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5.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939675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单元 烃的含氧衍生物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2、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32 S 32 Cl 35.5 K 23 Cu 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羟基的有机物称为醇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C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强D含高级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一般呈固态2皮肤上若沾有少量苯酚,正确的处理方法

3、是A用 70热水洗 B用酒精洗C用稀 NaOH 溶液洗 D不必冲洗3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制取乙酸乙酯时,先将 1 体积的酒精倒入 3 体积的浓硫酸中B配置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至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C实验室做钠与乙醇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D制乙烯时,用量程为 1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 300的温度计,测反应液的温度4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 3CH2ClNaOH CH3CH2OHNaCl 水 B2CH 3CH2OH CH3CH2OCH2CH3H 2O 浓 硫 酸 140DCH 3CHO2Ag(NH 3)2OH CH3COONH4

4、Ag3NH 3H 2O 5有下列物质: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酯;丙烯酸(CH2=CHCOOH)。其中与溴水、KMnO 4酸性溶液、NaHCO 3溶液都能反应的是A仅 B仅 C仅 D仅6 是某有机物与 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该有机物不可能是C乙醛的同系物D丁醛的同分异构体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加成 水解 酯化 氧化 中和 消去A B C D28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 6 种类型的反应:氧化,消去,加成,酯化,水解,加聚,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 )的正确顺序是A B C D9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A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B苯和浓溴水反应制溴苯CCH 3CH2

5、Br 中滴加 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D用 CuSO4溶液和过量 NaOH 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10.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 M 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 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80B1mol M 最多能与 2mol Br2发生反应CM 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 C9H4O5Na4D1mol M 与足量 NaHCO3反应能生成 2mol CO211.用 18O 标记的 CH3CH218OH 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O 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B 18O 存

6、在于水、乙酸、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中C 18O 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D若与丙酸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2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苯既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有机物 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产物有两种C有机物 A(C4H6O2)能发生加聚反应,可推知 A 的结构一定是 CH2=CHCOOCH 3D可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四氯化碳和乙酸13.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 Na 反应得到 V1 L 氢气,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的 NaHCO3反应得 V2 L 二氧化碳,若 V1 V20,则有机物可能是ABHOOCCOOHCHOCH 2CH2OHDCH 3COOH14下

7、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 CH4O 和 C2H6O 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15.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 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16.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 M 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 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80B1mol M 最多能与 2mol Br2发生反应CM 与足量的 NaOH 溶

8、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 C9H4O5Na4D1mol M 与足量 NaHCO3反应能生成 2mol CO2二、非选择题(本共 52 分。 )317水杨酸是合成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水杨酸的学名邻羟基苯甲酸,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水杨酸中具有的官能团名称_;(2)请写出与水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既属于酚类又属于醛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写一种即可):_;(3)水杨酸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1 mol该有机物在适宜条件下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反应,最多能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填序号)_;A1mol B2mol C3mol D4mol(4)已知有机物 CH3CO

9、OH 可以表示为: ,在一定条件下,水杨酸与乙酸酐可合成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表示为: ,则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_;(5)阿司匹林药片需要保存在干燥处,受潮的药片易变质不宜服用;检验受潮药片是否变质的试剂是(只选一种试剂即可)_ _。18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 中放有浓硫酸,B 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 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已知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 CaCl26C2H5OH;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见表: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沸点/ 34.7 78.5 118 77.1请回答:(1)浓硫酸的作用是_;若用同位素 18O 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

10、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 18O 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2)球形干燥管 C 的作用是_。若反应前向 D 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反应结束后 D 中的现象是_。(3)从 D 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请写出两点)19有机物 A、B、C、D、E、F 均只含 C、H、O 三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有以下转化关系:4有以下信息可供参考:A 分子中共有 24 个原子,其蒸气密

