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943703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月清”试题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君子的意义 楼宇烈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勉强相应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 Gentleman。研究表明,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者,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如“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像样的君子,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作为一个民族的表率,要通过教育来化导民众。君子既是一个统治者,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教育者。 礼记学记开篇就讲“建国君营,教学为先” ,就是说建立

2、一个国家,君子来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达到的最后目标是“化民成俗” ,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讲的。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在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主流。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上、品格上的差别。当然中国文化中也不是仅有“君子”这一个词,与君子含义相近的,一个是“士” ,再一个是“圣人” 。荀子给这三个概念做了相当明晰的解释,他说“好法而行,士也” 。遵循一定的规律办事

3、,侧重于从现实的做人做事方面,来实现和遵守这个“法” 。荀子接着讲, “笃志而体,君子也” 。是说君子既有远大的、坚定的志向,又能够很实在地去实践。荀子又说“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对天地人之理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没有停止,不断向上,不断探索,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这就是圣人。荀子给“士” “君子” “圣人”做了相当清楚的定义,这三个层次都是遵循一个做人的根本道理,遵循社会应该遵守的一个理法去做的,而且要坚持不懈不断地提升。而君子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道德楷模,所以君子更现实、更实际,我们达不到做圣人,但是可以做一个君子。我们常用“博雅”来形容君子,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 “雅”就是品行

4、端正。这两个字是君子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 2 -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吹,草就往哪儿倒。君子起引领的作用,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宋代的张载在正蒙里面也说, “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 ,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引领就必须以身作则,要身教,自己先做到。 “身教胜于言教” ,君子能够以身作则地身教,所以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君子不用出门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以自己的行为教育大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营造一种氛围,

5、一种习俗。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非常重要,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里面就讲到, “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 。什么都要用法律来管理,社会是管不过来的,要靠大家道德的自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靠君子来延续,社会上如果没有专治于文化传承的人,那这个文化就会中断。随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弃,这要靠君子来传承。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灵魂和精神的东西传承下来。(选自道德与文明2016 年第 6 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6、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君子一词出现在春秋之前,其含义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 Gentleman 基本相同,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B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品格上的差别,而在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统治者。C春秋以前,君子既是统治者,也是教育者。 礼记学记中的“建国君营,教学为先”说的就是教育是管理国家的首要任务。D君子与士的含义,有同也有不同,遵循一定的规律做人办事的可称为士,有远大坚定的志向并能身体力行的就是君子。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作者先阐释了“君子”的内涵,然后从“引领社会风气”和“文化传承”这两个方

7、面加以分析,阐明了君子的作用。B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中“君子”的内涵,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中“君子”的内涵并不相同的。- 3 -C君子、圣人都是德行上的楷模,君子与圣人的差别在于,圣人更理想化,从道理上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真正能够成为圣人的并不多。D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 “雅”就是品行端正,我们用“博雅”来形容君子,所以只要学识丰富,品行端正的人,就一定能成为君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张载正蒙里说, “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 ,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是引领社会的正能量。B文中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当

8、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 ,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比法律的管理更重要。C “身教胜于言教” ,是指君子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自觉,营造出良好的社会习俗。D社会需要有君子来专治于文化传承,时代的变化更要求君子不要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形式,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传承文化的根本精神。(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我曾经想过,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末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部分耗蚀的了。年青人往往不知珍惜光阴,犹如拥资巨万的富家子,他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钱财,等到黄金垂尽便吝啬起来,而懊悔从前的浪费了。最近的一个秋日

9、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着苍黄的落日走过去,复背着它的光辉走回来,足踩着自己的影子。 “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步, ”我对自己说, “我是踪蹑着我的影子,看我赶不赶得过它?”我携着我的思想一同散步。它是羞怯得畏见阳光,老躲在我的影子里。使得我和它谈话,不得不偏过头去,伛偻着身子,正如一个高大的男子低头和身边的女子说话,是那么轻声地,絮絮地。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那样轻,怕跌碎的样子。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静寂,我准不会注意。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试想分辨它是什么树叶?梧桐的,枫树的,还是樗栎的?但我恍若看到这不是一张树叶,分明是一张日历,一张被不可见的手扯下来

10、的日历。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无形的字:“秋。 ”“秋!”我微喟一声。“秋,秋。 ”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里和答我。我感到有点迟暮了。好像这个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阴。- 4 -“逝去的光阴。 ”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心思。“光阴。 ”这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的字眼,在我的耳边震响。光阴要逝去么?却借落叶通知我。我岂不曾拥有过大量的光阴,这年青人唯一的财产,一如富贾之子拥有巨资。我曾是光阴富有者。同时我也想起了两个惜阴的人。正是这样秋暖的日子,在很早很早以前。家门前的禾场上排列着一行行的谷簟,在阳光下曝晒着田里新收割来的谷粒。芙蓉花盛开着。我坐在它的荫下,坐在一只竹箩里面我的身子还装不满一竹箩玩着

