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13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1.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2题目常借助简洁的文字材料或者结合具体的食物链、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填充内容注重教材中的相关科学名词及结论性语句的考查。3备考时可从以下 4 个方面入手:(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3)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大小、破坏及对稳定性的保护措施等。(4)运用实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知识网络】一、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项目 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物质
2、循环 再生原理 物质循环 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无废弃物农业物种多样 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 “三农”防护林建设中的单纯林问2性原理 性 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 平衡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太湖富营养化问题 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 桑基鱼塘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保持很高的
3、系统生产力 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二、生态工程实例 问题 原理 对策 案例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能较多地产出,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建立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程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因地制宜的原理 运用多种原理,应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甘肃陇南地区“九子登科”模式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土地荒漠化 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3湿地生态 恢复工程 湿地缩小和破坏 控制污染、退田
4、还湖江西鄱阳湖的生态恢复工程 矿区废弃 地的生态 恢复工程矿区生态环境问题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修复土地、恢复植被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城市生态 工程 环境污染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城市绿化、污水净化、废弃物处理、合理布局等污水及垃圾处理、城市绿化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1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 (1)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部分微生物:如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2)消费者除动物外,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菟丝子、病毒等生物。(3)分解者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蜣螂、蚯蚓等。2能量流动、物质循
5、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区别项目来源 途径 特点 范围联系能量流动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间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 生态系统 食物链 反复利用,循环 生物圈 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4循环 和食物网 流动、全球性 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信息传递生物与生物或生物与无机环境多种途径发生生理或行为的变化(单向或双向)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的比较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本质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
6、力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因素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为负反馈调节关系 都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二者通常成相反的关系三、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具体应用1 (1)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地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3)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提醒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消费者除动物
7、外,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菟丝子、病毒等生物。分解者除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蟑螂、蚯蚓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包括温度,因为温度既非物质又非能量,但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等腐殖质属5于该成分。(4)生态系统的结构归纳2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反馈机制、抵抗力和恢复力实现的。反馈机制: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者的作用是相反的。正反馈可使系统更加偏离动态平衡点,因此它不能维持系统的稳态。生物的生长、种群数量的增加等均属正反馈。要使系统维持稳态,只有通过负反馈机制。这种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决定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种群数量调节中,密度制约作用是负反馈机制的体现
8、。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自身的功能减缓系统内的压力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有高有低。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反之亦然。四、分析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1三大功能比较62.特别强调(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例(2)信息传递调
9、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下图(3)能量的利用和能量流动的区别“能量的利用”是特指 ATP 等直接能源物质分解所释放的能量被各类生命活动(例如,肌肉收缩等)所利用,而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合成 ATP 的过程,叫“能量的转移” 。可见,新陈代谢中的“能量的利用”中的“能量”是有特定含义的,利用的是“直接能源中的能量”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网);“能量流动”过程中,从第二个营养级开始的某个营养级的生物,能直接对上个营养级的生物身体有机物中能量的摄取和利用。或者说,能量流动时所涉及的能量利用是指能被机体所同化的能量。五、 有关生态环境的保护1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10、。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是由于各种自然过程或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海洋异常等造成的环境破坏。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环境问题,其可分两类:一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使环境受到破坏,称为生态破坏或环境破坏,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另一是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2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的植物,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7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并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生长和繁殖的物种。可以通过以下的标准定义入侵物种:(1)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
11、2)在当地的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3)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4)中国国内被引出其本源地的物种和来自其他国家的非本地物种。3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主题 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 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 物种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高频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例 1 (2018 海南卷,19)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
12、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答案】A 【解析】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一种行为信息,A 正确;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B正确;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C 正确;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物理信息,D 错误。【变式探究】 (2017 年江苏卷,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 “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
13、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8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D【变式探究】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分解者位于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D阳光、热能属于非生物的物质【答案】B 【解析】硝化细菌是生产者,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消费者能够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金字塔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阳光和热能属于非生物的能量。【变式探究】如图是
