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933170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第一部分 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永远的烛之武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

2、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1955 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

3、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 ,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景仰他们的主要缘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样一个让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

4、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 2 -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 ,湮灭在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齐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1. 下列属于烛之武年老仍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的一项是A. 他爱发牢骚,当郑伯听从佚之狐的举荐请烛之武出面解围时,他还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5、;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 他有超世之才,但安于平静的生活,不想过问政治。C. 他的官职太小,难以被郑伯发现。D.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嫉妒。2. 文章引述了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枥、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论证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B. 运用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枥的例子论证烛之武是一个心存高远的爱国者。C. 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论证烛之武身处逆境而不自甘寂寞,而是时刻准备寻找“一鸣惊人”的机会。D. 运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主要是表达作者对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敬仰之情。3. 烛之武的例子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 适时的牢

6、骚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会为自己争取到机会。B. 能言善辩也是一种能力,平时应注意自己的口才训练,有时口才可以解救危难。C. 身处逆境要不言放弃,要时刻准备,蓄势待发。D. 有才有德的人才是令人们敬仰的人。【答案】1. D 2. D 3. A【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 3 -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属于烛之武年老仍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的

7、一项” ,A 项,他爱发牢骚是因为他怀才不遇,郑伯请他时的牢骚与后文的出面说秦伯更能突出他的深明大义。这些不是烛之武年老仍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B 项,文章四、五、六段多处显示他不是不想过问政治,而是没有机会。C 项, “他的官职太小,难以被郑伯发现”说法错误,烛之武为官三朝,仍未被发现,未被重用,不是官职太小的原因。D 项,从佚之狐的推荐和烛之武的牢骚中可以看出,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等才是真正原因。故选 D。【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

8、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文章引述了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枥、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 “运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主要是表达作者对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敬仰之情”说法错误,本文的中心是赞美烛之武的不畏逆境、终成大器的精神,文中每个例子都为这个中心服务。故选 D。【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辨析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烛之武的例子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 ,A 项, “适时的牢

9、骚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会为自己争取到机会”说法错误,文中的烛之武的牢骚是有条件、有资本的,如果无才一味牢骚满腹,只能让人生厌。故选 A。【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

10、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 4 -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

11、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种草不如种青稞凌仕江他最初并不知道种草不如种青稞的道理所在。那是一个名叫阿里的地方。传说,那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一个上世纪 80 年代进藏的中专生。他刚去的时候正值春满人间的 4 月,残冬的尾巴就像一道无休止的漠风扫荡了一切生机。接待他的局长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感动得语无伦次,颤抖的手握住他的手,一口一声地说自己老了,老了。那个局长的样子看上去的确比其他地方 70 岁的人还见衰老,然而他的真实年龄却不到 50 岁,每看一眼局长那张脸,他就不寒而栗:难道 50 岁之前,我在这里也会这样衰老吗?最初的几天,他几乎觉得他会疯狂,不分白天黑夜地对着空寂的雪山发怔,仿佛生命正在被

12、狂暴的寂寞飞速地卷走,仿佛它每天都在自己的心灵刻下一道没有印记的年轮。一个人的时候,他脑子里成天就转念着一个念头:明天醒来就老了!他顶着星辰,一个人冲到山崖边,握紧拳头-他似乎什么也握不住-声嘶力竭地叫喊着。那撕心裂肺的声音节奏如花腔般颤动,像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飞过死一般寂静沉睡的荒原,向浩瀚夜空飘去,在凝固的、无边无际的、冰冻了的雪浪上飞奔、回荡,渐渐变得越来越尖细而微弱,很快又消失得无声无息。没有任何人回答他,只有强劲的岁月在他声音的后面飞逝呼啸。一个星期以后,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不顾一切地跑到附近的公路上,拦了一辆车,跑了。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会停在狮泉河边。那些青青的草儿告诉他:不必怀疑世