11、谷堆里捉来的蚱蜢螳螂和甲虫,我玩着玩着,无意识地玩去我的光阴。祖父匆匆出去,匆匆回来,复匆匆出去,不肯有一刻休息。但是他珍惜也没有用,他仅有不多的光阴。等到他在一个悄然的夜晚,撇下我们而去时,我还不懂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原来他把光阴用尽了。还是在不多年以前,父亲写信给我说:“你现在长大了,应该知道光阴的可贵。听说你在学校里专爱玩,功课也不用功”父亲也珍惜起光阴来了。大概他开始忧光阴之穷匮,遂于无意中把忧心吐露给我。在当时我不是能领会的。我仍是嫌光阴过得太慢。 “今天是星期一呢!”便要发愁。 “什么时候是圣诞节呢?”虽则我并不喜欢这异邦的节日。 “怎样还不放假呢?”我在打算怎样过那些佳美的日子。

12、光阴是推移得太慢了,像跛脚的鸭子。于是我用欢笑去噪逐它,把它赶得快些。正如执棰的孩子驱着鸭群,唿哨起快活的声音促紧不善于行的水禽的脚步,我曾用欢笑驱赶我的光阴。“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 ”我的思想像“回声”的化身,复述我的话。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竟有一次我坐在房里整半天不出去。我伏在案前,目视着阳光从桌面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我用一根尺,一只表,来计算阳光的足在我的桌面移动的速度,我观察了计算了好久。蓦然有一种感触浮起在我的脑际,我为什么干这玩意儿呢?我看见了多少次阳光从我的桌面爬过,我又多少次看见阳光从我的窗口探入,复悄悄地退出。我惯用双手交握成各种样式,遮断它的光线,把影子投在粉壁上,做出种

13、种动物的形状,如一头羊,一只螃蟹,一只兔;或则喝一口水,朝阳光喷去,令微细的水滴把光线散成彩虹的颜色。何时使我的心变成沉重,像吝啬的老人计数他的金钱,我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呢?我曾讥笑惜阴人之不智,终也让别人来讥笑自身么?“你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 ”我的思想像幸灾乐祸似的,揶揄我。真的,我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重新谛视这片叶,上面仍依稀显现着无形的字:“秋。 ”- 5 -另一天,从另一枝柯上,会有不可见的手扯下另一片树叶是一张日历那上面写的应该是另一个字:“冬!”“冬。 ”我的思想似乎失去了回答的气力。“秋,冬。 ”又是两个没有低昂的平声的字眼,像一滴凉水滴进我的心胸,使我有点寒意。我不能再散

14、步了,我携着我的思想走回家,正如那西洋妇人携着她的狗,施施归去。此后我就想起,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末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选自陆蠡散文选 ,有删节)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作者在描写散步的见闻时,很自然地把这种见闻转化为细腻的对话描写,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感觉、复杂的思想,也表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深刻认识。B.陆蠡的爸爸劝他“应该知道光阴的可贵”之时,也是忧虑自己光阴穷匮之始;无奈年少的陆蠡想的却是“什么时候放假呢” ,他还嫌光阴走得太慢。C.“我曾用欢笑驱赶我的光阴。 ”这句话里包含了多少痛心和无奈啊。光阴是无穷无尽的,光阴又是悭吝而无情的,

15、人总是少年轻年日,迟暮惜光辉。D.作者这篇文章借助诗意的联想,把议论隐含在饱含诗情的记叙和描写之中,对光阴有着沉痛的反思,这种反思将使我们更清醒地审视自己,珍爱光阴。5.我坐在竹萝里玩耍时,爷爷却来去匆匆,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 分)6.作者看到一枚落叶为什么即刻联想到“秋”?联想到“逝去的光阴”?(5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

16、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而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读了几年大学,还不如中学毕业就去做生意的同学,人家都有车有房了,自己却什么都没有- 6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确没那么简单了。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教育并

17、进步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 ,就在于其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当然, “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选自人民日报 ,2017 年 1 月 18 日)材料二:1 月 3 日晚上,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却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

18、,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已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如今, “读书无用论”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 “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19、。(选自“红网”2017 年 1 月 4 日)材料三:“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却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 ,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 7 -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再者,就是尽管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

20、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 年 3 月 1 日)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A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B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

21、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C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对于我们来说知识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D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 ,因为这些地方上世纪 80 年代曾出过大学生。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4 分)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 ,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B材料二用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有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C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

