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息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933408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息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贵州省息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贵州省息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贵州省息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贵州省息烽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贵州省息烽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 11 月份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分卷 I一、单选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最终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 兴奋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Na 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内D 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2.19 世纪英国著名外科医生贝尔和法国生理学家马让迪发现,动物的脊神经是由背根和腹根组

2、成的(如图所示),两人进行如下实验,研究背根和腹根的功能。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腹根和背根均可引起动物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在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图中甲箭头所示)电刺激背根向中段 B,动物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 A,动物后肢不发生反应 在另一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图中乙箭头所示),电刺激腹根向中段 D,动物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 C,动物后肢发生运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常要将实验动物的脑破坏,保留脊髓,以排除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B 实验的作用证明脊神经的背根、腹根结构完好,功能正常C 由、结果可知背根的功能是运动,腹根的功能是感受

3、D 上述实验可以看出组成一根神经的许多神经纤维之间的功能互不干扰3.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 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 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4.下图表示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 E 只要与相应的 Y 结合就能进行过程 aB 过程 a 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过程 c 引起的免疫应答比过程 a 引起的免疫应答快且强D 人为接种 Y 从而引起细胞 E 的免疫反应属于主动免疫5.下图所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下列

4、叙述哪个不正确?(箭头为疫苗注射的时间)( )- 3 -A 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识别它们的 B 细胞特异性不同B 注射一次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以在血浆中长期存在C 白细胞介素2 可以加强上述反应D 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甲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6.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 )A 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垂体 B 前者是垂体,后者是甲状腺C 两者都是下丘脑 D 两者都是垂体7.下图是有关抗原进入人体后引发的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细胞代表能够分泌抗体的浆细胞B 乙细胞代表能够识别靶细胞的效应 T 细胞C

5、a 和 b 分别属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者共同作用消灭抗原D c 过程表示特异性免疫细胞凋亡,保留下的细胞发育成为记忆细胞8.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如图一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二表示的是激素的传送方- 4 -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垂体,其所分泌的激素的传送方式属于图二的神经分泌B 激素含量过高时,激素、含量均下降,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机制C 远距分泌是指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

6、而发挥作用。激素的分泌属于此传送方式,但这几种激素的分泌均不存在自分泌传送D 从图一可以得出,甲状腺分泌激素的生理过程是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9.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稳态主要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有相对稳定的变动范围D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的稳态范围处于经常变化之中10.甲亢病人情绪易激动,其原因是甲状腺激素能够( )A 促进新陈代谢 B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 促进生长发育 D 压迫神经11.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下降,

7、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A 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产卵能力下降- 5 -B 成年个体大量迁出,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C 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D 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12.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采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最佳的浓度是( )A 3 mg/mL B 4.5 mg/mL C 6 mg/mL D 9 mg/mL13.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8、加强肌肉收缩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14.如图所示,A、B、C、D、E、F 各代表某一环境中的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图中 C 种群获得的能量占 A 种群能量的 10%20% E 和 F 存在着生殖隔离 若 D 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 E 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 有一种说法错误 B 有二种说法错误- 6 -C 有三种说法错误 D 以上说法都错误15.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 草

9、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16.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 图示的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 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 蛇属于三级消费者17.在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生命的枢纽”,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是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切除下丘脑和

10、垂体之间的联系,则体温的调节、血糖的调节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也会减少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支配的效应器有骨骼肌、立毛肌、血管、肾上腺髓质等A B C D - 7 -18.下图所示是一种类型的细胞,如果细胞 A 接受刺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引起细胞 E 收缩B 兴奋在神经细胞 B 上传导速度较在 F 处快C 在 F 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D 一般情况下,细胞 E 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19.人体的活动受神经中枢的指挥,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A 脊髓 B 下丘脑 C 小脑 D 大脑皮层20.下列叙述不正

11、确的是( )A 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B 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21.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8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22.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 c 的食物比例由 ab11 调整为 21,能量传递效率按 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 c

12、 的数量是原来的( )A 1.875 倍 B 1.375 倍 C 1.273 倍 D 0.575 倍23.激素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刺激 X 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刺激 Xa下丘脑b胰岛 A 细胞是体液调节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靶细胞接受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激素刺激后,可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A B C D 24.下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 A,B,C 表示相应腺体,a、b、c 表示相应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 a、

