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二).docx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948394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刺模拟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考冲刺模拟卷(二)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古代一位思想家主张尚贤、尚同,认为天下之乱是起于人们思想的不同,“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他倡导,百姓“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他是( ) A.墨子 B.董仲舒C.朱熹 D.李贽2.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文献 文字记录史记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汉旧仪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唐通典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汉书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秦汉时丞相

2、负有地方监察职责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3.在唐代,饮茶习俗逐渐风靡全国,许多著名的茶园占田大、产量多,唐中期的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宋代,川陕地区的茶园买卖频繁,交子成为交易的重要媒介。这说明( )A.饮茶之风带动了农民增收B.农业规模经营加速商业化C.交子扩大了政府财政收入D.海外贸易与交流逐渐加强4.明朝政府发行纸币和铜钱,纸币多用于发放官俸和收缴赋税,金银的使用在明初受到限制,但不久之后白银任由民间发行流通,然而纸币却逐渐停止使用。这种状况说明( )A.传统市场经济的不成熟B.海外贸易冲击统治基础2C.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D

3、.商品经济发展趋于停滞5.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 )A.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各地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6.曾国藩在强调“义理”的同时,肯定了“经济”的重要性,在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学并举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义理、辞章、经济、考据”四学并举的观点。曾国藩的四学并举观( )A.体现了其中体西用思想B.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不满C.说明对发展实业的重视D.指导了洋务运动的开展7.1949 年以苏联为首的几个社

4、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虽然苏联也向中国发出了邀请,但中国一直没有加入,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这体现了中国( )A.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B.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C.维护自身的经济主权D.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8.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 )部门 工业建设 交通通信 农林水利 文教卫生所占比例 58.2% 19.2% 7.6% 7.2%A.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B.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一五”计划使得民生得到重大改善D.“一五”计划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39.“在雅典只要符合多数人意志,无须经过正当法律程序,也不给予被放逐者任何自我辩护机会,就可径

5、直将一个公民流放境外。”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国家决策缺乏理性化的规范B.缺少完备而有效的法律体系C.多数人的意志都是错误的决定D.民主制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10.17 至 18 世纪的英格兰人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后来他们又转向喝中国茶,茶水里还要添加从牙买加舶来的食糖,从最低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材料反映了当时英格兰( )A.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B.开始崇尚东方人的生活方式C.贵族与平民的界线日益模糊D.积极发展与东方的海外贸易11.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任何法案都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

6、法律的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美国国会分为参众两院是( )A.基于对立法权过大的担忧B.英国上下院制的翻版 C.出于对总统行政权的牵制D.追求直接民主的体现12.台湾作家杨渡在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中描写到一位在台湾做佣人的菲律宾妇女。这是 20 世纪晚期以来大量菲律宾妇女在世界各地专门做家庭佣人、保姆的一个写照。这种“菲佣现象”反映了全球化下( )A.区域分工的不断发展 B.移民浪潮的再次涌现C.科技资本的疯狂扩张 D.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习惯以文化为优先认同单位的古代士大夫,明清之际天崩地陷式的巨变实在难以接受。在他们

7、看来,王朝的覆灭便等同于文明的灭绝。在这种痛苦感情的刺激下,以“华夷之分”提炼出来的民族主义,在当时的士人群体中颇具号召力,可当亡国的刻骨铭心随着4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当清朝皇权依靠文化的普世主义确立自己合法性的时候,这种激烈的民族主义也随之瓦解。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材料二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过去”与“现在”不断交互和彼此制约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并于甲午战后初步形成的。为救亡图存,维新派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民国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晚清中国思想界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但剖析各种思潮,不难发

8、现民族主义贯穿其中。摘编自俞祖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类型、格局及主导价值等(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之际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区别。(12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特点,说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对民主革命与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13 分)5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他(杜亚泉)认为,近代以来,由于达尔文、斯宾塞进化论等所谓西方唯物主义学说的输入,引起了中国社会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急剧变化,而这个变化总的趋向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他认为,近代国人学习西方的一大缺陷,就是完全模仿西方文明而缺乏以固有的“国性”进行必要的整合。也即如

