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考点跟踪训练 12 古诗文阅读1 (2017绍兴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题。资治通鉴两则江左夷吾周 奔琅邪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见睿微弱,谓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新亭对泣诸名士相与登新亭游宴,周 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因相视流涕。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众皆收泪谢之。【注释】周 (y):两晋时大臣、名士。下文的琅邪王睿指司马睿,东晋元帝。桓彝是谯国人,曾任骑都尉,两晋大臣。王导,元帝即位后任丞相。避乱过江:西晋灭
2、亡,王室渡江流亡江左(今南京一带) 。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戮:同“勠” ,并力,勉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见睿微弱,谓曰 ( )因相视流涕 ( )王导愀然变色曰( )众皆收泪谢之 ( )(2)选出与“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其邻人之父亦云(智子疑邻 )B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C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 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何 以 济!2(5)王导是个怎样的人?结
3、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6)结合资治通鉴两则的相关内容,阅读陆游的追感往事 ,联系全诗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追感往事宋陆 游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注释】这首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诗人当时七十多岁。秦:指秦桧,主张议和投降。2 (2017新昌模拟)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问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4、】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 ) ,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 )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丙】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3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释】僇(l)人:受刑戮的人,罪人。惴栗:忧惧不安。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趣:同“趋” ,往,赴。(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醉 则 更 相 枕 以 卧 卧 而
5、梦 意 有 所 极 梦 亦 同 趣。(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和“不可久居”中的“可”意思不同。B “日光下澈”和“日与其徒上高山”中的“日”意思相同。C “乃记之而去”和“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中的“之”意思不同。D “觉而起”和“觉闻繁露坠”中的“觉”意思相同。(3)根据文意,填入下列句子括号内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其隙( ) ,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到(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觉而起,起( )归。A 也 则 而 B 也 且 乃C 矣 且 而 D 矣 则 乃(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5)下列关于三则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两
6、项是 ( ) ( )A 【甲】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写潭中游鱼,衬托出环境的幽寂、潭水的清澈。B 【乙】文中的“施施” “漫漫”等词体现出作者在游览时步履迟缓,疲惫不堪。C 【丙】诗以直接的标题点明诗作要表现的内容是月夜西园环境中的所见所闻。D 【乙】文中对动词的选用简约精当,如“上” “入” “穷” “披” “倾”等。E 【丙】诗描写了诗人夜晚所听到的各种声响,泉响鸟喧,热闹非凡,悦耳动听。4(6) 【甲】 【乙】 【丙】三则材料均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其中情感有共通之处,请结合内容作出分析。3 (2017绍兴市柯桥区期末)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问题。【甲】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7、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名二子说苏 洵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丙】洗 儿苏 轼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注释】辐:连接车辋(wn)和车毂()的直条。轸(zhn):古代指车厢底部四周的横木。轼:古时车前的横木
