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4.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939673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2、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些盐的水溶液呈中性,这些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盐B盐的水解可视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C醋酸铵溶液呈中性,是由于醋酸铵不会发生水解DNa 2CO3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CO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3、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B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弱电解质C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电流通过时,使电解质发生了电离D在强电解质的溶液里,只存在电解质的水合离子而不存在电解质分子3将 1mol 冰醋酸加入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 1L 溶液。下列各项中,表示其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A醋酸分子的浓度始终为 1molL1BH 的浓度达到 0.5molL1C醋酸分子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 的浓度均为 0.5molL1D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醋酸分子的速率相等4下列有关 0.1molL1Na2CO3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4、其中钠离子的浓度为 0.2molL1B溶液中的 OH 浓度大于 H 浓度,HCO 的浓度小于 CO 的浓度 3 23C溶液中 Na 的浓度大于 CO 浓度的二倍23D溶液中 H2CO3的浓度为 05在 CH3COONa 溶液里,加入下列物质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并且 pH 变大的是A加入适量纯 CH3COOH B加入少量 NaCl 固体C加入少量 NaOH 固体 D加水稀释6将 20mL 0.1molL1的醋酸与 24mL 0.1molL1的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c(Na )c(CH3COO )c(H )c(OH )B c(Na )c(CH3COO

5、)c(OH )c(H )C c(OH )c(Na )c(H )c(CH3COO )D c(Na )c(OH )c(H )c(CH3COO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常温下,任何稀溶液中, c(H )c(OH )110 14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中性溶液里的 H 离子浓度一定等于1107 molL1C0.2molL 1 CH3COOH 溶液 c(H )是 0.1molL1 CH3COOH 溶液 c(H )2 倍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 c(H )和 c(OH )的相对大小来表示酸碱性强弱8已知:25时, KspMg(OH)25.6110 12 , Ksp(MgF2)7.4210 11 。下列说法正确

6、的是A25时,饱和 Mg(OH)2溶液与饱和 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 c(Mg2 )大B25时,在 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 NH4Cl 固体, c(Mg2 )增大C25时,Mg(OH) 2固体在 20mL 0.01molL1 氨水中的 Ksp比在 20mL 0.01 molL1 NH4Cl 溶液中的 Ksp小D25时,在 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 NaF 溶液后,Mg(OH) 2不可能转化成MgF29H 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 0.01molL-1的 Na2S2O3溶液滴定 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I2+2Na2S2O3 2NaI+Na2S4O6,下列说法合理的是2

7、A该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Na 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C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D该反应中每消耗 2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 4mol10室温时,将 xL pH a 的稀 NaOH 溶液与 yL pH b 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 pH 的判断,正确的是A若 x y,且 a b14,则 pH7B若 10x y,且 a b13,则 pH7C若 ax by,且 a b13,则 pH7D若 x10 y,且 a b14,则 pH711已知 Ksp(AgCl)=1.5610-10, Ksp(AgBr)=7.710-13, 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

8、含有 Cl 、Br 和 CrO ,浓度均为 0.010molL-1,向 24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molL-1的 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 、Br 、CrO 24BCrO 、Br 、Cl24 CBr 、Cl 、CrO 24DBr 、CrO 、Cl 24 12常温下,把 pH11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pH3 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在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c(CH3COO )c(Na )c(H )c(OH )B c(Na ) c(H )c(CH3COO ) c(OH )C c(CH3COO )c(Na )c(H ) c(OH )D c(Na )c(

9、CH3COO )c(OH )c(H )13已知 Ksp(AgCl)1.810 10 , Ksp(AgI)1.010 16 。下列关于难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gCl 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 AgIB两种难溶物的 Ksp相差越大,难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CAgI 比 AgCl 更难溶于水,所以 AgCl 可以转化为 AgID常温下,AgCl 若要在 NaI 溶液中开始转化为 AgI,则 NaI 的浓度必须不低于 1011 molL111.814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蒸干 Na2CO3溶液,最后可以得到 NaOH 和 Na2CO3的混合固体B除去 MgCl2中的