9、何从中国“国性”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必要的整合,以建立中国“独立之文明”的问题。摘编自新文化运动时期杜亚泉、陈独秀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闸述。(12 分)(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6选做题:在 15、16、17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宋初,朝廷对百官实行月俸制。自咸平年间(9981003 年)开始,官吏队伍日渐庞大,而且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于是出现了“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官吏或“不守名节”“冒法受赃”,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进而致使“吏有奸赃而不敢

10、发,民有豪猾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真宗时便在月俸之外恢复了前代的职田制度。范仲淹认为,职田是在国家财用匮乏、无力增加官俸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养廉,以“督其善政”,不应废除,而应“不均者均之”“未给者给之”,至于有些官吏虽有职田仍然“侵民”“枉法”,那不是职田制度本身的问题。摘编自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恢复职田制度的背景。(8 分)(2)结合材料,简评宋代职田制度。(7 分)71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从 1897 年起,欧洲传统陆上强国德国在阿尔弗雷德提尔皮茨

11、将军的主导下扩充海权,史称提尔皮茨计划。计划的目标是反英主义,英国被认定是德国未来的头号敌人,并以英国为假想敌打造一支大舰队。计划规定“战列舰”是主要建设项目,因为只有战列舰中队组成的舰队才能争夺“制海权”或“海上主导权”。德国的主力舰队应由数支战列舰中队组成,以防备、威慑和打击敌国海上力量。计划制定的“风险理论”要求德国舰队集中部署于北海。在提尔皮茨看来,英国海外义务广泛,故而很难实现舰队集中,纵使英国拥有全球绝对兵力的优势,德国却可以在北海获得局部优势。如果英国胆敢来犯,德国舰队仅靠战略防御就可给英国重创。最后舰队法是德国舰队持续建设的制度保障。在这个框架下,德国每年会动工建造三艘主力舰,

12、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舰队规模在达到 60 艘船之后能自动新老更替。摘编自顾全再论“提尔皮茨计划”:德国海权扩张战略中的缺陷与政治理性(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提尔皮茨计划出台的目的并分析其背景。(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提尔皮茨计划的影响。(6 分)8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明中后期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祖上是江阴名门望族,父亲徐有勉时家道开始没落,徐有勉喜好游山玩水,厌恶达官贵人,不愿与官僚和士绅来往。这种孤傲的性格对徐霞客也产生了影响。母亲通情达理,支持徐霞客去旅游。徐霞客家藏书丰富,给徐霞客

13、博览群书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他自幼特好奇书,喜欢读历史、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有强烈的旅游考察愿望。从二十二岁起至五十五岁止,徐霞客在三十多年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今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河南等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留下足迹。他的旅游以崇祯九年为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游览名胜古迹为主,出游时间不长,但通过旅游,他获得了不少第一手资料,纠正了前人的某些错误论断。后期从崇祯九年开始,徐霞客进行“万里遐征”,历时四年,行经九省,路程三万余里。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矢志向前,直到“病足不良于行”。徐霞客在地理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在岩溶地貌学和洞穴学领域领先西方世界达一百五十年至二百年。摘编

14、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霞客投身旅游考察事业的原因。(8 分)9(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徐霞客其人。(7 分)10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A 材料中这位“思想家主张尚贤、尚同”,符合墨家思想主张,故 A 项正确。董仲舒、朱熹、李贽思想与“主张尚贤、尚同”无关,故 B、C、D 三项错误。2.C 根据材料“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得出丞相因御史失职负责监督监察御史,这是汉朝某个历史阶段丞相的职权,并不是固定职权,故 A 项错误;材料逐一列举了秦汉监察制度的变迁,并未涉及监察的具体职权,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无论

