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知识点一 “尊王攘夷” 1.背景:日本_的加剧,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2.概况(1)标志:1860年,一些中下级武士暗杀了幕府实权人物井伊直弼。(2)口号:“尊王攘夷”即尊奉_,赶走外国侵略者。(3)参与者:_是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得到了一些大名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社会各阶层积极响应。,民族危机,天皇,中下级武士,(4)主要活动除了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还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1863年,高杉晋作组织“_”,抗击西方侵略者。 3.局限: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4.结果:
2、1863年8月,幕府在_发动政变,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奇兵队,京都,知识点二 倒幕运动的兴起 1.背景:_运动失败后,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2.领导:高杉晋作、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_等。 3.大政奉还(1)背景农民和市民暴动,动摇了幕府统治。倒幕派:加紧倒幕运动,准备讨伐幕府;密切同_的关系,争取获得天皇的支持。幕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借口,保住实际权力。(2)概况:1867年11月,幕府表示要把政权“奉还”_。,尊王攘夷,木户孝允,英国,天皇,知识点三 戊辰战争 1.原因(1)“大政奉还”后,_仍然控制国家政权,大多数大名对时局还持观望态度。(2)1
3、868年,倒幕派强迫幕府“_”,幕府准备以武力反击倒幕武装。 2.过程(1)1868年1月,_战役,打败幕府军队。(2)1868年4月,幕府不战而降。(3)1869年,扫荡幕府残余,战争结束。 3.结果:彻底打垮幕府,日本进入明治时期,迁都_。,德川幕府,辞官纳地,鸟羽、伏见,东京,【概念阐释】 1.“尊王攘夷”:幕府统治末期,中下级武士认为日本的执政者理应是天皇。他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要求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2.“大政奉还”:是指1867年10月,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还给了天皇。这标志着持续了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也标志着日本封建时代的结束、近代日本的开始。,【思维点拨
4、】 1.倒幕运动比起“尊王攘夷”运动有更大的进步(1)它用武装倒幕代替和平的幕政改革。(2)倒幕派虽然仍有浓厚的尊王思想,但是又赞成按照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改造日本政治体制。 2.大政奉还形式上结束了幕府的统治,而戊辰战争彻底结束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 3.戊辰战争属于倒幕运动的组成部分。戊辰战争是“尊王攘夷”运动和武装倒幕的继续和发展。倒幕派在战争中借助了天皇的精神权威,用暴力手段实现了“辞官纳地”的政治纲领。,【结构图示】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运动的异同,史料一 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决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
5、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主题,史料研读,史料二 开国对日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民族危机的出现使幕府统治也发生了危机。首先它加剧了广大下层群众和以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矛盾。其次,使下级武士看到国家的独立、经济的发展都面临危机,看到幕府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由此,他们在思想上、政治立场上逐渐发生质变,由主张推动幕府改革转变为主张倒幕。,1.史料一反映了高杉晋作从中国遭到列强侵略中看到日本所面临的危机,认为中国抵抗列强侵略失败的原因是军事落后。是指清政府既不能造先进的军舰,也不能造先进的大炮。 2.史料二反映了民族危机对幕府统治的影响,表明民族危机加剧了国内幕府统治危机。,1.史料一中高杉晋作的说法是否有道理?提示 有一定道理。但没有认识到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政府的腐败、因循守旧和武器落后只是落后的表现。 2.依据史料二说明为什么“尊王攘夷”运动会转变为倒幕运动。提示 尊攘派认识到幕府统治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史论归纳 倒幕运动和尊王攘夷运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