8、。辙:车轮压过的痕迹。(1)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天 下 之 车 莫 不 由 辙 而 言 车 之 功 者 辙 不 与 焉。(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欣然起行”和“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中的两个“然”意思不同。B “盖竹柏影也”和“轮、辐、盖、轸”中的两个“盖”意思不同。C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和“惟愿孩子愚且鲁”中的“惟”意思不同。5D “记承天寺夜游”的“记”和“名二子说”的“说”都是指古代的文体。(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4)苏洵有二子,长子名轼,次子名辙。苏洵为什么用这两个字给他的两个
9、儿子命名?(5)根据你对洗儿的理解,你觉得苏轼最有可能给儿子起的名字是 ( )A 竞 B 遁 C 杰 D 胜(6)苏轼最终是否领会苏洵为其起名“轼”的初衷?请你结合记承天寺夜游和洗儿的具体内容,来谈谈你的理解。4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问题。【甲】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唐杜 牧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看月生。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注释】得替:古时官员职务变迁。霅溪馆:接待官员往来的住所。杜牧将要离开湖州时,曾在霅溪馆暂住。千岁鹤归:洞仙传:“丁令威学仙,暂归,化为白鹤,千载去家,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 ”苏潭:霅溪上靠
10、近骆驼桥一段,名“苏潭” 。【乙】杜牧,字牧之,善属文。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以6为:“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 ”德裕善之。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逾年,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牧于诗,诗致豪迈,人号为“小杜” ,以别杜甫云。 (选自新唐书杜牧传 )【注释】李德裕:唐代政治家、文学家。
11、黠戛斯破回鹘:黠戛斯、回鹘,均为唐时北方少数民族部落。重马:怀孕的马。中书舍人:京官,帮皇帝拟诏令。(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头抢地尔 牧亦以疏直B 故不错意也 故败多胜少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D 若为佣耕 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2)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其 通 古 今 善 处 成 败 甘 等 不 及 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4) 【甲】诗中的“一年人住岂无情”与【乙】文中的哪一件事相印证?(5) 【乙】文中说,湖州刺史是杜牧“复乞”而来,请根据【
12、甲】诗推测杜牧“复乞”的原因。5 (温州中考)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问题。【甲】李白传(节选)7元辛文房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乙】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 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
13、五月落梅花。【注释】宰:指县令。辟:召,征召。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 ,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从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怒引至庭下曰 ( )A 引导,诱导 B 拉,拽 C 引用拜谢曰( )A 认错,道歉 B 辞别,离开 C 感谢,酬谢白时卧庐山( )A 睡觉 B 倒伏 C 隐居累系浔阳狱( )A 连接,维系 B 拘囚 C 留意,挂念(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曾 令 龙 巾 拭 吐 御 手 调 羹 贵 妃 捧 砚 力 士 脱 靴。(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初,白游并州
14、,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4)下列句中的“望”字,与【乙】诗中“西望长安不见家”的“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B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C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毛泽东沁园春雪 )(5) 【乙】诗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结合所选诗文,分析李白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6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后面问题。【甲】南轩松唐李 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注。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
15、霄,直上数千尺。【注释】绵幂(m):延绵覆盖。【乙】松风阁记(节选)明刘 基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故风之过之,不雍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 11 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 12 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 其心,可13以喜乐,可以永日 14,又何必濯
