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水体与地质运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938797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X 页数:72 大小:2.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水体与地质运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水体与地质运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水体与地质运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水体与地质运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水体与地质运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03 水体与地质运动,考情分析,水循环、河流补给类型、河流特征、洋流、外力作用与地貌、河流地貌、地质构造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试题通常以具体区域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河流补给类型与河流水文特征的关系、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某地貌示意图考查该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外力作用形式,以河流地貌示意图考查河流地貌发育过程及其与气候等考点的联系,以地质构造示意图考查地质构造成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侧重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多以特殊地貌形态为材料,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网络构建】,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二、陆地水体

2、补给与河流水文特征,2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思路,3河流特征及其水文特征的应用 (1)根据河流特征判断地形 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放射状水系,地形为山顶;若河流平行排列如下图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可判断地理环境特征: 含沙量大,则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 若河流有结冰现象,则说明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则说明该河流在我国

3、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4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三、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洋流概念法:洋流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洋流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 一般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特定环境法:密度流的流向取决于表层海水海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4.渔场的形成分析 大陆架海域:大陆架浅,因光照条件好,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此饵料丰富而形成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因海水发生搅动,表层养分丰富;冷

4、水鱼类和暖水鱼类都适合,因此易形成渔场。 上升流处:底层海水上泛,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而形成渔场。,分析渔场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八、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考向1 特殊区域水循环分析,2017全国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

5、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高频考点突破】,(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命题立意:本题通过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图,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植被对水循环及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

6、用知识的能力,重点考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答题思维: (1)(2),(3)答案: (1)C (2)A (3)B,答题反思 第(2)题考查了影响蒸发的因素,下表归纳了不同地表环境下,影响蒸发的因素。,考向2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7、 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命题立意:本题以亚马孙河的支流内格罗河切入,分析河流水文特征,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描述与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重点考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答题思维:,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答题反思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但是大多数考生由于审题不细致,在解题过程中,只回答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而漏答区域富含腐殖质的原因,造成失分,所以解答非选择题时,审设问一定要仔细。,考向3海岸线的变化与外力作用,2016全国卷

8、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

9、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命题立意 本题以贝壳堤的分布与形成为背景,考查河流与海水的堆积作用对地貌形成过程的具体影响,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侧重考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答题思维,(2),答案 (1)C (2)B (3) D 答题反思 第(1)题,学生容易被图中几条贝壳堤干扰,考虑几条贝壳堤形成的动态过程,认为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而错选B,这就要求学生审题一定要准确,抓住题干关键词“任一条贝壳堤”和“形成过程中”。第(2)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探究海岸线是如何远离贝壳堤的,主要是由海水的搬运、堆积作用造成的。第(3)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多条贝壳堤的形成与河流入

10、海口的变动及挟带泥沙的情况有关,主要考查河流泥沙的沉积作用对海岸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考向4河流堆积地貌具体影响因素分析,2017全国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11、 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 A. B. C. D.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命题立意 本题以贺兰山洪积扇切入,通过整体区域和具体洪积扇特征的差异,考查影响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具体因素,要求考生准确获取材料和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考查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答题思维,(1),(2),(3),答案 (1)C (2)B (3)B,答题反思 解答此题关键是要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不少考生重图轻文字,只是千方百计想从图上获取信息,忽视了文字材料。从材料中洪积扇的定义可提取出影响洪积扇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由材料中“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及第(3)题题干信息“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可推知,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的堆积物以砾石为主,土层薄,耕种条件差。,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