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1讲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7.pptx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965379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58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1讲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7.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1讲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7.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1讲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7.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1讲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7.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1讲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7.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分层突破命题多维研析,第21讲,考纲要求,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 (2)内容 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 为中心。 (3)影响: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解放思想,考点一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知识回扣,经济

2、建设,2.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 经济体制:实行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行政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 。 (2)城市改革 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体制:以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家庭承包经营,村民委员会,按劳分配,(2)过程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992

3、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意义 经济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了 。,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小康水平,【图画证史】从“粮票”到“股票”的演进图(a) 粮票 图(b) 股票 图(a)代表着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图(b)体现了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者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后者以市场配置资源。,【构图解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构

4、图解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史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作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核心探究,命题点一 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史料二 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于经济体制

5、改革的决定,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出1978年以后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说明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史料二主要阐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必要措施。,【答案】不变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制形式没有变;变是指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产品分配形式发生了变化。, 史料运用 1史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不变”与“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答案】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2据史料二,概括指出1984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史论归纳 经济体制改革

6、的内容、特点 (1)内容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进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进行了局部的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个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各种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

7、的自由流动,各种经济资源由市场来发挥决定性配置作用。 (2)特点 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史料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

8、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首先在安徽、四川试行,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农村。在城市也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由点到面,先试点后推广。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发展史,命题点二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主要阐述了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具体实施的举措。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 (2)史料二阐述了计划经

9、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性质的标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史料二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答案】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经济体

10、制改革的进程,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答案】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2如何认识史料二的观点?, 史论归纳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1.经济特区的创办 (1)过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 为主。 (3)影响: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 ,对沿海地区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市场调节,考点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知识回扣

11、,排头兵,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相继开辟长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3)经济技术开发区 设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具有 的特点。 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珠江三角洲,知识密集,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目的: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 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开放: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2、(3)成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 的重点和标志。 4.对外开放格局 (1)表现: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2)特点:全方位、 、宽领域。,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多层次,【误区警示】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特”的区别 经济特区的“特”是指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的“特”是指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构图解史】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史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

13、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核心探究,命题点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史料二 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说明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表明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放世界。说明中国对外开放是吸取了近代中国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14、需要。 (2)史料二阐述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历程。分析了开放的地点和范围,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的特点。 (3)史料三表明了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变化。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史料三 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答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三,说明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曲折发

15、展,具有被动性。,2结合史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近代有何不同。, 史论归纳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改革目标看:对外开放能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明考情,【解析】C 本题以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

16、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据题干中“1990年”和“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这份报告的主旨不是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排除A项;题干中不能体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排除B项;据题干“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该报告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主张摆脱传统的单一计划经济模式,故C项正确;据“提交中央的报告”可知,该报告应是针对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所作,D项表述偏离了题干主旨。,考题1 2017全国卷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

17、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解考题,考题2 2016全国卷 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约460万公顷),总产量却增加337亿千克;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约3.5万公顷),总产量增加652万担(32.6万吨);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约240万公顷),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民生

18、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析】 A 本题以1980年与1975年相比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但产量增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关键信息是1980年与1975年相比,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产量却增多。对比两个时间,联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0年时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C项错在“完成”,D项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考题3 2012新课标全国卷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

19、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考查改革开放的重大进程。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提出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所以答案为A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成分,排除B项;C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考题4 2016海南卷 1979年7月,中

20、共中央作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 )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解析】 B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之后以广东和福建两省为基础建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故选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安徽和四川开始的,与广东和福建两省不符,A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与1979年不符,C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始于1984年,与1979年不符,D项错误。,考题5 2015天津卷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

21、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 A.服务于天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D.加强天津对内地的辐射作用,【解析】 C 本题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其目的是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故正确答案为C项。,【解析】 C 根据题意可知,中国

22、政府在1978年底快速引进外资以发展经济,体现出中国政府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故选C。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提升国力,A项错误;1978年中国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B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中国政府快速引进外资,未体现出在工业化建设上的急躁冒进,D项错误。,11978年,中国政府全年签订了78亿美元的外资引进协议,其中有一半左右金额是12月20日到年底的短短10天里抢签的合同。这反映出 ( ) A.对外开放主要目的是吸引外资 B.中国完全打破了西方世界的外交孤立 C.中国政府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D.中国政府在工业化建设上的急躁冒进,练经典,考向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23、会,2现代中国的三代新人:从“新青年”到“新人类”认为,从20世纪初到今天的现代中国产生了三代新人。第一代新人,叫作新青年,大体出生于1911年到1949年之间第二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新人,他们大体出生于1949年到1979年之间第三代新人,叫新人类,出生、成长于1979年前后到现在。材料中划分中国“三代新人”的主要依据是( )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思想观念的变化 C.经济体制的变化 D.三次历史性巨变,【解析】 D 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第一代新人出生在辛亥革命后,第二代新人出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三代新人出生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因此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故

