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一).docx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948392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考冲刺模拟卷(一)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据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周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其主要目的是( )A.监督商族残余势力B.防范诸侯坐大割据C.利于文化远播天下D.扩展王朝四周疆域2.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农业遗址,时间较早者,聚落内除了某个大型房舍外,鲜少其他类型的建筑遗址。但是,时间愈晚的遗址,除了该类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着数量不等的小型建筑;而且越到后来,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关于此变化,以下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A.原始社会解体B.私有财产制萌芽C.族长权威

2、萎缩D.财产公有制强化3.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重礼敬德”的中华礼仪传统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孔子所说的“礼”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维护了君主专制B.巩固了宗法等级制度C.确保了社会和谐发展D.加强了思想控制4.雅典民主制度规定: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从 10 个部落的公民中抽签产生,且每个公民在其他公民还未担任过此职前不得再出任。议事会设置类似主席团的五十人团,由议事会中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轮流秩序由抽签决定,每个五十人团主持政务 35 天。这些规定的特点是 ( )A.部落管理和人民主权B.直接民主和轮番而治C.人民主权和民主监督2D.直接民主和民主监

3、督5.英国资产阶级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保护关税,依靠本国工业上的绝对优势,大搞商品倾销,在自由竞争中打败一切对手,从而大发横财。这是因为(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6.下表反映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的情况。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商品分类比重(%)总量(吨)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 年 181 713 15.6 81.8 2.61910 年 593 337 39.8 41.4 18.81920 年 843 860 40.1 39.4 20.5A.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对原料和机器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

4、展进入低谷C.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D.中国近代机器产品出口量在 27 年间增长了近 8 倍7.英国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由长官和书手站在正中,众人分别站立两旁,诵赞美诗;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B.传播基督教是太平天国的重要内容C.宗教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外衣D.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8.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

5、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3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9.有苏联领导人在 1925 年评论某项经济政策时指出:它“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下列符合这一经济政策的是( )A.利用军事特殊时期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B.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C.尽快实现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基础D

6、.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生产积极性10.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全国开始推行(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普遍要求增加国际规则的知情权、话语权和制定权并且加强合作,力争通过整体突破,实现自身利益。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为提高国际地位结成了同盟B.美欧主导世界的国际经济格局彻底改变C.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12.“完全抛弃了对人体

7、的真实描绘,抛弃了传统的三度空间和真实色彩,把人体分解成半面的几何图形再重新装配,色彩也简化为灰色和棕色。”该描述适于下列哪一画家的作品( )A.达芬奇 B.莫奈C.凡高 D.毕加索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中华文明史4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 58 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 20 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

8、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 6 座。材料三 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 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8 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4 分)514.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材料一 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中国文化指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封建文化,是一种道德伦理型的政治文化,它在维护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的延续的同时,也抑制甚至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天性发展和文化创造力。任伟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回顾材料二 具体到近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我个人以为:人类历史上所曾出现过的各个伟大文明中,其中只有西欧是最早(也是惟一自发地)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的。然而问题却在于,一旦有了某个文明早着先鞭,率先进入了近代化,则别的文明也必将步它的后尘步入近代化。近代化是惟一的历史道路,其间并无中外之别、华夷之辨。民族特色当然是会有的,但那只是近代化过程中的不同形式或风格,

10、究其实质并无二致。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1)依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归纳中国文化的内涵。(4 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是最早(也是惟一自发地)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的”。(8 分)6(3)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相比,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民族特色”。(5 分)选做题:在 15、16、17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周文(即西魏宇文泰,北周建立后追尊为文帝)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苏绰)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理人之要,在于清心而已。夫所谓清心者,非不贪货财之谓,乃

11、欲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其二,敦教化(教之以孝悌,使人慈爱;教之以仁顺,使人和睦;教之以礼义,使人敬让);其三,尽地利(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戎敕部人,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其四,擢贤良(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理人是故将求材艺,必先择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则去之);其五,恤狱讼(性则为善,情则为恶。善恶既分,赏罚随焉。赏罚得中,则恶止而善劝;赏罚不中,则人无所措手足,则怨叛之心生);其六,均赋役(租税之时,虽有大式,至于斟酌贫富,差次先后,皆事起于正长,而系之于守令。若斟酌得所,则政和而人悦;若检理无方,则吏奸而人怨)。摘编自北史苏绰传(1)根据材料

1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西魏苏绰改革的相同点。(9 分)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魏苏绰改革的作用。(6 分)1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8 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讲演中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主要内容是:第一,战后的世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包括: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调整殖民地,对当地进行开发应该根据“门户开放”原则。第二,抵制并消除苏俄的布尔什维主义影响。方法是由世界各国协助解决俄国问题,通过承认并援助俄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建立

13、的临时政府,使之自由发展来肢解俄国。第三,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第四,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础。8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材料二 1920 年 1 月 10 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相互关系,和会之后,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想通过“十四点原则”获得哪些权益。(

14、9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和会对美国的影响。(6 分)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林则徐和徐继畬,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1850 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畬,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畬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示,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畬被革职。9摘编自赵

