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9寓言两则课件新人教版2019013015.ppt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967953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9寓言两则课件新人教版201901301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9寓言两则课件新人教版201901301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9寓言两则课件新人教版201901301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9寓言两则课件新人教版201901301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9寓言两则课件新人教版201901301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寓言两则,29,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纪昌学射,扁鹊治病,1.学习目标 2.相关资料 3.字词精讲 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5.课文解读 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7.课文结构 8.课文主旨 9.课堂拓展 10.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1.当堂检测 12.课后作业布置,1我要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妻子、理睬”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重点) 3我要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探讨,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难点),扁鹊 真名秦越人,战国时医学家。 战国初年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

2、)人, 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著名 医学家。扁鹊曾学医于长桑君,不 仅精于内科,而且精通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等。两千多年来,扁鹊一直受到人们的怀念和敬仰。他所创望、闻、问、切四诊法,被中医沿用至今。,虱( )子 几剂(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刺、绑、鹊、睬、肠、汤,扁、虱,昌、妻、蔡、胃、烫,sh,j,bin(扁担 扁豆) pin(扁舟),jio(教书 教课) jio(教导 教材),理睬: 聚精会神:百发百中:一声不响:无能为力:,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 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本课指纪昌集中精力盯着虱子。 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本课指纪昌

3、射箭非常准,每次都命中目标。 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本课指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公不说一句话就走了。 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请教 领教,这两个词都有“向别人请求指教”的意思。 “请教”含有“请求”的意思,常与“虚心”“问题”等搭配;“领教”含有“接受”的意思,在接受了别人的教益或欣赏别人的表演之后,多用“领教”表示客气。 1学习中,我们有不懂的题目一定要多请教老师。 2老先生的话说得很有道理,领教了。,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这篇课文包括哪两则寓言故事?分别揭示了怎样的寓意? 串珠问题: 1.这两则寓言分别讲了怎样的故事? 2.飞卫为什么要纪昌练眼力?纪昌成为射箭能手的

4、原因有哪些? 3.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为什么对他的话不相信呢?扁鹊为什么跑到秦国去了? 4.这两则寓言故事在揭示寓意的方法上有何异同?,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纪昌想学射箭,向飞卫请教。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纪昌刻苦练眼力,练好后,飞卫才教纪昌射箭。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从飞卫提出“练眼力”的要求可以体会到什么? 飞卫提出的“练眼力”的要求是对学射箭基本功的要求,但要求很严,要练到眼睛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的程度。可以体会到飞卫深谙学

5、射从基本功入手之理。,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q)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躺”“睁”“注视”是动作描写,表现了纪昌虚心、认真的学习态度。虽然目光追逐来回穿梭的梭子有难度,但纪昌却坚持这样做,说明他决心之大。,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交代纪昌练眼力的时间有什么作用? “两年以后”表明纪昌练眼力用的时间长。他躺在织布机下面,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苦可想而知,这说明纪昌有恒心、有毅力。,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小虱子能看

6、到“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这是夸张的说法,突出了纪昌眼力练得非常扎实。,阅读方法解密:品析夸张的方法,概念:夸张,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点,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等。 答题模式:将说成(夸张说法),突出(强化)了特点(感情)。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 4题。,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写出自己的感悟。 _,示例: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或:学艺要有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往往起到重要作用。),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扁鹊去拜见蔡桓公,发现他有点小病,但是蔡桓公不相信。

7、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扁鹊多次告诉蔡桓公病情,但是蔡桓公都不相信。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扁鹊逃往秦国,蔡桓公病死。,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蔡桓公的话说明了什么? 这是对蔡桓公的语言描写。蔡桓公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扁鹊的讽刺,说明他根本不相信扁鹊的话。,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i)他。 蔡桓公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很不高兴”说明蔡桓公有点生气了,“没有理睬”说明蔡桓公对

8、扁鹊反复说他有病很反感。,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既然蔡桓公不听扁鹊的劝告,为什么扁鹊还要再一次拜见他? 这已经是扁鹊第三次拜见蔡桓公了。蔡桓公的病情虽然严重,但还有治好的可能,因此扁鹊一次次拜见蔡桓公,劝说他赶紧治病。此处语言描写表明扁鹊医德高尚,对病人很负责。,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扁鹊的动作说明了什么? 这是动作描写。“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说明扁鹊在观察蔡桓公的病情。“掉头跑”,扁鹊的这一做法与前三次形成对比,制造了悬念。,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f)烫(tng)就能够治好;发展

9、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这里扁鹊对蔡桓公的病情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这些句子在解释原因的同时也与上文每一次扁鹊见到蔡桓公时对其病情的推断相吻合。此处语言描写表明扁鹊不愧是一代名医。,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请”字说明了什么? 一个“请”字说明直到这时,蔡桓公才相信了扁鹊的话。,拓展: 2.如果你是蔡桓公身边忠实的随从,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示例:大王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扁鹊的意见是对的,我们当

10、初就应该听取!,这篇课文包括哪两则寓言故事?分别揭示了怎样的寓意? 这篇课文包括纪昌学射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揭示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扁鹊治病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1.这两则寓言分别讲了怎样的故事? 纪昌学射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下功夫练好眼力,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射箭,后来纪昌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扁鹊治病讲的是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而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病情加重,最终无药可医而身亡。,2.飞卫为什么要纪昌练眼力?纪昌成为射箭能手的原