15、秦朝还是汉朝,政府都先后设置御史、刺史监察,说明秦汉不断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管理,故 C 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监察官掌握监察权,地方官掌握行政权,互不统属,并无官职高低之分,故 D 项错误。3.B 材料说明唐朝时饮茶习俗风靡全国,推动茶业种植面积扩大,宋代时茶业交易频繁,材料中没有体现农民是否增收,故 A 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唐朝时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从而推动茶业交易量扩大,使政府征收茶税并需要纸币交子作为交易媒介,故 B 项正确;材料中交子是作为宋代时川陕地区茶叶贸易的媒介,交子的使用是否扩大政府财政收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茶叶贸易销售到海外,故 D 项错误。4.A

16、根据材料可知当时明朝的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传统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故 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明朝的国内市场秩序,而不是海外贸易,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明朝的国内市场秩序,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明朝的商品经济比较繁荣,故 D项错误。5.D 材料的主旨是辛亥革命的迅速发展,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是革命派、立宪派等派别相互妥协的结果,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可知,辛亥革命是各地共同

17、推动的结果,故 D 项正确。6.D 根据所学可知,“中体西用”指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材料未涉及学习西方,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强调义理的同时,肯定了经济的重要性”可知,曾国藩未对传统文化表现不满,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的“经济”是较之“义理”而言的,故“经济”实为经世济民之意,并非指发展实业,故 C 项错误;“经济”实为经世济民之意,曾国藩的四学并举的观点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思想,这指导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故 D 项正确。117.C 材料说的是中国与经互会的关系,经互会是以苏联为首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的,中国一直没有加入,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目的是要维护自身的经济

18、主权,自力更生的建设方针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故 B 项错误;维护自身的经济主权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不符合题意,故 D项错误。8.A 通过表格可知,在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据了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符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史实,故 A 项正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的,故 B 项错误;“一五”计划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与民生的改善并不密切,故C 项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是“大跃进”等“左”倾错误,故 D 项错误。9.A “只要符合多数人意志,无须经过正当法律程

19、序,也不给予被放逐者任何自我辩护机会,就可径直将一个公民流放境外”表明国家的决策缺乏理性,故 A 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古代雅典缺少有效的法律体系,故 B 项错误;多数人的意志在有些时候也是正确的,故 C 项错误;题干“无须经过正当法律程序,也不给予被放逐者任何自我辩护机会”说明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故 D 项错误。10.A 根据材料“17 至 18 世纪的英格兰人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可知,这一时期英格兰的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较高,故 A 项正确;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西方人崇尚东方人的生活方式早在汉唐时期就已经出现,故 B

20、项错误;单单生活水平的差异并不能代表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故 C 项错误;牙买加并不是东方国家,而且这也不是与东方贸易的扩大才使得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 D 项错误。11.A “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说明在国会内部参众两院相互制约,实际上是对立法权过大的担忧,故 A 项正确;美国参众两院不同于英国上下两院,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总统权力,故 C 项错误;美国是间接民主,故 D 项错误。12.D 全球化下的区域分工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参与全球经济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不同,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大量菲律宾妇女在世界各地做佣人、保姆

21、不能构成移民浪潮,故 B 项错误;材料中 20 世纪晚期大量菲律宾妇女在世界各地做佣人,体现了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非科技资本的流动,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213.答案 (1)主要区别:前者侧重文化认同,后者强调国家观念;前者主张尊华贱夷,后者主张民族平等;前者受儒学影响,后者受西学影响;前者影响有限,后者影响深远。(2)特点:受传统文化与西学共同影响,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内涵不断丰富。积极作用: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有助于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革命的旗帜;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有助于全民族抗战。经济建设:实业救国思潮有助于近

