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大题步步为营)第五周第1组(含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942173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大题步步为营)第五周第1组(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大题步步为营)第五周第1组(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大题步步为营)第五周第1组(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大题步步为营)第五周第1组(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大题步步为营)第五周第1组(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五周 第 1 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临近端午,许多人早早制定了游玩计划,购物、出行、访友在忙碌与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假期,放松一下原本无可厚非,可许多人似乎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端午这个新定的“假”,或多或少淡化了端午这个传统的“节” 。端午不仅是“假” ,更是“节” ,我们过端午节时,更应该关注它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端午节又叫五月五日、重午、端五、重五、五月节、端阳、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龙舟节、粽子节、医药节等,是最早出现的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早在先秦已经出现,到了汉代,已有合药、在胳膊上系长命缕、迎涛神等诸多习俗。有统计显示,在中国 56 个民族中,半数

2、左右拥有属于自己的端午节。比如彝族都阳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及金沙江沿岸等地流行。在节日这一天,每家挂上菖蒲和艾叶,孩子们用雄黄酒擦脸,青年男女包好粽子,在山间草坪唱歌跳舞尽情娱乐。由是观之,端午节习俗传承是古老和现代的统一、时代与地域的交融。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栽体。包粽子、划龙舟等是主要内容。我们过好端午传统文明节日,对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生活的土壤,鲜活地体现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端午文化应该更可以在传承中别开生面。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都可为端午提供新的载体、创制新的手段

3、、赋予新的内涵。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持续传承和振兴端午文化?比如,立足对屈原的纪念,发掘“诗人节”传统,读诗诵诗赛诗,重塑“诗如海”的端午;比如,借鉴电商营销模式,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实现“数字化”的端午;比如,顺应全球化大趋势,推动东亚国家共建共享端午文化,打造“走出去”的端午。在这些方面,政府、企业、媒体、社会都可大有作为。端午如是,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这样?端午节习俗的传承过程现代性和传统性兼具,包含中国人对文化的选择、对生活的选择,包含了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文化自信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端午节俗在新时代丰富多彩又不失神韵地演绎,传承与彰显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

4、有民俗专家建议,将端午节文化修养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和必修课,同时运用新的呈现方式让人们了解体验,让端午节成为“记得住的乡愁” 。(摘编自高帆弘扬端午文化,传承彰显文化自信 , “光明网”2018 年 6 月 17 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足2A 对如何过端午来说,许多人重“假”轻“节” ,未关注其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B 端午节名称丰富、起源较早,先秦已有合药、在胳膊上系长命缕、迎涛神等风俗。C 四川凉山雷波县一带的彝族人的端午节叫都阳节,有挂艾叶、包粽子等节日内容。D 新时代端午节俗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与彰显了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5、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人们对端午节的看法入题,介绍了其名称、由来、习俗、意义及传承。B 彝族都阳节例说明端午节非汉族独有,其习俗传承体现古今统一、时空交融。C 文章对如何发扬端午文化问题进行横向阐发,从三方面为相关责任主体支招。D 文章在论述端午传承的基础上,以专家建议作结,呼吁提升修养,创新方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借鉴电商营销模式,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从而创建了端午的网络营销模式。B 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都可为传承文化提供新载体、创制新下段、赋予新内涵。C 对端午节文化进行传承必须规范其内涵,因为传承文化是彰显文化的前提和基础。D 端午节习俗包含了中国人对文化、

6、对生活的选择,彰显着其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答案】1B2A3B【解析】【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层级为分析综合 C2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A 项, “介绍了其名称、由来、习俗、意义及传承”分析不正确。由原文可知,文章在介绍端午节名称之后并没有介绍端午节的由来。【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层级为分析综合 C3【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层级为分析综合 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老 猫季羡林

7、老猫虎子蜷曲在玻璃窗外窗台上的一个角落里,缩着脖子,眯着眼睛,一副寂寞、凄清、孤独、无助的神情。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它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曲在狭窄的室内窗台上,可活动的空间好像还很大。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有一

8、天傍晚,我看老猫神情很不妙,我预感要发生什么事情。我唤它,它不肯进屋。我把它抱到篱笆以内,窗台下面。我端来两只碗,一只盛吃的,一只盛水。我拍了拍它的脑袋,它偎依着我, “喵呜”叫了两声,便闭上了眼睛。我放心地进屋睡觉了。第二天凌晨,我一睁眼,就拿着手电三步并作一步,到外面去看。哎呀!不好!两碗全在,但猫影顿杳。我心里非常难过,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手持手电找遍了塘边,山上,树后,草丛,深沟,石缝。 “屋前屋后搜几遍,几处茫茫皆不见。 ”它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了,永远永远地消失了。我简直像是失掉了一个好友,一个亲人。至今回想起来,我内心还颤抖不止。在我心情最沉重的时候,有一些通达世事的好心人告诉我,猫

