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过关检测湘教版选修3.docx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946692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过关检测湘教版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过关检测湘教版选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过关检测湘教版选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过关检测湘教版选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过关检测湘教版选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过关检测(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联系旅游主体和客体的纽带是(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C.旅游业 D.旅游动机解析:旅游者、旅游资源分别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与客体,旅游业是联系二者的纽带。答案:C2.下面四幅图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据此完成第 23题。2下列关于四种民居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所示的建筑格局反映了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B.图所示民居反映了干热的自然地理条件C.图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D.图所示民居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矛

2、盾冲突3图中和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风情,下列选项中与图片所代表的民族及其传统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A.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B.土家族对歌节,蒙古族摔跤节2C.纳西族火把节,哈萨克族赛马节D.苗族亚努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解析:从图中民居建筑的特点可判断,图是黄土高原窑洞,是当地居民结合气候、土壤等条件创造出的独具特色的民居,反映了当地干燥少雨的气候和黄土特性。图是我国云南一带的傣族竹楼,反映了湿热的环境,傣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图是具有北方“深宅大院”特点的四合院。图是蒙古包,反映了当地游牧生活的民居,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答案:2.C 3.A4.五指峰为井冈山主峰,也是井

3、冈山的形象代表。此峰群峰竞秀,仙姑崖、猴子峰、鹰嘴峰、大鹏峰等姿态各异,五座山峰并列,恰似五指。1990 年版的 10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主景即为五指峰,故被戏称为“中国最值钱的地方”。据此完成第 45题。4五指峰与下列旅游资源类型一致的是( )。A.钱塘江大潮 B.北京天坛C.武陵源 D.海南红树林海岸51962年 3月,朱德重游井冈山时,挥笔题词“天下第一山”。这句题词充分体现了井冈山作为旅游资源所具有的(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C.经济价值 D.历史文化价值解析:第 4题,五指峰与武陵源同属于地质地貌景观,钱塘江大潮属于水域风光,北京天坛属于人文景观,海南红树林海岸属于生物景观。第

4、 5题,井冈山是革命圣地,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答案:4.C 5.D6.下列旅游景观与旅游地组合正确的是( )。A.猴子观海泰山B.天涯海角海南省海口市C.碧水丹山福建武夷山D.乌龟望太湖南京六合桂子山3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地质旅游资源及其分布。安徽黄山的“猴子观海”和苏州灵岩山的“乌龟望太湖”,都是著名的花岗岩景观。天涯海角在海南省三亚市。人们常用“碧水丹山”来赞美福建武夷山,这里的“丹”指岩石的红色。武夷山多由砂砾岩层组成,形成丹霞地貌。南京六合桂子山有气势磅礴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景观。答案:C7.每年的傣历六月中旬,是我国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节日期间,人们穿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并进行拜佛

5、、赛龙舟、文艺会演等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据此完成第 78题。7傣族的泼水节属于( )。旅游活动 旅游资源 具体的资源 抽象的资源A. B. C. D.8参加泼水节的旅游活动属于( )。A.观光娱乐 B.度假保健C.科考探险 D.宗教朝觐解析:泼水节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并实施旅游行为,因此应属于旅游资源;泼水节是傣族的风俗民情,因此它是抽象的旅游资源。旅游者参加泼水节的旅游活动,主要目的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答案:7.B 8.A9.下图为某游客在黄山拍摄的猴子观海景观照片。读图,完成第 910题。9下列旅游资源中与黄山同属一类旅游资源的是( )。A.尼亚加拉大瀑布 B.埃及金字塔C.云南西双

6、版纳 D.泰山10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 )。A.花岗岩地貌景观 B.黄土地貌景观C.火山地貌景观 D.喀斯特地貌景观4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景观的形成等相关知识。第 9题,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黄山应属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在四个选项中,尼亚加拉大瀑布和云南西双版纳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埃及金字塔属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只有泰山与黄山同类。第 10题,组成黄山的岩石是花岗岩,因而黄山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答案:9.D 10.A11.读下列景观图,完成第 1112题。11以上所示事物和因素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A. B.C

7、. D.12以上景观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的是( )。A. B. C. D.解析:第 11题,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彩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其无法被旅游业开发利用,故其不属于旅游资源。水稻种植对旅游者基本没有吸引力。第 12题,文化景观旅游资源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属于遗址遗迹,属于人文活动。答案:11.C 12.C513.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所形成的旅游资源是( )。A.孔庙、孔府和孔林 B.武陵源

8、群峰C.黄山 D.长江三峡解析:孔庙、孔府和孔林是文化遗产,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所形成的旅游资源。答案:A14.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完成第 1415题。14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15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花岗岩解析:第 14题,甲处景观是石林。石柱的大小高矮不同,高的叫石林,矮的叫石芽。石芽与石林代表了不同的溶蚀阶段,岩石先是在地下被水溶蚀