10、 Fe3 ,可以加入 NaOH 固体C明矾净水的反应:Al 3 3H 2O Al(OH)3(胶体) 3HD加热蒸干 KCl 溶液,最后得到 KOH 固体(不考虑 CO2的反应)15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 0.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 c(K ) c(H ) c(HC2O ) c(OH )2 c(C2O ) 4 24B c(HC2O ) c(C2O )0.1molL 1 4 24C c(C2O )c(H2C2O4)24D c(K ) c(H2C2O4) c(HC2O ) c(C2O ) 4 2416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 NaOH 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

11、为 0.1molL-1的三种酸(HA、HB 和 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 HAKHBKHDB滴定至 P 点时,溶液中:c(B )c(Na+)c(HB)c(H+)c(OH )- -CpH=7 时,三种溶液中:c(A )=c(B )=c(D ) D当中和百分数达 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2 分。 )17已知常温下,AgBr 的 Ksp=4.910-13、AgI 的 Ksp=8.310-17。(1)现向含有 AgI 的饱和溶液中:3加入 AgNO3

12、固体,则 c(I )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下同) ;若加入更多的 AgI 固体,则 c(Ag+)_;若加入 AgBr 固体,则 c(I )_;而 c(Ag+)_。(2)有关难溶盐的溶度积及溶解度(与 AgBr、AgI 无关)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A两种难溶盐电解质,其中 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B向含有 AgCl 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 AgCl 溶解又达到平衡时,AgCl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C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D溶液中存在两种可以与同一沉淀剂生成沉淀的离子,则 Ksp小的一定先生成沉淀E难溶盐电解质

13、的 Ksp和温度有关F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原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物质) ,使难溶盐电解质的溶解度变小,也使 Ksp变小(3)现向含有 NaBr、KI 均为 0.002molL-1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浓度为410-3molL-1的 AgNO3溶液,则产生的沉淀是_(填化学式) ;若向其中再加入适量的 NaI 固体,则最终可发生沉淀转化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18某化学课外小组为测定空气中 CO2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配制 0.1000molL-1和 0.01000molL-1的标准盐酸。用 0.1000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Ba(OH)2溶液 10.00 mL,结果用去盐酸 19.6

14、0mL。用测定的 Ba(OH)2溶液吸收定量空气中的 CO2。取 Ba(OH)2溶液 10.00mL,放入 100 mL 容量瓶里加水至刻度线,取出稀释后的溶液放入密闭容器内,并通入10L 标准状况下的空气,振荡,这时生成沉淀。过滤上述所得浊液。取滤液 20.00mL,用 0.01000molL-1的盐酸滴定,用去盐酸 34.80mL。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标准盐酸时,需用下列仪器中的_;A 托盘天平;B.容量瓶;C.酸式滴定管;D.量筒;E 烧杯;F 胶头滴管;G.玻璃棒(2)滴定操作中,左手_,右手_,眼睛_;(3)Ba(OH)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4)过滤所得浊液的目的是_;

15、(5)此空气样品中含 CO2的体积分数为_;(6)本实验中,若第一次滴定时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经处理,即注入第二种标准盐酸,并进行第二次滴定,使测定结果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 。19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 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 +6HCHO 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CH 2)6N4H+与 1mol H+相当, 4然后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称取样品 1.500 g。步骤: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移取 25.00m

16、L 样品溶液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 10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 5min 后,加入 12 滴酚酞试液,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 2 次。(1)根据步骤填空。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 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 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 。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_。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色变成_色。(2)滴定结果如下

17、表所示。标准溶液的体积/mL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1 25.00 1.02 21.032 25.00 2.00 21.9943 25.00 0.20 20.20若 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 0.1010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20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并测定某温度下 PbI2溶度积常数,设计如下实验。取 100.00mL 蒸馏水,加入过量的 PbI2固体(黄色),搅拌,静置,过滤到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滤液。(1)搅拌的目的是_。(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0.10molL-1KI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溶液中 c(Pb2