11、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 95 倍。B 分子中含有苯环,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与 FeCl3溶液相遇不显紫色。A、B 相对分子质量之差等于 54。根据你的推导,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分子式_;C 的摩尔质量_;E 中官能团的名称_。(2)反应的类型是_;反应的类型是_。(3)DCu(O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 B 的同分异构体_(不包括B 本身);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结构;可发生银镜反应;可与 NaOH溶液反应。20某同学家的厨房漏水,在做防水层的处理时他发现工人用丙烯酸酯乳液水泥砂浆处理地面,于是他

12、在网上搜索关于丙烯酸酯的资料,他发现丙烯酸酯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高分子材料 M 在光聚合物和金属涂料方面有重要用途。已知:磷酸的结构式为:M 的结构为:M 可以用丙烯为原料,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2)写出 E 中两种官能团名称_和_。(3)符合下列条件的甲基丙烯酸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数目为_(不含甲基丙烯酸)。能与溴水反应褪色;与 Na2CO3溶液反应放出 CO2气体(4)反应的反应中还可能生成一种有机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5)请用反应流程图表示 A丙烯酸的合成线路,并注明反应条件(提示:氧化羟基的条件足以氧化 C

13、=C)。例:由乙醇合成聚乙烯的反应流程图可表示为:21.根据下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5已知:CH 3Br CH3HBr;C 物质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两种。 催 化 剂 (1)写出 B 物质的名称_;D 物质的结构简式_。(2)写出反应的类型_;反应的条件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 D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反应还有可能生成一种 C16H18的有机物,其苯环上一卤代物也只有两种,写出它的结构简式:_。612018-2019 学 年 高 二 下 学 期 第 三 单 元 训 练 卷化 学 ( 二 ) 答 案1. 【解析】A 选项中要注意醇与酚的区别,醇是羟基与链烃基相连的化

14、合物,而酚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B 选项中应是只要有醛基的物质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 选项中应是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答案】D2. 【解析】热水和碱都对皮肤有伤害,故应选 B。【答案】B3. 【解析】制取乙酸乙酯时,应将浓硫酸倒入酒精中,A 选项错误;实验中剩余的金属钠不能投入到废液缸中,因为金属钠能和水发生反应,C 选项错误;实验时制取乙烯的温度是 170,1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 300的温度计会因为测量温度超过温度计的量程而使温度计破裂,D 选项错误。【答案】B4. 【解析】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判断,A、B、C 三项中的反应都是取代反应;D 项中的有机物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不属于取代反

15、应。【答案】D5. 【解析】能与 NaHCO3反应的是比 H2CO3酸性强的无机酸或羧酸;能与溴水、KMnO4酸性溶液反应,表明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具有还原性。【答案】C6. 【解析】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有两种可能,分别是【答案】A7. 【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存在OH、CHO、COOH 三种官能团,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由于CH 2OH 连接在苯环上,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答案】C8. 【解析】其合成路线可表示如下:【答案】C9. 【解析】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且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苯和液溴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制得溴苯;因卤代烃不溶于水,检验 CH3CH2Br 中的 Br 元素

16、,需先加入 NaOH 溶液,加热水解,然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最后加入 AgNO3溶液作判断;乙醛与新制 Cu(OH)2悬浊液反应,在制备 Cu(OH)2时 NaOH 溶液过量。【答案】D10. 【解析】M 的分子式为 C9H6O4,相对分子质量为 178,A 错误;苯环上酚羟基邻对位共有两个 H,另外一个环上还有一个 双键,最多消耗 3mol Br2,B 错误;M 中含有酯基,发生水解后,苯环上含有 3 个酚羟基,还生成一个羧基,所以 1mol M 共与 4mol NaOH 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9H4O5Na4,C 正确;酚羟基和酯基都不与碳酸氢钠反应,D 错误。【答案】C11.

