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8.3明治维新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 “文明开化 ”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答案: 试题分析:材料逻辑:国之强弱 人民之贫富 物产之多寡 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也就是说日本政府认为国家的强弱取决于工业的发展,故排除 ABC项,D项正确。 考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以明治维新的殖产兴业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明治维新的目
2、的在于富国强兵,而关键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有 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阻碍 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潮流 武士阶层不满幕府的统治 英国首先打开了日本的大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幕府统治危机可以从经济、政治、对外政策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 都是幕府统治危机的体现;第一个武力打开日本大门的是美国,故 错误, 故排除 ACD项, B项正确。 考点:明治维新的背景 点评:】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源,其中对日本封建制度造成最大威胁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即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它瓦解着封建制度,与
3、其他相关因素一起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的根基。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 “日本新词 ”来自中国,而在 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 “日本新词 ”,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从 19世纪中 20 世纪初 “日本新词 ”的变化,反映了 “日本新词 ”由来自中国到影响中国,说明这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日本自身的发展并为亚洲邻国提供启迪和经验,故 C项正确;甲午之役是近代中国由学习英德转向学习日本的转折点,这个可从甲午前后中国留学生
4、的流向可以看出。且 20世纪初大量 “日本新词 ”传入中国,主要也 是这些留日学生的功劳,但 AB项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D项 “先于 ”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C项。 考点:明治维新的影响 点评:考查在比较中得认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认识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 ,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并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与同时期的中国相比,日本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天皇拥有实权 B资本主义发展充分 C武装倒幕成功 D民族危机没有中国严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分析。两者都自上而上的改革方式,但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推翻了旧政权之后进行的,这使 得它的彻底性远远
5、超过当时中国由统治阶级内部部分开明人士推行的洋务运动,这也是其改革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故排除 ABD项, C项正确。 考点:综合比较分析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点评:比较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项目 明治维新成功 戊戌变法失败 社会背景 资义发展水平较高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资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倒幕派实力强大掌握了政权 资产阶级弱小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 具体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推行 变法法令如 “一纸空文 ”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西方侵略中国 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2012年 11月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测试 21题)以下
6、几组历史事件中 符合 “开始于同一年代、分处太平洋两岸国家 ”要求的是 A英国 “光荣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 “光荣革命 ”、美国南北内战 C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内战、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 试题分析:题干限制条件是 “开始于同一年代、分处太平洋两岸国家 ”。英法两国是处于大西洋沿岸,故可排除 ABC项,而美国与日本分别处于太平洋西岸与东岸,符合题干的 “分处太平洋两岸国家 ”,从时间上看,南北战争与明治维新都是在 19世纪中期,故 D项正确。 考点:明治维新 点评:本题考查对明治维新等基本史实识记,解答时须注意限制条件下的对应关系: “开始于同一年代、分处太平洋两岸国家
7、 ”。本题可从地理位置迅速排除ABC项,确定正确选项。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俄国只废除了农奴制,沙皇的专制统治 依然存在,而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开始发展资本主义,故 BC不是共同点;改革前两国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所以 D 项错误;两者其方式都是统治者采用自上而下的改革,故选 A。 考点: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点 点评:该题考查对俄国农奴制度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分析能力。两者的异同点,可以从背景、内容、目的、
8、影响、特点及局限性来比较分析异同点。 19世纪中期,首先以武力迫使日本打开国门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 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武力打开日本大门。故排除ABD项, C项正确。 考点:黑船事件 点评: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再现能力,识记层次,难度小。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 1861年改革 D 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答案: 试题分析:依据题干要求,选项为的对应关系应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废除土地私有
9、制。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圈地运动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依然是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日本明治维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仍是地主掌握土地所有权,是土地私有制。由此可知, ACD项不符合题, B项正确。 考点:综合考查近代各国土地政策 点评:本题实际上是考查了明治维新的土地制度的改革,解答须 理解题干的对应关系限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废除土地私有制。 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确立
10、土地私有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废藩置县的根本目的是削弱各地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 B项正确;废藩置县就是调整国家行政建制,这并不是实质, A项排除; C项永废藩置县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日本土地制度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制,这是经济上的措施,而题干是政治措施,D项与题干无关。正确选项为 B项。 考点:明治维新 的主要内容 点评:明治维新的主要改革措施,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归纳明治维新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 “破旧 ”,通过 “废藩置县 ”废除了封建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通过实行新的身份制,实行了形式上的 “四民平等 ”。二是 “立新 ”,主要有“殖产
11、兴业 ”,发展近代工业; “文明开化 ”,吸收西方文化和技术,实行全盘欧化等。其次,应注意分析上述措施的资本主义性质,理解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明治维新前,日本对外实行的政策类似于 A中国清朝中期 B沙皇俄国 C 1640年前的英国 D 1789年前的法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明治维新前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BCD项四个国家中只有清朝采取这种政策。故排除 BCD项, A项正确。 考点:明治维新的背景 点评:德川幕府统治的日本社会状况。可以从政治、对外关系、经济和社会关系四个方面来归纳。 1政治上: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各等级内部又划分出
12、许多阶层,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2对外关系上:推行锁国政策,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 3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4社会关系上:统治阶级剥削与压迫沉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大日本帝国宪法在制定的过程中,主要参照了下列哪一国家的宪法 A英国 B法国 C普鲁士 D德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日本的国家体制与德国十分相似,因为其宪法借鉴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故排除 ABC项,正确选为 D项。 考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解答时特别须要注意, 19世纪中后期,德国已实现民族统一。不然易错误选择题 C项。 1889年日本宪法的制定是明治维新政治改革的发展,它顺应了日本历
