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运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938794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运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运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运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运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大气运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02 大气运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试题主要以区域图、统计图、等值线图等切入,考查内容如下:1.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2.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4.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5.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变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7

2、.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 8.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高考考情分析,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构建,【重点知识梳理】,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大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北半球)

3、。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6/千米。 (2)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3)高层大气:底部因几乎没有臭氧,所以气温开始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再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该层中的大气物质(主要是氧原子)吸收了一部分太阳紫外线,气温再次升高。在300千米高度上,气温达1 000 以上。,【特别提醒】 对流层局部气温实际垂直递减率低于理论垂直递减率,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逆温的成因有辐射逆温(多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形逆温(常发生于盆地和谷地中)、平流逆温和锋面逆温等。,二、与大气环境

4、有关的地理原理及其应用规律,一般规律: 1.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反射太阳辐射越多),吸收就越弱,地面辐射越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反射太阳辐射越少),吸收就越强,地面辐射越强。比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新雪冰沙土草地。 2.高压和低压是对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而言的。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3.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名称相反。,4.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作用形成的。 5.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

5、下沉气流的区域,近地面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近地面则为低气压带。 6.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 7.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多阴雨天气。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大陆东部因来自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特别提醒】 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 (1)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 (2)风向:从海上吹来,多雨,从陆地上吹来,少雨。 (3)地形:干旱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多,形成雨岛;干旱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少。暖温气流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 (5)纬度: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如西风带)多雨,由高纬流向低纬(如信风、极地东风)少雨。 (6)地表状况:水库、湖泊和森林有增湿作用。 (7)人类活动: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加降水。,1.冷锋会带来或诱发的自然灾害冷锋活动带来的气象灾害有大风、寒潮、冻雨、雪灾、沙尘暴、暴雨等;诱发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诱发的水文灾害有洪涝、风暴潮等。 2.锋面经过时都会带来降水。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三、天气系统,3.冷气团气温一定在0 以下,夏季因气温高没有冷锋活动。 这个说

7、法也是错误的。实质上,冷气团与暖气团是两个气团比较而言的,气温高的为暖气团,因而,夏季有许多气温在0 以上的冷气团,冬季也有气温在0 以下的暖气团。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活动引起的锋面雨。,4.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5.副热带高气压强弱异常的影响 锋面雨带的移动仅仅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活动对我国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实际上,副热带高气压的南、北季节性移动经常出现异常,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雨涝。当有的年份夏季副热带高气压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的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易出现干旱灾害。相反,当副热带高气压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

8、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灾害。,6.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气旋与锋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的比较说明如下表:,一般来说,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的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槽处形成冷锋,只不过南北半球冷锋和暖锋的锋前、锋后相反,即“左冷右暖”。,四、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定方法,1风向的判定 (1)画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判断气压高低,并按垂直于等压线(即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画出虚线)。 (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9、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 (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偏转3045);,近地面风:,高空风:,2.风力的判读(1)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上图,风力:ABCD。 (2)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等压线疏密状况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单位:百帕)A处的风力大于B处,C处的风力大于D处。,不同图中,等压线疏密和等压差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单位:百帕)B处风力大于C处。,思维拓展,五

10、、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1.根据分布规律判断2.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 气候类型的判读要严格把握“温度(最高温、最低温、出现月份、各月温差大小)、降水(总量多少、各月分布差异、降水的季节分配),将总结出的降水与温度特点结合,进而确定气候类型名称。 原则是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特别提醒】 气候的特殊分布(特殊的自然带与之对应) 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

11、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 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六个字来理解记忆,即“关联性”“制约性”。关联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

12、化过程;制约性就是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六、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 a、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太阳辐射:赤道 两极 热量带:赤道 两极 植被:赤道

13、两极 土壤:赤道 两极,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 内陆降水量:沿海 内陆植被:沿海 内陆土壤:沿海 内陆,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甚至无;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有: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高,背风坡低。 3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热量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

14、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4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相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5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太阳在南边的时间长于北边(指赤道至回归线之间)或始终在南边(指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图所示:,6根

15、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7可根据不同山坡的自然带分布的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3、雪线,

16、4、图解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成因,考向1 人类活动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2017全国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高频考点突破】,(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农业生产中的双层覆膜技术,要求考生运用积

17、雪及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强调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答题思维: (1),(2),答案:(1)B (2)C,答题反思 第(1)题,如果不能分析出材料中“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的实质是覆膜具有保温作用,会造成误选。第(2)题,易错选A选项,要注意最低气温与日平均气温的区别,两者概念不同。,考向2 区域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分析,2015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

18、,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答题思维:,答案: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答题反思 本题设问较长,所以答题过程中一定要仔细阅读,获取关键信息,比如,设问要求“针对此气候特点”分析我国相关人员需防范的问题,限定了本题从热带雨林气候湿热的特征进行分析,否则就会偏离答题方向造成失分。,考向3 天气系统过境时地理

19、要素变化分析,2015新课标全国卷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命题立意:本题以沙尘暴为背景,要求分析冷锋天气系统过境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答题思维: (1),(2),答案:(1)

20、C (2)B,答题反思本题考查冷锋过境时地理要素的变化。锋线两侧分别属于冷暖气团,气温、气压差异大。气温、气压变化剧烈的时段,通常是锋面过境的时段,常伴随有天气转阴现象。,2017全国卷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3)题。,考向4 以植物分布特点考查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

