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93956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95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7140P 58 S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20每一2014替代sL 20698Regulation for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calculafionand evaluation of e蛆sfing flood control projectS2014-0509发布 20140809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14年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SL 206-2014)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已成防洪工程1 经济效益分

2、析计 SL 2062014 SL 20698 201459 201489算及评价规范水利部2014年5月9日前 言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3 1325号、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 72)和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 2002)的规定,修订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 206 98)。本标准共8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经济效益分析计算、费用分析计算、经济评价、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社会环境效益分析、效益分析与评价结论。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术语、效益分析与评价结论2个章节;将防洪效益的综合分析改为社

3、会环境效益分析;增加了“附录c综合利用工程费用分摊方法”。本标准为全文推荐。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I20698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本标准主编单位: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燕孟建川 施国庆毛春梅王蓓洪成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程晓冉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陈昊目 次1总则2术语3经济效益分析计算4费用分析计算5经济评价6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7社会环境效益分析8效益分析与评价结论附录A洪灾损失基本资料的统计与调查分析附录B

4、洪水还原计算附录c综合利用工程费用分摊方法标准用词说明条文说明,:400m坨弱曲弘”1总 则101为规范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的内容、原则和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规定,结合已成防洪工程的特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已成防洪工程某洪水年或一段时期实际产生效益的分析计算及评价。103 已成防洪工程的效益除经济效益外,还应包括社会环境效益;经济评价的费用应包括各类工程措旅费用和非工程措施费用。1o4已成防洪工程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应根据本工程在建设期和实际运行期内发生的洪水和投人的费用进行。1o5 已成防洪工程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应重视基本资料的调查、搜集整理、综合分析和合理

5、性检查。引用调查、搜集的社会经济资料时,应分析其历史背景,并根据各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换算。106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以下标准: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 72)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 104)107已成防洪工程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 语201防洪工程flood control projeet单项防洪工程(堤防工程,分洪、蓄洪、滞洪工程,水库工程,水闸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等)或一个流域(含区域,下同)由各类防洪工程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202已成防洪工程existing flood control project已

6、经投人运行的防洪工程。203洪灾损失flood damage洪水造成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方面的损失,包括直接洪灾损失与间接洪灾损失。204实际运行期actual operation period防洪工程竣工投产至对其效益分析评价时实际运行的年限。205实际年运行费actual annual operation cost实际运行期内各年实际支出的管理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维修养护经费及其他费用。206直接洪灾损失direct flood damage洪水淹没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以及自然资源和农作物等方面的损失。207间接洪灾损失indirect flood damage因洪灾造成的直接损

7、失给灾区内外带来影响而间接造成的损失,包括地域性波及损失和时间后效性波及损失。208共用工程费用common project cost综合利用工程中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受益功能服务的工程费用和为补偿受损害功能所需的费用。209专用工程费用special project cost综合利用工程中只为满足某一受益功能本身需要的专用工程的费用。22010可分离费用separable project cost综合利用工程中包括某受益功能与不包括该受益功能的费用差值。201l剩余费用residual project cost综合利用工程总费用减去各受益功能可分离费用之和的费用。33经济效益分析计算3o1已成防

8、洪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应采用实际发生年法,按假定无本防洪工程可能造成的洪灾损失与有本防洪工程实际发生的洪灾损失的差值计算。3o2已成防洪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应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因兴建防洪工程带来的负效益亦应进行分析计算。3o3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计算应在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见附录A。3o4有本防洪工程的实际直接洪灾损失,应只计人本工程保护范围内确因堤防决口、计划分洪或无堤地区因洪水位超过地面高程所造成的淹没损失。3o5直接洪灾损失的实物指标应根据洪水发生年的实际洪水情况调查分析确定;对过去发生的洪灾损失应根据逐年洪灾统计资

