暗示”的说法,分析错误。故本题选 C 项。【11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概括“四条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辉煌成果的原因。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 阅读几则材料寻找相关段落进行概括,如材料一中“习近平主

31、席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习近平强调,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中国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 。 ”材料二中“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材料三“中外政府已签署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 86 个,中国政府支持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 16 个中医药海外中心。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2015 年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9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

32、陆续制定颁布 7 项中医药国际标准。2012 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 ”然后从“严格要求,外交努力” “赢得民众口碑” “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 “中医药人才”等四个方面作答。【点睛】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 11 -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

33、析作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琪,字台秀。父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 ”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昭宗时,李谿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 谓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畏也。 ”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

34、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梁祖受禅,征入,拜翰林学士。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遇逾伦。是时,琪之名播于海内。琪重然诺,怜才奖善,家门雍睦。贞明、龙德中,时琪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深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中书奏覆,多行其志,而顷专掎摭其咎。会琪除吏,是试摄名衔,改“摄”为“守” ,为顷所奏,梁帝大怒,将投诸荒裔,而为赵岩辈所援,罢相,为太子少保。庄宗入汴,素闻琪名,累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疏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及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得罪,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

35、排沮,乃相崔协。琪时为御史大夫,安重诲于台门前专杀殿直马延。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选自旧五代史 ,有删改)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疏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B.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疏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 12 -计使/垂为辅相/C.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疏数千言/庄宗深重之

36、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D. 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琪上疏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1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隋朝始置进士科目。B. “授” ,授予官职。古代表示官职任命的词语还有“拜” “除” “封” ,表示官职提升的词有“擢” “拔” ,表示官职降低的有“谪” “迁” 。C. “封章” ,言机密事之奏章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D. “萧墙之难” ,指由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灾祸,泛指内乱。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琪博学多才,才思敏捷。晋公王

37、铎怀疑少年李琪的文章假手他人,因而派人测试,李琪援笔立成,出语不凡。B. 李琪为文独树一帜,不同于时俗。他写作时不拐弯抹角,善于开宗明义,他的文赋深为文坛名宿李谿所推崇。C. 李琪恪尽职守,正直敢言。他做了谏官后,积极上书,评论时政中的不当之处,却没能直言安重诲的罪责,因此自责请辞。D. 李琪为同僚所忌恨。他为同任宰相的萧顷所敌视,后因萧顷的诬告,李琪受到皇上的斥责并被罢相。15.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答案】12. B 13. B 14. D 15. (1

38、)赋的结尾说:“得到贤士则国家昌盛,不是贤士就不要与之共事。项氏的败亡 是必然的,有一个范增却没能任用。 ”(2)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益处,那就冒昧地拿这件事来麻烦您。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 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解析】【12 题详解】- 13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

39、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的意思是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奏章陈述治国的策略。句中的主语是“庄宗” , “诏”是谓语, “百僚”是兼语, “百僚”既是“诏”的宾语,又是“上封事”的主语,所以该句句意完整,语法合理,句中不能停顿。排除 A C 项。 “庄宗深重之” 的意思是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句中的主语是“庄宗” , “重”是谓语, “之”是宾语。句意完整,语法合理,应在“之”后停顿。排除 D 项。故本题选 B 项。【13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

40、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 项, “迁”表示官职调动, “左迁”指降低官职。故本题选 B 项。【14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 项, “后因萧顷的诬告

41、,李琪受到皇上的斥责并被罢相”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原文的相关表述是“会琪除吏是试摄名衔,改摄为守 ,为顷所奏,梁帝大怒,将投诸荒裔” 。可见这里李琪确实是处理失当,萧顷揭发此事,不算“诬告” 。故本题选 D 项。【15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昌”:“国家昌盛” ;“罔共”:“不要与之共事” ;“宜哉