9、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寿终。到了那个时候,它们决不待在主人家里,是为了避免主人看到死猫感到心烦,或感到悲伤。它们总是逃出去,到一个最僻静、最难找的角落,地沟里,山洞里,树丛里,等候最后时刻的到来。因此,养猫的人大都在家里看不见猫的尸体。我听了以后,若有所悟。现在看来,倒是猫临终时的所作所为,即使仅仅是出于本能吧,却给了我4很大的启发。人们难道就不应该向猫学习这一点经验吗?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逃不过。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秦皇、汉武,还有唐宗,千方百计,想求得长生不老,到头来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只落得黄土一抔,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我辈平民百姓又何必煞费

10、苦心呢?一个人早死几个小时,或者晚死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实在是无所谓的小事,影响不了地球的转动,社会的前进。我忽然联想到我多次看过的敦煌壁画上的西方净土。我觉得那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是给我印象最深,使我最为吃惊或者羡慕的还是西方净土世界的人们对待将死的人的态度。那里的人,大概同人世间的猫差不多,能预先知道自己寿终的时刻。到了那时,要死的老嬷嬷或者老头,健步如飞地走在前面,身后簇拥着自己的子子孙孙、至亲好友,他们个个喜笑颜开,全无悲戚的神态,仿佛是去参加什么喜事一般,一直把老人送进坟墓。净土世界里的人们真正参透了人生奥秘,真正参透了自然规律。人为万物之灵,净土世界里的人们为我们人类在同猫的对比之

11、下真增了光!真不愧是净土!(选自中华散文名篇 ,有删改)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鉴赏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篇散文讲述了作者由养猫而引发的感悟,他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让人感叹,而老猫的“生死观”更是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B 作者用他独有的笔触,细腻而传神地写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爱与被爱的关系;从与猫亲密相处的角度,描绘了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C 作者以爱猫、养猫、学猫、写猫为逻辑顺序组织全文,从中可见作者那高尚博爱的心、善良极致的心、豁达恬淡的心。D 从本文中可得出以下启示: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多种生命共存的地球家园,是需要博爱的信念来支撑的。5作者写老猫没有按照养猫的时间先后

12、顺序写,反而先从病重的老猫写起,请赏析这样行文的妙处。6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语言独具一格,请结合全文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答案】4A5先写老猫病重,引发读者对老猫命运的关注,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行文有波折,跌宕起伏;文章主要写的是对老猫离去的哲学思考,先写病重的老猫为表现文章的主题作了铺垫。6.用语生动形象,寥寥数语却意蕴丰富;语言朴实而不乏味,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率真而不失睿智。【解析】5【考点定位】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D。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内容分析。作者写老猫没有按照常规的养猫的时间先后顺序写,反而先写病重的老猫,分析时可从内

13、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讲述了作者由养猫而引发的感悟,他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让人感叹,而老猫的“生死观”更是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有表现文章主题等作用。结构上,先写老猫病重,引发读者对老猫命运的关注,有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作用,使行文富有波折。【考点定位】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D。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考生对全文的语言特色有所体悟,可以从全文的语言特征、句式特征、整体的语言风格等方面考虑。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特点,语言本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散句、

14、长短句、修辞格、叠音词的运用上,有的用整句,有的多用散句;有的多用长句,有的多用短句,有的长(句)短(句)结合;还有的运用修辞格等等,都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季老的散文最主要的语言特色就是质朴散淡,正所谓文如其人,分析时侧重围绕这点展开作答。如“老猫虎子蜷曲在玻璃窗外窗台上的一个角落里,缩着脖子,眯着眼睛,一副寂寞、凄清、孤独、无助的神情”生动形象;“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质朴无华。【考点定位】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D。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存敬,谯郡人也。性刚直,有胆勇,临危无所畏惮。唐中和中

15、,从太祖赴汴,以其折节,颇见亲昵,首为右骑都将。从讨巢、蔡,凡历百战,多于危蹙之间,显有奇略,由是频立殊效。大顺二年,为诸军都虞侯,佐霍存董大军收宿州,以功奏加检校兵部尚书。太祖东征徐、兖,存敬屡有俘斩之功。凡受指顾,皆与机会,矢石所及,必以身先,太祖尤加优异,以为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乾宁三年,兖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沧侵凌魏郡,复以存敬为都指挥使。三年,大举,与葛从周连统诸军政浮阳,树数十栅,围刘守文累月。其年秋九月,引军收镇州,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直入镇之壅门,收鞍马牛驼万计。翌日,镇人纳质而旋。寻为宋州刺史,逾年,甚有能政。