9、料,参照水文资料核实后确定。直接洪灾损失可按下列方法计算:1如具有实际洪灾损失实物量数据,将其乘以当年相应实物单价求得。2如仅有洪灾淹没面积或受灾人口数,将其乘以当年价格水平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求得。单位综合损失指标可采用地均指标(元hm2)和人均指标(元人)表示。306假定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可能造成的直接洪灾损失,应首先进行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的洪水还原分析计算,分析确定各致灾洪水年洪水淹没状况,调查淹没范围内的人员和财产状况,分析计算淹没损失。当洪水淹投范围大,普查洪灾损失工作量很大时,直接洪灾损失可采用各致灾洪水年淹没面积或受灾人口数,乘以对应年份4的单位综合损失指标求得。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

10、洪水淹没范围、淹没面积和受灾人口数,应根据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河流调度方案进行计算;当无调度方案时,应结合本工程保护范围内河段堤防标准及被保护地区重要性,按有计划分洪的原则,先运用低标准堤段和洪灾损失小的地区计算。洪水还原计算的方法见附录B。307有、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的间接洪灾损失,可根据典型调查资料按其相当于直接洪灾损失的比例计算。308借用邻近地区的洪灾单位综合损失指标计算本地区防洪工程经济效益时,应分析、论证其合理性。309计算非调查年份的经济效益,采用某调查年份的洪灾单位综合损失指标时,应进行洪灾淹没损失实物指标和价格水平的换算。1 洪灾淹没损失实物指标应以洪灾损失增长率为依据换算;洪

11、灾损失增长率宜根据各防洪保护区经济发展情况分时段确定。2价格水平可以物价上涨指数为依据换算。3单位综合损失指标应考虑受淹没程度。3010已成防洪工程的负效益应包括下列方面:1 因兴建防洪工程而淹没及挖压土地的损失,可按原用途对失去土地利用可能减少的收益或新增土地资源所需费用估算。2因兴建防洪工程而引起的各方面的派生损失,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算。3011计算某洪水年(或某一次洪水)经济效益宣采用当年价格水平。计算洪水系列内总经济效益时,宜将各洪水年按当年价格水平计算的经济效益按某一不变价格水平换算后再相加。3012已成防洪工程在实际运行期内的多年平均防洪经济效益可采用算术平均法或现金流求年值法计

12、算。54费用分析计算401 已成防洪工程的费用应包括建设期和实际运行期内各年实际投人的固定资产投资、年运行费、流动资金。1 固定资产投资应包括由政府、集体、个人以各种方式投入的全部费用。除建设期投资外,还应包括工程实际运行期进行加固和改建、扩建的投资。2年运行费应包括防洪工程在实际运行期内各年所支出的管理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维修养护经费及其他费用。3流动资金应包括维持防洪工程正常运行购买燃料、材料、备品、备件和支付职工工资等的周转资金。4在执行过程中,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的变化,对费用组成和有关取费参数等进行相应调整。402 已成防洪工程的费用应按各年实际投入的费用分析确定;当缺少实际资料,

13、采用类似工程资料估算本工程的费用时,应分析、论证其合理性。403已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时,应对已投入的工程费用按拟定计算标准年的价格水平进行调整计算。1 固定资产投资应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估算。对中小型防洪工程,当资料不全时,可做简化调整计算。2年运行费应按实际投人的费用计算。当实际投入的费用偏小,不能满足工程正常运行需要时,还应对工程正常运行需要的年运行费进行测算。实际年运行费的调整计算,可采用将当年价格水平的实际年运行费占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乘以调整后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方法求得。工程正常运行需要的年运行费可分项进行测算。3流动资金的调整计算可采用将当年价格水平的流动资金占原年运行费的比例乘以调整

14、后的年运行费的方法求得。6404综合利用工程的费用应在防洪功能与其他受益功能之问分摊。进行已成防洪工程防洪功能经济评价时,应只计人防洪功能应分摊的费用。l 费用分摊可采用工程指标分摊法、费用比例分摊法、效益比例分摊法、可分离费用一剩余效益法、主次分摊法和适合本工程情况的其他合理可行的分摊方法。应结合综合利用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选择23种费用分摊方法进行计算,然后通过综合分析选取合理的费用分摊成果。综合利用工程费用分摊方法见附录c。2综合利用工程费用分摊,应进行合理性检查。各受益功能分摊的费用应不大于该受益功能可获得的效益。同时,各受益功能分摊的费用应小于其最优等效替代方案的费用,或不大于