9、分割,岩缝中的土壤被冲走,就露出了石芽,石芽不断增高,就变成了石林。第 15题,甲、乙两景区都是石林地貌,对比分析可知,甲景观为石灰岩经化学风化、流水侵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乙景观的石柱见棱见角,应是垂直节理发育的石英砂岩经长期风化形成的直立峰林。答案:14.B 15.C1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旅游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据此完成第 1617题。616以参观革命纪念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旅游称为( )。A.寻根旅游 B.红色旅游C.观光旅游 D.探险旅游17以欣赏田园景观、体验农家生活为主的旅游称为( )。A.商务旅游 B.寻

10、根旅游C.农业旅游 D.度假旅游解析:第 16题,红色旅游是以参观革命纪念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旅游。第 17题,商务旅游以洽谈、购销商业产品为主,寻根旅游以探祖访亲、体验乡情为主,度假旅游以休闲、娱乐为主。农业旅游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以欣赏田园景观、体验农家生活为主。农业旅游又称观光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交叉行业。答案:16.B 17.C18.我国正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建立了多个“重点红色旅游区”。据此完成第 1819题。18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的红色旅游区是( )。A.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B.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

11、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C.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D.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19下列哪条铁路可直达“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的中心?( )A.川黔线B.湘黔线C.南昆线D.贵昆线解析:第 18题,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上海召开的,因此正确的答案为 D项。第 19题,据我国的铁路交通图可知,只有川黔线直达“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的中心。答案:18.D 19.A20.下列属于我国传统旅游资源密集分布区的是( )。7北京及河北省北部 关中平原 塔里木盆地 长江下游平原A. B.C. D.解析:北京及河北省北部、关中平原地区、长江下游平原地区为我国传统旅游资源密集分布区。

12、答案: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40分)21.(10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景观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有 ,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的有 ,属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的有 。 (2)把图中有关的旅游景观的代码分别填入下面相应的旅游资源分类中。古代遗存 生物景观 风土民情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山水组合景观解析:通常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三大类。吉林雾凇、长江三峡、西双版纳植物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平遥古城、晒佛节、莫高窟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黄山属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分为地质地貌景观、山水组合景观、生物景观

13、、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吉林雾凇属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长江三峡属山水组合景观,西双版纳植物属生物景观。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分为宗教文化景观、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古代遗存、风土民情。平遥古城、莫高窟属于古代遗存,晒佛节属风土民情。答案:(1)A、D、E B、F、G C(2)8古代遗存 生物景观 风土民情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山水组合景观B、G E F A D22.(10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钙华景观是喀斯特景观的一种类型。在喀斯特地区,各种水体中溶解了大量碳酸钙,这种水被称为“喀斯特水”。从地壳深处涌出的“喀斯特水”一出地表,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溶解能力减弱

14、,水中的碳酸钙开始结晶析出,钙华开始生成,形成各种景观,叫做钙华景观。如随着泉水的流动、地形的变化,形成层层钙华池(图甲)。云南香格里拉白水台的钙华梯池图甲材料二:一般地表喀斯特景观主要分布在热带或者亚热带高温多雨的地方,因为温度高、降水多,可以加快喀斯特反应的速度。如中国地表喀斯特景观最精彩的地方都集中在地处亚热带的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中国最负盛名的钙华池景观非常巧合地在青藏高原东缘排成了一线:北起九寨沟以北的神仙池向西南到云南香格里拉的白水台(图乙)。图乙(1)说出材料一中钙华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2)请根据材料和已学过的相关知识推测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钙华风景带的形成条件。9解析:本

15、题主要考查了钙华景观和青藏高原东缘高寒高山地区钙华风景带的形成条件,旨在考查文字提炼、图文转换、分析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第(1)题,回答时要注意题目中要求的是“外力作用”,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作用迁移过来即可。第(2)题,从岩石条件、气候条件、构造条件和水文条件等方面分析思考。答案:(1)流水的溶蚀作用、流水的淀积作用。(2)这一地带:有大面积石灰岩分布;构造运动强烈,岩层中有大量断裂、裂隙分布,地下热泉在岩层裂隙中上涌;泉水中富含二氧化碳;泉水出露地表,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析出沉积。23.(10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目前,世界旅游