16、颍水而以为高 15,登首阳而以为清 16 也哉?【注释】樛(ji):弯曲向下。离奇:树根盘曲。巃嵸:高耸。扶疏:枝叶繁茂。黩(d):忧。昏秽:黑暗的和肮脏的东西。寂寥:寂静。宜乎:怪不得。违:离开。石濑(li):沙石上的急流。11 上人:和尚。12 洋洋:快意的样子。13 汩():乱。14 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15 高:品行高尚。16 清:品行纯洁。9(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方舟上人为阁其下 ( )予尝过而止之 ( )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 )柯叶自绵幂 (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其 大 风 至 则 如 扬 波 涛 又 如 振 鼓 隐 隐 有 节 奏。(3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4)在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松风阁的环境描写,表达了融入自然、追求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意愿。请从文章中找出表现作者并不消极避世的句子。(5)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甲】诗中“色染秋烟碧”一句的理解。(6)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松,但写作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概括出其不同之处。(7) 南轩松中的诗句“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其内涵和意境与我们学过的杜甫望岳诗中的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7. (2018绍兴市越城区模拟)萧 瑀太宗尝谓瑀曰:“朕欲使子孙长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瑀对曰:“臣观前代国祚所以长久
18、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盘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而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余四10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实可遵行。 ”太宗然之,始议封建。与宰臣参议朝政瑀多辞辩每有评议玄龄等不能抗。然心知其是,不用其言,瑀弥怏怏。玄龄、魏徵、温彦博尝有微过,瑀劾之,而罪竟不问,因此自失。由是罢御史大夫,以为太子少傅,不复预闻朝政。六年,授特进,行太常卿。九年,拜特进,复令参预政事。太宗曰:“武德六年以后,太上皇有废立之心而不之定也,我当此日,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 ”(选自旧唐书卷十三)【注释】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
19、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瑀:萧瑀,唐代宰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太宗然之 ( )不用其言 ( )尝有微过 ( )不复预闻朝政(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魏、晋废之 封建之法B. 其理如何 不用其言C. 以为太子少傅 不为兄弟所容D. 而罪竟不问 有废立之心而不之定(3)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与 宰 臣 参 议 朝 政 瑀 多 辞 辩 每 有 评 议 玄 龄 等 不 能 抗。(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5)萧瑀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材料简要分析。11(6)结合上面材料的相关
20、内容,阅读唐太宗的赐萧瑀 ,品析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赐萧瑀唐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注释】板荡:动乱之世。勇夫:有胆量的人。8. (2018绍兴市上虞区模拟)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慎独独自开在超市购物,看见一位大哥买了好多玻璃杯子,掉地上碎了一个。随后,他立即叫来工作人员,一边打扫碎玻璃,一边询问如何进行赔偿这位大哥主动担责的做法颇有谦谦君子的慎独品行,让人心生敬意。“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担当、一种人生态度,是在没有其他人在场、没有其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谨慎不苟,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行动,做到心地上的清
21、正纯洁、行为上的光明磊落。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修身方法,最先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也就是说,在最隐蔽的言行上最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最细微的事情上最能显现一个人的品质。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一个故事:“杨震迁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杨震心存慎独,于后人不愧是一面镜子。慎独者,有着坚定不移的立场,有着坚强不倒的身躯,有着坚忍不拔
