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东省滨州市滨州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近来, 无问西东等影视作品相继登上热播榜首。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生动传奇,叙事布局环环相扣,人物形象立体饱满。然而它们最引人注意的闪光点却不是这些,而是结尾时主人公之间关于信仰、生命和爱的对白。其作品内涵的丰富性标志着中国当代战争文艺作品的表达力和反思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意味着当代中国战争文艺作品的自信力开始变得真正强大,因为只有具备了足够强大的自信力,才会产生相应程度的表达力和反思力。就战争题材而言,改革开放初期的作品对战争进行了回望性的思考,但在创作主旨、审美理念和写作手
2、法等方面都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八十年代之后,战争文艺创作开始摆脱单一性态势,出现了新历史主义和国家民族形象意识较强的重构型作品,如红河谷等作品。新世纪以来至今,人们开始对历史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哲理反思型的战争文艺创作逐步成熟,如集结号等。这类作品对生命个体的战争体验进行了存在主义式的追问,对宏大战争历史进行了本质性的探索,具有浓郁的生命哲学思考和理性精神叩问的色彩,达到了中国战争题材文艺创作的新高度。 无问西东等作品能做到在叙述历史、表现战争的同时,既真切再现了战争年代的惨烈风云,又在再现时拥有着足够的自信,对战争双方的个体都表现出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达到了从容自信、包容悲悯的哲思之境。究
3、其原因,主要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既在经济层面上走向了繁荣与富足,在国际事务中呈现出底气十足的大国自信,更在文化领域建构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新体系。这一体系接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在开放化、多元化的语境中确认了前行的思想资源。这一种以“推己及人” “和而不同”为核心的思想,使得文艺作品具备了超越性的自我生长力,为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哲理反思品质奠定了思想资源。战争文艺应当表现战斗者的牺牲精神和英雄壮举,也应当探索战争的历史意义,但却不应热衷于简单地表现胜利方的欢欣之情。战争文艺应该更加关注的是战争如何影响了人,影响了人的身体、生活、命运、灵魂,从而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更
4、好地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质和时代特征的中国故事。中国文艺虽然不能回避诸多不足,甚至也有过大量“抗战神剧”一哄而上的情况,但我们相信,有了立足于本土民族文化传统的底气和全球化的视阈,有了来源于强大自信的深刻反思力,中国的文学艺术就有着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2(摘编自赵启鹏战争文艺的新时代品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无问西东等战争文艺作品相继登上热播榜首,表明战争文艺作品的自信力开始变得真正强大。B. 改革开放初期战争题材的作品在一些方面虽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但其回望性的思考不能否定。C. 中国经济层面上的繁荣与富足以及表现出的大国自信,使得具有自身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
5、新体系建立。D. 中国的文学艺术只要有来源于强大自信的深刻反思力,就有很好的未来, “抗战神剧”可不必理会。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根据当前影视作品的特点,提出了“中国当代战争文艺作品的表达力和反思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一中心论点。B. 文章第二段总结不同阶段战争文艺创作的特点,意在说明战争题材作品的反思力越来越强的观点。C. 文章第三段既从现实的角度阐明文化领域的变化,也从历史角度说明了文艺自我生长力具备的原因。D. 文章由现象阐明观点,再回顾战争文艺的发展,分析了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最后展望未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问西东等影视
6、作品的情节、叙事、人物形象等特点以及关于信仰、生命和爱的对白都是引人注意的闪光点。B. 战争文艺作品的反思性方面, 无问西东要比红河谷更深刻, 无问西东已达到包容悲悯的哲思之境。C. 有了“推己及人” “和而不同”为核心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哲理反思就一定会深入。D. 战争对人的身体、生活、命运、灵魂的影响,比牺牲精神、英雄壮举、战争的历史意义更值得战争文艺关注。【答案】1. B 2. A 3. C【解析】3【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 “自信力开始变得真正强大”的标志是“
7、表达力和反思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C 项, “中国经济层面上的繁荣与富足使中国呈现大国自信”与“具有自身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新体系的建立”在文中是并列关系;D 项,“抗战神剧不必理会”错,原文“但却不应热衷于简单地表现胜利方的欢欣之情” 。故选 B。【2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A 项, “中国当代战争文艺作品的表达力和反思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为“中国战争文艺作品只有具备了足够强大的自信
8、力,才会产生相应程度的表达力和反思力” 。故选 A。【3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C 项,条件关系推导错误,“就一定会深入”表述过于绝对。故选 C。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后面问题。免费的午餐刘心武父亲在世时,曾向
9、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那是 20 世纪 20 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4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
10、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
11、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 ,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
12、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13、”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5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
14、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E父亲给“我”讲他的故事的目的是希望“我”能成为像名流伯伯那样被别人求助的人,而不要成为向别人求助的人,即希望“我”成为一名成功人士。A. 祖父的朋友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又带父亲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最终也没给予父亲想要的帮助。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B. 起初, “ 父亲”代人投考,并不是他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他知道即使考了第一名,他也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只能把替别人考试作为谋生手段之一。C. 这篇小说以“免费午餐”作为题目,因为“免
