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愚公移山17愚公移山一、通假字1始一 焉(同“返” ,往返)反2甚矣,汝之不 (同“慧” ,聪明)惠3河曲智叟 以应(同“无” ,没有)亡4一 朔东(同“措” ,放置、安放)厝5. 通豫南(同“直” ,一直)指二、词类活用1吾与汝毕力平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险2. 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箕 畚3. 山北之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惩三、一词多义且Error!四、重点实词1帝 其诚(被感动)感2聚室而 曰(商量)谋3. 相 (纷纷地;赞同)杂 然 许4北山愚公 曰(长叹)长 息5. 不可彻(顽固)固6且焉 土石(放置)置7子子孙孙无 也(穷尽)穷 匮8曾不能
2、 魁父之丘(削减)损9寒暑 (更替;季节)易 节10汝 之固(思想)心11. 七百里(方圆)方12. 不若孀妻弱子(竟然)曾五、重点句子翻译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他)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6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六、问题探究1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的行为得到支持的两条根据。众人“杂然相许”并纷纷献计献策,表明他们是坚决支持愚公移山的。邻人刚刚七八岁的孩子也跑来帮忙,说明愚公移山之举深得人心。2文章采用神话色彩的结尾有何作用?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3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