22、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8 -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9针对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 (5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阿房宫赋选段,完成 1015 题。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

23、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10.下列句中“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3 分)A.齐、楚之精英 B.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杳不知其所之也1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面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六王毕,四海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骊山北构而西折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日削月割 族秦者,秦也A./

24、 B./C./ D./12.下列与“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 戍卒叫,函谷举 B.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C.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 不患人之不己知13.对本段文字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整段文字写宫女、珍宝众多,表现了宫中统治者生活的奢靡荒淫。B. 段首六句都是对偶的四字句,写众多宫人的来源从六国掠来。其中“王子” “皇孙”指的是六国诸侯的儿子、孙子。C.“明星荧荧”至“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等句,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从各方面描写宫女生活的奢侈豪华,从而反映秦王朝统治者的奢靡荒淫。- 9 -D. 写宫中珍宝之多,方面表现

25、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露了他们劫掠抢夺的行径。14.翻译(6 分)(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1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 分)秦 人 不 暇 自 哀 而 后 人 哀 之 后 人 哀 之 而 不 鉴 之 亦 使 后 人 而 复哀 后 人 也 (共 2 分,每处 0.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617 题。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大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

26、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B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C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D 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17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9 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阿房宫赋中说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的句子是- , - 。 - 10 -(2) 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27、 -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3).李煜在虞美人中表现物是人非、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的诗句是:- ,-。(4)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5) 六国论中最后作者总结出来的沉痛的历史教训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文学作品好坏的关键在于人物塑造得形象与否。当你打开一本好书的时候,书里的人物马上会站立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春天暖阳普照,和风拂面,池塘边垂柳绽绿芽,田野里百花齐放;冬天里万物回归沉寂,凛冽的北风吹来,雪花洋洋洒洒,大地白茫茫

28、一片。 曾几何时,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定下底色。 南方的冬天,北风一吹,红了一秋的枫叶,随风飘飞:松树林里,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俯拾皆是;鸟雀们也收敛了活泼的天性,进洞避寒了。 这本书的对象是中低文化层次的读者,目的在于普及科普知识,所以书的内容写的平易近人。 地处中国西南的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A B C D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 分)A.战后几十年来,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地区

29、许多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正是建立在本地区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和国际环境基础之上的。B.近日,深圳一名年仅 35 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阶上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职场白领健康状况的关注。- 11 -C.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一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D.即使生活艰辛,但只要还有爱我的父母,还有我疼爱的妹妹,幸福就不会消失,希望就还会存在,我就还会顽强地奋斗着。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冰窗花儿的美,还在于它变幻、亮丽的色彩。_。_。_。_。_,记下了自己的晶莹剔透,记下了自己

30、曾经的绚丽和多姿。冰窗花儿的莹白,开始放射出七彩的缤纷 太阳的光线越来越热,冰窗花儿开始溶化,在窗玻璃上纵横流淌,把曾经的辉煌,变成了一道道流淌的记忆最初,只是一种明亮,渐渐地,不同的色彩从冰花上散射出来太阳出来了,冬日的太阳,淡淡的,以一种柔弱的姿态,照射到冰窗花儿上先是橘黄的,橘黄中带着一种浅紫和淡蓝,慢慢地又变成一种耀眼的红。 A. B. C. D.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5 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四省市 2 万名家长和 2 万小学生分别进行了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调查。调查显示,逾五成的家庭

31、中子女教育成为母亲的“独角戏” ,三成家庭中_,而父亲担起主要教育职责的家庭仅占一成,明显说明_。在亲子沟通中,当子女发脾气时,男孩家长选择“训斥”和“忍不住动手”的比例高于女孩家长,而选择“冷处理”和“耐心咨询”的比例低于女孩家长。可见,家长对待男孩的方式更加严厉。由于_,男孩在家庭教育中面临困境。23下面是一首你很熟悉的散曲,马致远的天静沙 秋思:(6 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你也许会说,古诗欣赏不必那么多诸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类的条条框框,我很欣赏你的个性。人们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和解决一个问题同样重要。请你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列出

32、不少于 6 个对这首小令的感受。 (每列举 1 个有意义的感受得 1 分)六、写作(60 分)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 800 字的文章。- 12 -在学校文学社“最美的风景”评选中,有三则提案入围:一是最美的风景在远方,你可以默默地遥想它的美丽和神秘;二是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在艰难跋涉的旅途中有无数的收获;三是最美的风景在心中,不在乎沿途的风景,而在于赏景时愉悦的心情,因为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关于“最美的风景” ,你怎么看?如果从以上三则提案中选一则, 你认为那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