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13 威尼斯商人(节选),字词盘点 1.读生字,2.识多音,3.辨字形,4.解词语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钧裁:恭请作出决定。 癖性:个人特有的癖好和习性。 卑贱:卑鄙下贱。 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契约: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牵涉:一件事情关联到其他的事情或人。 延纳:接待,接纳。 抵触:跟另一方有矛盾。 袒露:裸露。 甘霖: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凛然:严肃而可敬畏的样子。 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 倾
2、家荡产:把全部家产丧失净尽。,有例可援:有前例可以引用。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遍稽群籍:查考遍了众多的书籍。 博学多才:学问广博精深,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置之死地:使人处在死亡的绝境。 万恶不赦:罪恶多端,不能被赦免。形容极端恶毒。 逼人过甚:过分地逼迫别人。,作家作品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主题思想 威尼斯商人是莎
3、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写作背景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一,大约写于15961597年,是莎士比亚从写作喜剧转向写作悲剧的承前启后的代表作,是一出具有悲剧因素的出色喜剧。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当政的繁荣昌盛时期,尤其在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海外贸易也盛极一时。当
4、时人们对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有好感,对高利贷者却极端厌恶、痛恨。这部戏剧明显地体现出莎士比亚的爱憎情感。,课文结构,问题探究1.阅读全剧,说说莎士比亚对夏洛克这一人物持什么样的态度。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样一个极端利己的高利贷者的形象,作者恨夏洛克的冷酷无情,同时通过夏洛克,又为一切受民族与宗教歧视的犹太人鸣不平,体现了作者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 问题探究2.分析剧中各类人物有什么性格。 夏洛克:贪婪、吝啬、残忍、固执、冷酷无情。 鲍西娅:博学细心、精明能干、足智多谋、落落大方。 安东尼奥:慷慨助人、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面对尖锐的斗争形势不能斗争、不会斗争,表现出软弱、妥协的一面。 巴萨
5、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问题探究3.戏剧威尼斯商人有什么艺术特色? (1)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塑造形象。 冲突是戏剧的基础,无论是突出人物性格,还是故事情节的发展,生活本质的揭示,主题的表现,均需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开。 课文节选的是第四幕第一场,主要描写威尼斯法庭审判“一磅肉”案件的经过,是全剧的高潮。故事有三条线索: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娅结成眷属;罗伦佐与夏洛克女儿杰西恋爱和私奔;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三条线至此会合到一起,主要人物全部登场,戏剧冲突的双方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交锋,最
6、后形成紧张而尖锐的转机性冲突,构成了戏剧冲突的高峰,决定了胜负。从夏洛克一上场,激烈的争辩立刻开始,而且越来越激烈。剧本通过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三人从劝到骂,态度一个比一个严厉,夏洛克反驳也越来越厉害,而且显然占了上风,使剧情有层次地推进到高潮。,鲍西娅上场,在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问题上,事情似乎会按夏洛克的意向发展,夏洛克兴高采烈。安东尼奥向朋友告别。就在这时,剧情急转直下,鲍西娅的“照约执行”竟使夏洛克陷入绝境。恶人终于受到惩罚。在这场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夏洛克这个贪婪、残忍、凶狠的剥削者的形象,也鲜明生动地刻画出来了。鲍西娅的智慧、勇敢沉着的性格特征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2)塑造了个性
7、鲜明的典型人物。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决不是将其当作某种概念进行图解,而是在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通过行动和语言来刻画。围绕一磅肉的诉讼,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参加斗争,从而表现出各自的性格。夏洛克的贪婪残忍,鲍西娅的聪明机智,安东尼奥的侠义豪爽都写得栩栩如生。即使是次要人物,个性也很鲜明,如稳重慈祥的公爵、暴躁易怒的葛莱西安诺,也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3)语言丰富生动。 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比喻,使词语华丽生动。例如巴萨尼奥对夏洛克说:“初次的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夏洛克不正面回答他,而只是说:“什么!你愿意给蛇咬两次吗?”用这个比喻表示出对安东尼奥的仇恨和杀害安东尼奥的决心。 接着安
8、东尼奥也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他对夏洛克的认识:“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因为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运用这些比喻,使语言丰富多彩,台词虽长,但无累赘之感,给人以一种文辞华丽流畅的艺术美感。 本剧中还有不少戏剧语言的夸张用法,例如夏洛克对鲍西娅的奉承,以及葛莱西安诺对夏洛克的“回敬”“挖苦”等,不仅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加强了喜剧效果。,思路点拨设置此题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加深对戏剧主要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于体会作者在戏剧构思上的独特匠心。,问题探究4.怎样认识这场戏的喜剧性? 这场戏的情节富有奇特的浪漫色彩,大开大合,紧张曲折,很有喜剧性。剧中有夸张(如夏洛克提出割一磅肉的荒唐要求;鲍西娅对“割一磅肉”的法律解释;鲍西娅与尼莉莎女扮男装,和她们的丈夫同时出庭,她们的丈夫却不明真相)、对比(安东尼奥、公爵等人的宽恕仁慈与夏洛克的固执凶残)、悬念、突转(鲍西娅抓住契约中的破绽制服夏洛克,使冲突朝有利于安东尼奥的方向发展)等戏剧技巧的圆熟运用,有仁慈与残忍,友谊和仇恨,复仇和报应之间的尖锐对立以及情节发展的波澜起伏、出人意料,充满着极强的张力,充分显示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