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单元整合 热点聚焦(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框图解读一个实质:要明确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两种积累:文化的发展,包括横向积累即文化传播,纵向积累即文化继承。三大措施: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四对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把握好继承与发展
2、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2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4)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理解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4.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角度 科技的作用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交流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发展信息技术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革,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3传承传统文化 守护精神家园注:把左
4、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1.由中宣部等部门支持和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遴选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 100 部经典,并对其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的古代典籍普及读本。此举旨在( )实现经典文化的通俗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 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A. B. C. D.解析 错误,该做法不是为了实现经典文化的通俗化。由相关部门遴选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 100 部经典,并对其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的古代典籍普及读本。此举旨在
5、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故入选。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选 C。答案 C2.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国家教育部决定在 2018 年高考中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范畴。针对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的问题,社会上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样可以化解传统文化危机;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投入过多精力学习传统文化会影响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赞成者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反对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能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的人格 4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A. B
6、. C. D.解析 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错误,传统文化有优秀与糟粕之分。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的人格。题目中,针对把传统文化纳入高考的问题,社会上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样可以化解传统文化危机;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投入过多精力学习传统文化会影响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该观点中的反对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赞成者的合理之处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故入选。选 D。答案 D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如今,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国粹之美、非遗之妙、民乐之雅。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正通过互联网直播平台展示和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圈粉” 。传统文化不仅需要“火起来” ,更需要“活起来”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使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意义。(2)请为传统文化“活起来”写两条宣传标语。答案 (1)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有利于借助大众传媒在传递、沟通、共享方面的作用,促进文化的传播。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活起来”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文化“活起来”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利于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2)用心传承文明,用行成就未来 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言之有理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