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预测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 1987 年 2 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 。5 月 10 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 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 ,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 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 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采用排除法,C 项强调的是“九二共识” ,而题干没有体现,故排除。同时,题干根本没有涉及到港澳回归,故 D 项也不符合。另外,至今, “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也没有完全普及,许多台湾民众还是不认同它的,故 A 项说法有误。而根据材料信息“返乡运动”和“想家” ,即可明确 B 项符合。【考点定位】必修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国家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与实践。2.道琼斯工业指数是美国最重要的股价指数,同时也是美国和世界经济的晴雨表。1991 年4 月 17 日,道指首次突破 3000 点,然后持续 10 年一路涨到 2000 年 1 月 14 日的 11723 点。影响这一时期道
3、琼斯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是A. “新经济”的出现B. “自由放任”政策的影响C. 国家管制证券业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美国 90 年代后出现的“新经济”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2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10 年的持续增长。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材料中持续 10 年的增长就是得益于“新经济”的出现。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1991 年后美国经济政策不是完全的“自由放任” ,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C 选项错误,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的主要原
4、因是经济的发展,不是国家管制证券业;D 选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时间是 1995 年,不是 1991 年后美国道琼斯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3.2006-2011 年,历史上首次由两个积怨甚深的民族国家法、德合作编写共同教科书历史 ,但在如何看待二战后美国在欧洲和整个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产生分歧,双方不是通过妥协达成共识,而是列入教科书的“交叉观点”栏目,这一做法A. 化解了法德民族矛盾B. 建构了欧洲的历史认同C. 有利于理性认知历史D. 标志着美国霸权主义的结束【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法德针对分歧的处理方式是“列入教科书的交叉观点栏目” ,承认观点的分歧
5、和争鸣,可见双方能够理性认识历史,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德两国理性处理分歧和争鸣,并未表面该措施化解了法德矛盾的结果;B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法德两国不是通过妥协达成共识,没有建构欧洲的历史认同;D 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美国的政策,且选项内容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4.在某古代思想家纪念馆的大殿内挂着一副楹联,全联是:“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这位思想家曾指出A.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B.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D.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
6、有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3之永馨”可以分析的出这是说的朱熹。朱熹传承了二程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主张格物致知。故选 D。A 项是黄宗羲的主张;B 项是李贽的主张;C 项是王守仁的主张。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朱熹的思想【名师点睛】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的代表人物,在世界的本源上,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社会上即使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是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思想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
7、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但是宋明理学中的积极地成分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5.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A. 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B. “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C.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 官营手工业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 “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
8、可知:A 项“一直”错误;B 项无从体现;C 项不符合清朝乾隆帝时期史实。进一步可知,D 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清朝乾隆帝时期的官营手工业6.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 。作者认为A. 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 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 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4D. 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
9、缺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对行省制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得知作者认为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发展,是两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继续,故 A 项正确;行省制的主要着眼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与题意无关,故 B 项错误;C 项说法正确,但此信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认为“行省制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 ,故 D 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行省制7.哲学家冯友兰提到:“在一个社会从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中的各个阶级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
10、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 ”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B.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C. 宋明时期心学的创立D. 明清时期新思想出现【答案】A【解析】据材料“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社会中的各个阶级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时期,各个阶级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提出要求和愿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故 A 项正确;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在西汉时期,不是社会转型的时期,且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能体现“各个阶级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提出要
11、求和愿望” ,故 B 项错误;宋明时期也不是社会转型的时期,故 C 项错误;明淸时期仍然是封建社会,没有体现“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 ,故 D 项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各个阶级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 ,学生应该正确理解社会转型的含义,联系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即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再联系百家争鸣,据此即可正确判断。8.人民日报社论把总路线的红旗插遍全国提出, “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5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就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 ”与这一评论直接相关的是A. 三大改造的结束B. “一五”计划的完成C. 中
12、共八大的召开D. 掀起了“大跃进”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总路线”是指 1958 年八届二中全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受此影响,国家掀起了“大跃进”运动,故 D 项正确;三大改造的结束是 1956 年,故 A 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是 1957 年,故 B 项错误;中共八大的召开是 1956 年,时间不符合,故 C 项错误。【点睛】1958 年,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概括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确鼓舞中国各族人民的斗志,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但由于忽视了客观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引发了
13、全国范围内的“大跃进” 、 “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反映出应有的成效。9.近代中国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 ,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 。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A. 魏源、洪仁轩B. 洪仁轩、康有为C. 康有为、孙中山D. 孙中山、陈独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是指孙中山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而“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则是指
14、陈独秀的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孙中山、陈独秀。考点: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反思传统文化10.据统计,从 1897 年 12 月到 1913 年 4 月,张园(上海最大的私人园林)举行较大的集6会有 39 起,中外各界人士、各种思想主张在这里汇聚碰撞。导致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是A. 中国社会急剧变革B.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 自然经济不断解体D. 西方民主思想传入【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971913 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深重,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瓦解,为挽救民族危机,一些社会变革如维新变法、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等促进了各种思