13、b、c 三种激素中,激素 c 的靶细胞在人体内存在最广B 激素 a、b、c 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C 激素 c 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体内,可以通过注射激素 a 来判断病变部位是 A 或- 9 -BD 此图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25.下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乙图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试分析甲图中 C 部位和 D 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分别相当于乙图中的哪一区间( )A 区间和区间B 区间和区间C 区间和区间D 区间和区间26.将甲、乙两个微电流计的两极按如图所示接在功能完好的神经元(纤维)上,在a、b、c、d 四个实验位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下列有关指针

14、偏转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刺激 a 点,甲的指针偏转 1 次B 刺激 b 点,甲的指针偏转 1 次C 刺激 c 点,乙的指针偏转 2 次D 刺激 d 点,乙的指针偏转 2 次27.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 10 -A 维持体温处于较低水平B 使体内各处 pH 保持相同C 保持体内渗透压绝对不变D 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28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静脉端进入血液B 血浆蛋白参与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的调节,但不参与免疫调节C 食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29.下列现

15、象属于反射的是( )A 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B 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闭合C 被针刺感到了疼痛D 手碰到火焰立即缩手30.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血液 pH 通常在 7.357.45 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H 2CO3/ 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 CO2 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 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 pHA B C D 3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下面是人体内的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 11 -结构的叙述,正确的

16、是( )A 1 是突触间隙,2 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B 2 是胞体膜,3 是轴突膜或树突膜C 由于 2 与 3 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因而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D 兴奋的传递方向是从 2 所在的神经元传向 3 所在的神经元32.下列动物腺体中不能分泌激素的是( )A 垂体 B 胰腺 C 肠腺 D 卵巢33.下列能反映正常人饭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BC D34.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 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

17、原和肌糖原分解D 血液中 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12 -35.如图是某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物种数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A A 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 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B A 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B 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C A 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 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D A 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 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36.当人体剧烈运动时,呼吸加快,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是( )A 激素调节 B 神经调节C 体液调节 D 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37.预测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是( )A 21 世纪,仍然是增长趋势B 21 世纪中

18、叶以后,人口将缓慢下降C 21 世纪,人口将缓慢下降D 已经是低生育水平国家,人口将趋于稳定38.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 冷觉感受器兴奋 B 温觉感受器抑制C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39.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产生抗体消灭入侵的抗原- 13 -B 病原体突破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后,特异性免疫才会发生作用C 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记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入侵的抗原40.人在寒冷环境中,会不自主地出现“战栗“。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产生的生理效应是( )A 皮肤的立毛肌 立毛肌急

19、剧收缩,减少散热量B 皮肤的血管 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C 骨骼肌 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D 骨骼肌 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分卷 II二、非选择题(共 6 小题,共 40 分) 41.神经性药物 P 具有降低乙酰胆碱分解的作用。为验证它的生理功能,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实验材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 1 为神经肌肉接点的放大)、药物 P、生理盐水。- 14 -(1)实验原理本实验可以通过观察比较药物处理前后_和测量_变化来验证神经性药物 P 的生理功能。(2)实验思路取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测量仪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_。用适宜强度的刺激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记录电位变化,如图 2

20、所示。一段时间后,向培养皿加入_。用与第一次刺激相同强度的刺激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相应位置,并记录电位变化。(3)预期结果(用曲线形式表示)。(4)分析讨论:为什么第二次刺激的强度要与第一次相等_。42.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下图 1,结果如下图2。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图 2 可知,组与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_,说明血清中的_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 A 组小鼠的 T 细胞后,在 4 天内- 15 -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_,说明该组 T 细胞(活化 T 细胞)_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_。(2)实验中

21、,组小鼠感染的是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 T 细胞或血清的_天。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 T 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 X 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3)由图 3 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 X 的是_细胞,而不是活化 T 细胞。(4)有人假设,活化 T 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_(填选项前的符号)。a培养过活化 T 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 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 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 T 细胞的培养液 f细菌 X(5)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43.正常情况下,高等动物和人体的内环境是能够保持相对稳

22、定的,这种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中的 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_。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中的 pH 将略有_。这是因为_。(2)如果给某病人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 9%的 NaCl 溶液 200 mL,预计此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将_,尿量将_。- 16 -(3)血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也能保持相对稳定,如果给一个健康男子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 100 mL,请在下列坐标中给出你预测的血糖含量变化的大致情况。(4)对于人体来说,体温恒定也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_。44.如