42、项氏之败亡”:主谓倒装句, “项氏的- 14 -败亡是必然的” ;“宜”:“必然的,应该的” 。第二句关键点:“亡”:“使灭亡” ;“有益于君”:“对您有益处” ;“执事”:“您” ;“鄙”:“把当做边邑” ;“其”:“这” 。【点睛】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43、。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李琪,字台秀。父亲李縠在广明年间任晋公王铎的都统判官。十三岁时,李琪所做词赋诗颂,被王铎大加赞赏,但王铎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写的。一天,王铎召李縠到公署喝酒,暗地派人带着汉祖得三杰赋的题目到李家测试他,李琪执笔立刻写成。赋的结尾说:“得到贤士则国家昌盛,不是贤士就不要与之共事。项氏的败亡是必然的,有一个范增却没能任用。 ”王铎看后觉得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器的,将来一定在文坛称雄。 ”昭宗时,李谿父子凭借文学才华而知名。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

44、赋去拜访李谿。李谿看后很惊异,匆忙中倒穿着鞋子就出门迎接,对李琪说:“我曾经忧虑近来文人的辞赋,都是在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您入句就见主题,对偶典雅华丽,啊,真是后生可畏啊!”李琪因此更加知名,考上了进士。天复初年,李琪被授予武功县尉的职位,又任转运巡官,升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从李琪当了谏官宪职,凡是时政有不当之处,必定会写奏章评论,文章秀丽,看的人都会忘却疲倦。梁太祖接受禅让登基,征召李琪进入朝廷,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梁太祖谋划天下,李琪以学士身份随军住在军营中,专门掌管文书,写的文书很合皇帝心意,受到的宠爱优待超出同辈。这时,李琪的名声传播于天下。李琪看重承诺,怜惜人才奖赏好人,家庭很和睦

45、。贞明、龙德年间,当时李琪和萧顷同为宰相,萧顷性格戒惕谨慎深沉缜密,李琪倜傥自负,不拘小节,中书省回答皇帝的问话,多按李琪的意志行事,萧顷便专门寻找他的毛病。恰逢李琪委任官吏,本应是试摄的官职名称,李琪改“摄”为“守” ,被萧顷上奏告发,梁帝大怒,准备把他流放到荒远之地,李琪被赵岩等人所救,免去宰相职务,任太子少保。庄宗进入汴京,早就听说李琪的名声,多次想委以重任。同光初年,李琪历任太常卿、- 15 -吏部尚书。同光三年秋天,各地发大水,国家财富不够充足,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奏章陈述治国的策略。李琪所呈奏有数千言。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不久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将要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等

46、到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获罪,任圜上奏,请求任命李琪为宰相,被孔循、郑珏排斥打压,朝廷便任命崔协为宰相。李琪当时是御史大夫,安重诲在御史台门前擅自杀了殿直马延,李琪虽然曾经弹劾过他,但言辞意旨模棱两可,不敢直言安重诲的罪行,因为这件事李琪推托有病,三次上奏章请求退休,朝廷不允许,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从这以后,李琪更受掌权的重臣的猜忌,凡是李琪上奏章说的事,无不听到风声就横加阻止。长兴年中,李琪死于福善里家中,享年六十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春夕旅怀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47、注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 ,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16.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不舍送春归去。B. 颔联第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C. 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D. 尾联运用反问的手法,言外之意是:我要归去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如

48、此为何还留滞他乡呢?17. 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6. C 17. 春光易逝、伤春之情:春水远流,春花凋谢,诗人送春归,渲染了一片暮春景色,表达作者的伤春情怀,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羁旅思乡之情:借“蝴蝶梦” 、 “子规” 、 “月三更”等意象及梦中之景表达了游子孤身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 16 -仕途坎坷、孤独飘零之苦:“自是不归归便得”是无奈伤心语,传达出诗人苦闷彷徨、悲愁痛苦之情。年华老去之悲:自己“华发” “满镜” 。归隐田园之意:从暗用五湖的典故可以看出。【解析】【1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

49、,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 项, “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错误,选项曲解诗歌的意思,“故园书动经年绝” , “动”是“动辄”之意, “书”是“书信”之意,这句诗意思是“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 。故选 C。【1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在写景中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诗人把春光(“东风” )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颔联“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这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