16、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旅游业从“3S”向“3N”的转变,也就是从大海(sea)、沙滩(sandbeach)、阳光(sunlight)转到自然(nature)、怀旧(nostalgia)、天堂(nirvana)。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也随之出现,从而刺激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我国旅游业也转向了发展“3N”旅游的道路。将来,“3N”旅游将成为主流。(1)“3S”旅游的客体是 旅游资源,分布明显地受到 、地形和 因素的影响。 (2)“3S”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 带和 带的滨海地带。如美国的 、欧洲的 沿海和地中海沿岸等。 (3)下列旅游方式最能体现“3S”转移到“3N”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17、)。A.宗教旅游B.虚拟旅游C.生态旅游D.商务旅游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从英文的意思来看“3S”即指大海、沙滩和阳光三项资源的组合,是度假和观光型的滨海旅游,这种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的滨海地带。主要受到海陆、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影响。“3N”的意思是自然、怀旧、天堂,反映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因此体现的旅游方式是生态旅游。答案:(1)海景 海陆 气候10(2)亚热 热 夏威夷 西班牙(3)C24.(10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壶口瀑布位于黄河峡谷中。九曲黄河如一条奔腾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秦晋大峡谷。流至壶口时,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

18、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有“全国第二大瀑布”之称,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之一。材料二:黄河水系简图(图 1)和壶口瀑布地质剖面示意图(图 2)。图 1图 2(1)图中 A河流的名称是 ,B 地形区的名称是 。 (2)根据材料一的描述,黄河壶口瀑布什么季节出现此景观?为什么?(3)依据图中信息,分析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A 为渭河,B 为河套平原。第(2)题,黄河的壶口瀑布属于水文景观,材料描述的是黄河流量较大的季节出现的现象。黄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黄河流量也较大。第(3)题,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是由于岩性的差异和流水的侵蚀作用。答案:(1)渭河 河套平原(2)夏季。因为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11(3)由于岩性差异,造成流水的侵蚀差异,较坚硬的砾岩侵蚀弱,较松软的砂岩易被侵蚀,形成断面和水潭,发育成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KS A ISO 6328-2011 Photography-Photographic materials-Determination of KS resolving power《摄影 照相材料 KS分辨率的测定》.pdf KS A ISO 6328-2011 Photography-Photographic materials-Determination of KS resolving power《摄影 照相材料 KS分辨率的测定》.pdf
  • KS A ISO 6527-2012 Nuclear power plants-Reliability data exchange-General guidelines《核电厂 可靠性数据交换 一般指南》.pdf KS A ISO 6527-2012 Nuclear power plants-Reliability data exchange-General guidelines《核电厂 可靠性数据交换 一般指南》.pdf
  • KS A ISO 6962-2012 Nuclear energy-Standard method for testing the long-term alpha irradiation stability of matrices for solidification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核能 高放射性废物固化基质.pdf KS A ISO 6962-2012 Nuclear energy-Standard method for testing the long-term alpha irradiation stability of matrices for solidification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核能 高放射性废物固化基质.pdf
  • KS A ISO 6980-1-2009 Nuclear energy-Reference beta-particle radiation-Part 1:Methods of production《核能 β粒子辐射基准 第1部分 中子生产方法》.pdf KS A ISO 6980-1-2009 Nuclear energy-Reference beta-particle radiation-Part 1:Methods of production《核能 β粒子辐射基准 第1部分 中子生产方法》.pdf
  • KS A ISO 7187-2007 Photography-Materials for direct-positive color-print cameras-Determination of ISO speed《摄影 直接彩色照相材料 ISO感光速度的测定》.pdf KS A ISO 7187-2007 Photography-Materials for direct-positive color-print cameras-Determination of ISO speed《摄影 直接彩色照相材料 ISO感光速度的测定》.pdf
  • KS A ISO 7195-2012 Nuclear energy-Packaging of uranium hexafluoride(UF6) for transport《核能 六氟化铀(UF6)的运输包装》.pdf KS A ISO 7195-2012 Nuclear energy-Packaging of uranium hexafluoride(UF6) for transport《核能 六氟化铀(UF6)的运输包装》.pdf
  • KS A ISO 7250-1-2011 Basic human body measurements for technological design-Part 1:Body measurement definitions and landmarks《人体测定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第1部分 人体测定的定义和参考点》.pdf KS A ISO 7250-1-2011 Basic human body measurements for technological design-Part 1:Body measurement definitions and landmarks《人体测定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第1部分 人体测定的定义和参考点》.pdf
  • KS A ISO 7385-2012 Nuclear power plants-Guidelines to ensure quality of collected data on reliability《核能发电所 选定可靠性数据的质量指南》.pdf KS A ISO 7385-2012 Nuclear power plants-Guidelines to ensure quality of collected data on reliability《核能发电所 选定可靠性数据的质量指南》.pdf
  • KS A ISO 74-2006 Cinematography-Image area produced by camera aperture and maximum projectable image area on 8 mm Type R motion-picture film-Positions and dimensions《电影摄影8mmR款式电影的照.pdf KS A ISO 74-2006 Cinematography-Image area produced by camera aperture and maximum projectable image area on 8 mm Type R motion-picture film-Positions and dimensions《电影摄影8mmR款式电影的照.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