15、专为该受益功能服务而兴建的工程设施的费用。75经济评价5o1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同时也应对工程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5o2已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应遵循效益和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5o3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应采用计及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分析方法,辅以静态分析。并应对工程实际经济评价指标与设计(预测)经济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其偏离的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5o4已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采用的效益和费用值,应按计算标准年价格水平换算。计算标准年可根据下列情况选定:1对工程建设前已做过全面经济评价的工程,计算标准年可采用建设前进行经济评价所采用的价格水平年。2对工程建设前未做过全面

16、经济评价的工程,计算标准年可选择在工程运行期内较近期的某一代表年份。5o5已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应采用下列计算参数:1社会折现率。采用国家现行统一规定的社会折现率。2计算价格。宜采用影子价格,当浏算影子价格有困难时,可采用国内市场价格。3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实际运行期。4计算基准年和基准点。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基准年宜选在计算期第一年,并以第一年年初作为折现计算的基准点。投入的费用和产出的效益均应按年末发生和结算。5o6已成防洪工程国民经济评价应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等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并根据国家规定标准判gq其经济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应按SL 72规定的方法和公式计算

17、。8507 已成防洪工程财务分析应调查研究工程实际运行期内各年实际运行费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研究提出工程正常运行需要的各项费用数额及运行费来源的建议。508已成防洪工程经济评价除应分析计算上述经济评价指标和费用外,必要时还应分析水文现象的随机性和计算期长短对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论证其合理性。96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601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分析应根据已出现的洪水系列,计算流域内的防洪工程体系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相应投入的费用,分析评价防洪工程体系的作用及经济合理性。602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的范围应包括流域内已建成防洪工程体系的各受益地区,重点分析计

18、算兴建防洪工程体系前防洪标准较低、洪灾频繁且严重、兴建防洪工程体系后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的地区。603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计算期应根据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情况和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的要求和目的确定。604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起点的防洪能力,应根据历史水文资料、防洪工程体系状况、洪灾损失调查及有关统计资料考证确定,划分出致灾与不致灾的主要参数。605对流域内的洪灾统计资料,应根据水文资料、分洪溃口的具体位置、溃口水量及淹没范围进行核实。实际受淹面积中既有洪灾又有涝灾时,应进行合理的划分。606假定无本防洪工程体系的流域洪灾损失计算可按3o6条的规定执行。简化计算时,可按假定无本防洪工程体系

19、时可能受淹面积乘以相应年单位综合损失指标计算。607对于多沙河流,在计算无本防洪工程体系情况下的可能受淹面积时,除应考虑一般的漫堤决口受淹外,还应考虑大洪水时因河床冲淤急剧变化造成的险工处溃堤决1:3。608对防洪工程体系的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应统一考虑上游地区的分洪决口对下游水情的影响,避免重复计算。609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应包括负效益的分析计算。其计算内容和方法可按3010条的规定执行。6010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宜按防洪工程体系整体计10算,其中单个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可按下列原则分配:1在几个水库之间分配时,可根据当年实际蓄水量,当年实际入库、出库洪峰流量或水量,当年上

20、游的洪峰流量及区间流量组成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分配比例。2在不同防洪工程之间分配时。可根据工程建设的先后、实际抗御的洪峰流量及其可能造成的洪灾经济损失分析确定其分配比例。7社会环境效益分析701已成防洪工程效益的分析计算,除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和评价的内容外,还应对防洪工程实际产生的社会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社会环境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不利影响。702防洪工程的社会效益,可按下列方面进行分析:1避免人员伤亡及对其亲友造成的精神痛苦。2避免大量灾民流离失所对社会安定的不利影响。3避免或减轻防汛抢险救灾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4避免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中断对