18、+)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准确量取 10.00mL 滤液,与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2RH+Pb 2+R2Pb+2H+,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用中和滴定法测得 n(H+)=3.0010-5mol。(3)在此实验温度下,PbI 2的溶度积常数 Ksp=_。(4)若步骤盛装滤液的烧杯中有少量水, Ksp测定结果将会_(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 。21毒重石的主要成分为 BaCO3(含 Ca2+、Mg 2+、Fe 3+等杂质) ,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 BaCl22H2O 的流程如下:(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_。实验室用 37%的盐酸配制 15%的盐酸,

19、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_。a烧杯;b容量瓶;c玻璃棒;d滴定管(2)Ca2+ Mg2+ Fe3+开始沉淀时的 pH 11.9 9.1 1.9完全沉淀时的 pH 13.9 11.1 3.2加入 NH3H2O 调节 pH=8 可除去_(填离子符号) ,滤渣中含_(填化学式) 。加入 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已知: Ksp(BaC2O4)=1.610-7, Ksp(CaC2O4)=2.310-9(3)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 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已知:2CrO +2H+ Cr2O +H2O;Ba 2+CrO BaCrO424 27 24步骤:移取 xmL 一定浓度的 N

20、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 b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 V0mL。步骤:移取 y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 xmL 与步骤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 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 b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 V1mL。滴加盐酸标准液时应使用酸式滴定管, “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_(填“上方”或“下方” ) 。BaCl 2溶液的浓度为_molL -1,若步骤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Ba 2+浓度测量值将_(填“偏大”或“偏小” ) 。12018-2019 学 年 高 二 上 学 期 第

21、 三 单 元 训 练 卷化 学 ( 二 ) 答 案1 【解析】 呈中性的盐可以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呈中性,也可以是弱酸弱碱盐水解程度相同也呈中性,Na 2CO3不能水解到底。【答案】B2 【解析】A 选项,不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如 CaCO3导电能力很差,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如盐酸也不比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B 选项 HF 是弱电解质,但氢氟键极性特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不是因为电流通过。【答案】D3 【解析】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它们不一定相等,也不一定等于电离方程式中各微粒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电离平衡状态与化学平衡状态的界定类似,其达到平

22、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之一是可逆过程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其二是各种微粒的浓度都保持自己的定值,不发生变化。故正确答案为 D。【答案】D4 【解析】A 选项正确,B 选项中 CO 水解量远小于不水解的 CO ,溶液23 23呈碱性,所以 c(OH )c(H ), c(HCO )1,NaOH 过量,pH7。【答案】D11 【解析】 根据溶度积规则知,析出 AgCl 沉淀时溶液 c(Ag )=Ksp(AgCl)+/c(Cl )=1.5610 /0.01molL1=1.5610 molL1;析出 AgBr 沉淀 -10 -8时溶液 c(Ag )=Ksp(AgBr) /c(Br )=7.710 /0.01m

23、olL1=7.710+ -13molL1;析出 Ag CrO 沉淀时溶液 c(Ag )=-11 2 4 +Ksp(Ag CrO )/c(CrO )1/2=310 molL1,c(Ag )越小,则越先生成2 4 24 -5 +沉淀,所以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Br 、Cl 、CrO ,选 C。 24【答案】C12 【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中, c(OH )10 3 molL1 ;醋酸溶液中 c(H )10 -3molL1,由于醋酸为弱电解质,溶液中尚有大量的 CH3COOH 分子没有电离,故发生中和反应后,溶液中过剩的 CH3COOH 分子又电离出大量的 H 和 CH3COO,使溶液呈酸性,