23、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C 表示的激素是_,其生理作用是_。它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_作用。B 表示_激素,A 表示_激素。(2)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原料,缺碘病人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血液中激素 A 和 B 的浓度_。(3)若切除动物的垂体,血液中激素 B 的浓度会_。45.如图所示是人体免疫系统组成的图解,请完善该图解。_ _ _ _。46.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分析回答:- 17 -(1)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n(如图乙所示

24、),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2)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_,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特点。(3)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4)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 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实验根尖切段,再重复(3)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接受琼脂块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则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 18 -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由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所以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A 正确;神经纤维上

25、已兴奋的部位最终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静息电位(内负外正),而不是零电位,B 错误;兴奋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Na 通道打开,Na 通过被动运输(协助扩散)进入突触后膜内,形成动作电位,C 正确;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因而可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 正确。2.【答案】C【解析】低级中枢脊髓的活动受高级中枢大脑的控制,故要将实验动物的脑破坏,保留脊髓,以排除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 正确;实验的作用是证明脊神经的背根、腹根结构完好,功能正常,B 正确;由、结果可知腹根的功能是运动,背根的功能是感受,C 错误;根据实验可以看出组成一根神经的许多神经纤维之间的功能互不干扰,D 正确。3.【

26、答案】D【解析】达乌尔黄鼠是一个种群,用标志重捕法可调查该种群的密度;采用给海龟安装示踪器、给大雁佩戴标志环的方法,可对其移动路线进行调查;样方法研究的对象为相对固定的生物,如固着在岩礁上的贝类。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体液免疫过程的概念模型和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由图可知,这是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Y 为抗原,E 为 B 细胞,F 为记忆细胞,G 为浆细胞,X 为抗体,过程 a 为 B 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b 为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 c 为二次免疫。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B 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

27、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一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而产生更多的抗体,二次免疫比第一次免疫更迅速、更强烈。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故 A 错误。- 19 -5.【答案】B【解析】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大量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长期存在,血清中的抗体则不能长期存在。6.【答案】B【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作用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作用于甲状腺。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免疫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c 过程表示非特异性免疫

28、细胞凋亡,保留下的细胞发育成为记忆细胞,D 错误。8.【答案】D【解析】从图一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下丘脑,其所分泌的激素名称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传送方式属于图二的神经分泌,A 错误;分析图一可知图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下降,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B 错误;结合图示可知自分泌是指自身分泌的激素直接作用于自身,而两种激素的靶细胞可以是自身细胞,所以存在自分泌传送方式,C 错误;从图一可以得出,甲状腺分泌激素的生理过程是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D 正确。9.【答案】C【解析】人体各器

29、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A 错误;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B 错误;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有相对稳定的变动范围,C 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的稳态范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D 错误。10.【答案】B【解析】甲亢病人情绪易激动,其原因是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A、C、D错误;B 正确。- 20 -11.【答案】D【解析】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导致种群中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影响出生率,使种群的密度下降。12.【答案】B【解析】根据实验结果,先排除 9 mg/mL,显然是浓度过高抑制生根,3 mg/mL 和 6

30、mg/mL浓度相差较大,而生根情况几乎一样,则这两个浓度不可能是“最适浓度”。13.【答案】D【解析】冬天水中温度偏低,游泳爱好者入水后为保持体温恒定,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加强肌肉收缩,同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以增加产热;同时机体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故选择 D 项。14.【答案】B【解析】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该图中还含有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而且缺乏分解者,因此不能表示一个生物群落,错误;根据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可知,图中 B、C 和 F 种群获得

31、的能量占A 种群能量的 10%20%,错误;E 和 F 是不同物种,存在着生殖隔离,正确;D 是E 的食物,若 D 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 E 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正确。综合以上可知,和错误。15.【答案】A【解析】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所有的群落都具有。如草坪中地表动物和植被栖息动物的分布均属于分层现象。16.【答案】A【解析】分析图可知,图示的各种成分既有生物,也有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群落是指该地区所有生物的总和;在这个图中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与蝉构不成竞争关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蛇处于第五营养级,是四级消费者。- 21 -17.【答案

32、】D【解析】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中枢,可以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正确;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错误;下丘脑可以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正确;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错误;切除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则体温的调节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血糖的调节不受影响,抗利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减少,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的效应器有骨骼肌、立毛肌、血管、肾上腺髓质等,正确。所以,错误。18.【答案】D【解析】细胞 A 接受刺激,兴奋能通过反射弧传递到效应器,引起细胞 E 收缩,A 正确;兴奋在 B 的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速度快,而在 F 处是以

