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户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鲁迅教案2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933738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户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鲁迅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陕西省户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鲁迅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陕西省户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鲁迅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藤野先生/鲁迅教学目标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贵品质,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情分析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学生具备基本能力,从广阔历史中写一个人的思想,学生阅读能力有待提升。3 重点难点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2、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教学过程1.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C.受到仙台医专 的职员的优待;D.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E.弃医从文的思想的 转变.2、本文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 想一想哪

2、些地方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东京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不学无术思想腐朽修辞:夸张、比喻、反语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去仙台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在仙台学生复述:弃医从文的原因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看电影事件: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在东京所见所闻憎恶至极2日暮里、水户忧国、敬仰匿名信事件愤慨心酸看电影事件悲愤震动弃医从文忧国忧民离开仙台,怀念先生直抒怀念之情 热情赞颂,高度评价怀念付 诸行动藏讲义、挂照片、写文章(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3、双线结构: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弃

3、医从文)4、 主题思想以上几个问题都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与课文表现藤 野先生 的高尚品质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是统一的整体。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自我小结,学会整理两条线索,两种真挚的感情,四个典型事例,一次思想的转变5、课堂练习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1.精读 12 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无非:只不过的意思,这句话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

4、学校去”呼应,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 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 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而改动后语意直露,缺乏了讽刺意味.(3)“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3表露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加强了

5、句子的幽默感.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情色彩,试举例说明。“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对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表示钦佩。“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深切地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3.精读第 24-31 段,思考:(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 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 情.(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正确答案应选(1)6、小结同样是写 老师的回忆录,试比较本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文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作者对三味书屋中施行封建教育的先生只是“很恭敬”;而藤野先生则表现了作者对毫无民族偏见,热心诚恳地关心,帮助“我”的藤野先生真诚的感激和深切的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