22、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 (1)据材料一“习惯以文化为优先认同单位的古代士大夫”得出前者侧重文化认同,据材料二“为救亡图存,维新派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得出后者强调国家观念;据材料一“在他们看来,王朝的覆灭便等同于文明的灭绝。在这种痛苦感情的刺激下,以华夷之分提炼出来的民族主义”得出前者主张尊华贱夷,据材料二“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得出后者主张民族平等;前者受儒学影响,据所学得出后者受西学影响;据材料一“当亡国的刻骨铭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当清朝皇权依靠文化的普世主义确立自己合法性的时候,这种激烈的民族主义也随之瓦解”得出前者影

23、响有限,据材料二“晚清中国思想界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但剖析各种思潮,不难发现民族主义贯穿其中”得出后者影响深远。(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得出受传统文化与西学共同影响,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内涵不断丰富。第二小问积极作用,民主革命,可以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有助于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革命的旗帜,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有助于全民族抗战等角度回答;经济建设,可从以实业救国思潮有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角度回答。14.答案 示例一论题:杜亚泉的中西文化观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珍视。阐述: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为批判尊孔复古,提出

24、了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照搬西方文明的主张。杜亚泉针对此文化倾向,提出了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消极影响,提出要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对外来文化进行一定融合。杜亚泉的观点尽管不利于彻底地摧毁封建传统文化,但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珍视,也有利于促进中国文明的新发展。 示例二13论题:杜亚泉的中西文化整合观更适合当时中国的需要。阐述: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中西方文明都有各自的优点,因而西方近代文明也不可能照搬于中国而替代中国文化。杜亚泉正是针对新文化运动者极力全盘否定中国文化而照搬西方文明的现象,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观。此观点将中国文化的优点与西方文明的长处相结合,不仅能弥补中西文化的不足,也能

25、促进中国文化的新发展,因而更适合当时中国的发展需要。解析 示例一,论题,据材料中“完全模仿西方文明而缺乏以固有的国性进行必要的整合”得出,杜亚泉的中西文化观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珍视;阐述,据材料中“新文化运动时期”结合所学分析论证,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论题,据材料中“对外来文化进行必要的整合,以建立中国独立之文明”得出杜亚泉的中西文化整合观更适合当时中国的需要;阐述,据材料中“新文化运动时期”结合所学分析论证,言之有理即可。选做题15.答案 (1)官吏队伍日渐庞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官员俸禄未随物价上涨;部分官员贪赃枉法,与民争利;社会矛盾加剧,威胁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评价:通过给予职田增

26、加官俸,促使官吏廉洁从政,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这种办法难以根除官吏贪赃枉法的弊端。解析 (1)根据材料“自咸平年间(9981003 年)开始,官吏队伍日渐庞大”可得出官吏队伍日渐庞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于是出现了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的状况”可得出官员俸禄未随物价上涨;“官吏或不守名节冒法受赃,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进而致使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猾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可得出,部分官员贪赃枉法,与民争利;“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可得出社会矛盾加剧,威胁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根据材料“职田是在

27、国家财用匮乏、无力增加官俸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养廉”可得出通过给予职田增加官俸,促使官吏廉洁从政,有一定积极意义;根据所学可知这种做法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难以根除官吏贪赃枉法的弊端。16.答案 (1)目的:争夺海上霸权和世界霸权。14背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国经济飞速发展;英国发展速度放缓;欧洲列强展开军备竞赛;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 (2)影响:提高了德国海军实力;进一步激化英德矛盾,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误判英国海军战略重点,低估英国海军战斗力,是德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计划规定战列舰是主要建设项目,因为只有战列舰中队组成的舰队才