21、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命题立意 本题通过浮游植物的分布图切入,结合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文字信息,探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答题思维 (1),(2),(3),答案 (1)D (2)C (3)A 答题反思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解答该类试题时,先要分析图示区域的整体地理特征,根据地

22、理特征判断影响因素的分布特点,然后根据影响因素的分布特点分析所求要素的分布特点。,2017全国卷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下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下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2)题。,考向5 以城市景观分布考查自然带的分布,(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23、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命题立意 本题以城市常见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切入,考查当地常见植被类型及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答题思维答案 (1)B (2)A 答题反思 解答本题要仔细分析材料信息,对干扰信息进行仔细甄别。该题中绿化隔离带栽种了常绿灌木林,所以容易选成常绿阔叶林,而忽略了常绿灌木为栽种,不是原生植被;杂树丛生,杂树则为原生地带性植被。,2016全国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

24、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考向6 以土壤元素分布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命题立意 本题以某山地土壤中磷元素的分布为背景,考查垂直自然带分布、不同海拔段地理特征的差异,强调调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答题思维 (1),(2),答案 (1)A (2)C 答题反思 关于垂直自然带的分

25、布,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分布规律,而且还要根据分布规律分析各自然带中具体地理要素的特征差异。复习时应该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连接,根据水平自然带所在地区的气温、降水特征,分析垂直自然带的气温、降水特征,再联系材料信息,探究更多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2016全国卷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考向7 以冰期变化考查影响雪线分布的因素,(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命题立意 本题以山峰经历的冰期切入,分析冰川的成因与变化等,考查对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答题思维 (1),(2)答案 (1)B (2)B 答题反思 本题以冰期这个陌生概念切入,考查考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该类试题应仔细分析材料信息,链接所学知识进行作答。解答本题时,可将冰期与雪线知识联系,迁移影响雪线变化的因素,可以很容易分析影响冰川变化的因素。,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ISO 1728-2006 Road vehicles - Pneumatic br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motor vehicles and towed vehicles - Interchangeability《道路车辆 电动车和拖车之间的气动制动连接器》.pdf BS ISO 1728-2006 Road vehicles - Pneumatic br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motor vehicles and towed vehicles - Interchangeability《道路车辆 电动车和拖车之间的气动制动连接器》.pdf
  • BS ISO 17280-2015 Surface active agents Determination of 1 4-dioxan residues in surfactants obtained from epoxyethane by gas chromatography《表面活性剂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自环氧乙烷获得表面活性剂中1 4-二恶烷残留》.pdf BS ISO 17280-2015 Surface active agents Determination of 1 4-dioxan residues in surfactants obtained from epoxyethane by gas chromatography《表面活性剂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自环氧乙烷获得表面活性剂中1 4-二恶烷残留》.pdf
  • BS ISO 17288-1-2011 Passenger cars Free-steer behaviour Steering-release open-loop test method《乘用车 无级驾驶 操纵断开回路试验方法》.pdf BS ISO 17288-1-2011 Passenger cars Free-steer behaviour Steering-release open-loop test method《乘用车 无级驾驶 操纵断开回路试验方法》.pdf
  • BS ISO 17288-2-2011 Passenger cars Free-steer behaviour Steering-pulse open-loop test method《乘用车 无级变速性能 转向脉冲开环试验方法》.pdf BS ISO 17288-2-2011 Passenger cars Free-steer behaviour Steering-pulse open-loop test method《乘用车 无级变速性能 转向脉冲开环试验方法》.pdf
  • BS ISO 17289-2014 Water quality Determin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Optical sensor method《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光学传感器法》.pdf BS ISO 17289-2014 Water quality Determin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Optical sensor method《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光学传感器法》.pdf
  • BS ISO 17293-1-2014 Surface active agents Determination of chloroacetic acid (chloroacetate) in surfactants HPLC method《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中氯乙酸(氯醋酸盐)的测定 HPLC法》.pdf BS ISO 17293-1-2014 Surface active agents Determination of chloroacetic acid (chloroacetate) in surfactants HPLC method《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中氯乙酸(氯醋酸盐)的测定 HPLC法》.pdf
  • BS ISO 17293-2-2014 Surface active agents Determination of chloroacetic acid (chloroacetate) in surfactants Ionic chromatographic method《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中氯乙酸 (氯醋酸盐) 残留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 BS ISO 17293-2-2014 Surface active agents Determination of chloroacetic acid (chloroacetate) in surfactants Ionic chromatographic method《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中氯乙酸 (氯醋酸盐) 残留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pdf
  • BS ISO 17299-4-2015 Textiles Determination of deodorant property Condensation sampling analysis《纺织品 除臭性能的测定 冷凝取样分析》.pdf BS ISO 17299-4-2015 Textiles Determination of deodorant property Condensation sampling analysis《纺织品 除臭性能的测定 冷凝取样分析》.pdf
  • BS ISO 17308-2015 Petroleum products and other liquids Ethanol Determination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石油产品和其他流体 乙醇 导电性的测定》.pdf BS ISO 17308-2015 Petroleum products and other liquids Ethanol Determination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石油产品和其他流体 乙醇 导电性的测定》.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