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04.docx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970887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0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0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0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0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0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元素种类 D 原子数目2.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4:13.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 都属于氧化物 B 都含有氧气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氧元素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

2、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 反应后物质 M 的质量为 l3gC 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 5:4D 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B 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D 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C 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

3、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7.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Mg+O 2MgO 2B Cu+2HClCuCl 2+H2C NaOH+KClNaCl+KOHD 3H 2SO4+Fe2O3Fe 2(SO4)3+3H2O8.下列关于 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2:1C 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 1:19.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 8g 物质

4、A 完全反应生成 11g 物质 C 和 9g 物质 D。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物质 B 的相对分子质量( )A 16B 32C 48D 6410.偏二甲肼(C 2H8N2)与 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 2N2O42X+ 3N 2+ 4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 CO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40%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生成 N2和 H2O 的质量比为 14:911.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5g 酒精与 5g 水混合得到 10g 酒精溶液B 2L 氢气与 18L 氧气反应生成 20L 的水C

5、 12g 碳完全反应时只能消耗 32g 氧气,则 12g 碳在 64g 氧气中充分反应生成 76g 二氧化碳D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12.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A 只含氧元素B 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C 只含钠元素D 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313.镁带在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加热,下图(横坐标表示总质量,纵坐标表示时间)能正确表示容器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 AB BC CD D14.将 18g 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 1.6g 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 )A KMnO 4MnO2B K 2MnO4M

6、nO2C KMnO 4MnO2K2MnO4D KMnO 4K2MnO415.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4P + 5O 2 2P2O5B 4Fe + 3O22Fe2O3C 2H 2+O2 H2OD Mg + 2HCl MgCl2+ H217.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 表明了反应的条件C 表明了反应的速率D 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18.

7、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A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 4 体积的磷和 5 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 4 个磷原子和 5 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 2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 124 份质量的磷和 160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284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二、填空题419.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 m1的金属锡粉;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 m2;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

8、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 m3;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 ,重新称量容器总质量为 m4。(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_变化;(2)罗蒙索诺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 m3=_,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_。20.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Al+O 2Al2O3(2)Fe+ O 2Fe3O4(3)N 2+H2NH321.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回答下面问题。(1)水在通电条件下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为_。(2)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实验与探究22.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 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单孔橡胶塞塞上细玻璃管,细玻璃管上端用气球密封,将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总质量为 M1,将锥形瓶取下,取出细玻璃管,下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观察到 A、C 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2)白磷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3)小明想利用该装置验证质量守

10、恒定律,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4)将 C 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天平平衡的原_;23.早在 17 世纪,质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5(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2)由于波义尔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恒定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四、计算题24.7g 石灰石样品与 52.7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样品中的杂质既难溶于水,又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 2.2g 二氧化碳。 (溶解在水

11、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解:设参加反应的 CaCO3质量为 x答: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72.2g。本题在解题过程中格式有什么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6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发生改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2.【答案】B【解析】根据反应前后粒子的种类进行判断, “ ”没有完全反应。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转化为符号反应式,分别用 A、B 表示“”和“”原子,则化学方程式为 2A2+B2= 2A2B。3.【答案】D【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

12、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三种化合物中均含有氧元素,能够生成氧气。4.【答案】A【解析】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能够确定反应物为 P,生成物为 N,Q 在反应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判断 Q 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P 的质量为 20,生成物 N 的质量为 25,判断 M 为反应物,减少了 5g,反应后的质量为 13g。5.【答案】D【解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A 正确;镁在空气中燃烧,由于反应前没有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B 正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会逸

13、散到空气中,故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C 正确;水蒸发为水蒸气属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 错误。故选 D。6.【答案】B【解析】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但分子可能会发生改变;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D.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但不是所有发光、放热的现象都是燃烧,例如:电灯发光7.【答案】D【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中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缺少反应条件点燃,故不正确;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错误;C氢氧化钠与氯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

14、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8.【答案】B【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读法可知,S+O 2SO2读作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A 正确;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71:1,B 不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C 正确;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 1:1,D 正确。故选 B。9.【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反应的 B 的质量,而后依据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求出 B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15、可知反应的 B 的质量是:11g+9g8g=12g,设 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x10.【答案】B【解析】由 C2H8N2+ 2N2O42X+ 3N2+ 4H2O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后氢、氮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反应后的元素原子较反应前少 2 个碳原子和 4 个氧原子,可推测 X 的化学式为 CO2。B.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B 正确;C.分解反应特点为“一变多” ,该反应反应物有两种,不符合,C 不正确;D.生成 N2和 H2O 的质量比为(328):(418)=7:6,D 不正确。11.【答案】D【解析】

16、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强调质量守恒,不适用于其他物理量(例如,体积) ,A、B 不正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参加反应”是指真正参与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如果反应物没有全部参加反应,则剩余部分不能计算在内,C 中氧气没有完全参加反应,C 不正确;D 选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正确。故选 D。12.【答案】D【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有钠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故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 D。13.【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可判断镁带8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即