24、然后利用电荷守恒即可进行判断。【答案】A213 【解析】 Ksp(AgI)Ksp,故 I 的浓度必须不低于 molL1 1011 molL1。1.010 161.810 5 11.8【答案】A14【解析】A 项,加热蒸发 Na2CO3溶液,得不到 NaOH。虽然加热促进 CO水解,但生成的 NaHCO3与 NaOH 反应又生成了 Na2CO3;B 项,引入了新杂质23Na ,应用 MgO 或 MgCO3固体;D 项,KCl 不水解,不可能得到 KOH 固体。【答案】C15 【解析】 因为草酸氢钾呈酸性,所以 HC2O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 4c(C2O )c(H2C2O4),故 C 项正确

25、。又依据物料守恒,有 c(K ) c(H2C2O4)24 c(HC2O ) c(C2O ),所以 D 正确。又根据电荷守恒, c(K ) c(H ) 4 24 c(HC2O ) c(OH )2 c(C2O ),所以 A 正确。 4 24【答案】B16 【解析】浓度相同的三种酸,HA 的 pH 最小,HD 的 pH 最大,酸性越强电离常数越大,三种酸的电离常数 HA 的最大,HD 的最小,A 正确;P 点时,中和百分数为 50%,此时溶液中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B 和 NaB,由于溶液显酸性,所以HB 电离大于 B 的水解,则 c(B )c(Na+)c(HB)c(H+)c(OH ),B 正确;p

26、H=7 时,由于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不等,A 、B 、D 的水解程度不同,加入氢氧- - -化钠的体积不同,虽然三种离子的浓度分别等于钠离子的浓度,但三种溶液中的钠离子的浓度不等,则 c(A )、c(B )、c(D )不等,C 错误;当中和百分数为 100%时,其中酸 HA 中的溶质是 NaA,根据质子守恒得:c(OH )=c(H+)+c(HA),另外两种酸中存 c(OH )=c(H+)+c(HB),c(OH )=c(H+)+c(HD),将三种溶液混合 c(HA)+c(HB)+c(HD)=c(OH )c(H +),D 正确。-【答案】C1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沉淀的转化。 (1)加入 AgNO3

27、固体,使 c(Ag+)增大,AgI 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I )变小。加入更多的 AgI 固体,仍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各离子浓度不变。因 AgBr 的溶解度大于 AgI 的溶解度,所以加入 AgBr 固体时,使 c(Ag+)变大,而使 AgI 的溶解平衡向生成 AgI 的方向移动,c(I )变小。(2)A 项中只有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 Ksp越小,溶解度越小,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根据 Ksp判断溶解度的大小,A 错误;B 项中因温度不变,故再次达到平衡时, Ksp与 S 均不变,B 正确; Ksp是各离子浓度的幂之积,C 错误;D 项中生成沉淀的先后还与离子的浓度有关,D 错误;E 正

28、确;同离子效应不会改变Ksp,F 错误。(3)等体积混合后 c(Br )=c(I )=0.001molL-1, c(Ag +)=210- 3molL-1。I 转化为 AgI 沉淀所需 c(Ag+)= molL-1=8.310-8.310170.00114molL-1。Br 转化为 AgBr 沉淀所需 c(Ag+)= molL-4.910130.0011=4.910-10molL-1,故 Ag+过量,AgI、AgBr 均沉淀出来,而再向其中加入适量NaI 固体时,会有 AgBr 转化为 AgI。【答案】 (1)变小;不变;变小;变大;(2)B、E;(3)AgI、AgBr;AgBr(s)+I (a

29、q) AgI(s)+Br (aq) 18 【解析】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需要仪器有容量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及玻璃棒。 (2)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Ba(OH) 2+2HCl BaCl2+2H2O,则cBa(OH)210.00mL= 0.1000molL-119.60mL,解得 cBa(OH)212=0.09800molL-1。 (4)为防止 BaCO3与 HCl 反应,应分离出 BaCO3。 (5)Ba(OH)2+CO2BaCO3+H 2O,只要求出余下的 Ba(OH)2,就可以计算与 CO2反应的 Ba(OH)2