22、的毅力。要真正做到慎独不容易。不少人做人行事知道有人监督,就会注重言行,循规蹈矩;无人监督约束时,就容易萌生侥幸心理,放松自己,贪欲便会迅速膨胀,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终身悔恨。古希腊著名学者德谟克利特曾说:“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12”是的,一个人能够在独处的时候也做到如在大众场合里一样,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值得别人和自己尊敬的人,那么真的也做到了“慎独则心安”了。曾国藩感言:“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
23、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慎独是一朵开放在无人旷野里的小花,但旷野却因为它变得绚烂芬芳。【识文断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诚于中,形于外 (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 ( )何也 ( )莫难于养心 ( )(2)选出下列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当之郡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B. 何陋之有(陋室铭 )C.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D.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3)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道 也 者 不 可 须 臾 离 也 可 离 非 道 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4、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文意梳理】(5)结合全文,说说“慎独”的内涵。(6)根据文章思路,将提纲补充完整。A. 由超市一位大哥的例子引出论题。B. C. 举杨震慎独的事例证明论点。D. E. 最后重申慎独的意义,深化主题。13【情理探究】(7)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阐述了怎样的道理?请结合杨震的例子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考点跟踪训练 12 古诗文阅读1. (1)对说,告诉 眼泪 脸色,表情 道歉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这四个词均在课内出现过,在回答时要联系课内学过的知识,结合材料,确定其意思。 “谓”在“谓唐雎曰”中, “涕”在“临表涕零”中, “色”在“
25、秦王色挠”中, “谢”在“长跪而谢之曰”中。 (2)D 【解析】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众皆收泪谢之”的“之”为代词。A 项为“的” 。B 项为“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C 项为“去、往” 。D 项为代词。 (3)风景没有差别, (只是)抬眼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 【解析】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时做到字字落实,句意通顺。注意“殊” “举目”“江河”等词的意思。 (4)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 【解析】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认为中州多变故,来这里求得保全,但(这里)如此势单力薄, (这样)凭什么来渡江!” (5)王导是贤明的治国人
26、才,别人将他看作管夷吾;王导是一个热爱国家、迎难而上(或:积极面对困难)的人,面对国家危难,大家只是消极流泪,而他壮怀激烈,号召大家积极面对,为国效力。 【解析】考查文言文的评析能力。要结合材料概括事件,从中分条概括其形象。 (6)这两句用了江左夷吾和新亭对泣的故事,感叹当时国家危急,官员却只懂得明哲保身,不要说会出现治国的能臣,连为国悲伤哭泣的人都没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愤慨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解析】考查古诗文的综合理解能力。结合背景理解陆游诗的大意,再理解画线句的大意,从“不望” “亦无人”等词中可以看出陆游对当时政局的无奈、愤慨及爱国之情。14【江左夷吾参考译文】周 投奔
27、司马睿,司马睿让(他)担任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也渡江流亡江左,见到司马睿(势力)微弱, (他)对(别人)说:“我认为中州多变故,来这里求得保全,但(这里)如此势单力薄, (这样)凭什么来渡江!”不久(他)见到王导, (和他)共同商讨时事,出来(以后) , (他)对(别人)说:“(我)刚才见到了(以前的)管夷吾, (我)不再担忧了!”【新亭对泣参考译文】各位名士一起登新亭游玩举行宴会,周 坐在中间叹息说:“风景没有差别, (只是)抬眼望去有长江黄河的区别!”于是相互对视流泪。王导变了脸色,神情严肃地说:“应当共同并力力振王室, (用武力)收复神州,何必做楚国的囚徒而相互哭泣呀!”众人都停止
28、哭泣向他道歉。【追感往事内容赏析】此诗于公元 1201 年(宋宁宗嘉泰元年)春作于山阴,陆游时年七十多岁。原诗共五首,这是第五首。这首诗像是一篇时事评论,陆游在诗中揭穿了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卖国的庐山真面目,不仅抨击秦桧的当权误国,也痛斥了整个昏庸的南宋统治集团。 “诸公”含有讽刺意味,兼有诗人的愤怒。后两句用典,骂尽南宋朝廷文武百官毫无国家、民族观念。第二、四句,都用透过一层的写法,有力地表现了陆游的愤慨心情。2. (1)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B (3)A (4)自从我成为有罪的 人,居住在这个州里,常常忧惧不安。 (5)BE (6)示例:柳宗元被贬永州,心情是孤