14、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图中有 2 条食物链B组分 1、2、3 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C食物网中组分 3 中生物可以处于不同营养级D碳元素在三个组分中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答案】C 9【举一反三】图示某海湾大陆架的食物网。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 )Aa 和 b 的数量保持“J”型增长Bc 与 d 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Cc、d 和 e 的数量大量减少Db 的食性和营养级发生改变【答案】C 【解析】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其后各营养级的生物在短期内增加,由于受空间的限制、天敌的制约,浮游动物 a 和植食者 b 的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A 错误;c 与 d的食性不同,只
15、存在生存空间和环境资源上的竞争关系,不会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B 错误;浮游植物急剧增加,可能会导体水体中溶氧量大量下降,鱼类大量死亡,C 正确;生物食性及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植食者(b)的食性和营养级不会因浮游植物急剧增加而发生改变,D 错误。高频考点二、生态系统的功能例 2、 (2018 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10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
16、的能量【答案】D【变式探究】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不仅来自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还可以来自无机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A 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一物种之间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物种之间,而植物激素的作用是在体内不同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B 错误;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如母鸡下蛋后的叫声
17、,养鸡人会知道,C 正确;一定限度内,食草动物吃草也有利于草的更新与分蘖,D错误。【变式探究】下图是一个食物网,假如鹰的食物有 2/5 来自兔,2/5 来自鼠,1/5 来自蛇,那么鹰若要增加 20 g 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A900 g B500 g11C200 g D600 g【解析】A【举一反三】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 4 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能量 3.56 12.80 10
18、.30 0.48 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和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CO2的形式进行。12【答案】(1)如图所示:(2)捕食 消费者 (3)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高频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例 3 (2018 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
19、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D【解析】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A 正确;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B 正确;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C 正确;生物多样性提高后,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不变,D 错误。【变式探究】 (20 17 年海南卷,28)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
20、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_。(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_,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自我调节的能力 (3)青蛙 消费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3【变式探究】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B可通过相应物质、能量的投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森林生态系统高D在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
21、性的实验中,生态缸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答案】C 【解析】不同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不同,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A 正确;对于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可通过相应物质、能量的投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正确;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较单一,其抵抗力稳定性比森林生态系统低,C 错误;人工生态缸的稳定性比较弱,阳光过强会晒死植物及一些小动物,因此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D 正确。【变式探究】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
22、施属于就地保护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 错误;目前尚不明确的使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B 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属于易地保护,C 错误。141 (2018 海南卷,19)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
23、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答案】A 2 (2018 浙江卷,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B增加化肥的使用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答案】A【解析】空气中的氟里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能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可见,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可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A 正确,B、C、D 均错误。3 (2018 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
24、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D154 (2018 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D【解析】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A 正确;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B 正确;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C 正确;生物多样性提高后,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不变,D 错误。1 (2017 年海南卷,19
25、)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答案】D【解析】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破坏粮食作物,不能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以及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AB 错。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由于食物不足,正在觅食,不是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26、C 错。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保护区内资源不足,需要外出觅食,D 正确。2 (2017 年江苏卷,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 “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16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D3 (2017 年江苏卷,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
27、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BD【解析】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择草多的地方,蜘蛛数量多,则结果偏高,A错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于三北防护林,营养结构复杂,则其自我调节能力强,B正确;这两只猛禽追逐,是为了争夺食物鼠,表现为竞争关系,C 错误;不同高度均是喜鹊巢,不属于群落,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D 正确。4 (20 17 年海南卷,28)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
28、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_。(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_,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自我调节的能力 (3)青蛙 消费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75 (2017 年江苏卷,26)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
29、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 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_。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_。若蛙类与猛禽之间还存在 1 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 2 类不同纲的生物:_。 【答案】 (1)次
30、生 (2)捕食和竞争 (3)物理 等距取样 (4)浮游生物类(5)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 蛇类、肉食性鱼类、鼠类(任写其中两类)181.(2016 海南卷.20)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 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D 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答案】C【解析】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动物应在森林环境中进行野化