30、,CO 2的量也就计算出来了。过程如下:20.00mL 滤液中 Ba(OH)2的物质的量 34.8010-3L0.01000molL-1 =0.174010-3mol,那么 100mL 滤液中有 Ba(OH)122:0.174010 -35mol=0.870010-3mol,原有 Ba(OH)210.0010-3L0.09800molL-1=0.980010-3mol,与 CO2反应的 Ba(OH)2有(0.9800-0.8700)10 -3mol=0.110010-3mol,则 n(CO2)=0.110010-3mol,则 (CO 2)= 100%=0.025%。 (6)因为第二次滴定消耗标

31、准盐酸偏少,使计算出的剩余3Ba(OH)2偏少,那么与 CO2反应的 Ba(OH)2就偏多,故结果偏大。【答案】 (1)B、D、E、F、G;(2)控制活塞;摇动锥形瓶;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3)0.09800molL -1(4)分离出 BaCO3,防止 HCl 与 BaCO3反应(5)0.025%;(6)偏大19 【解析】 (1)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会使其消耗量增加,测定结果偏高;而锥形瓶内残余少量水,不影响标准液的消耗量,对结果无影响;滴定时眼睛应注视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待溶液由无色变粉红色时为滴定终点。 (2)NaOH 溶液的平均消耗量为 20mL,其物质的量为 0.1010m

32、olL-10.02L=0.00202mol4NH 3H +(CH2)6N4H+4OH 4 -4 4n 0.00202 mol250/25n=0.0202mol,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100%18.85%0.020 214 11.500 【答案】 (1)偏高;无影响;B;无粉红(浅红);(2)18.85%20 【解析】PbI 2为难溶电解质,因此搅拌的目的是使 PbI2快速充分地溶解,滴加 0.1 molL-1KI 溶液,c(I )增大,PbI 2(s) Pb2+(aq)+2I (aq)向- 左移动,c(Pb 2+)减小,并析出 PbI2沉淀。由 2RH+Pb2+ R2Pb+2H+知,n(Pb

33、2+)=3.0010-5mol =1.5010-5mol,所以 c(Pb)=1.5010-5mol/0.01 L=1.5010-3molL-121,c(I )=1.5010-3-molL-12=3.0010-3molL-1, Ksp=c(Pb2+)c2(I )=1.5010-3(3.0010-3)2=1.3510-8;若步骤盛装滤液的烧杯中有少量水,会使 c(Pb2+)减少, Ksp偏小。【答案】 (1)使碘化铅快速、充分溶解;(2)产生黄色沉淀或黄色浑浊;减小(3)1.3510 -8;(4)偏小21 【解析】 (1)充分研磨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因为配制的盐酸溶液浓度以质量

34、分数表示,可以计算出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所以使用烧杯作为容器进行稀释,用玻璃棒搅拌。 (2)根据流程图和表中数据,加入 NH3H2O 调 pH 为 8,只有 Fe3+完全沉淀,故可除去 Fe3+;加入 NaOH 调pH=12.5,Mg 2+完全沉淀,Ca 2+部分沉淀,所以滤渣中含 Mg(OH)2、Ca(OH) 2;根据 Ksp(BaC2O4)=1.610-7可知,H 2C2O4过量时 Ba2+转化为 BaC2O4沉淀,BaCl 22H2O 产品的产量会减少。 (3) “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上方;与 Ba2+反应的 CrO 的物质的量24(V0b-V1b)/1000mol,则 Ba2+浓度为 molL-1;根据计算式,若步骤中滴加V01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故需消耗的盐酸减少,即 V1减小,则 Ba2+浓度测量值将偏大。【答案】 (1)增大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a、c(2)Fe 3+;Mg(OH) 2、Ca(OH) 2;H 2C2O4过量会导致生成 BaC2O4沉淀,产品的产量减少(3)上方; ;偏大 V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