15、想先后出现并在此汇聚碰撞,使上海思想界观点异彩纷呈。所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是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民族危机严重不是这一时间段内独有的社会特征,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C 选项错误,自然经济自鸦片战争之后开始解体,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是导致这一时间段内各种思想碰撞的社会根源;D 选项错误,民主思想只是这些思想中的一部分,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11.前苏联学者涅尔谢相茨在其著作中提到:“苏格拉底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有一次,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
16、。 ”材料表明苏格拉底A. 主张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B. 认为有钱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C. 主张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D. 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修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强调雅典民主政治必须重视公民的知识,加强公民的政治修养,以防止出现“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 、 “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的可笑的现象,故 D 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有钱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排除 AB;材料只是批判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并没有主张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排除 C。12.托克维尔指出:“1774 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法国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在大革命之
17、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 14 至 l5 世纪就7废除了农奴制。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 ”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专制社会的君主来改革容易引发危险B. 政治改革落后于经济将加速革命爆发C. 专制王权推动了法国政治经济的发展D. 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 ”可以得出其基本观点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治上的变革,否则
18、就容易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所以选 B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大革命的背景13.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 (1930 年 5 月)刊载了“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 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B. 放弃“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C. 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 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主张“城市中心论” ,说明当时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仍然存在分歧,所以选 D 项。1
19、4.在 18 世纪早期,作家丹尼尔笛福说格拉斯哥城是“大不列颠最清洁、最美好、结构最好的城市之一”但到了 1818 年,当人口再次增长了 3 倍时,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了。1839 年,它被称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 。导致“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 资产阶级革命B. 工业革命8C. 犯罪率的上升D. 对外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依据材料中“1818 年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了1839年,它被称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时间段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在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诸如环境
20、污染等负面影响。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 17 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C 选项是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不是原因;D 选项错误,对外战争不是导致英国格拉斯哥负面问题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15.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A. 思想自由B. 人身自由C. 推翻专制D. 主权在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思想方式”“缺少思想”等关
21、键词可知,康德所强调的是思想上的自由,故 A 项正确;B 项比较片面;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推翻专制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故 C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16.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美国通过 1787 年宪法、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国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A. 法制化B. 渐进性C. 普选制D. 反封建性【答案】A9【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综合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题中四个国家都是通过法律的颁发才确立了民主政治,共同点是依法治国,所以 A 项正确。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
22、国、美国、法国和德国民主政治的确立法制化17.有学者认为:“似乎十分有悖常理但又千真万确的是,对西方实际统治的反抗已大大有助于完成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征服。 ”符合文中所说的“反抗”包括A. 太平天国运动和美国独立B. 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C. 洋务运动以及新文化运动D. 明治维新以及五四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主革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属于国内的农民起义,没有“完成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征服” ,洋务运动本身也不是“对西方实际统治的反抗” ,所以排除 ABC 项,明治维新和五四运动符合题干要求,D 项正确。18.邓小平曾如此解释
23、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C. 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90 年底,中国决定实行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其开放的背景是建立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 年)的成立的基础之上的,故 B 项正确;A 发生在
24、 1991 年,C 项出现在 1992 年,D 发生在 2001 年,A C D 三项不可能成为浦东开放的背景。所以答案选 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共十四大1019.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 封闭性B. 脆弱性C. 连续性D. 分散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特征。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容易受到土地兼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破产,这反映了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
25、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的特征;C 选项不是小农经济的特征,错误;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小农经济分散性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20.1982 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国务院的部委办、直属机构从 100 个减为 61 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 5.1 万人减为 3 万人。而在 1988 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则撤销了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组建能源部、航空航天工业部。由此可知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起步B. 政府职能调整转变已经实现C. 机构改革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D. 依法治国方针得到全面贯彻【答案】C【解析】材料中撤销大部分机构和精简人员
26、,主要是适应 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C 正确;A 是 1992 年开始提出和实施;B 中已经实现不符合事实,是干刚刚起步;D 是 1999 年之后。21.“陶片放逐法(OstraCism) ”,是公元前 5 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 6 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12 月) ,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11A. 是一种绝对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B. 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C. 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D. 是
27、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政治措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陶片放逐法的理解。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法律,而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的,所以 A 显然错误。22.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了民间社会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分别是指A.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B. 法家、儒家、道家、墨家C.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D.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董仲舒
28、改造,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治国的思想实际上都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即外儒内法,因此法家思想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而墨家在经历了战国时期的辉煌后,逐渐衰落,故 D 项正确。考点:百家争鸣点评: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要求学生对各派思想有一个基本认识。23.“985 工程”是 1998 年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国家启动这一工程具体是为了A. 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12B. 贯彻”双百”方针C. 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D.