16、复拥众伐蓟门,数旬间连下瀛、莫、祁、景四州,擒俘不可胜记。天复元年春,太祖以河中节6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恃结亲,凭恃骄恣,命存敬统大军讨之。即日收绛州,擒刺史陶建钊,降晋州刺史张汉瑜,二郡平。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来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太祖闻之,痛惜移晷。开平初,追赠太保。乾化三年,又追赠太傅。(选自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B 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

17、卒于河中C 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D 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折节,既指主动屈己敬人,又指改变平日的志节行为,文中该词意思是后者。B 加,加封,是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加封者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C 天复,是某位帝王的年号;元年,一般指帝王即位或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D 晷,古代用来观测日影及定时刻的仪器。移晷,日影移动,指过了一段时间。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存敬不

18、惧危险,骁勇善战。他有胆略和勇力,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太祖向东征讨徐州、兖州,他常有俘虏、杀敌之功;镇州一战,追获鞍马牛驼万计。B 张存敬多谋善虑,身先士卒。征讨巢州、蔡州,他多次在紧急关头显现奇谋;征讨徐州、兖州,指挥战斗能抓住战机;箭矢滚石能到之处,一定身先士卒。C 张存敬才干出众,战功赫赫。他在镇州善理政事,不久担任宋州刺史;他征战四方,进攻镇州,讨伐蓟门,攻陷瀛、莫、祁、景四州,又平定绛州、晋州。D 张存敬屡获升迁深得太祖赏识。他多次因军功被提拔;攻打徐州、兖州,太祖待他优厚不同一般;病逝后,太祖哀痛惋惜,先后追赠其太保、太傅的官职。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引军收镇州

19、,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2)太祖以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恃骄恣,命存敬统大军讨之。7【答案】7B8A9C10 (1)带领军队占领镇州后,张存敬又统率军队渡过滹沲河,兵士击鼓向前行进。(2)太祖因为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借(太原)骄横放纵,命令张存敬率领大军讨伐王珂。【解析】【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8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从高考来看,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 项, “文中该词意思是后者”不正确。结合上下文分析, “以其折节,

20、颇见亲昵”的意思是“因为他能屈己敬人,很被太祖亲近” ,由此可知,文中“折节”一词指屈己敬人。【考点定位】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能力层级为理解 B。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 项, “他在镇州善理政事”不正确,由原文“寻为宋州刺史,逾年,甚有能政”可知,“善理政事”是在“担任宋州刺史”之后。【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8【参考译文】

21、张存敬是谯郡人。他性格刚直,有胆量和勇力,遇到危险的时候并不惧怕。唐中和年间,他跟随梁太祖到汴州,因为他能屈己敬人,很被太祖亲近,刚开始担任右骑都将。跟随太祖征讨巢、蔡,一共经历一百多场战斗,多次在急迫情形下,显示出奇谋,因此常立下特殊的功勋。大顺二年,张存敬担任诸军都虞侯,辅佐霍存统帅大军收复宿州,因为功勋上奏加封检校兵部尚书。太祖向东征讨徐、兖,他常有俘虏、杀敌的功劳。凡是他指挥的战斗,都能抓住机会,箭矢滚石能到的地方,他一定身先士卒,太祖待他特别优厚不同一般,让他担任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乾宁三年,充任武宁军留后,代理颍州刺史。光化二年夏天四月,幽、沧侵犯魏郡,又以张存敬为都指挥使。

22、三年,大规模起兵,和葛从周共同率领各军进攻浮阳,竖立数十围栏,围困刘守文好几个月。这年秋天九月,带领军队占领镇州后,张存敬又统率军队渡过滹沲河,兵士击鼓向前行进,遇到镇州几千个散兵,趁机(于是)追赶他们,径直进入镇州壅门,收缴数以万计的鞍马牛驼。第二天,镇州人送纳人质(归顺)才回师。不久担任宋州刺史,过了一年,很有善于处理政事之名。又带领大军攻打蓟门,几十天之间接连攻陷瀛、莫、祁、景四州,擒获的俘虏多得记不过来。天复元年春,太祖因为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借(太原)骄横放纵,命令张存敬率领大军讨伐王珂。当天收复绛州,捉拿刺史陶建钊,使晋州刺史张汉瑜投降,二郡被平定。进而围攻河中,王珂请求投降。太祖称赞他,于是让存敬担任护国军留后。不久,升任检校司空,不久又迁任宋州刺史。快到任职的地方时,卧病,十多天后在河中府去世。太祖听说张存敬去世,哀痛惋惜了一段时间。开平初年,追封他为太保。乾化三年,又追封他为太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