11、因有哪些? 因为飞卫作为射箭能手,他知道练眼力是射箭的基本功和关键,只有练到看准目标不眨眼和把小目标看大,射箭才能百发百中,所以飞卫让纪昌练眼力。纪昌之所以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纪昌练就了好眼力,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是成为射箭能手的关键;二是纪昌有飞卫这样的好老师的指点和培养;三是纪昌在学习上有恒心和毅力。,3.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为什么对他的话不相信呢?扁鹊为什么跑到秦国去了? 蔡桓公不相信名医扁鹊的话原因有二:一是蔡桓公觉得自己身体好得很,没有什么不适;二是蔡桓公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因为扁鹊知道此时蔡桓公的病深入骨髓,无药可救,为了避免杀身之祸,他就逃到秦

12、国去了。,4.这两则寓言故事在揭示寓意的方法上有何异同? 这两则寓言故事都是通过记叙具体事例揭示道理的,纪昌学射通过记叙纪昌在飞卫指导下苦练眼力,阐明学艺从基本功入手的道理,扁鹊治病通过记叙蔡桓公不听扁鹊劝告,贻误病情,结果病死,说明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的道理。但两者通过事例揭示寓意的角度有所不同,前者是通过正面赞扬纪昌靠刻苦的精神获得成功从而揭示道理的,后者通过反面讽刺蔡桓公自以为是、不听忠言而导致恶果来揭示道理。,纪昌学射,请教名师飞卫是个射箭能手 练习眼力 百发百中纪昌成为射箭能手,学艺要练基本功 名师指导很重要 还要有恒心毅力,盯梭子针刺不眨眼 盯虱子大得像车轮 好消息就要成功

13、了,扁鹊治病,小病不治病在皮肤热水敷病情发展 病发身亡扁鹊逃离免灾祸,时刻防微杜渐 善听正确意见,病在皮肉可扎针 病在肠胃服汤药 病在骨髓无药救,纪昌学射通过记叙纪昌按照飞卫的指导方法,先练好了眼力,果然成为射箭能手的故事,揭示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 扁鹊治病通过写蔡桓公不听扁鹊的劝告,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病发身亡的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阅读方法解密:概括主旨的方法,抓结果反顾法:这种方法就是抓住故事的结局反顾全文,思考有哪些因素影响这个结局,从而分析故事的寓意。比如纪昌学射由结果思考“纪昌为什么能够成为百发百

14、中的射箭能手”,反顾前文找到原因之一,即练眼力,由此分析出揭示的道理:学艺要从基本功入手。,邯郸学步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一个人,嫌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不好看,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特别有风度,决定到邯郸去学走路。一进邯郸城,他看到大街上的行人走起路来不紧不慢,觉得既潇洒又优雅,十分羡慕。迎面走来一个青年人,他就跟在人家后面模仿。人家迈左脚,他也迈左脚;人家迈右脚,他也迈右脚。稍一不留心,他,就弄得左右难分,哪还顾得了什么姿势?眼看人家越走越远,他渐渐跟不上了,只好又回到原地。接着,他又盯上了一个年纪稍大的人,又跟在人家身后亦步亦趋(q)地学走路,引得街上的行人驻足观看,有的还捂着嘴笑呢。几天下来

15、,他累得腰酸腿疼,学去学来总是学得不像。他想,一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只有把原来的走法彻底忘掉,才可能学到新的走法。于是,他抬腿、跨步、摆手、扭腰,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新的走法没有学会,原来的走法倒全忘了。当他返回燕国时,只好爬着回去。,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卢纶),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三字经) 大意: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一定要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m) ,葛洪、孙思邀(mio)、

16、钱乙、宋慈、李时珍、叶天士。,【郑人买履】 一个郑国人到集市上买鞋,把量好的脚的尺码忘在家里,又返回去拿,最终没有买到鞋。讽刺了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所以他知道练眼力是射箭的基本功和关键,只有练到看准目标不眨眼和把小目标看大,射箭时才能百发百中。这就是他让纪昌先练眼力的原因。纪昌学射告诉我们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并且要持之以恒地练习,这样才能练好。扁鹊治病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略。,例句:“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扁鹊知道,蔡桓公现在要他医治,他根本治不了了,为了自身的安全,他只好提前跑到秦国去。,一、抄写词语

17、。 妻子 扁鹊 肠胃 汤药 二、辨一辨,组词语。,鹊( ) 鸦( ),剂( ) 挤( ),采( ) 菜( ),踩( )睬( ),采集,菜地,踩踏,理睬,喜鹊,乌鸦,药剂,拥挤,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 ) 2.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 四、选词填空 拜托 拜访 拜见 1.他到处( )名师学艺。 2.我在寒假( )了我的启蒙老师。 3.姐姐( )妈妈帮她买一本童话书。,聚精会神,百发百中,拜托,拜见,拜访,五、按要求写句子。 1.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缩句)_ 2.蔡桓公不听劝告。(扩句)_,纪昌成了射箭能手。,固执的蔡桓公不听扁鹊的劝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