29、寂苦闷的,在三则材料中均有所体现。 【甲】文中他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感到“凄神寒骨” ,觉得“其境过清” ,就匆匆离开,景物跟心情结合,透露出孤凄悲凉的心境;【乙】文中他常感忧惧不安,想借游山玩水来排遣,但一到游览的地方就喝得大醉,躺下做梦,可见内心深处的郁闷让他根本无意于留恋山水景色;【丙】诗中他在静寂的深夜,开户临园,倚楹至旦,各种事物的细微声响更加衬托出他谪居中孤寂抑郁的情绪。 (答出“孤寂” “苦闷”之类的情绪,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自从我成为有罪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常常忧惧不安。空余时, (我)就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地到处转悠。 (我)每天与随从一起爬高山,进深林
30、,顺着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走到源头,深幽的泉水,怪异的山石,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一到(那里) , (我们)便拂开野草坐下,拿起酒壶倒干,痛饮至醉。喝醉后(我们)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 ,睡着了就做梦,心所到达的境地,在梦中也同样到达。醒了(我们)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 (我)以为永州的山水中景色稍微别致有特色的我都见过了,却不知道还有西山的奇特秀丽。【丙诗参考译文】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西边依稀的菜园。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得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
31、到天亮,心中寂寞到15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说。3. (1)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2)C (3)即使这样, (如果)没有轼,那么我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 (4)轼,是诫子不要过于外露;辙,是诫子要善于避祸为福。苏洵给二子取的这两个名字寄寓了他对儿子人生及前途的关切与期望。 (5)B (6)夜游承天寺,苏轼五味杂陈:有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从中懂得他即使才华横溢,他的仕途仍不平坦。 洗儿中,他宁愿孩子愚笨,也不希望孩子像他那样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苏轼应该是领会了父亲取名的初衷。 【乙文参考译文】 (构成一辆车子, )轮子、辐条、上盖、下底,对于车子都各有职责,唯独拦在坐车
32、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 (如果)没有轼,那么我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 (我要嘱咐大儿子说:)轼啊!我担心的是你过分显露而不会掩饰(自己) 。 (辙呢, )天下所有的车都会在辙上轧过,而讲到车的功绩, (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即使这样,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辙也无需承受什么损失。 (所以说, )辙是善于在祸福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的。 (我又嘱咐小儿子说:)辙啊,我知道你(虽然没有福分却)可以免除(灾祸) 。 (那我也就放心了。 )4. (1)B 【解析】A 项意思分别为“把” “因为” 。B 项都解释为“所以” 。C 项意思分别为“同悦 ,愉快” “劝说”
33、 。D 项意思分别为“你” “如果” 。 (2)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 (3)杜牧(性格)刚强正直并有骨气,敢纵论大事,指摘陈述各种利弊尤其深中肯綮。 (4)复任湖州刺史,一年后升迁为中书舍人。 (5)示例:因为湖州是一个富庶的大州,在秋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唱歌、跳舞,表达对秋收的喜悦与欢庆;湖州又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晚上能在苏潭与好朋友聊天,可以欣赏月色;湖州还能使杜牧逃避令他失意的官场,过上一种安宁、悠闲的生活。 【乙文参考译文】杜牧,字牧之, (他)善于写文章。 (他)年轻时同李甘、李中敏、宋邧交好,他博古通今,善于处理(事情的)成败,李甘等人都比不上(他) 。宰相李德裕向
34、来欣赏他的才能。会昌年间,黠戛斯击破回鹘,回鹘部落溃败转入沙漠之南,杜牧劝李德裕不如乘势收取回鹘部落, (他)认为:“两汉征伐北虏,常在秋冬之时,正当匈奴劲弓折胶,母马停乳(之时) , (此时)和他们相较量, (他们作战勇猛, )所以败多胜少。现在如果在仲夏之时,发幽州、并州骑兵和酒泉士兵,出其不意,一举成功, (那么回鹘)就没有余类了。 ”李德裕认为这主意好。 (杜牧)历任黄州、池州、睦州三州刺史,召入朝任司勋员外郎,并常兼任史职。后改任吏部,(他)又乞请做湖州刺史。过了一年, (他)升迁为中书舍人。杜牧(性格)刚强正直并有骨气,敢纵论大事,指摘陈述各种利弊尤其深中肯綮。杜牧也因为粗疏直率,
35、在当时没有人帮助援引(他) 。杜牧在诗歌方面,风格豪迈,人们称(他)为“小杜” ,来区别于杜甫。165. (1)B A C B (2)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3)当初,李白游历并州,见到郭子仪,觉得他奇特不凡,曾经把他从死罪中救出来。 (4)C (5)才高气傲的诗人受永王李璘起兵连累并获罪,后经郭子仪营救改为流放夜郎。他听到笛声,联想到自己命运坎坷,壮志难酬,因此产生这种心境。 【甲文参考译文】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 ,十分生气, (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