21、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5避免或减少上下游、左右岸水事矛盾对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影响。6避免或减轻洪水可能对景观、文物破坏的作用。7对保障社会就业的作用。8对减少贫困人口的作用。9对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各行业均衡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0对发展水文化和促进人水和谐的作用。703防洪工程的环境效益,可按下列方面进行分析:1减轻或免除洪灾,为社会提供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2减轻或免除洪水泛滥可能带来的传染性疾病流行、水质恶化、生存环境恶化的严重危害。3 防洪工程对资源和环境的改善效益。704防洪工程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可按下列方面进行分析:1对提高防洪标准、改善投资环境,

22、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2作用。2对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3对促进新城镇和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4对保障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5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开发效益的作用。6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705防洪工程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可按下列方面进行分析:1 永库淹投和工程占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2工程建设对移民生活的不利影响以及移民搬迁对环境的不利影响。3对水质、水文及泥沙情势的不利影响。4对当地地质环境和土壤环境的不利影响。5对当地陆生生物、水生生物资源的不利影响。6对景观、文物古迹和重要设施的不利影响。706社会环境效

23、益分析可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能用货币和实物指标定量表示的宜定量表示;确实难以定量的,应定性描述。138效益分析与评价结论8o1 已成防洪工程效益分析与评价结论应包括经济评价结论、社会环境效益分析结论和综合分析评价结论。8o2应对可能影响效益分析与评价结论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建议。14附录A洪灾损失基本资料的统计与调查分析A1基本原则和方法A11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分析应包括洪灾直接损失、洪灾间接损失及洪灾损失增长率的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应以洪灾经济损失为主,非经济损失也应调查,作为防洪效益综合分析的依据。A12洪灾损失基本资料的调查应在本工程防洪受益区内进行,必要时还可增加

24、对邻近流域类似地区的调查。A13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可采用全面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并宜先使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的统计资料,不足的应利用国家统计部门的有关资料。当涉及范围不大时应进行全面调查;当涉及范围很大难以全面调查时,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作典型调查,然后根据典型调查分析成果进行扩大计算,所选典型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洪灾损失基本资料典型调查应根据自然地理、流域水系、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分片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典型调查,并据此对各片进行扩大计算当各片的基本情况比较接近时可不分片,直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作典型调查,并据此进行扩大计算。A14洪灾损

25、失基本资料调查应根据本流域或邻近流域类似地区实际出现洪水时的受淹情况,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测算。A15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的同时,应对防洪受益区和影响地区内的社会经济基本资料按分区(或按典型单元)进行调查、分析和整理,为分析防洪工程的效益和作用提供基本依据。社会经济基本资料应采用下列基本方法进行调查:1 已有详细统计表的社会经济资料,如人口、耕地、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各类工程设施、过境铁1 5路、公路、管道、电网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实现利税;主要工农业产品和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可在统计表的基础上,分别归类整理。2对尚未纳入统计项目或统

26、计资料不能满足洪灾损失基本资料调查分析要求的社会经济资料项目,如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等,应进行专门调查确定。城乡居民家庭财产可通过典型调查,推求各行政区或不同经济水平区的扩大指标(人均值或户均值),再据以进行扩大计算。各经济水平区的典型单元和典型户应有足够的比重和数量。A2洪灾直接损失的调查分析A21洪灾直接损失调查应主要包括人员伤亡情况和洪灾直接经济损失的调查。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应是由洪水淹没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可按受洪水直接淹没对象的价值乘以其洪灾损失率求得;不便于用洪灾损失率计算的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应专f-JM查计算。A22洪灾人员伤亡情况调查内容应包括因洪灾受伤、死亡和失踪的人数。A23洪灾