17、【解析】酯化反应时,酸脱去羟基,而醇脱去羟基上的氢,为可逆反应,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18O 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C 正确;若与丙酸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4,D 错误。【答案】C12. 【解析】A 项,甲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项,2的消去产物只有一种。C 项,A 还可以是不饱和羧酸。D 项,直馏汽油可以从溴水中萃取溴,上层液体有颜色;四氯化碳可以从溴水中萃取溴,下层液体有颜色;乙酸可以和溴水互溶,不分层。【答案】D13. 【解析】该有机物与 NaHCO3反应,说明含有COOH;与 Na 反应产生 V1 L H2,与 NaHCO3反应产生 V2 L CO2,且 V1 V

18、20,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醇羟基或酚羟基。【答案】A14. 【答案】D15. 【解析】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丙醇,A 错误;甲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甲苯氧化生成苯甲酸属于氧化反应,B 错误;氯代环己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而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制得 1,2二溴丙烷,C 错误;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D 正确。【答案】D16. 【解析】M 的分子式为 C9H6O4,相对分子质量为 178,A 错误;苯环上酚羟基邻对位共有两个 H,另外一个环上还有一个 C=C 双键,最多消耗 3mol Br2,B错误;M 中含有酯基,发生水解后,苯环上含有

19、3 个酚羟基,还生成一个羧基,所以 1mol M 共与 4mol NaOH 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9H4O5Na4,C 正确;酚羟基和酯基都不与碳碳氢钠反应,D 错误。【答案】C17. 【解析】 (1)水杨酸的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 (2)只要将水杨酸中COOH 分成CHO 和OH 分别连接在苯环上即可。 (3) 水解后生成 ,故 1mol 可与 3mol NaOH 反应。 (4)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 C9H8O4。 (5)阿司匹林变质时酯键断裂生成 ,可以用检验酚的试剂检验。【答案】 (1)羟基(酚羟基)、羧基 (2) (3)C (4)C 9H8O4 (5)三氯化铁溶液或浓溴水18.

20、【解析】 (1)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CH3COOH 脱羟基,CH 3CH2OH 脱氢,由此可写出含 18O 的化学方程式。 (2)由于乙酸、乙醇都易溶于水,所以增加干燥管防止倒吸。D 中有 Na2CO3溶液,Na 2CO3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乙酸乙酯为油状液体且不溶于水,所以 D 中液体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3)向混合物中加入 CaCl2,CaCl 2(除乙醇外)与其他物质不反应,故先分离出乙醇。 (4)有温度计可准确控制反应温度,减少原料的损耗,避免副反应的发生。增加冷凝装置有利于产物的收集。【答案】 (1)催化剂、吸水剂CH3COOH

21、C 2H OH CH3CO18OC2H5H 2O185(2)防止倒吸、冷凝蒸气 液体分层,上层有无色油状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3(3)乙醇(4)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 增加了水冷凝装置,冷却效果好,有利于收集产物19. 【解析】A 的相对分子质量952190。AH 2O BC,A、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等于 54,则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36,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01813672。由题给条件知,B 相当于醇,结构中有CHO、CH2OH,136293176。(29 为CHO 的相对分子质量,31 为CH 2OH 的相对分子质量,以下同),正好是苯分子去掉两个 H

22、原子后的式量,故 B 为(或间、邻位置 )。C 是羧酸,7245( COOH)27,比乙基(C2H5)的相对分子质量少 2,故为乙烯基(CHCH 2),则 C 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答案】 (1)C 11H10O3 72gmol 1 碳碳双键、羟基(2)水解(或取代)反应 氧化反应(3)CH 2CHCHO2Cu(OH) 2 CH2CHCOOHCu 2O2H 2O CH2CHCOOHCH 2CHCH2OH CH2CHCOOCH2CHCH2H 2O20. 【解析】根据题目的信息,丙烯由反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 2Cl ,反应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丙烯醇,反应 是丙烯醇与溴化氢的加