28、能争夺制海权或海上主导权”可知目的是争夺海上霸权和世界霸权。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回答即可。(2)由“战列舰是主要建设项目”可知提高了德国海军实力;德国以反英主义为出发点发展战列舰会进一步激化英德矛盾,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材料“在提尔皮茨看来,英国海外义务广泛,故而很难实现舰队集中,纵使英国拥有全球绝对兵力的优势,德国却可以在北海获得局部优势。如果英国胆敢来犯,德国舰队仅靠战略防御就可给英囯重创”可知德国误判英国海军战略重点,低估英国海军战斗力,是德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17.答案 (1)原因:明末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受父亲性格和家学的影响;家人的支持;个人的兴趣爱好;黜虚崇实的学风日益流行。(2)评价:徐霞客突破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经营仕途的传统,是杰出的地理学者、旅游学先驱;他在考察中重视实地调查,不惧艰险,具有创新的探险精神;他具有独特的怀疑精神和挑战传统的胆略,实现了知识的创新,弥补了前人的认识缺陷;他的考察推动了中国地理科学的发展,并使中国在这一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解析 (1)结合材料可得出明末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受父亲性格和家学的影响;家人的支持;个人的兴趣爱好;结合所学明末的学术风气得出黜虚崇实的学风日益流行。(2)根据材料及第(1)问的答案进行评价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53370-2006 Testing of plastics films - Determination of the thickness by mechanical scanning《塑料薄膜的检验 用机械手触摸法测定厚度》.pdf DIN 53370-2006 Testing of plastics films - Determination of the thickness by mechanical scanning《塑料薄膜的检验 用机械手触摸法测定厚度》.pdf
  • DIN 53377-2015 Testing of plastic films - Determination of dimensional stability《塑料薄膜的测试 尺寸稳定性的测定》.pdf DIN 53377-2015 Testing of plastic films - Determination of dimensional stability《塑料薄膜的测试 尺寸稳定性的测定》.pdf
  • DIN 53380-1-2000 Testing of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srate - Part 1 Volumetrical method for testing of plastic films《塑料制品试验 气体传输率的测定 第1部分 塑料薄模试验用容积测量法》.pdf DIN 53380-1-2000 Testing of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srate - Part 1 Volumetrical method for testing of plastic films《塑料制品试验 气体传输率的测定 第1部分 塑料薄模试验用容积测量法》.pdf
  • DIN 53380-2-2006 Testing of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2 Manometric method for testing of plastic films《塑料的试验 测定气体传输率 第2部分 塑料薄膜的压力计法》.pdf DIN 53380-2-2006 Testing of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2 Manometric method for testing of plastic films《塑料的试验 测定气体传输率 第2部分 塑料薄膜的压力计法》.pdf
  • DIN 53380-3-1998 Testing of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3 Oxygen-specific carrier gas method for testing of plastic films and plastics mouldings《测定塑料的气.pdf DIN 53380-3-1998 Testing of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3 Oxygen-specific carrier gas method for testing of plastic films and plastics mouldings《测定塑料的气.pdf
  • DIN 53380-4-2006 Testing of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4 Carbon dioxide specific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for testing of plastic films and plastic m.pdf DIN 53380-4-2006 Testing of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4 Carbon dioxide specific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for testing of plastic films and plastic m.pdf
  • DIN 53380-5-2014 Testing of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5 Optical method for plastic films and moulded plastic parts《塑料试验 气体传输率的测定 第5部分 塑料薄膜和注塑件的光学方法》.pdf DIN 53380-5-2014 Testing of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 rate - Part 5 Optical method for plastic films and moulded plastic parts《塑料试验 气体传输率的测定 第5部分 塑料薄膜和注塑件的光学方法》.pdf
  • DIN 53381-1-1983 Testing of plastics determination of thermostability of polyvinyl chloride (PVC) dehydrochlorination methods《塑料的检验 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的测定 脱氯化氢法》.pdf DIN 53381-1-1983 Testing of plastics determination of thermostability of polyvinyl chloride (PVC) dehydrochlorination methods《塑料的检验 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的测定 脱氯化氢法》.pdf
  • DIN 53390-1988 Testing of glass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 bending test on unidirectional glass fibre reinforced laminated plastics in the form of round bars《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检验 单向玻璃纤维增强层压塑.pdf DIN 53390-1988 Testing of glass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 bending test on unidirectional glass fibre reinforced laminated plastics in the form of round bars《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检验 单向玻璃纤维增强层压塑.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