27、直接经济损失应包括下列类型:1农作物(包括粮食、经济作物及秸秆等农副产品)损失。2林业(包括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等)损失。3水产业(个人所有的计人私人财产)损失。4畜牧业(个人所有的计人私人财产)损失。5工程设施(包括水利设施、公路桥涵、机场港口、供电设施、通信线路、市政设施)和过境骨干运输线(包括铁路、公路、输油输气管道等)损失。6居民财产(包括房屋、生产和交通工具、耐用消费品、畜禽、粮食等)损失。7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财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损失。8工矿企业、商业等停产停业的损失。169骨干运输线(包括铁路、公路、机场、管道、电力通信线路等)中断的营运损失

28、。10其他损失,包括医疗救灾、救护居民、的费用等。港口、输油输气转移安置受灾者lI其他洪灾直接损失。A24洪灾损失率是财产受洪灾的损失值与灾前财产原有价值之比。洪灾损失率应根据近年实际出现的洪水受淹情况按洪灾损失的种类,分别进行调查、统计、计算分析确定。当洪水淹没范围的地形高差较大时,应分析建立洪灾损失率与淹没水深、淹没历时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据以确定洪水淹没范围内不同地区的洪灾损失率。A25各类财产的洪灾损失率应按下列方法调查计算和分析确定:1农作物的洪灾损失率,应根据减产值(包括秸杆等副产品),扣除因灾少开支的生产费用后的损失值,与同时期正常年份(或前三年平均)产值之比计算。如灾后能补种

29、者,其减产值和生产费用,应按补种或改种的情况分析;如灾害系洪涝遭遇所致,洪灾减产值应从总减产值中扣除涝灾损失;如洪淹有显著肥田或补充水资源效益的,可估算其效益,从洪灾损失中扣除。2林业洪灾损失率,应按林种根据其受灾损失值与灾前原有价值分别调查计算。果、茶等经济林洪灾的损失率,受淹使当年减产者,应以减少的产值扣除尚未支出或能节省的经营费用后与正常年份的产值之比计算;受淹后不再结果需要伐掉更新者,属多年损失,应专门调查分析,见A26。3水产业、畜牧业洪灾损失率,可根据其受灾的损失值扣除因灾少支出的费用后与当年计划产值之比计算。4工程设施洪灾损失率,可分别按各类工程设施的受损部分恢复到原来情况所需要

30、的修补费或重建费与灾前工程设施价值之比计算。若工程恢复中提高了原有设施标准,应在恢复费中扣除提高标准多花的费用。5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洪灾损失率,可按其性质、耐水程度、17抢救难易等的差别分别计算。其中房屋,如主体结构损失不大者,可按所需修理费用与灾前房屋价值之比计算;已倒塌或主体结构不能用者,可按其灾前价值扣除可用物料残值与灾前房屋价值之比计算。其他财产,可按灾前价值扣除尚存物品价值与灾前价值之比计算。6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财产洪灾损失率,可按其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分别计算。其调查分析方法与家庭财产洪灾损失率的调查分析方法相类似。可参考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前后的财产统计

31、数或保险公司的保险额和实际赔偿额计算。7工矿企业、商业等停产停业损失率,可按受灾前一年的增加值扣除受灾年实际增加值所得的损失值,与受灾前一年增加值之比计算,亦可按受灾年计划的增加值扣除当年实际增加值所得的损失,与受灾年计划的增加值之比计算。工矿企业、商业停产停业损失也可按停产停业天数和日均增加值计算,同时应扣除因灾少开支的费用。A26下列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应专门调查计算:1沙压、水冲地及经济林的多年损失,应按改变经营方向或更新后达到灾前增加值水平时各年减少的增加值计算。2骨干运输线中断停业的损失,应按停业影响天数、每日平均运量及单位运量的净收入计算。3其他损失,可据实际调查分析确定。A27对于洪

32、水淹没范围大而淹没水深变化不大、全面调查洪灾损失有困难的情况,可在通过典型调查后,推求单位综合损失指标用于进行扩大计算。对淹没水深变化相差大的地区,单位综合损失指标应根据淹没区内不同地区、不同淹没水深分别调查确定。地均损失指标可以典型调查总损失(即A23条中所包括的全部损失)除以典型区全部淹没面积数求得;人均损失指标可以典型调查总损失除以典型区全部受灾人口数求得,见表A271和表A272。】8裹A271洪灾直接损失综合调童襄年水平一、基本情况1地区名称2面积(kin2)3耕地(hm2)4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5平均地面高程(m)6淹没水深(m)7淹没历时(d)8平