33、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速度较慢,B 正确;突触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信号的,所以在 F 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C 正确;细胞 E 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不是蛋白质,D 错误。19.【答案】D【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20.【答案】B【解析】狼捕食兔子就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草兔狼。因此狼捕食兔并经同化作用合成自身有机物时,能量是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并且粪便等带走部分能量,狼只获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注意食物链的完整性和能量流动的特点。21.【答案】B【解析】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的

34、神经中枢在脊髓,现象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 B 正确。两个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以及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应相当。22.【答案】B【解析】解题时应该从 c 出发,设当食物比例 ab11 时,c 的能量为 x,需要的 a 为- 22 -( )x1023.【答案】B【解析】刺激 X 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作用于胰岛 A 细胞,错误;通过刺激 Xa 传入神经下丘脑b 传出神经胰岛 A 细胞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错误;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起调节作用,激素作用靶细胞可引起细胞原有生理活动的改变,正确;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促使肝糖原分解和

35、非糖物质转化,进而使血糖升高,正确。24.【答案】B【解析】据题干和图解分析知 C 是下丘脑,A 是垂体,B 是甲状腺,其中激素 b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 是促甲状腺激素,c 是甲状腺激素,三种激素中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以作用于所有细胞,则其靶细胞在人体内存在最广,所以 A 正确;a、b 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所以 B 错误;激素 c 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体内,若注射激素 a,其可以促进 B,使其分泌激素 c,若检测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则判断病变部位是 B,否则是 A ,所以 C 正确;此图解中下丘脑通过激素控制垂体,而垂体又通过激

36、素作用于甲状腺,控制其激素分泌的多少,然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过多又会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其减少释放相应激素,所以 D 正确。25.【答案】C【解析】C、D 部位都是近地侧,由于受重力的影响,生长素分布多,但根对生长素敏感,C部位生长受抑制,生长素浓度处于区间,茎对生长素不敏感,D 部位促进生长,生长素浓度处于区间。26.【答案】A【解析】刺激 a 点,兴奋能依次传导到甲的两个电极,所以甲的指针偏转相反的 2 次,A 错误;刺激 b 点,兴奋能传导到甲的右侧电极,所以甲的指针偏转 1 次,B 正确;刺激 c 点,- 23 -兴奋能传导到乙的两个电极,所以乙的指针偏转相反的 2 次,C

37、 正确;刺激 d 点,兴奋能依次传导到乙的两个电极,所以乙的指针偏转相反的 2 次,D 正确。27.【答案】D【解析】维持体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较低水平,A 错误;使体内各处 pH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保持相同,B 错误;保持体内渗透压相对稳定,而不是绝对不变,C 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 正确。28【答案】A【解析】组织液中的大部分小分子物质也可以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A 正确;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血浆中的抗体对于免疫调节具有重要功能,B 错误;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发生反应,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C 错误;细胞代谢的

38、场所是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 错误。29.【答案】D【解析】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只有 D 项符合该概念。30.【答案】C【解析】H 2CO3/ NaHCO3等缓冲对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正确;当体内摄入或者产生酸性物质时,可以与 HCO 反应生成 H2CO3,H 2CO3分解产生的 CO2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从而维持的血浆的酸碱平衡,正确;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有利于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正确;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排出更多的CO2,从而有利于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正确;内环境的酸碱缓冲

39、物质在血浆中,不是食物中,错误。依据以上分析,正确,选 C。31.【答案】D【解析】图中 1 是突触间隙,2 是突触前膜,突触前膜能释放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A 错误;2 是突触前膜,3 是下一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B 错误;突触间是通过化学信号传递的,C 错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 24 -此兴奋是单向传递的,D 正确。32.【答案】C【解析】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促激素,A 错误;胰腺的外部属于外分泌腺,胰腺内部的胰岛属于内分泌腺,B 错误;肠腺属于外分泌腺,不能分泌激素,C 正确;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D 错误。33.【答案】B【解析】进食

40、后,血液中血糖浓度升高,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而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以使血糖浓度降低;随着血糖浓度的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大,以使血糖浓度不至于太低。34.【答案】A【解析】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钠离子主要在细胞外,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量失 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对细胞内液的影响,A 正确;乳酸为酸性物质,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一段时间内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但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所以血浆 pH 仍为弱碱性,B 错误;剧烈运动时会消耗大量能量,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但肌糖元不能直接分

