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946557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1 核舟记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内容。2.品味本文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过程与方法1.学习掌握本文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2.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学习重点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学习难点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学法指导朗读法,讨论探究法,评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环节一新课导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令世界瞩目的中

2、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今天我们学习的核舟记就向我们展示了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1.作者简介魏学洢(约 1596约 1625) ,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散文家。他好学善文,一生没做官。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官史,因上书弹劾当时掌握朝政的阉党头子魏忠贤,被捕入狱,遭暗害。魏学洢扶柩还乡,悲愤而死。著有茅檐集 。2.背景链接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人诬陷,次年被贬官到黄州,此时他写了很多著名诗文,以寄托他谪居时的心情。而明朝的雕刻家王叔远熔苏轼其人、其事、其文为一炉,再加之自己丰富的

3、想象和精湛的技艺,雕刻出核舟,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1994 年,在宁波镇海发现了一枚桃核舟,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 “明”是王叔远的简称,其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情况完全一致。经专家鉴定,此枚核舟为王叔远晚年作品,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二、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器皿(mn) 罔不(wn) 轩敞(xun) 箬篷(ru)2环节二自主学习糁之(sn) 峨冠() 多髯(rn) 衣褶(zh)矫首(jio) 椎髻(j) 右趾(zh) 壬戌(rn x)虞山(y) 篆章(zhun)2.通假字(1)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横着)(2)诎右

4、臂支船(“诎”同“屈” ,弯曲)3.一词多义(1)奇 明有奇巧人(形容词,奇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名词,零数、余数)(2)为 为宫室(动词,雕刻)中轩敞者为舱(动词,是)(3)可 高可二黍许(副词,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助动词,可以)(4)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指手卷的右端)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正)(5)而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连词,表并列)启窗而观(连词,表顺承)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连词,表转折)4.古今异义(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古义:零数、余数。 今义:单的,不成对的)(2)雕栏相望焉(古义:对着。 今义:向远处看)(3)其两膝相比者(古义:相互靠近。 今义:比较)(4)神情与苏

5、黄不属(古义:类似。 今义:属于)(5)曾不盈寸(古义:竟然。 今义:曾经)(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古义:长。 今义:修理)5.词类活用(1)箬篷覆之(名词做状语,用箬篷)(2)石青糁之(名词做状语,用石青)(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4)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6.其他重点实词(1)径寸之木 (直径)(2)罔不因势象形(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模拟)(3)尝贻余核舟一(赠)(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慢慢地;兴:起)(5)如有所语(说话)(6)其两膝相比者(靠近)(7)绝类弥勒(像)(8)矫首昂视(举)(9)其船背稍夷(

6、平)(10)钩画了了(清楚明白)(11)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满)3环节二自主学习(1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7.翻译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 (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原来)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译文】打开窗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译文】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 ,神

7、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3、整体感知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把握课文大意。(2)小组合作,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2.这是一篇古代的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何特征?说明对象是核舟。特征是“奇巧” (体积小、构思巧、工艺精细、题材生动) 。3.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说明“核舟”的?课文可分几部分?说明顺序:空间方位(船舱船头船尾船背,先正面后背面)为顺序。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艺上的卓越成就,指

8、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第二部分(25):详述核舟之精妙,用事实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第三部分(6):总括核舟内容,发出赞叹。1、深层探究1.题目“核舟记”的“记”是不是记叙?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艺。从对象看, 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从语言看, 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2.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4环节三合作探究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

9、部写起,有什么好处?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扇刻的是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的主题。3.课文最后一段,把桃核上雕刻的东西,分类作了统计,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话来结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它和开头一段是怎样照应的? 最后一段把核舟上雕刻的东西,都分门别类地作了统计,用以说明核舟容量之大;“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再次强调核舟的体积之小,又补充说明了原材料具有“修狭”的特点,也由此引发出最后的赞颂之语。4.作者花那么大的篇幅向我们介绍这只雕刻精美的

10、核舟有什么目的?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二、探究说明顺序1.本文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舟上的人物等,写得简明,细致,有条不紊,想想它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全文的介绍,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中间的分说部分以空间为顺序,先写船上,再写船背;船上部分,依次写中部的舱、船头、船尾;中部船舱,以船顶的箬篷写到两旁的小窗;船头三人,先总写三人位置,再写苏、黄,后写佛印;舟尾两名“舟子” ,先写居右者,后写居左者;船背部分,先说题款,再说印章。内容的安排井然有序,层次分明。2.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按照空间顺序介

11、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3.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 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三、语言赏析1.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

12、传神的描写。(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这一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5环节三合作探究(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这一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这两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

13、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2.学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 3.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象,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给人以想象的。 文章主旨本文全面具体地介绍了“核舟”的形象,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的民间工艺匠人的雕刻艺术和才能,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环节四点拨归纳教学板书核舟记舟首尾长

14、约八分有奇中间 总空 中轩敞者 逻间 两边 船头坐三人 分 辑顺 顺舟尾横卧一楫 序 船背 总 序船背稍夷 环节五拓展延伸1.微雕艺术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 ,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2.仔细观察你身边的某一件工艺品,然后用说明性的文字把它介绍出来。教学反思6本文的显著特点是:作者在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雕刻艺术构思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材料,运用简练生动的文字再现了“核舟”的形象。教学中,先梳理与归纳基础字词,再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引导学生深入到写核舟的具体段落对文章进行赏析,让学生由衷体会到古代艺术工匠的技艺之巧,艺术之美,以及文章的语言结构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