13、界,春光依然灿烂,生命从没远逝!他一下子平静地坐了下来,立刻为自己的冲动感到不可思议。既而是恐惧,他惧怕将为这次冲动付出沉重的代价,处分、记大过,更严厉的是开除.不过,很快,他又想,即便如此,也绝不后悔。这何尝又不是一场壮举呢。几天后,他回到了阿里。- 5 -局长语重心长地问:“去哪里啦?”“狮泉河。 ”“为啥呢?”“就是想证实世界是否还活着。 ”“活的,死的?你都看见了?”“看见了,世界还是活着的。 ”“活着,究竟是个咋样子?”“挺好,青青的.”他从怀里掏出一株草。 “嗯,好歹总算见到了绿色。 ”6 月,阿里草长莺飞的时候,他把房间收拾得一千二净,还学着当地的藏族人在来子上铺了一张好看的卡垫

14、,上面摆放了一个盆景,里面只有一棵草。每天随着气候变化,搬进搬出的,像呵护一个婴儿。局长看着这一切,蹲在墙角,燃起一支烟,笑也不是,哭也不是,那样的表情使他本来已显苍老的脸上又增加了几道盘根错节的年轮。终于有一天,局长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没有别的可说,局长只是胸有成竹地对他说了一句:“你知道吗,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 ”他不问为什么,只是狠狠地点头。说干就干,他掏出了盆景里的冻土,垫上羊粪,他要种几株青稞试试,他的行动真是可以令万物感动。他种的青稞像他的心情一样,一天比一天长势喜人,他每天都看着青稞的变化打发寂寞时光。那阵子,局长还特意跑来告诉他:青稞虽不结实,但是有整齐的穗,也比草高,只要有

15、风吹过,它在阳光下婀娜摇曳的样子,实在是比草好看多了。不久,局长就退休了。后来,他也当了局长。他同样喜欢用老局长那句朴实无华的话,去告诉新来的大学生: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他期望他们都能像老局长那样,在一个看似不顺心的地方,安心,并且长久地呆下来。因为,摇曳的青稞,总有成熟的时候(选自今日文摘2009 年 1 月上)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作者全知视角进行叙述,不仅可以深入揭示“他”和老局长的内心世界,而且也便于作者站出来发表议论。B. 小说结尾写道“他也当了局长” ,说明越是艰难的环境反而越容易使人获得成功,只要能- 6 -够像青稞一样

16、扎根一处,有所作为。C. 小说擅长用精炼的词语刻画人物形象, “感动得语无伦次” “颤抖的手握住他的手” “语重心长”等言词,表现出老局长对人才的渴望与包容。D. 小说以“他”去到、逃离、回归和最终扎根阿里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生命只有安下心长久呆下去才会走向成熟。5. 小说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阿里地区环境的恶劣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局长说“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这句话有哪几层意思?【答案】4. B 5. 自然条件:春满大地的四月没有生机,只有空寂的雪山; 老局长的老相: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二十岁;“他”的感受:喊叫没有回应,觉得生命在虚度,内心充满恐惧,逃离阿里。 6

17、. 自己好好活着,再艰苦的世界也有生气;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生命也不要甘于平凡,而是要出类拔萃;在艰难的环境中,更需要的是像青稞一样地有所奉献和作为。【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 项, “越是艰难的环境反而越容易使人获得成功”于文无据。小说结尾所写的“他也当了局长” ,说明要像青稞一样扎根一处,有所作为,生命才会走向成熟。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

18、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5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阿里地区环境的恶劣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这是考查对小说中环境描写方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认真阅读小说,要抓住题干中“恶劣”一词,找到表现阿里地区环境的恶劣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概括分析