23、成反应,会产生同分异构体,结合反应的产物可知,该反应的主产物是 2溴1丙醇,副产物是 3溴1丙醇,反应是 2溴1丙醇中的溴原子与氰化钠的取代反应,反应是氰基水解成羧基的反应,反应是醇的消去反应,反应是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反应是 1,2二溴丙烷的水解反应,反应是酯化反应,反应是加聚反应。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逐项的解答题目中的问题。【答案】 (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消去反应(2)碳碳双键 酯基 (3)2(4)BrCH 2CH2CH2OH(5)CH 2=CHCH 2OH CH3CHClCH2OH CH3CHClCHO CuO CH3CHClCOOH CH2=CHCOONa CH2=CHCOOH O NaOH醇 H+ 21. 【解析】由 C 比甲苯多两个碳原子,结合反应条件及信息可知:A 为乙烯,B 为 1,2 二溴乙烷。因 C 的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两种,故两个取代基处于对位,C 的结构为: 。CDE 为卤代烃的水解(得到醇),再氧化得到酸。比较 C、G 的分子式可知:CFG,为卤代烃消去反应,再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5)根据题意一分子 1,2 二溴乙烷与两分子甲苯发生所给信息的反应,且均为甲基对位氢参与反应。【答案】 (1)1,2-二溴乙烷 (2)取代反应 NaOH 醇溶液、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KS E ISO 8858-3-2007 Hard coal-Froth flotation testing-Part 3:Release evaluation《硬煤 泡沫浮选试验 第3部分 释放评估》.pdf KS E ISO 8858-3-2007 Hard coal-Froth flotation testing-Part 3:Release evaluation《硬煤 泡沫浮选试验 第3部分 释放评估》.pdf
  • KS E ISO 9208-2001 Aluminium ores-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 content-BPHA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铝矿石 矾含量的测定 苯甲酰苯基羟胺(BPHA)光谱分析法》.pdf KS E ISO 9208-2001 Aluminium ores-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 content-BPHA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铝矿石 矾含量的测定 苯甲酰苯基羟胺(BPHA)光谱分析法》.pdf
  • KS E ISO 925-2007 Solid mineral fuels-Determination of carbonate carbon content-Gravimetric method《固体矿物燃料 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pdf KS E ISO 925-2007 Solid mineral fuels-Determination of carbonate carbon content-Gravimetric method《固体矿物燃料 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pdf
  • KS E ISO 9507-2012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total iron content-Titanium(III) chloride reduction methods《铁矿石 总铁含量的测定 氯化钛(Ⅲ)还原法》.pdf KS E ISO 9507-2012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total iron content-Titanium(III) chloride reduction methods《铁矿石 总铁含量的测定 氯化钛(Ⅲ)还原法》.pdf
  • KS E ISO 9516-1-2006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elements b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Part 1:Comprehensive procedure《铁矿石 硅、钙、锰、铝、钛、镁、磷、硫和钾的测定 第1部分 波长色散X 射线荧光光度法》.pdf KS E ISO 9516-1-2006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elements b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Part 1:Comprehensive procedure《铁矿石 硅、钙、锰、铝、钛、镁、磷、硫和钾的测定 第1部分 波长色散X 射线荧光光度法》.pdf
  • KS E ISO 9517-2010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water-soluble chloride-Ion-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铁矿石 水溶性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pdf KS E ISO 9517-2010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water-soluble chloride-Ion-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铁矿石 水溶性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pdf
  • KS E ISO 9682-1-2010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content-Part 1: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铁矿石 锰含量的测定 第1部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KS E ISO 9682-1-2010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content-Part 1: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铁矿石 锰含量的测定 第1部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 KS E ISO 9682-2-2012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content-Part 2:Perioda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铁矿石 锰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 高碘酸盐分光光度法》.pdf KS E ISO 9682-2-2012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manganese content-Part 2:Periodat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铁矿石 锰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 高碘酸盐分光光度法》.pdf
  • KS E ISO 9683-1-2010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Part 1:BPHA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铁矿石 钒含量的测定 BPHA分光光度法》.pdf KS E ISO 9683-1-2010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Part 1:BPHA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铁矿石 钒含量的测定 BPHA分光光度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