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透析专题17热点聚焦热点1弘扬传统文化课件201902252191.pptx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954964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41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透析专题17热点聚焦热点1弘扬传统文化课件201902252191.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透析专题17热点聚焦热点1弘扬传统文化课件201902252191.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透析专题17热点聚焦热点1弘扬传统文化课件201902252191.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透析专题17热点聚焦热点1弘扬传统文化课件201902252191.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透析专题17热点聚焦热点1弘扬传统文化课件201902252191.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 17,热点聚焦,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史为鉴。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对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思考,对未来社会的一种前瞻。多年来高考文综历史题一直坚持“时代性”原则,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落实“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引导学生放眼社会现实,以历史的规律阐释社会热点,以历史的原理折射社会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联系、将来问题立足现实”的命题特点。哪些历史问题属于热点问题呢?热点问题又如何界定呢?一般认为历史热点问题分为以下四个方面:,PART 01,热点1 弘扬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统文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2、,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的治国主张 儒家认为社会秩序出了问题,主张通过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来恢复周朝的礼乐秩序;墨家认为社会秩序有问题,主张建立平等、兼爱的社会;道家认为不能人为制定秩序,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法家认为旧秩序已经被淘汰,主张通过改革建立新秩序。 (2)诸子百家争鸣的焦点 儒墨之争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儒道之争的焦点是“有为

3、”还是“无为”;儒法之争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2.从发展角度归纳中国古代儒学的演变 (1)战国时期:荀子将儒学与法家思想相结合,提出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儒学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2)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以“大一统”和“天人感应”为主的新儒学,使儒学走向宗教化、社会化。 (3)宋明时期:儒学兼收佛、道思想,创立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促进了“三教合一”,使儒学走向哲学化、思辨化和世俗化。 (4)明清之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儒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3.“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理

4、念 (1)形成 汉武帝时,国家稳定,步入正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同时“崇儒尚法”,逐渐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 (2)发展:这种思想尤其体现在存在时间较长的汉、唐、明、清等封建统一王朝。 (3)影响:儒、道、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精华部分对现代中国仍有借鉴意义。,4.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1)政治:作为官方的统治思想,规范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 (2)法律:法律儒家化,礼法结合,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法律建设。 (3)民族性格:重仁义、责任,促进了民族

5、性格的形成; “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形成了民族性格中的保守性、封闭性。 (4)经济:崇德保民,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繁荣;促进明清商帮以义取利、注重诚信经营风格的形成。 (5)思想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6)对世界: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形成以儒学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5.儒学的现代价值 (1)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2)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个人修养

6、:“正身自省”“舍生取义”强调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进行。 (4)政治建设:“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二、中国传统科技成果 1.四大发明及其外传 2.数学、农学、医学等成果 3.古代科技的特点 重经验轻实验,重实用轻理论,重综合轻分析,主要服务于农业。,三、古代文学艺术1.文学 (1)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写作风格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反映了文学的发展逐步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 (2)古代文

7、学的发展与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经和浪漫主义风格的离骚。 汉赋以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 唐诗的繁荣反映了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 宋元时期,宋词、元曲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以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明清时期,古代小说的创作达到顶峰,反封建方面的小说增多,这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的时代特征。,2.书画、戏剧艺术 (1)汉字演变: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由繁到简。 (2)古代绘画风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魏晋时

8、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却不愿随波逐流,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唐朝: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两宋: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画家的追求从注重写实转变为注重意境。 明清时期: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格调清新的绘画作品和个性鲜明、狂放的画家,如“扬州八怪”等。 (3

9、)戏剧:元杂剧与京剧。,四、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2.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3.儒家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西方启蒙思想的重要思想渊源。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宣传者,他和“百科全书派”把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成为德国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以此反对罗马教廷的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视角: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

10、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 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1.(视角: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 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 解析 根据材料“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

11、”可知,“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故选C项;“隆礼重法”是荀子的思想主张,而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诸侯国并没有统一的治国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不能理解为礼制成为诸侯治国的依据,故B项错误;材料与儒、法两家是否有渊源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2.(视角:董仲舒的思想)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的儒学很杂,包括先秦各家思想、巫蛊方术,因此提出天人合一,更多的是充满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据此推断,该学者强调董仲舒的儒学( )。 A.侧重于宣扬“君权神授” B.经糅合改造为正统思想 C.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背离了先秦时的

12、儒家思想,解析 题干“董仲舒的儒学很杂,包括先秦各家思想、巫蛊方术”说明董仲舒的思想糅合先秦各家思想,故B项正确。“君权神授”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故排除。董仲舒的思想糅合先秦各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B,3.(视角:宋代理学的时代精神)唐末五代时期,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故其社会地位并不高。入宋以后,宋朝皇帝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由此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这反映出( )。 A.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B.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 C.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民族融合推动了民间信仰变革 解析 根据材

13、料“入宋以后,宋朝皇帝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和金朝统治者均宣扬忠义等伦理,而关羽的形象符合儒家思想的观点,这反映了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故A项正确;小说繁荣于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理学整合了其他价值观念,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民族融合推动民间信仰变革,故D项错误。 答案 A,4.(视角: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顾炎武在明亡后写郡县论,全面总结明代县制,并提出救治方法。他写道:“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对