15、柏田帝国的迷津(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畬两人的态度有何不同?(6 分)(2)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9 分)10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A 因为周是从西边开始发展,壮大后灭掉了东方的大国商。商的旧势力范围在周的东南、东、东北三个方向,在这些地区分封诸侯是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些地区,故 A 项正确。2.B “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表明了私有制萌芽,并不能表明 A、C、D 三项,故 B 项正确。3.B 孔子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这时期并未形成君主专制体制,

16、故 A 项错误;孔子所说的“礼”指的是“周礼”,是用来维护西周的宗法制度的,故 B 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的动荡时期,孔子的思想并未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故 C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所以孔子的思想并未起到加强思想控制的作用,故 D 项错误。4.B 材料信息“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从 10 个部落的公民中抽签产生”体现了直接民主原则;材料信息“由议事会中各个部落的成员轮流担任,轮流秩序由抽签决定”体现了轮番而治原则。故选 B 项。5.C 依据材料“反对保护关税,依靠本国工业上的绝对优势,大搞商品倾销,在自由竞争中打败一切对手,从而大发横财”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

17、济快速发展,英国靠强有力的工业实力在自由竞争中打败对手,大发横财,故 C 项正确。6.C 由表格中商品分类比重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中国进一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故 C 项正确。7.C 太平天国虽然引入了外来宗教,但真正目的是利用其思想进行宣传,故材料中所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宗教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外衣,故 C 项正确。8.B 凯恩斯主义在罗斯福新政时期被采用,不符合题干时间,故 A 项错误;胡佛政府推行的政策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动荡,为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经验教训,故 B 项正确;C 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 C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 D 项错误。9.B 1921

18、 年,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资本主义手段,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故 B 项正确。10.A 根据材料“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并结合所学可知,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商品粮及工业原料的需要,为此全国开始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故 A 项正确。11.C 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而非“结盟”,故 A 项错误;据“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这一题眼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11发展中国家积极谋求反对新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符合本民族国家利益和特色的发展模式

19、,故 C 项正确;B、D 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2.D 题干材料描述的是立体派艺术作品的特点,由所学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毕加索是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答案 (1)说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原因: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或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官窑: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民营(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3)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分析材料一可知战国时期

20、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分析材料并归纳所学知识得出。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即可。第(3)问,从“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可知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从“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可知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从“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4.答案 (1)政治上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仁义道德)为核心。(2)14 世纪以后,欧洲先后进行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神学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了近代民主思想;17 世纪后,欧洲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和改

21、革,夺取政权,建立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18 世纪后,通过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逐渐实现了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日益近代化。(3)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侵略的逼迫下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进行的;中国近代化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或肩负着民族解放和近代化的双重任务);经历了先器物、后制度、再思想的演进过程。解析 第(1)问,从政治、经济、文化,即中国文化所维护的政治统治、产生的经济基础及其文化核心三方面回答。第(2)问,近代化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第(3)问,从过程、内容特点和主被动性等方面回答。12选做题15.答案 (1)相同:都是为了革

22、新时政,富国强兵;都整顿吏治,选贤任能;都重视农业,平衡赋役;都加强教化。(2)作用:促进了西魏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民族交融;增强了西魏的实力,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解析 (1)据材料并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比较二者的相同点。从目的看,西魏苏绰改革“务弘强国富人之道”,两次改革都是为了革新时政,富国强兵。从内容看,西魏苏绰改革“擢贤良”,两次改革都涉及选贤举能;西魏苏绰改革“尽地利”,两次改革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西魏苏绰改革“敦教化”,两次改革都加强教化。(2)西魏苏绰改革的作用,从当时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融合;从长远来看,增强了实力,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奠定基础。16.答案 (1)权

23、益: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通过“门户开放”,获得世界市场;通过国际联盟,取得对国际事务的干预权和仲裁权,维护战后世界秩序;分裂苏俄,消除布尔什维主义的影响。(2)影响: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达到夺取世界霸权的目标;加紧向亚太地区扩张,鼓动召开华盛顿会议。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美国的真实目的是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依据材料一可归纳出美国获得的权益有以下几点:通过“门户开放”,获得世界市场;通过国际联盟,取得对国际事务的干预权和仲裁权,维护战后世界秩序;分裂苏俄,消除布尔什维主义的影响。(2)从材料二中“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可以看出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达到夺取世界霸权的

24、目标;从材料二中“和会之后,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可以看出美国加紧向亚太地区扩张,鼓动召开华盛顿会议。17.答案 (1)背景: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不同:林则徐主张武力驱逐并不惜战争手段解决;徐继畬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2)评价: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主张打破“天朝上国”的迷梦,向西方学习;但在“乌山之争”中表现出一个传统封建士大夫的保守和狭隘,反映出林则徐对西方认识的局限性。解析 (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1850 年夏天”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发生的历史背景为鸦片战争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第二小问态度,据材料“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畬,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可知林则徐主张武力驱逐并不惜战争手13段解决;据材料“徐继畬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可知徐继畬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2)本问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