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单元训练(十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习题.docx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93485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4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尔多斯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单元训练(十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鄂尔多斯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单元训练(十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鄂尔多斯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单元训练(十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鄂尔多斯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单元训练(十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单元训练(十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小明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以下成就出现在“一五”期间的有 ( )鞍山轧钢开红花 ,解放汽车跑中华 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神州再创千秋业, 水利工程三峡坝A.B.C.D.2.1957 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 ”该诗句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C.“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欢乐3.20 世纪 50 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定居北京的波

2、兰裔作家爱泼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所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据此可知,“一五”计划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 )A.苏联的帮助B.党的正确领导C.全国人民的热情参与D.相对稳定的国 内国际环境4.2018烟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 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C.“大跃进”时期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5.1954 年 9 月 21 日人民日报报道:“(20 日)下午

3、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 ”这部“文献”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 的封建土地制度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D.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6.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是与五四宪法一脉相承的。它们不同于中国历代法律、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宪法的根本之处是 ( )A.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B.加强了政治和法制建设C.规定我国根本政治制度D.真正反映了人民的利益7.“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

4、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 ”为此中共中央 ( )A.优先发展重工业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推行了公私合营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2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与这番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文化大革命”9.1957 年,一位外国领导人在评价新中国的某项政策时说:“中国经过长时期的流血革命,现在创造出了一条不流血而和平改造资本家的经验,这是有世界意义

5、的。 ”他高度评价的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和平赎买政策C.没收资本家企业D.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司制、股份制10.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说明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A. B.C. D.11.1960 年底,毛泽东针对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明确提到了“人祸”的问题,并明确指出:“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 ”“人祸”指的是 ( )A.长期战争的破坏B.混进党内的阶级敌人的破坏C.经济建设上的

6、“左”倾错误D.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12.读春联,忆历史往事。在下列春联中,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C.反革命真反动后代休造反,红卫兵举红旗江山万年红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13.下列人物都是“心 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二、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解放前中国农村人口与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3身份 占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地主、富农 10% 70%80%贫农、

7、中农、雇农 90% 20%30%材料二 1949 年1960 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材料三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 年 4 月出版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材料一反映了解放前中国实行了怎样的土地制度?它对当时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2)依据材料二 并结

8、合所学史实,指出从 1949 年到 1952 年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分析说明从 1958 年到 1960 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3)材料三中“老孙归社”中的“社”指什么?依据材料二中 1955 年粮食产量的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农民入社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4)材料四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这次会议制定的方针没有坚持执行下去,请举一个偏离了会议精神的典型事例。4参考答案1.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峡大坝建成是在 2009 年。2.B3.C 4.D5.D 解析从题干时间“1954 年”可知这部文献是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6.D7.

9、B 解析材料中的内容是有关农民的,目的是 “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 料”,而且“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8.C9.B 解析根据材料中“创造出了 一条不流血而和平改造资本家的经验”,结合三大改造的内容可知评价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和平赎买政策。10.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当时我国已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排除,选 B 项。11.C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60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祸”指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就是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12.C 解析分析各选项,只有 C 项中的“反革命” “红卫兵”是有关“文化大革命”的。13.D 解析题干这几个人都是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重大贡献。14.(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3)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保障。(4)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文化大革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