19、。环境描写既有正面的描写,也要找到侧面描写的语句:“春满人间的 4 月,残冬的尾巴就像一道无休止的漠风扫荡了一切生机。 ”只有空寂的雪山,看不到一丝绿色。这是从自然条件直接介- 7 -绍环境的恶劣。 “那个局长的样子看上去的确比其他地方 10 岁的人还见衰老,然而他的真实年龄却不到 50 岁” ,这是通过局长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二十岁的老相侧面介绍阿里环境的恶劣。 “那撕心裂肺的声音节奏如花腔般颤动,像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飞过死一般寂静沉睡的荒原,向浩瀚夜空飘去,在凝固的、无边无际的、冰冻了的雪浪上飞奔、回荡,渐渐变得越来越尖细而微弱,很快又消失得无声无息。没有任何人回答他,只有强劲的岁月在他声

20、音的后面飞逝呼啸。一个星期以后,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不顾一切地跑到附近的公路上,拦了一辆车,跑了” ,最后,小说通过“他”的亲身感受侧面表现阿里地区环境的恶劣。考生只要从环境自身、局长的老相和“他”的内心感受三个方面回答即可。【6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局长说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这句话有哪几层意思” ,这是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语句十分含蓄,如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解答本题时,要阅读小说,抓住关键句来理解局长的话。如“那阵子,局长还特意跑来告诉他:青稞虽不结实

21、,但是有整齐的穗,也比草高,只要有风吹过,它在阳光下婀娜摇曳的样子,实在是比草好看多了” “他同样喜欢用老局长那句朴实无华的话,去告诉新来的大学生: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他期望他们都能像老局长那样,在一个看似不顺心的地方,安心,并且长久地呆下来。因为,摇曳的青稞,总有成熟的时候” , 在这些句子中,不难理解局长说的“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好好活着,再艰苦的世界也有生气;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生命也不要甘于平凡,而是要出类拔萃;在艰难的环境中,更需要的是像青稞一样地有所奉献和作为。再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他”去到、逃离、回归和最终扎根阿里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

22、理:生命只有安下心长久呆下去才会走向成熟。本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结合全文思考。三、古诗文阅读(20 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 8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

23、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

24、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

25、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

26、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 9 -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

27、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

28、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7.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故事B. 孰与君少长 孰:谁C. 吾得兄事之 兄:像兄长一样D.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 ,邀请。8.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 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C. 沛

29、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长于臣D. 为之奈何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9.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的称谓比较复杂, 有直称姓名的; 有称字、称号、称谥号的; 有称籍贯的。如:封号加姓名的,“留侯张良”, 留, 古地名, 刘邦得天下后, 封张良为“留侯” 。 “沛公”, 用以称刘邦, 是因为公元 209 年, 刘邦响应陈涉起义于沛, 被立为“沛公” 。- 10 -B. 古人常使用尊称,如“君” “公” “君安与项伯有故? ” “公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 ;谦称,如“臣” “项伯杀人, 臣活之” ;贱称,如“竖子” “竖子不足与谋”, 表达范增对刘邦的责骂轻蔑。C

30、. 都尉:是职位仅次于将军的武官。 陈涉世家中“陈涉自立为将军, 吴广为都尉” 。 鸿门宴中“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D. 在古代礼仪中, 坐次是非常讲究的, 一般来说, “宾主位, 东西面; 君臣位, 南北面”, 意思是, 室中和堂(朝堂) 上的坐次是各不相同的, 室中是“宾主位, 东西面”, 堂中是“君臣位, 南北面”, 所以又有“南面称孤, 北面称臣”的说法。10.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樊哙闯帐,指出沛公劳苦功高,指责项羽“欲诛有功之臣” 。一番慷慨陈词,使气氛缓和,危机解除。B. 本文情节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波澜横生,矛盾迭出,

31、扣人心弦。C. 刘邦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惟恐有所不至。在宴会上屈居下座,他安之若素,出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表现出他能屈能伸的性格。骂鲰生、拉拢项伯、骂告密人等细节,又显示他的狡诈多端。D. 全文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如:刘邦和项羽;张良和范增。11. 文言翻译。(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答案】7. A 8. B 9. B 10. A 11. (1)明天犒劳士兵,替我打败刘邦的军队。(2)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如今将被他俘虏了。【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