15、费午餐”既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同时又是行文线索。D. 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 ,这里表现了父亲淡淡的悔恨。5. 题请概括小说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 (6 分)6.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6 分)7. 小说中通过写“父亲”叙述自己的经历以及“父亲”与“我”的对话,能让你悟出哪些生活道理?(8 分)【答案】4. AB 5. 第二段主要写了 “父亲”的才能和年轻时求学的窘况,父亲年轻时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靠为别人投考谋生,因经济拮据,自己上大学的愿望无法实现。被协和医学院录取,准备向“祖父的老友”求助,为下文享用“免费午餐”情
16、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6. 天资聪颖,替别人考试,每次都能考中;性格坚强,祖父远行,后祖母对“父亲”很吝啬,但他毅然离开家庭,独自到社会上去闯荡;自尊心强,祖父的朋友对“父亲”说了一些理解的话,却通过接电话,带父亲和名流吃饭等做法委婉地拒绝了父亲,父亲也便没有提出自己的要求,明白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而不是依靠别人;善于自6我剖析,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 ,每个人在要付出代价时,往往下不了决心,这里又表现了“父亲”勇于自我剖析的可贵品格。 7. 我们对他人的真诚不可妄加揣度,对人家的帮助要知足,心存感激;不可过于祈求并依赖他人物资上的施予;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要靠自
17、己挣;要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但不到万不得已,不付出相当代价,要让人家自己想办法安身立命。【解析】(1)A.“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理解有误。 D.由“父亲”所说的“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可知“父亲”没有“悔恨”之意。 E.“父亲”的希望是“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 (5 分)(2)略(3)略(4)略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 ,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
18、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 ,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bn ch,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
19、,卒全其城。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zh ,摘取)其表语,并媒蘖(借端诬罔构陷,酿成其罪)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7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绍圣初,御史论轼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
20、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 ”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比冠,博通经史(比:等到)B. 属文日数千言(属:连缀,写作)C. 使者发币于官吏(币:金钱)D. 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全:保全)9.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B. 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
21、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C. 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D. 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苏轼自小随父母游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B. 苏轼成年即已博学精通经传历史,后来读庄子 ,产生共鸣。C. 欧阳修见了苏轼的考场文章和求见信,大为赞赏。D. “黄州惠州琼州”的苦难曲折的经历,反倒为我们展现了苏轼豁达的情怀。11. 翻译下面
22、的句子。8(1)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 (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答案】8. C 9. A 10. A 11. (1)苏轼到武卫营去,叫来士卒头目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说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 ”(2)安帝素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之学,派公车特意召请,任命他做郎中,后来又提升为太史令。(3)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解析】【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
23、方法有“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 项,“币” ,结合“高丽入贡” “发” “于官吏”等内容分析,应该是礼物的意思。句意: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故选 C。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9 题详解】试
24、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使者”是作为“发”的主语, “苏轼”是“却”的主语,排除 C 项、D 项。 “然后”是连词,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 B 项。句意:高丽来进贡,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书函用甲子纪年。苏轼拒绝说:“高丽对本朝称臣,而不接受我们的年号,我怎敢接受!”使者换了写熙宁年号的书函,然后才接受。故选 A。【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9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
25、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 项, “苏轼自小随父母游学”不合“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的意思。故选 A。【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 “诣” ,到;“害” ,冲坏、冲毁;“急” ,紧急;“虽” ,虽然;“且” ,姑且。 (2) “雅” ,平素、一向;“闻” ,听说;“善” ,擅长;“征” ,征召;“拜” ,授官;“迁” ,提拔官员,官职改变。 (3)