33、均流速(ms)9转移条件二、洪灾直接损失分类1人员伤亡情况11受伤人数(人)12死亡人数(人)13失踪人数(人)价值 损失率 损失值项 目 单位 数量(万元) () (万元)2农作物小计2 1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等)2 2经济作物(棉花、油料等)2 3副产品(秸秆等)2 4其他25年增加值3林业小计31用材林3 2防护林33薪炭林34经济林3 5其他寰九271 I壤价值 损失卓 损失值项 目 单位 数量(万元) () (万元)36年增加值4水产韭小计41鱼类42精养水产品43其他水产品44年增加值5畜牧业小计51牛52马骡驴53猪54羊55鸡、鸭、鹅、兔56其他57年增加值6工程设施、过境骨干

34、运输线小计61水利设施62公路桥涵63机场、港口64供电设施65通信线路66市政公用设施67过境公路68过境铁路69过境辅油输气管道610其他7居民财产小计71建筑物类7 2大型生产交通工具73家具类74衣被类75一般生产交通工具76农作物及农资类77家用电器类裹丸27一I l续价值 擅失事 损失值项 目 单位 敦量(万元) () (万元)78畜膏类79水产类7 lo其他8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财产小计8 I固定资产811房屋8 12设备813其他82藏动资产821资金822存货823其他9工矿企业、商业停产停业小计91工矿企业年增加值9 2商业年利税10骨干运输线路中断小计101

35、过境铁路营运净收人10 2过境公路营运净收人IO3机场、港口营运净收人10 4过境输油输气管道净收人Io 5电力通信线路净收人II其他小计11i防汛抢险11z救护灾民113转移安置灾民114其他12 211项总计洪灾直接损失综合指标:地均损失: 元hm2 人均损失: 元人注:若统计资料中没用“增加值”,而只有“净产值”则采用。净产值”进行计算调查日期 调查人裹A272洪灾典型区居民X户主姓名:人口(人):淹没历时(d):住房内水探(m):院内水探(m):1建筑物类类 别 住房 杂舍 院墙 门楼建筑年份结构类别等 级面积或数量新房单价折旧后单价折旧价值水淹损坏程度修理费残料价值损失值2大型生产交

36、通工具类别 拖拉机 汽车 收割机 脱粒机型号数量购置年份价值水淹损坏程度修理费残值损失值调查日期22家庭财产损失调童寰年水平灾前原有 灾后尚存项目 单位 损失或謦理费数量l折价 数量l折价主要项目包括组合柜、立柜,高低柜、衣箱、床、写字桌、3隶具娄餐桌、椅凳、沙发、缝纫机、缸、橘、炊餐具、卫生设备等主要项目包括蕞帐毽、一般衣服、高档衣服、鞋帽、被4衣被娄单、棉花、布匹等主要项目包括犁播耕具、铀锹铺、双胶轮车、自行车、量一般生产交通工具摩托车、电动车、电动机、柴油机、磨面米机水泵等主要硬目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豆,油料、草、柴、6农作物及农赍类煤、柴油、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主要项目包括计算机,

37、收音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隶定髟院,洗衣机、电风扇、徽波炉、电磁炉、热水器等7家用电器类以及手机、固定电话,导航仪、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等主要项目包括牛、马、曩、驴猪、羊、鸡、鸭、鹅、8畜禽类兔等9水产类 主要项目包括鱼、精养水产品、其他水产品等10其他调查人A3洪灾间接损失的分析确定A31洪灾间接损失分析应以洪灾问接经济损失分析为主。洪灾问接经济损失应是因洪灾造成的直接损失给灾区内外带来影响而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洪灾间接经济损失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地域性波及损失,即由于洪水淹没造成淹没区内工矿企业停产、商业停业、农业减产、交通运输受阻或中断,致使其他地区因原材料供应不足而造成的经济损

