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课时训练1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201901212150.docx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951247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课时训练1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2019012121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课时训练1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2019012121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课时训练1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2019012121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课时训练1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2019012121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课时训练1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2019012121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课时训练 12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一、选择题1.雄鼠睾丸中有且只有一条 Y染色体的细胞是( )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细胞答案 B解析 精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 2条 Y染色体,A 项错误。初级精母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有且只有一条 Y染色体,B 项正确。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0或 1或 2条 Y染色体,C 项错误。精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或 Y,不一定含有 Y染色体,D 项错误。2.在二倍体动物(染色体数为 2N)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内染色体(a)和核 DNA分子(b)的数目关系如图。正常情况下,此时期细胞内可能发生( )A.两组中心粒分

2、别移向细胞两极B.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为 N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D.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答案 B解析 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前期,此时期染色体数核 DNA分子数=12,A 项错误。如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为 N,B项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期染色体数核 DNA分子数=12,C 项错误。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染色体数核 DNA分子数=12,D 项错误。3. 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0)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

3、NA分子数依次是 20、40、40 和 10、20、20。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B.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C.细胞甲不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D.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答案 D解析 细胞甲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分子数依次是 20、40、40,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分子数依次是10、20、20,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24.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

4、着丝粒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粒分裂导致 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中 DNA的两条链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 2倍答案 C解析 若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 项错误。着丝粒分裂不会导致 DNA数目加倍,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 项错误。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染色体中 DNA的两条链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C 项正确。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 项错误。5.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n 代表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下列

5、有关该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B.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C.可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过程中D.在细胞分裂中出现着丝粒分裂答案 C解析 人体细胞是二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而图示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A 项正确。次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因此此图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B 项正确。次级精母细胞是由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如果分裂后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则初级精母细胞应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 项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产

6、生两个子细胞,D 项正确。6.下图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 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段中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量明显增加B.BC段中 DNA稳定性较差,易出现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C.CD段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D.EF段中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始终相等答案 D3解析 根据图解可知,AB 段表示 DNA复制之前,该时期进行 RNA的合成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A 项正确;BC段正在进行 DNA的复制,该时期由于 DNA的双链解开,其稳定性最差,易发生基因突变,B 项正确;CD段表示复制之后,染色体以姐妹染色单体形式存在,包括间期、

7、有丝分裂前、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项正确;该图如果表示有丝分裂,则 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比加倍或相等,但如果表示减数分裂,则该段表示减后期和末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比相等或减半,D 项错误。7. 现有甲、乙两个取自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已知甲、乙两细胞染色体数相等,且甲细胞中核 DNA含量为乙细胞的两倍,下列关于甲、乙两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细胞均等分裂,则该个体为雄性;若乙细胞不均等分裂,则该个体为雌性B.甲细胞中染色体与核 D

8、NA数目之比为 12,乙细胞中此比例为 11C.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只有一个D.甲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答案 C解析 由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若甲细胞均等分裂,则该个体为雄性;若乙细胞不均等分裂,则该个体为雌性,A 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与核 DNA数目之比为 1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因此细胞中此比例为 11,B 项正确。两个时期的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 项错误。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该时期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

9、分裂完成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D 项正确。8.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 A、a 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 B、b 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 2个B.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 1个C.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 2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答案 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着丝粒分裂,向每一极移动都

10、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 1个,A 项错误。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A、a 等位基因已经发生了分离,因此向每一极移动的荧光点红、黄色不能同时出现,B 项错误。为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发生了复制,基因加倍,此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因此该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 2个,C 项正确。图中的精细胞存在等位基因 B和 b,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B与 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D 项错误。49.(2018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 3月联考)某二倍体生物(2n=4)的细胞分裂图(无突变现象),其中表示 Y染色体,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中有 4个染色体

11、组B.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图产生子细胞含有 a基因和 Y染色体D.图可表示精原细胞的增殖答案 B解析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8条,是体细胞的 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4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图中表示 Y染色体,说明该生物为雄性个体,则细胞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B 项错误;由图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是 Aa,细胞中的大白染色体上的基因是 a,小黑染色体是 Y染色体,所以图产生子细胞含有 a基因和 Y染色体,C 项正确;图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所以图可表示精原细胞的增殖,D 项正确。10.下图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正常分裂某一时期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该

12、细胞处于后期B.该细胞含 4对同源染色体,2 个染色体组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出现过基因重组D.该细胞中可能有核膜形成的小泡答案 D解析 该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含 8条染色体,4 对同源染色体,4 个染色体组。不会出现基因重组。前期核膜解体时形成的小泡此细胞中仍存在。11.(2018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右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精细胞B.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为 Aa5C.该细胞产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D.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后期,此时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答案

13、 A解析 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一个染色体上的片段颜色不同,说明发生了易位,若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分裂结束产生两种不同的精细胞。12.将某一经 15N充分标记 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 2n)置于不含 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 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则第二次分裂中期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4nB.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15N,则细胞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则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被标记的 DNA为 2n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 15N,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答

14、案 D解析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2n,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该过程中 DNA复制了两次,根据 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第二次分裂中期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2n,A项错误。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15N,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 项错误。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根据 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则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被标记的 DNA为 4n,C项错误。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 15N,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现象,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1)表中数据为实验

15、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周期 G1 SG2 M 合计时长/h 1073.51.522若在用 32P标记原料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 DNA合成抑制剂,持续培养 小时,则所有细胞都将被抑制在 S期和 G1/S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 G1期终点前,再加入 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 ,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2)图甲为 XY型性别决定的家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部分染色体),图乙为家鼠某个细胞发生三个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完成家鼠基因组计划时需要测定 条染色体上的 DNA序列,图

16、甲细胞所在家鼠的性别是 。 图甲细胞在图乙中所处的时期是 (填字母),染色体 1和 2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 t和 T基因的原因可能是 。 6图乙中体现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加倍过程的时期是 (填字母),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若是高等植物细胞,在相当于图乙过程时期中,可通过 两种处理中的一种将植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数加倍。若要制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则顺序依次是取材 制片。 答案 (1)15 G 1、S 期交界处(2)21 雌性EF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DE、JK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低温处理、秋水仙素处理 解离漂洗染色解析 (1)DNA的合成发生在 S期,当在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 D

17、NA合成抑制剂时,DNA 合成被抑制,即 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若使其余细胞都停留在 G1,S期交界处,则刚完成 DNA复制的细胞还需要经过G2、M 和 G1期,共需要 3.5+1.5+10=15(小时)。在 G1期终点之前,加入 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 G1、S 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2)根据图形分析已知家鼠体细胞有 20对染色体,19 对常染色体和 1对性染色体,所以家鼠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 19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已知图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位于图乙的 EF 段,染色体 1和 2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应该相同,但是却出现了 t和 T,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图乙中出现 DE、JK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因为受精作用,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若是高等植物细胞,可以用秋水仙素或者低温处理,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制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顺序依次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