26、“既” ,已经,之后;“其” ,代词,他们;“或” ,代词,有人;“咎” ,责备、埋怨;“其” ,代词,那;“其” ,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 ,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 ,不能;“极” ,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享受尽;“夫” ,这,那,指示代词;“之” ,助词,的。【点睛】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刚成年时,就博览精通经传历史,写文章每天达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后来读庄子 ,感叹说:“我从前有些见解,不能表述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
27、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 ,很惊喜。后来写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让一下,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 ”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当时王安石正创设推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当之处。王安石更加愤怒,叫御史谢景温论奏苏轼的过失,彻底审查而一无所得,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做了杭州通判。高丽来进贡,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书函用甲子纪年。苏轼拒绝说:“高丽对本朝称臣,而不接受我们的年号,我怎敢接受!”使者换了写熙宁年号的书函,然后才接受。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无法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苏轼到武卫营去,叫来士
28、卒头目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说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 ”士卒头目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力听命。 ”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来,筑起东南长堤。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10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寄托谏言,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把他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惟有神宗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元祐三年,苏轼
29、代理掌管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说不出话来。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苏轼奏请把这些宦官全都驱逐出去。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遭当权的人怨恨。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绍圣初年,御史论奏苏轼所作的文辞命令,认为是讥讽斥责先朝。因此按本官任英州知州,不久降一官级,还未到任,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过了三年,他淡然处之毫不介意,对人不论贤才或是愚夫,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又被贬为琼州别驾,住在昌化。他独自和小儿子苏过一起住,用写书来自娱自乐,时常和当地父老一起来往,如同要在当地终老。
30、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享年六十六岁。有人说:“苏轼自己如果能稍微收敛锋芒,即使不被重用,也可以免去灾祸。 ”虽然如此,假使苏轼因此而改变他的为人,还能成为苏轼吗?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7 分)孤 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 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 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 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 愿斫五弦琴。注: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3 分)(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4 分)【答案】12. 根深叶茂,
31、高大粗壮。 13. 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11;为民造福,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解析】(1)3 分。每点 1 分,表述还可参(2)小题“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 ,2 分。每写出两个给 1 分,对后世的影响 2 分翻译: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接近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岁月越就根越扎实,太阳越炽烈树荫越浓密。清明盛世,也想着解决明间疾苦,想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鉴赏:峄阳孤桐是邹鲁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它最早见于尚书禹贡 , “峄阳孤桐” ,即禹时峄阳孤桐为
32、该地百姓献给大禹的贡品。汉刘会邹山记有“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另, 诗径 , “春秋三传” 、 史记及后代典籍亦多作如是记载,遂为历代诗人墨客歌咏之。如唐李白琴赞:“峄阳孤桐,石耸天骨。根老冰泉,叶苦霜月。斫为绿绮,微声粲发。秋风入松,万古奇绝。 ”峄山现存石刻中有“高风亮节”四字,为北宋书法家黄庭坚所书,据说是赞扬王安石品格的。王安石时任北宋神宗的宰相,力主改革,推行新法,虽遭遇到很大的阻力,仍然锐意改革,毫不犹豫,坚决推行新法。在这种背景下,王安石写了这首诗。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是他人格的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
33、,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_,_ (白居易琵琶行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_,_。 (苏轼赤壁赋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_,而人之所罕至焉,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_,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_。 (白居易琵琶行 )(5)寄蜉蝣于天地,_。哀吾生之须臾,_。(6)去来江口守空船,_。夜深忽梦少年事,_。【答案】 (1). (1)别有幽愁暗恨生,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 (2)诵明12月之诗, (4). 歌窈窕之章 (5). (3)常在险远 (6).