38、失,以及在洪水发生期间,淹没区外的工厂企业为解决原材料不足,采用其他途径所增加的费用等经济损失。2时间后效性波及损失,即灾后淹没区内外在恢复期内少创造的增加值损失,如由于洪水的破坏,农田土壤成分发生变化,农业基础设施遭到毁坏,在恢复期内农业少创造的增加值损失;工厂设备受到破坏、流动资金受到影响、生产力受到限制。在恢复期内减少的工业增加值和多增加的年运行费用等经济损失。A32地域性渡及损失应调查计算到洪灾直接经济损失的一级相关影响较明显的范围;时间后效性波及损失应调查计算到各行业恢复到正常生产年份,其恢复期应根据其受灾程度及恢复能力合理确定恢复期超过10年,可按10年计算。A33洪灾间接经济损失

39、,应充分考虑和认真研究洪水大小及淹没对象性质对洪灾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A34洪灾间接损失可采用下列方法分析计算:1统计计算法。可根据受灾区及影响区的调查统计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时序分析,计算洪灾间接经济损失。2经验系数法。可假定洪灾给不同部门或事业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与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间接经24济损失以间按经济损失系数乘以直接经济损失求得。问接经济损失系数可根据调查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确定。缺乏调查资料时,亦可根据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确定。A4洪灾损失增长率的分析确定A41洪灾损失增长率是指洪灾经济损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增长的速度。

40、洪灾损失增长率应根据防洪保护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财产的增长,以及受淹对象抗洪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因素分析确定。A42洪灾损失增长率应结合防洪保护区的经济结构,预测、拟定各类财产的年增长率和洪灾损失事,分项求出各主要单项的损失增长率,再根据各单项损失在总损失中的比重,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出防洪保护区洪灾损失增长率。A43当分析期长或在分析期内防洪保护区内的财产结构变化较大时,应分阶段(分期)分析确定洪灾损失增长率。A44各单项损失增长率可根据防洪保护区的财产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下列增减趋势分析确定:1农业(包括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淹没损失和工矿企业、商业停产停业增加值损失的增长,可

41、采用工农业生产的增长率。2工程设施的洪灾损失增长率,应小于工程设施资产的增长率,也应小于工农业生产的增长率。3房屋损失的增长率,应小于房屋固定资产增长速率。4居民家庭其他财产损失的增长率,应小于家庭财产的增长速率。5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财产损失增长率。应小于其财产的增长速率。A45当缺乏实际调查资料,难以进行各单项洪灾损失增长率计算时,洪灾损失增长率也可参照其他地区的成果,结合本地区的情况综合分析、合理确定。25附录B洪水还原计算B1计算原则和依据B11洪水还原计算应按SL 104的规定,在充分论证、合理确定河道的初始防洪能力(无本防洪工程情况下的防洪能力)的基础上进行。B1

42、2洪水还原计算应充分利用已有实测水文资料、江河(或洪泛区)地形资料和洪水淹没调查研究成果,根据计算有、无本防洪工程时洪水淹没损失的要求确定计算内容和方法。B13洪水还原计算应考虑河床自然淤积和冲刷以及圈圩、河道采砂、涉水工程等人类活动对洪水位的影响。B14洪水还原计算依据的基本资料应包括水文资料、河道资料、分洪溃口和洪泛区地形资料等。B2计算方法B21受堤防工程或河床淤积、圈圩等影响的洪水还原计算,应采用下列方法:1计算地点附近有水文站时,应分析建堤防或河床淤积、圈圩等前后水位与流量关系变化规律,找出各种洪水情况下堤防或河床淤积、圈圩等对水位(包括相关河道水位)的抬高影响数据,据以改正实测最高