32、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A 项, “君安与项伯有故”的“故”如解释为“故事” ,则与语境不合,从项伯来告诉张良的原因来看, “故”应解释为“旧交情,老交情”。故选 A 项。- 11 -【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组” ,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B 项,两个“因”都解释为“趁机” 。A 项,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

33、之”是结构助词,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之”是动词,到。C 项,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中“于”是介词,在;“长于臣”中“于”是介词,比。D 项, “为之奈何”中“为”意思是“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为”句末语气词,呢。故选 B 项。【9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

34、作答。本题中,B 项, “竖子不足与谋,表达范增对刘邦的责骂轻蔑”错误,句中的“竖子”是指项羽,这句话是对项羽的责骂轻蔑。故选 B 项。【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A 项, “使气氛缓和,危机解除”错误,樊哙的闯帐并没有解除危机,如果解除了危机,就不会有下文沛公借口上厕所而带领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人先行离开的情节。故选 A 项。【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

35、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 “旦日” ,明天;“飨” ,犒劳;“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 “为”后省略宾语“我” , “为” ,替;“击破” ,打败。第二句中,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句, “为” ,被;“吾属” ,我们这些人, “属” ,类;“之” ,代词,代刘邦。【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12 -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

36、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

37、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

38、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39、。参考译文: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军队中掌管军政的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ying)做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项羽很生气,说:“明天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这时候,项羽的军队 40 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驻军 10 万,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沛公在崤山以东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 13 -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

40、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 ”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 ,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 ”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该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所以就听了他的话。 ”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能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您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 ”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

41、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 ”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 ”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刘邦说:“好。 ”于

42、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 ”项王答应了。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到了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 ”项羽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这么生气。 ”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羽、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

43、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对待他人仁慈。你进去上前为- 14 -他敬酒,敬完酒,请让我舞剑。趁机把在座位上的沛公,杀死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羽说:“好。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 ”于是樊哙拿着剑,

44、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羽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 ”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羽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 ”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的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羽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

45、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关中王。 ”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项羽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以上厕所为由,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 “这该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

46、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王;玉斗一双,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发怒,不敢亲自献上。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 ”张良说:“好。 ”这时候,项王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这时候,和拿着剑和盾牌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就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道歉,说:“刘邦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当面-

47、15 -告辞。我带了一对玉璧,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 ”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 ”项羽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刘邦回到军中,立刻杀掉了曹无伤。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代赠二首其一李商隐 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是一首代拟的赠人之作,是以一女子的口吻写的,诗人运用_的艺术手法, 通过_、_等意象,衬托出女子_的感情。【答