13、史发展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其局限性,国家主权不属于人民,依然掌握在天皇手里,具有深厚的封建性。 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这些历史现象说明日本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A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 B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C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现状 D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 “向将军、大名贷款 ”反映了其经济实力, “购买武士身份 ”、 “参与藩政 ”说明他们希望提高政治地位,而单这些现象无法反映要求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ABD排除,正确选项为 D项。 考点:明治维新的背景
14、 点评:资本主义萌芽及其缓慢发展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1经济上:冲击了日本的封建领主经济,促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政治上:引起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等级秩序的变化,商人地位提高,中下级武士穷困潦倒,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是( ) 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 改革幕 政,实现富国强兵 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 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蒸汽船 ”是工业革命成果,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反映的是美国佩里叩关历史现象。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后,为了富国强兵,进行明治维新,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抵制西方侵略,故 项表
15、述正确,符合题意; 项说法错误,因为当时推翻的是幕府统治,并不是天皇,而且明治维新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没有废除君主制,天皇依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正确选项为 A项。 考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 容 点评:要注意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外国侵略对日本社会产生的破坏性、灾难性后果,同时也要看到它对日本近代社会所起的客观促进性、发展性的特点,另外,区别二者的不同作用,联系此的日本的崛起,认识到外国侵略客观上成了明治维新的 “催化剂 ”。 曾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日本却在明治维新期间开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其原因包括 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 经济、军事实力有所增长 国内市场狭小 解决国内资金不足的问
16、题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资金、市场、原料等问题,而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是促使它走上这一道路的因素,明治维新增强其经济、军事实力是条件,故排除 ABC项, D正确。 考点:明治维新的影响 点评: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原因 1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扩张和侵略是资本主义的本性,日本也不例外洞时日本因国内资源缺乏,市场狭小,对外扩张的欲望更强烈。 2明治维新壮大了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其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3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 色彩浓厚,极易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17、 材料一 “吾人今日之开化非真正之开化,为防止十年后之弊病,惟在于兴办真正之学校 ” 木户孝允在充分比较了欧美等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状况,提出政策建议:在追赶西方列强的过程中,日本应当仿效和学习法国学制为宜。 材料二 明治六年( 1873)日本共有小学 12580所(其中公立 8000余所,私立4500余所),适龄儿童就学率达到 46。到了 1907年,日本人就已经能使几乎所有的孩子上学。同一年实行了小学六年男女混合制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初等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完成。 材料三 明治天皇名义发布了教育大旨,用至高无上的 “诏敕 ”明确规定学校的教育 “要专事阐明仁义忠孝 ”,从政治
18、上束缚学生的思想,着力培植带有忠君爱国头脑的、懂得近代知识技能的工具。 材料四 和洋(大和与西洋)文明冲突深入到中层甚至深层。欧化主义风潮中,“全盘西化 ”论铺天盖地,对日本文化是全面否定;反之,出现复古思潮,兴起国粹保存运动,大肆猛烈地攻击欧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学制改革和教育敕语 无不体现出和洋文明冲突、融合所凝聚的二重性。 以上材料均摘自日本文明史 请回答: ( 1)概括材料一中有关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发展的原因。跟据材料二说明日本教育发展的成效。 ( 2)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近代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材料四与相关知识说明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原因 :对学校教育在国家发展
19、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选择适合日本国情的学制进行改革。 成效 :20世纪初实现了完全免费的小学义务教育 ,建立了初等教育体系。 (2)问题 :向西方学习的同时 ,却用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维护明治统治 ,培养 顺民。 原因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全盘西化与复古思潮的尖锐冲突 ,明治政府选择学习西方学制的同时 ,在精神层面依然采用能够维护自身统治的传统思想。 试题分析:第( 1)问,考查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措施,分析依据: “惟在于兴办真正之学校 ”、 “木户孝允在充分比较了欧美等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状况,提出政策建议:在追赶西方列强的过程中,日本应当仿效和学习法国学制为宜。
20、”第( 2)问,考查明治维新 “文明开化 ”政策的局限性,洋文明冲突、融合所凝聚的二重性突出反映了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和日本全盘西化的过程大量的封建 残余保留下来;原因的分析还应运用阶级分析,明治维新目的之一是维护明治政府的统治,故在精神层面依然有所保留。 考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政策。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有什么借鉴经验: 重视国民素质教育;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广泛发动社会办学; 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和利用外国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21、-(日本)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 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 “美国人跨海而来 ”指什么事件? “这把烈火
22、”的含意是什么?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日本新领导人 ”是如何 “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的? (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答案: (1)美国通过黑船事件打开日本门户。日本民族强烈要求学习西方文明 ,摆脱落后境况 (1分 );强烈反对外来侵略 ,维护民族独立 (2)“奉还版籍 ”、 “废藩置县 ”,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 ,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 ;殖产兴业 ,发展资本主义 ;文明开化 ,提 倡资本主义文明 ;建立新式军队 ,实施富国强兵 (3)抛弃民族传统 ,盲目西化。 (或者是全盘肯定 )态
23、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必须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学习 ,不能盲目照搬。 试题分析:第( 1)问,考查黑船事件,第一小问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再现能力,依据 “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黑船事件;第二小问考查黑船事件的影响,从日本社会对西方列强的态度反应来归纳。第( 2)问,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归纳。第( 3)问,考查明治维新的局限性,从改革中对东西方化的态度,以及封建色彩浓厚的特点角度 分析归纳。 考点:明治维新 点评:从改革的领域、方式、措施、内容等方面分析,明治维新的特点有: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较为全面。 2从改革方式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 3从西化的具体方式上看,不仅仅是简单弓 l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是注重加以更新改造。 4从措施的推进方式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5从改革内容的特点来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