17、随着加热的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总质量应该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14.【答案】C【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 4K2MnO4+MnO2+O2利用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判断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反应。解:设发生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答:发生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15.8g.15.8g18g,所以有高锰酸钾剩余。15.【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有两种反应物,一种生成物,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A、B 不正确;该反应前后都含有原子 和 原子种类没变,C 正确;由图可知,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是可分的,D 不正确。16.【

18、答案】D【解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书写时要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查。A 中气体符号不能标在反应物中,错误;B 铁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错误;C 没有配平,错误。故选 D。17.【答案】C【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可表明各反应物、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左边是反应物,右边是生成物,上方的是反应条件,但是化学方程式不能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选 C。18.【答案】B【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判断,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从物质角度:可读为在点

19、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从粒子角度:可读为每 4 个磷原子与 5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 2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从质量角度:每 124 份质量的磷与 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 284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19.【答案】 (1)化学(2)m 4-m2+m1(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9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解析】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是否生成了新物质,锡燃烧产生了白色的新物质;(2)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 m2,将白

20、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了初始状态) ,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 m4,则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为 m4-m2,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 m3= m4-m2+m1;(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20.【答案】 (1)4Al+3O 2 2Al2O3(2)3Fe+2O 2 Fe3O4(3)N 2+3H22NH3【解析】找到两边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然后求最小公倍数,得到原子个数。21.【答案】 (1)2H 2O 2H2+O 2;(2)CaO+H 2O=Ca(OH)2【解析】根据文字描述书

21、写化学方程式,遵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一写二标三配” 。22.【答案】 (1)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 中气球变小,A 中压强等于外界气压,所以 A、C 中气球大小不等;(2)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3)待装置冷却后,将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为 M2,将 M1与 M2进行比较;(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解析】 (1)当白磷被引燃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但 A 中是反应开始

22、内外压强相等,所以 C 中气球变小;(2)白磷燃烧的现象为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3)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称量的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和生成的物质的质量。反应前装置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为 M1,测得反应后生成物以及装置的总质量进行比较即可。操作为:待装置冷却后,将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为 M2,将 M1与 M2进行比较;(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白磷和氧气分别是由磷原子、氧分子构成的,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以及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即天平仍然平衡。23.【答案】 (1)金属燃烧是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23、金属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金属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生成的金属灰是金属氧化物,所以金属灰的质量比原来金属的质量增加了。(2)不打开容器盖,分别称量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10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的气体的质量、生成物中气体的质量常因气态物质不易察觉而被忽略,形成质量不等的错觉。24.【答案】已知量代入 52.7g 稀盐酸错了,应代入 2.2g 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为 5g。【解析】在化学计算题中,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已知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而题中 52.7g稀盐酸是混合物的质量,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T Q 1902 2 AMD 4-2006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General functions of messages and parameters Amendmela.pdf ITU-T Q 1902 2 AMD 4-2006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General functions of messages and parameters Amendmela.pdf
  • ITU-T Q 1902 2 AMD 5-2009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General functions of messages and parameters Amendme (.pdf ITU-T Q 1902 2 AMD 5-2009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General functions of messages and parameters Amendme (.pdf
  • ITU-T Q 1902 2 FRENCH-2001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General functions of messages and parameters《与承载无关呼.pdf ITU-T Q 1902 2 FRENCH-2001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General functions of messages and parameters《与承载无关呼.pdf
  • ITU-T Q 1902 2 SPANISH-2001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General functions of messages and parameters《与承载无关.pdf ITU-T Q 1902 2 SPANISH-2001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General functions of messages and parameters《与承载无关.pdf
  • ITU-T Q 1902 2-2001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General Functions of Messages and Paramenters Series Q Switli.pdf ITU-T Q 1902 2-2001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General Functions of Messages and Paramenters Series Q Switli.pdf
  • ITU-T Q 1902 3 AMD 1 SPANISH-2002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 Amendment 1 Support for th承.pdf ITU-T Q 1902 3 AMD 1 SPANISH-2002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 Amendment 1 Support for th承.pdf
  • ITU-T Q 1902 3 AMD 1-2002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 Amendment 1 Support for the InternS.pdf ITU-T Q 1902 3 AMD 1-2002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 Amendment 1 Support for the InternS.pdf
  • ITU-T Q 1902 3 AMD 2 SPANISH-2004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 Amendment 2《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能力.pdf ITU-T Q 1902 3 AMD 2 SPANISH-2004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 Amendment 2《与承载无关呼叫控制协议(能力.pdf
  • ITU-T Q 1902 3 AMD 2-2004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 Amendment 2 SERIES Q SWITCHING ANDte.pdf ITU-T Q 1902 3 AMD 2-2004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Capability Set 2)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 7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 Amendment 2 SERIES Q SWITCHING ANDte.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