24、选D。第一代新人和第三代新人所处时段社会制度未发生变化,A项错误;思想观念的变化不能作为主要依据,B项错误;1978年后的经济体制改革第二代和第三代新人都有经历,C项错误。,3下表是某一时期我国部分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对时间及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阻力 B.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困难中前行,考向2 经济体制改革,【解析】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分田单干,但由于改革初期人们对于分田单干思想认识不够,导致出现材料中的

25、现象,故选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纠正“左”倾错误,但没有实行分田单干,B项错误;“文革”时期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农村以人民公社为主,与材料中的内容不符,C项错误。,41984年10月,中央决定:将国有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此规定( ) A.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 B.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C.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解析】 C 根据材料“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得出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选C。材

26、料“1984年”“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表明国家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推行政企分开,减少国家对企业的行政管理,A项错误;材料中“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并没有说明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B项错误;材料的落脚点是企业,并未体现工人待遇的提高,D项错误。,5“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最终明确了上述引文中“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是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解析】 C 据所学可知,“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

27、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故选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转折性的会议,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中共十二大是1982年召开的,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轨道上来,B项错误;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无关,D项错误。,考向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 B 根据材料“1997年至2001年,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7.2万家发展到30多万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故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所有制结构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8、,A项错误;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是经营方式的转变,不代表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加快,C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与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关系不大,D项错误。,61997年至2001年,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7.2万家发展到30多万家,截至2002年底,上市公司已达1270家。这一时期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说明我国( ) 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C.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加快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7下表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表(部分)。其中顺差额持续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表(199419

29、98)(单位:亿美元)A.对外开放拉开序幕 B.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C.中美关系适度改善 D.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解析】 D 1992年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故选D。对外开放拉开序幕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A项错误;1994年到1998年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与史实不符,这一阶段人民币保持稳定,B项错误;中美关系适度改善是在20世纪70年代,C项错误。,81984年10月1日,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传遍大江南北。此口号 (

30、 ) 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体现了经济特区创新的实干精神 C.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D.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解析】 B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特区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口号,体现特区的实干精神,故选B。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展开,A项错误;经济特区的做法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典范,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1992年才开始,D项错误。,考向4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解析】 B 浦东开发开放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故选B。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于21世纪初,A项错误;浦东开发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而不是转移对外开放的中心,C项错误;浦东开发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无直接关系,D项错误。,92010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20周年纪念。从阡陌农田到楼宇林立,从冷僻土地到繁荣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开发开放标志着中国( ) A.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 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S ETS 300263-1995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elephony 7 kHz teleservice - Service descriptio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7kHz电话远程业务 业务描述》.pdf DS ETS 300263-1995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elephony 7 kHz teleservice - Service descriptio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7kHz电话远程业务 业务描述》.pdf
  • DS ETS 300264-1995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elephony 7 kHz teleservice - Service descriptio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可视电话远程业务 业务描述》.pdf DS ETS 300264-1995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elephony 7 kHz teleservice - Service descriptio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可视电话远程业务 业务描述》.pdf
  • DS ETS 300265-1994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elephony 7 KHz teleservice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formation flows《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7kHz电话远程业务 操总力和信息流》.pdf DS ETS 300265-1994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Telephony 7 KHz teleservice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formation flows《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7kHz电话远程业务 操总力和信息流》.pdf
  • DS ETS 300266-1994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Videotelephony teleservice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formation flows《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可视电话远程业务 操总力和信息流》.pdf DS ETS 300266-1994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Videotelephony teleservice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formation flows《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可视电话远程业务 操总力和信息流》.pdf
  • DS ETS 300268-1995 Network Aspects (NA)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Protocole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 (PICS)《网络特点(NA),城域网(MAN) 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pdf DS ETS 300268-1995 Network Aspects (NA)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Protocole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 (PICS)《网络特点(NA),城域网(MAN) 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CS)》.pdf
  • DS ETS 300270-1995 Network Aspects (NA)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PLCP) for 34 368 Mbit s -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pdf DS ETS 300270-1995 Network Aspects (NA)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PLCP) for 34 368 Mbit s -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pdf
  • DS ETS 300271-1995 Network Aspects (NA)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PLCP) for 139 264 Mbit s -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pdf DS ETS 300271-1995 Network Aspects (NA)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PLCP) for 139 264 Mbit s -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pdf
  • DS ETS 300272-1995 Network Aspects (NA)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PLCP) for 155 520 Mbit s - CCITT Recommendations G 708 and G 709 - Sr.pdf DS ETS 300272-1995 Network Aspects (NA)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PLCP) for 155 520 Mbit s - CCITT Recommendations G 708 and G 709 - Sr.pdf
  • DS ETS 300273-1995 Network Aspects (NA)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management《网络特点(NA),城域网(MAN)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管理》.pdf DS ETS 300273-1995 Network Aspects (NA)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management《网络特点(NA),城域网(MAN)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管理》.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