36、,只写:“(呕吐后)曾让皇上用手巾擦嘴, (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 )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离开了。安禄山叛乱时,唐玄宗在蜀中(避难) ,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在庐山之上隐居,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 (后来, )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 (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游历并州,见到郭子仪,觉得他奇特不凡,曾经把他从死罪中救出来。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
37、赎免(李白的死罪) , (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6. (1)建造 曾经 距离 树木的枝干(或:树枝) (2)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3)观赏松树可以使我眼睛舒畅,听着松涛可以使我耳朵舒服,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我的心境。 (注意关键字“观” “适” “外物” ,字意及语句通顺流畅即可) (4)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5)意为松树茂密翠绿的枝叶,似乎将周围的空气都染绿了似的。其中一个“染”字用得妙,将景物着上了宜人的色彩。 (6) 南轩松侧重写松树的茂盛(或:苍翠) 。松风阁记侧重写松风(或:松涛)的声音。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8、。 【甲诗参考译文】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是多么茂密。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树荫下很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几千尺巍然挺立。【乙文参考译文】 (因为)松树这种植物,树干挺直,枝叶缠绕,叶子细小而成长条,奇特而茂密丛集,蓬松而精巧。所以风吹过它(的时候) ,不会被阻塞也不会被激荡,流畅通达,具有自然悦耳的声音。所以,听了这声音可以用来消除烦闷,洗涤昏沉和污浊, (使人)精神开朗而心情怡悦,心境恬静淡泊而寂静寥远。怪不得爱好山林的高士,喜欢以听松风为快乐而不愿离去。金鸡峰上有三棵大松树,不知道它们有几百年了。微风轻吹着它们
39、,声音如同幽静的泉水淙淙地流过沙石;(风)稍大, (那声音)就像是演奏高雅的古乐;那大风吹来的时候,就像翻扬的波涛,又像敲响大鼓,低沉而有节奏。17方舟上人在金鸡峰下建造了(一座)楼阁,给它起名叫松风阁。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非常快意地想要长住下去而忘了回去。因为(松风阁)虽然处在山林之中,可是离人境不远,夏天不太酷热,冬天不太严寒,观赏松树可以使我眼睛舒畅,听着松涛可以使我耳朵舒服,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我的心境,使人欣喜快乐,使人整天流连,又为何一定要(像许由那样)用颍河的水洗(耳朵)才算品行高尚, (像伯夷、叔齐那样)逃到首阳山(不吃周粟)才算品行纯洁呢?7. (1)认为是正确的 采纳 过错
40、又,再 (2)D (3)与宰臣参议朝政/瑀多辞辩/每有评议/玄龄等不能抗。 (4) (萧瑀)这人不被(他们的)丰厚财物所引诱,不被(他们的)严酷威胁所吓倒,真是个关系国家安危的大臣啊! (5)萧瑀忠诚亮直,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谋臣贤相。为唐太宗“欲使子孙长久”出谋划策,太宗纳用并“始议封建” 。萧瑀个性正直,为人刚正不阿,面对朝臣们的“微过”上奏进谏,致使其被降职。萧瑀是一个光明磊落、有骨气与气节的人,太宗对他高度评价。 (6)前两句写只有疾风下才知道草的坚韧不拔,只有朝廷动荡才知道谁是忠臣,来夸赞萧瑀的忠贞不二;后两句写勇敢的人必定懂得道义,有大智慧的人必定心怀仁爱,来夸赞萧瑀的道义和仁爱。全
41、诗表达了唐太宗对萧瑀高尚人格的高度赞扬和对萧瑀这位贤相的喜爱。 【参考译文】唐太宗曾对萧瑀说:“朕要使子孙繁衍,基业长久,国家永远安定,有什么办法?”萧瑀回答说:“臣考察前代国家命运长久的原因,没有比分封诸侯来作为稳固的基石更好的办法了。秦朝吞并六国,罢去分封制的“诸侯” ,改行郡县制的“郡守” ,经历两代灭亡;汉朝夺得的天下,同时建立郡和国,也存在了四百多年。魏、晋废弃分封制,没有存在多久。分封制的做法,实在是可以遵循、实行。 ”太宗认为他说得对,开始商议封邦建国。与宰相参议朝政,萧瑀能言善辩,每次有评议,房玄龄等人无法(跟他)辩驳。然而(大家)心里都知道他是对的, (但是)不采纳他的意见,
42、萧瑀更加不高兴。房玄龄、魏徵、温彦博曾有小的过失,萧瑀检举他们,但罪责最终没有追究,因此(萧瑀)自己感觉很失落。也因此(萧瑀)被罢免了御史大夫, (太宗)让(他)做太子少傅,不再参预朝政。贞观六年,授予特进,做太常卿。贞观九年,拜为特进,让(萧瑀)再次参预朝政。太宗说:“武德六年以来,太上皇有废立太子的想法却犹豫不决,我在那时候,不被兄弟所容纳,实在有功高不被赏赐的担忧。 (萧瑀)这人不被(他们的)丰厚财物所引诱,不被(他们的)严酷威胁所吓倒,真是个关系国家安危的大臣啊!”8. (1)表现 因此 怀揣 给予、馈赠 为什么 无,没有 (2)D (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4)能够谨慎地独处,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面对天地质问鬼神。 (5)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 (6)B. 阐释慎独的内涵。 (或:解释何为慎独。 ) D. 阐述慎独应具备的条件。 (或:阐述如何做到慎独。 ) (7)面对重金诱惑,杨震心存慎独,廉洁自律,不放纵自己的欲念,拒腐蚀绝不沾,彰显其高尚人品。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内心真诚,就会在言谈举止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即使独处时,他也18依然能保持谨慎不苟,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行动。 (反之,那些在言辞中处处粉饰自我的人,其品行终究会在行动中暴露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