34、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7). ( 4)春江花朝秋月夜, (8). 呕哑嘲哳难为听 (9). (5)渺沧海之一粟, (10). 羡长江之无穷 (11). (6)绕船月明江水寒 (12). 梦啼妆泪红阑干【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幽”“诵” “沧” “阑”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
35、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的天职。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 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A.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C. 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 “当仁不让” ,遇到应该做一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责无旁贷” ,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重在责任。 “义不容辞” ,道义上不容许推辞,强调“道义上” 。第一句中,从语义来看,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应该做的事,故应使用“当仁不
36、让” 。第二句中,前面已经说明“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 ,故后面应是说“教育子女”是父亲的责任。第三句中,强调“出国演出任务”在道义上不容推辞。【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本题中的三个词语, “当仁不让”强调“积极主动” , “责无旁贷”强调“责任” , “义不容辞”强调“道义上” 。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
37、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3【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B.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C.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
38、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 高司机的安全意识。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 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搭配不当,句中主语“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与第二个宾语“表演机会”搭配不当,可在“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前添加“饰演曹操” 。C 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和“事故是由造成的”两个句式出现杂糅。D 项,成分残缺, “可
39、改善营养缺乏”后应补上“现象”或“症状”等成分。故选 B。【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40、组是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14它至今仍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始终保持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难解难分唯独书法艺术的情况不一样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和影响但那影响毕竟在逐渐淡化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的陈述对象为“中国书法艺术” ,与文段开头句的主语保持了一致,并且是一个总括句,领起了下面各句。故应该排在最前面,据此可以排除 AB 两项。的主语应为中的“它” ,因此应在的前面,据此排除
41、 D 项。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17.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不超过 30 个字。材料:据史料记栽,1279 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 ,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1935 年 1 月,中国政府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 132 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1947 年 10 月,中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1983 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
42、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省的管辖下。结论:中国对黄岩岛拥有领土主权的依据是_【答案】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5 分;“最早发现” “(最早)命名” “(最早)将其列入中国版图” “(最早)实施主权管辖”四处,缺少一处扣 1 分;如果超出字格 1 个字不扣分,超出字格 2 个字以上扣 1 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为概括信息题,其应用性、能力性、综合性很强,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得15很紧密。答题时应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进行合理
43、压缩,且注意字数的限制。总括性的句子即能概括语段内涵的句子。先认真阅读语段,最后确定段意。本题要抓住几个关键信息“最早发现” “最早命名” “最早列入中国版图” “最早实施主权管辖”去概括。考点:考查压缩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1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2)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增广贤文(3)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记叙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答案】感恩父母“百善孝为先”中的“孝”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感恩父母,我们的
44、父母给了我们许多用金钱无法买到的东西。他们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命而且还是整个世界。父亲是我们成长的支柱,母亲使我们生活的摇篮。正是因为父母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美丽温暖,而作为子女的我们能以什么来回报他们呢?是金钱,是别墅还是富足的生活?不,这些都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感恩方式。当我们再细心一点,好好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他们最想我们这些子女给他们什么。也许下面的故事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穷苦的山区人们总是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村中的一对夫妇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他们很疼爱这个孩子,不希望他一直处在这大山之中,他们细心地教他识字,让他上了村中唯一的一所学校。在时间的推移下,孩子长大了,有天,他兴致勃勃
45、的对父母说,他要走出山里去,他要去打拼,改变这里,孩子的每一言每一语,是他们的希望。次日,他告别了他们。临走时,他向他们挥手说再见,那脸上是无限的快乐。而他们也洋溢着无边的欣意。岁月匆匆,两人已白发苍苍,脸上的皱纹变得越来越密集。某天,阳光显得异常的明媚,仿佛在庆祝着什么。在那条唯一通向外界的小路上,一位衣着整齐,手提皮箱的男子走进了村庄,他无声的走进他们的院子,两人听见有人来,忙出屋, “爸妈,不孝的儿子回来了。”男子一下子跪在两人面前,他们先是一愣,然后着急的小跑过去保住了男子,大声痛哭起来,母亲说:“没事,没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阳光洒在三人身上,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美丽而又刺眼。1
46、6故事很平常,但每次细细阅读总是那么令人感动。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又希望子女能陪伴着自己。对于远在他乡的子女,只有无限的思念,只愿他们平安。陪伴在身边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好的礼物,最美的回报。但是我们又做了什么?是让他们无比操心?还是与他们对抗,反对他们的唠叨?或是把他们看中的“有出息”置于千里?我们或多或少都做了。感恩父母,可以多听听他们的唠叨,别等到有一天唠叨从自己的耳畔消失再后悔,时间是公平的,他给你的不会比别人多,也不会少。感恩父母,将学习作为物质的回报,多逗逗他们笑,这是我们的感恩方式。别再等待,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来感恩父母。【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
47、。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那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一是因为双亲的年高体健而高兴,再一个是因为双亲岁数大而担心。其实这句话来自论语 ,意思是教育我们要有两种心理:一种是因为天增岁月,父母增寿,身体康健,精神健旺,做子女的怎能不高兴呢;另一种是为父母凭添一丝忧虑,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点就越近,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就越短了,其最终意义是后者,在父母还在世的时候,拿出来我们最大的感情对
48、待父母,不要等到父母离开了才知道去珍惜。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指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浮夸的蝴蝶却是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蜜蜂真挚诚恳,对一切都怀着感恩的心,蝴蝶骄傲自大,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综合材料内容立意,如感恩父母;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善待父母;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他人等。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写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