43、水位作为还原后的水位。2计算地点附近无水文站时,可进行建堤防或河床淤积、圈圩等前后河道水面线的推算,求出堤防工程或河床淤积、圈圩等对水位的抬高值。B22受河道整治工程或河床冲刷、河道采砂等影响的洪水还原计算,应采用下列方法:1计算地点附近有水文站时,应分析河道整治或河床冲刷、河道采砂前后水位与流量关系变化规律,找出各种洪水情况下河26道整治或河床冲刷、河道采砂对水位(包括相关河道水位)的降低影响数据,据以改正实测洪水的水位及流量过程。2计算地点附近无水文站时,可进行河道整治或河床冲刷、河道采砂等前后河道水面线的推算,求出河道整治或河床冲刷、河道采砂等对水位的降低值。B23受分洪道工程影响的洪水

44、还原计算,应采用下列方法:l 防护地点附近有水文站时,应分析水文站在开分洪道前后水位与流量关系及其变化,找出分洪道工程对测站水位的影响数据,并将分洪道实测流量过程的相应流量叠加回原河道作为还原洪水。2对分洪道和原河道无实测流量资料仅有水位过程资料时,可采用水力学法建立水位与流量关系,求得相应流量过程,进行洪水还原计算。B24受分洪区分洪(或溃口)影响的洪水还原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1根据基本不受分蓄洪影响的实际总人流过程进行不分洪、不溃口的河道洪水演进计算,求得计算地点的还原洪水过程。2如计算断面在分洪口下游不远处,可简化将各时段分洪溃口流量叠加在计算断面的实测流量过程上,求得计算地点的还原洪

45、水。B25水库调洪影响的洪水还原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1入库洪水资料齐全的水库,将入库洪水过程加区间洪水过程,再进行无水库工程情况的河道洪水演进计算,求得计算地点的还原洪水。2库水位及出库流量资料齐全的水库,可采用水量平衡法反算入库流量过程,加入区问洪水过程后,再进行人库断面至坝址和坝址至计算地点的洪水演进计算,求得计算地点的还原洪水。3入库洪水及出库流量资料不全的水库,可用暴雨资料推算计算地点的还原洪水。27B26对水土保持工程削减洪峰作用的洪水还原计算应慎重,可只对水土保持重点区进行分析计算当工程范围和所占区域比重都较大时,可根据试验对比的实际观测资料估算其削减洪峰作用,进行洪水还原计算。

46、28附录C综合利用工程费用分摊方法C1一般规定C11在进行费用分摊时,应将费用(工程投资、年运行费)划分为专用工程费用和共用工程费用或划分为可分离费用和剩余费用。c 12费用分摊方法中的费用现值是指工程投资和年运行费的折现值之和。c2工程指标分摊法C21工程指标分摊法是一种按综合利用工程某项指标的比例系数进行费用分摊的方法,如各受益功能占用的库容比例系数等。c 22按防洪功能与其他受益功能占用的库容比例进行费用分摊是较常用的方法,采用此法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按下列分类划分库容:防洪库容,系指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调洪库容,系指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兴利库容,系指

47、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库容;死库容,系指死水位以下的库容。2计算各受益功能应分摊的共用工程费用系数。1)水库工程若以防洪、兴利为主,且防洪高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按库容分摊费用时,应先将防洪功能和兴利功能共用库容,即重复库容在防洪功能、兴利功能之间进行分摊后,再分摊费用(如图c所示)。可按式(c221)式(c224)计算:29V”一瓦ivIyt*一瓦等东yI(C221)(C222)防洪功能应分摊的共用工程费用系数一瓦i等丰(C223)兴利功能应分摊的共用工程费用系数一瓦:等与;辛巍(C224)式中yt防洪功能和兴利功能共用的重复库容,即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yt*防洪功能应分摊的重复库容;Via兴利功能应分摊的重复库容;y*n纯防洪库容,即防洪高水位至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库容;V*纯兴利库容,即防洪限制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库容;V死库容。2)水库工程以兴利为主,兼顾防洪时,若防洪高水位处在正常蓄水位以上,防洪功能采用纯防洪库容参加费用分摊。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其他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