14、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体现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 B.顾炎武主张恢复先秦的分封制 C.郡县制是明清之际弊端丛生的根源 D.顾炎武建议削弱县级行政权力 解析 材料“全面总结明代县制,并提出救治方法”说明材料是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解决,属于“经世致用”的思想,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主张适当扩大郡县的权力,而不是倒退回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分析了郡县制造成明朝国弱民穷的原因,但无法说明郡县制是明清之际弊端丛生的根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弱民穷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主张扩大郡县的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1.(视角:思想对社会转型的影

15、响)战国时期有人将以下五种人称为“蠹”(蛀虫):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种言论适应了当时( )。 A.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强化贵族统治的需要 D.维护地方稳定的需要 解析 根据“战国时期”这一时间信息,可以推测当时的社会兼并战争频繁,而被称为“蠹”(蛀虫)的五种人在兼并战争中都作用不大,故选A项;中央集权是秦朝大一统之后才有的政策,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这种言论主要是适应地主阶级掌权的需要,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主要任务是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求得生存是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故D项错误。

16、答案 A,2.(视角: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A.地方吏治废弛 B.试图重建礼乐制度 C.君主专制加强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 援引儒家经典春秋判决案件,说明儒家伦理渗透司法,儒家伦理得到强化,故选D项;某地方官犯罪并不能说明当时地方吏治废弛,故A项错误;援引春秋判决案件并非重建礼乐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君主与大臣之间的矛盾,而是君主听从了太尉的意见,故C项错

17、误。 答案 D,3.(视角:儒家孝道思想对门阀制度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这主要是因为( )。 A.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 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 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 解析 材料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即士人阶层为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而极力推崇孝道。此现象与当时的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高低分享政治权力有关,由此可见追求孝道思想是维护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故A项正确。B项“唯一”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汉朝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

18、;D项与“超越了忠君的思想”不符,故错误。 答案 A,4.(视角:宋明理学的影响)元代修史,朱熹及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再被列入儒林传。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B.明代理学取得突出的成就 C.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 D.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 解析 明代王阳明发展心学,促进了理学的繁盛,且他的学说逐渐成为主流学说,并取得突出的成就,故选B项;宋代理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道学的批判,故C项错误;道学是理学起源时期的名称,在宋

19、代它只是理学主流学派程朱理学的特称,不包括陆九渊的心学,故D项错误。 答案 B,1.(视角:唐代的雕版印刷术)爱日斋丛抄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 )。 A.活字印刷术自唐末开始使用 B.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C.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 D.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解析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在宋朝,A项错误;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是在东汉,B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反映出刻板印刷术已经传入西方,排除C项。由“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可知,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广为流传,推动了文化发展,D

20、项正确。 答案 D,2.(视角: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的序言中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李约瑟也认为在明朝,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这说明明朝( )。 A.传统科技仍然处于世界前列 B.与西方相比科技水平已经落后 C.实验科技与西方科技难分伯仲 D.西学东渐使中西科技密切交流 解析 材料“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说明我国的传统科技在当时仍处于世界前列,故选A项;材料“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说明我国古代科技与西方水平相当,故B项错误;我

21、国古代强调实用技术,实验科技水平不及西方,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中西科技的密切交流,故D项错误。 答案 A,1.(视角:通过古典文学考查史学研究方法)东汉班固西都赋记载:“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东西)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当代学者据考古发掘绘制了下面的汉代长安城遗址图。如上述材料及下图同时被用来研究汉代城市,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文学作品能够完整反映历史信息 B.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的成果与文学作品互证历史,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题干材料内容为班固西都赋描绘的汉代长安

22、城市分布状况,而当代学者根据考古发现绘制了汉代长安的城市分布图,两者在“十二之通门”“三条之广路”“(东西)九市”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体现了考古发现和文学作品可以共同印证历史,故D项正确。A项内容只强调文学作品,对材料的解释不够全面,且“文学作品能够完整反映历史信息”的说法不准确,故A项错误。B项只强调考古发现对历史研究的作用,并没有体现文学作品的作用和两者的相互关系,不能完整反映题意,故错误。题干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的相互印证,而非C项所叙述的单方向的证实,且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 答案 D,2.(视角:唐代书法)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

23、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玮,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唐代书法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唐代书法“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可以看出唐代“尚法”的审美追求,从“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玮”可以看出唐代“尚情”的审美追求,故选C项;根据唐代楷书、草书共存的局面可以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可以排除;三教合一与楷书、草书共存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答案 C,3.(视角:文学的世俗化倾向)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剧自文

24、章上言之, 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 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 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元杂剧( )。 A.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 B.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 C.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 D.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解析 根据材料“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 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可知,元杂剧反映了当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故选A项。 答案 A,(视角: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比较)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轴心时代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相通之处是( )。 A.探讨人类的普遍道德标准 B.研究抽象意义的哲学理论 C.提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D.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解析 孔子提岀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苏格拉底提出了“知识即美德”,二者都对人类的普遍道德标准进行了探讨,都重视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孔子的学说多是入世之学,较少涉及抽象意义的哲学理论,排除B项;尽管二者都提出了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但其主张迥异,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孔子的思想,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个性发展,排除。 答案 A,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