48、案】 (1). 借景抒情或以景衬情 (2). 芭蕉、 (3). 丁香、缺月(三选二) (4). 相思或对男子的思念【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是一首代拟的赠人之作,是以一女子的口吻写的,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通过等意象,衬托出女子的感情” ,这是以填空题的形式来考查,且考查的点比较多。题干中已经有暗示,如“通过意象” ,而“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这就暗示前面的艺术手法应是有关情与景的关系,即“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49、等,考生再圈出诗句中的意象,如“如钩的月” “蕉心还没有展开的芭蕉” “花蕾缄结不开的丁香” ,无论是芭蕉,还是丁香,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候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这些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景与情、物与人融为一体,这是借景抒情。分析人物的情感的时候,要关注题干中“代拟的赠人之作,是以一女子的口吻写的” ,诗歌开头说“楼上黄昏欲望休” , “楼上黄昏”点明时间和地点, “欲望休”三字描摹出女子的行动: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望望远处,却又废然而止,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女子的姿态,而且也透露出她无奈作罢的神情。 “欲望”是想去望她的情人,但为何又欲望还休呢?诗人并没有作正面说明,诗歌最后两句以“芭蕉” “丁香”等意象来表现女子的情思,表达出对男子的思念之情。- 16 -【点睛】本题是综合性考查,对于诗歌的技巧,考生要把握诗歌的技巧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 (3)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G206-2011 Standard Guide for Measuring the Wear Volumes of Piston Ring Segments Run against Flat Coupons in Reciprocating Wear Tests《在往复磨损试验中测量活塞环形片冲撞平试样的磨损量的标准指南》.pdf ASTM G206-2011 Standard Guide for Measuring the Wear Volumes of Piston Ring Segments Run against Flat Coupons in Reciprocating Wear Tests《在往复磨损试验中测量活塞环形片冲撞平试样的磨损量的标准指南》.pdf
  • ASTM G206-2017 Standard Guide for Measuring the Wear Volumes of Piston Ring Segments Run against Flat Coupons in Reciprocating Wear Tests《测量往复磨损试验中防止活塞环节段运行的扁平挂片磨损量的标准指南》.pdf ASTM G206-2017 Standard Guide for Measuring the Wear Volumes of Piston Ring Segments Run against Flat Coupons in Reciprocating Wear Tests《测量往复磨损试验中防止活塞环节段运行的扁平挂片磨损量的标准指南》.pdf
  • ASTM G207-201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door Transfer of Calibration from Reference to Field Pyranometers《从基准校验场地辐射强度计的传输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G207-201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door Transfer of Calibration from Reference to Field Pyranometers《从基准校验场地辐射强度计的传输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G208-2012 Standard Practice for Evaluating and Qualifying Oilfield and Refinery Corrosion Inhibitors Using Jet Impingement Apparatus《使用射流冲击器评测油田和精炼厂腐蚀抑制剂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G208-2012 Standard Practice for Evaluating and Qualifying Oilfield and Refinery Corrosion Inhibitors Using Jet Impingement Apparatus《使用射流冲击器评测油田和精炼厂腐蚀抑制剂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G208-2012(2016) Standard Practice for Evaluating and Qualifying Oilfield and Refinery Corrosion Inhibitors Using Jet Impingement Apparatus《用射流冲击器评价和鉴定油田和精炼厂腐蚀抑制剂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G208-2012(2016) Standard Practice for Evaluating and Qualifying Oilfield and Refinery Corrosion Inhibitors Using Jet Impingement Apparatus《用射流冲击器评价和鉴定油田和精炼厂腐蚀抑制剂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G209-2012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cting mu-phase in Wrought Nickel-Rich Chromium Molybdenum-Bearing Alloys《用于检测锻造富含镍 铬 钼轴承合金中μ相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G209-2012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cting mu-phase in Wrought Nickel-Rich Chromium Molybdenum-Bearing Alloys《用于检测锻造富含镍 铬 钼轴承合金中μ相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G209-2012a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cting mu-phase in Wrought Nickel-Rich Chromium Molybdenum-Bearing Alloys《用于检测锻造富含镍 铬 钼轴承合金中μ相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G209-2012a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cting mu-phase in Wrought Nickel-Rich Chromium Molybdenum-Bearing Alloys《用于检测锻造富含镍 铬 钼轴承合金中μ相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G209-2013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cting mu-phase in Wrought Nickel-Rich Chromium Molybdenum-Bearing Alloys《用于检测锻造富含镍 铬 钼轴承合金中μ相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G209-2013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cting mu-phase in Wrought Nickel-Rich Chromium Molybdenum-Bearing Alloys《用于检测锻造富含镍 铬 钼轴承合金中μ相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G209-2014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cting mu-phase in Wrought Nickel-Rich Chromium Molybdenum-Bearing Alloys《检测锻制高镍铬钼轴承合金多相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G209-2014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cting mu-phase in Wrought Nickel-Rich Chromium Molybdenum-Bearing Alloys《检测锻制高镍铬钼轴承合金多相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