2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95 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而“985 工程”的启动就是为了实施这一战略,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过渡时期时间是 1949-1956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 选项错误, “双百方针”提出于 1956 年;C 选项错误, “985 工程”涉及的是教育方面,与经济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24.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
30、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三则材料均反映出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A. “福利国家“制度B. 知识经济(新经济)C. 经济全球化D. 第三产业【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遗传基因” “卫星定位” “软件” “因特网”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结合所学可知,知识经济是一种依靠高新技术与高科技发展经济的模式,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 “福利国家”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稳定社会秩序的方式,与材料内容无关;C 选项错误,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与材料内容无关;D 选项错误,第三产业是服务
31、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25.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中国早期的昭穆之制A. 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13B. 是在分封诸侯之后逐渐形成的C. 有利于形成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D. 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题干体现的是中国早期的昭穆之制,这是周朝整肃家庭秩序,尤其是财产和权位的继承顺序的需要,是依据宗法血缘来规定的,所以 A 正确;B 宗法制和
32、分封制是同时形成的,排除B;C 中封建新秩序表述错误,当时是奴隶社会,排除 C;D 是商朝政治的主要特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25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政府后,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重新确立了以明朝为宗主国的地区安全合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凡是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的国家,都须经过明朝的认可与册封,发生王位更替时,也要经过明王朝的许可,新王也须得到明朝的册封,这也被藩属国视作其政权合法性的标志。在这种宗藩关系下,明朝与藩属国之间,虽然名义上是君臣关系,但实际上对藩属国的内政并不干预,即使藩属国
33、之间发生王位争夺的政变,明朝也很少出兵,而仅仅是对篡夺王位者予以道义上的谴责,或者积极从中斡旋。一般情况下,新的国王也会主动与明朝缓和关系,尽量争取明朝的册封和认可,这也是其寻求合法性与巩固权力所必需的。由此可见,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殖民侵略,对于这一点,即使是西方学者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如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就指出,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 “不是一种侵略性的帝国主义” ,而是“表现出传统的文化主义 ”。摘编自张献忠略论中华文明没有侵略和称霸的基因材料二 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
34、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不论是否有意,美14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 ,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
35、与德国 1897 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摘编自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 1890190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宗藩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弊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地方,并分析其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大国之路不同走向的主要因素。【答案】 (1)特点:注重地区安全与稳定;二者关系松散(宗主国基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政或藩属国相对独立) ;双方政治地位不平等;经济联系以朝贡贸易为主;处理双方关系以怀柔、安抚为主。弊端:助长明朝统治者唯我独尊的自大心理,不利于近代平等外交关系的建立;厚往
36、薄来的朝贡贸易造成了财政紧张;松散的宗藩关系缺乏稳定性,不利于抵御西方的侵略。(2)不同:不以单纯领土扩张为目的,而是建立“无边界的资本帝国” ;不与传统大国(英国)军事争锋,积极扩张自己的实力。影响:促进美国崛起,使其成为“世界国家” ;客观上推动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侵犯了相关国家的主权完整及经济利益。(3)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理念;世界各地的联系程度;时代背景。【解析】【详解】 (1)依据材料“明朝政府重新确立了以明朝为宗主国的地区安全合作体系”可知明朝注重地区安全与稳定;依据材料“明朝与藩属国之间,虽然名义上是君臣关系,但实际上对藩属国的内政并不干预”可知明朝政府和藩属国之间关系松散,双方名
37、义上是政治上不平等的君臣关系;依据材料“表现出传统的文化主义 ”结合所学可知,双方的经济联系以朝贡贸易为主,明朝政府在处理与藩属国关系时以怀柔、安抚为主,与西方的殖民侵略完全不同。依据材料第一问的作答结合所学可从传统的宗藩关系不利于近代平等外交的建立、造成明王朝财政紧张、不利于抵御西方侵略等角度分析作答明代宗藩关系的弊端。15(2)依据材料“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 、 “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 ”可概括得出美国建立“无边界的资本帝国”和不与传统大国正面争锋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可从美国的崛
38、起、推动世界经济联系的增强、侵犯他国利益等角度分析作答其影响。(3)依据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知,影响大国之路走向的因素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理念、世界各地的联系程度及相应的时代背景等。27.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中国“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 5 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不同时期的城市折射出当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 “商人贸于四方” ;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
39、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 。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族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更强大的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 ,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材料三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40、。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16(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兴起的原因。【答案】 (1)明清时期,生产性、专业性的城市出现;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2)政府行政控制较强;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的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
41、家实行专卖政策。(3)列强侵略;通商口岸的开辟;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解析】【详解】 (1)依据材料“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 ”、“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从专业性生产的城市出现、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城镇经济繁荣及工商业市镇兴起等角度可概括得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2)依据材料“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 、 “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 、 “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从中国城市发展受到行政控制、缺乏法律保护、国家控制工商业发展等角度概括得出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3)依据材料“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 、 “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 、 “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 、 “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可从列强的侵略、通商口岸的开辟、近代工商业的推动、新式交通的影响等角度概括得出中国近代城市兴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