41、解成葡萄糖,C 错误;血液中 O2含量下降,导致部分肌肉细胞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但多数细胞仍进行有氧呼吸,D 错误。35.【答案】A【解析】在初生演替的过程中,首先经过地衣和苔藓阶段,到了一定阶段,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数量逐渐增多。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之后灌木和小树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因而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减少,但整个植被的生物量逐渐增多。36.【答案】D【解析】当一个人剧烈运动时,其血液中二氧化碳会升高,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 25 -通过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作用于肾上腺等内分泌腺,

42、所以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37.【答案】B【解析】由于出生率降低,自然增长率下降,到 21 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 15亿左右)后,将开始缓慢下降。由于人口基数大,现在虽已为低生育水平国家,但人口仍将处于增长状态。38.【答案】D【解析】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温觉感受器兴奋,冷觉感受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产热,所以在炎热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应减少。39.【答案】B【解析】A 项错,细胞免疫中没有抗体,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将靶细胞裂解死亡;B 项对,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在非特异免疫没有消灭病原体后发挥作用;C 项错,体液免疫中浆细胞

43、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D 项错,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40.【答案】C【解析】战栗产热是由于骨骼肌的不自主收缩导致的,故效应器为骨骼肌;骨骼肌收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产热,以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的恒定。41.【答案】(1)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突触后膜电位的(2)的膜内外两侧 适量的药物 P(3)曲线(4)第一次刺激实际上是第二次刺激的对照,而刺激强度作为无关变量,因此需要相等。- 26 -【解析】(1)由于神经性药物 P 具有降低乙酰胆碱分解的作用,因此药物 P 作用后,突触后膜兴奋时间变长,产生动作电位,肌肉会持续收缩(或僵硬),可以通过观察和仪器测量。(2)根据图 2 中膜

44、电位的变化曲线,可以推断电极的位置是突触后膜内外两侧;由于实验目的是验证神经性药物 P 具有降低乙酰胆碱分解的作用,因此第步要向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药物 P。(3)第一次刺激时,膜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后会迅速恢复成静息电位,第二次刺激后,由于加入药物 P,兴奋持续时间变长,故曲线可以作出,见答案。(4)第一次刺激实际上是第二次刺激的对照,而刺激强度作为无关变量,因此需要相等。42.【答案】(1)相同 抗体 无明显变化 抑制 细胞内 (2)细菌 X 前 1 (3)活化巨噬 (4) a、d、f (5)小鼠抗细菌 X 的免疫应答【解析】(1)B 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故 B 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由图 2 可

45、知注射血清的、组脾脏中活细菌数量变化趋势相同(活细菌数量增加较快),由这一信息可推知:相应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中细菌的繁殖。注射细菌 X 的 A 组小鼠 T 细胞的组脾脏中活细菌数量基本不增加,说明相应 T 细胞对细菌 X 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即细菌 X 为胞内寄生菌。(2)特异性免疫是针对特定的抗原发挥作用的,因此注射细菌 X 后获得的免疫只是针对细菌X,小鼠在注射 T 细胞或血清前都必须先注射细菌 X。从实验结果图可知,注射 T 细胞与血清是在感染的后一天,也将注射细菌 X 的时间是在注射 T 细胞或血清的前一天。(3)由图 3 中三曲线对比可知:活化巨噬细胞可有效杀伤细菌 X。(4)如果

46、假设成立,则培养过活化 T 细胞的培养液中应该含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对未活化的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如果巨噬细胞得以激活,就可以杀死 X 细菌,可见实验中应该选择的材料是 a、d 与 f。(5)从实验一来看,是要研究对细菌 X 起作用的是 T 细胞还是血清中的抗体,从实验二来看是在研究是活化 T 细胞对细菌 X 的作用还是活化 T 细胞产生的物质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综合来看是研究小鼠抗细菌 X 的免疫应答。43.【答案】(1)缓冲物质(缓冲对) 降低 氧气不足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 CO2排出不畅(2)升高 减少- 27 -(3)见下图(4)各种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解析】内环境的稳态体现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如 pH 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维持在 7.357.45 之间;渗透压约为 770 kPa,相当于质量分数为 0.9%的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渗透压的平衡可通过调节尿量来维持;血糖浓度为 0.81.2 g/L。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4.【答案】(1)甲状腺激素 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 抑制 促甲状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