31、训练,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不能使其适应 森林生活。【考点定位】生物与环境2.(2016 海南卷.2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田螺 B小球藻 C 大肠杆菌 D草鱼【答案】B【解析】田螺、大肠杆菌、草鱼均属于消费者,不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 ,前者具有全球性、可以被生物群落 循环反复利用,后者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二者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 项正确,B 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是提高并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项正确;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 项正确。
32、【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2016 新课标卷.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19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答案】C【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6.(2016 江苏卷.2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符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
33、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答案】B【解析】加入菌剂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正确;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促进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 错误;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 正确;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 正确。【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稳定性16
34、.(2016 新课标卷.31)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 。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 。(2 )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 20【答案】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考点定位】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7. (2016 江苏卷.27) (7 分)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
35、。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_分解产生的。(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_元素营养。(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_法,分别统计_的种群密度。(4)通过稻田净化,B 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 A 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_(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好氧 光合放氧 厌氧 兼性厌氧(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径稻田后,B 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
36、【答案】 (1)蛋白质 (2)N、P (3)五点取样法 各种害虫 (4)(5)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21【考点定位】物质循环,种群密度调查18.(2016 四川卷.9) (11)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物种 分组 第七天 第 14 天 第 21 天对照组 0.20 0.62 0.67蝉大眼蝽处理组 0.20 0.10 0.13对照组 2.00 4.00 2.90豌豆蚜处理组 2.00 8.70 22.90对照组
37、1.00 1.31 0.82鳞翅目幼虫处理组 1.13 2.19 2.03(1)调查豌豆群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芽的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 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 ,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 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 ,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答案】(1)样方法 S (2)二、三 分解者(3)氨 互利共生(4)利马豆 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
38、少【解析】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由表可知,施用蔬果剂后,豌豆蚜种群密度有所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2)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22(3)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养料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 要取食利马豆,因为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考点定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9、1、(2015课标卷,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2、(2015课标卷,31)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 000 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550 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
40、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解析】(1)该生态系统乙种动物种群密度为 550 头/250 km 22.2 头/km 2;当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此时乙种动物种群密度为 500 头/250 km22 头/km 2。(2)捕食者数量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反之亦然。丙捕食乙,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的数量减少;乙捕食甲,乙的数量减少,导致甲的数量增加。(3)乙种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丙种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乙
41、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答案】(1)2.2 头/km 2 2 头/km 2 (2)由于乙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 (3)大于 3.(2015江苏卷,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23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答案】B 4、(2015海南卷,2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包括
42、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答案】D 【解析】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去向有自身的呼吸,流入下一营养级,残枝败叶流向分解者,D 错误。 5、 (2015安徽卷,29)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_。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 5 年的检测,结果如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 (3
4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24是_。 【答案】(1)性别比例 (2)捕食 (3)在果树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分解的残枝败叶 (4)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 6.(2015江苏卷,22)(多选)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符
44、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 B.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的种类会有所增加 C.夏季可能是该湖泊中浮游动物种类最多的季节 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 10%20%进入浮游动物 【答案】AC 【解析】温度和空气都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A 项正确;由图可知,不同的季节藻类的种类和浓度在发生变化,说明一旦发生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的种类不一定增加,有可能是种类减少,B 项错误;夏季该湖中浮游植物种类最多,浮游动物可能种类最多,C 项正确;1020%的传递效率是指能量或者生物量(近似有机物含量)而不是元素,浮游动物的氧元素还可从空气和水中得来,D 项
45、错误。 7、 (2015江苏卷,1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25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答案】A 8.(2015福建卷,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 a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 1 357( Jm2 a1 ) D.该食物
46、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该食物网中最长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 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之比,(3 7804 200)/31 92025%,B 正确;太阳鱼同化量(1 483)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太阳鱼的有机物中。太阳鱼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则被鲈鱼摄入,故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应小于 1 4831261 357,C 错误;该食物网中的生物缺少分解者与无机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 错误。 9.(2015山东卷,27)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
47、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 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 Nt1 )之间的关系,直线 p 表示 Nt1 Nt。甲曲线上 A、 B、 C 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点;乙曲线上26D、 E、 F 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点; Nt小于 a 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保护。【答案】(1)水平 样方法 (2) B F 甲 (3)生产者 抵抗力 就地 (2014天津卷)3.图 a、b 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27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 3 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