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28937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万 仞 ( ) 箕 畚 ( ) 出入之 迂 ( ) 匮 乏( ) 冀 州( ) 答案: rn bn y ku j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小题 1】惩山北之 塞 : 【小题 2】汝心之固,固不可 彻 : 【小题 3】命夸娥氏二子 负 二山: 【小题 4】北山愚公者,年 且 九十: 【小题 5】帝 感 其诚: 【小题 6】孀妻 弱子 : 【小题 7】 聚室 而谋日: 答案: 【小题 1】阻塞 【小题 1】通 【小题 1】背 【小题 1】将 【小题 1】感动 【小题 1】年幼的孩子 【小题 1】聚

2、集全家 选择题 选出 “其 ”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其妻献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 答案: B 给下列各句找出正确的译文。 【小题 1】帝感其诚 ( ) A.天地感到了他的诚心 B.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小题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 A.于是率领子孙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B.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小题 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 A.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边 B.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边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 A 有与 “河曲智叟亡无应 ”中 “亡 ”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子子孙孙无穷匮

3、也 B甚至,汝之不惠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一厝朔东 答案: A 下列句中划线的 “之 ”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笑而止 之 B跳往助 之 C惩山北之塞 D操蛇之神闻 之 答案: C 下列划线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杂然相 许 (赞同 )寒暑 易 节 (交换 ) B何 苦 而不平 (愁 )子子孙孙无穷 匮 也 (穷尽 ) C而山不 加 增 (加大 )惧其不 已 也 (停止 ) D 方 七百里 (周长 )其 如土石何 (用在 “如 何 ”前,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 ) 答案: B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惩 (chng)山北之 塞 (s) 遂率子孙 荷 (h

4、)担者三夫 B京城氏之 孀 (shung)妻 始 龀 (chn), 跳往助之 C高万 仞 (rn) 曾 (chng)不能损魁父之丘 D河曲智 叟 (su) 一 厝 (cu)朔东 答案: 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人和

5、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答案: C 文言文阅读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北山愚公长息曰 ”中 “笑 ”和 “长息 ”意在说明什么? “笑 ”: “长息 ”: 答案:自作聪明之态可掬 闻智叟之言而长叹,说明愚 公胸有成竹 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小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小题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小题 3】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原因是: 答案: 【小题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小题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小题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精读 精妙品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6、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小题 1】读下列文句,体会划线的虚词,哪些可读得稍重些,哪些只宜轻轻带过。将其分别写在括号内。 北山愚公 者 ,年且九十,面山 而 居:( ) 以君 之 力,曾 不 能损魁父 之 丘:( ) 【小题 2】解释下边划线字的意思。 聚室而 谋 投 诸 渤海之尾: 始 一反焉: 【小题 3】 “如太行、王屋何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

7、这两个句子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请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意思来。 【小题 4】试用原文中的有关语句填充下面这段分析性文字。 愚公虽到了 “ ”的高龄,但还要率全家人去 “毕力平险 ”,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首先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要解决 “ , ”这一交通不便之苦,要实现 “ , ”的明确目标。他不冒然行事,能先与家人商议。当提出移山的主张后,立即得到了子孙们 “ ”的反应。这时其妻 “献疑 ”,又促使他考虑得更周全。最后得到了 “ , ”的主意才开始行动。愚公不顾年迈力衰,亲自参与 “ ”这样的艰苦劳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精神可嘉,令人深受启发。 【小题 5】

8、用 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 )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小题 6】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 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C天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说明只要有信心,目

9、标总能实现。 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说明人定胜天。 【小题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1)文言文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 ( 2) “河阳 ”应理解为黄河的北岸。( ) ( 3) “甚矣,汝之不惠 ”是个倒装句,翻译为 “你太不聪明了 ”。( ) ( 4)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 ) 答案 : 【小题 1】 轻轻带过:者、而 轻轻带过:以、之。读得稍重些:不、之 【小题 1】 商量 之于 才 【小题 1】疑问句: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反问句: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

10、吗? 【小题 1】年且九十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杂然相许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叩石垦壤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1)对( 2)对( 3)对( 4)不对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中情感把握能力。文言句中表强调、突出情感的字词要重读, “不 ”“之 ”突出山之大,愚公力 之衰。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句中 “诸 ”是兼词 “之于 ”的意思。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特殊文言句式的能力。翻译时除了要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完整,还要注意特殊句子

11、的结构形式。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掌握能力。可从原文中找出表达愚公的年龄、愚公移山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家人的对移山的态度、移山的计划以 及愚公亲力亲为的行为等句子去思考。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着本文目的的理解。作者以神话 的形式,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A、 C、 D三选项都不正确。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末以神话形式结束全篇的理解能力。作者以神话结尾蕴含着作者(或者说文本所呈现的)的情感态度:对愚公移山肯定的和赞扬。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

12、人们只能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 望。神灵的出现使结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A、 B、 D三选项都不准确。 【小题 1】本意考查学生对古汉语中 “阴 ”“阳 ”的理解能力。古时把山之南水之北称为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 【小题 1】( 1)( 2)两题考查学生对古汉语中 “阴 ”“阳 ”的理解能力。古时把山之南水之北称为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 ( 3)考查学生对特殊文言句式翻译的能力。 “甚矣,汝之不惠 ”是个倒装句,翻译

13、时 把它顺过来 “汝 之甚不惠矣 ”,翻译为 “你太不聪明了 ”。 ( 4)考查学生如何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这可以从二人和愚公的对话中寻找答案:。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 “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hu)!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外表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从 “献疑 ”的角度说的。 “以君之力 ”带有关心的语气,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语气较轻,说的是她内心的想法,接着提出一个重要问题: “且 焉置土石? ”智叟则用讥笑和嘲讽的语气:

14、 “甚矣,汝之不惠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是有意挖苦, “其如土石何 ”语气则更重,在智叟的眼里愚公完全是一个愚蠢至极、不可救药的老头。所以说 “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 ”是错误的。 语言表达 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不相同的。愚公之妻 “献疑 ”是清洁中的微波,智叟出而高潮至。 连词起连接作用,表示被连接部分之间的关系,指出下列连词所表示的关系。 【小题 1】面山而居。 【小题 2】聚室而谋。 【小题 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小题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答案: 【小题 1】顺承 【小题 1】顺承 【小题

15、1】表示修饰关系 【小题 1】转折 名著导读 填空 【小题 1】愚公移山选自 ,这是一篇 作品。 【小题 2】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 , 的道理。 答案: 【小题 1】列子 汤问 古代寓言 【小题 1】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能力。只要留心书中注释,就能解答。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可从这几方面考虑: 愚公移山所面临的困难 :自己年近九十、运土石的工具简陋、路途的遥远,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等; 愚公移山的决心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移山的结果。 默写 本文中有不少词语保存在现代汉语里,试将下面成语填完整。 【小题 1】奔腾不 【小题 2】移风 俗 【小题 3】诉 理 【小题 4】真相 露 答案: 【小题 1】已 【小题 1】易 【小题 1】诸 【小题 1】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