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78.docx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97089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7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7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7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7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2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7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生理盐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B生理盐水各部分性质和密度都一样C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生理盐水的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D生理盐水中的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在 t1时,M 点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 t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 t1时,50 g 水可以溶解 25 g 甲物质3.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用途。下列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水银 B碘酒 C石灰浆 D

2、甘油4.下图是 M、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 t1时,M、N 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N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 t2时,M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N 物质的溶解度D由 t1升温到 t2时,N 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改变5.在一定温度下,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 B加入溶剂C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都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6.某温度下,在 100 g 质量分数为 20%的 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 10 g 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2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

3、,KNO 3的溶解度为 30 g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0%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不属于溶液B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减小C某物质在 100 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D加速固体的溶解可以采取搅拌、粉碎、加热等方法8.20 时,NaCl 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20 时 10 g 水最多能溶解 4 g NaClC 中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 20 时 NaCl 的溶解度是 3.6 g9.下列有关溶液的

4、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口可乐汽水和白蒲黄酒都属于溶液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某物质在 100 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10.如图,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 B 溶液变为饱和C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 25 g3D 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 物质的溶解度11.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t1时,A、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

5、等B t2时,把 50 g A 放入 50 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3C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12.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部分溶剂 D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13.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浓硫酸 B医用酒精 C生理盐水 D碘酒14.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A图

6、像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表格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C 40 时,将 50 g NaOH 分别投入到 100 g 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D 40 时,将 CO2通入饱和的 NaOH 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15.通常要使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4A加入溶质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二 、填空题16.2010 年 4 月 14 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 7.1 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带着搜救犬、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当地投入救

7、援工作,搜救犬的生物学特性是犬的嗅觉发达,对人体或尸体气味的敏感程度相当于人的 100 万倍,对灾害现场的幸存者和遇难者进行搜救,就是对犬这一特性的运用。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_(选填序号)。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是不停运动的D分之间有间隔(2)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 pH

8、 和硬度两项。测定液体 pH 的方法是_。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_。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_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_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3)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医疗小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0.5%的过氧乙酸溶液 300 kg,需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过氧乙酸溶液_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_、_、_。17.水是生命之源,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水的重要作用。(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

9、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是指_(填字母);A元素 B原子C离子 D分子(2)自然界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成为比较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不是纯水,实验室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_。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水中加少量的洗涤剂后,就容易洗净,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作用。18.熟悉常见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5度下的溶解度;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确定在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等;浓溶液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第一次实

10、验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1)写出第一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第二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是_;(3)每次实验加入镁的质量( m)为_;(4)求解第一次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 X)的比例式为_;(5)若将第一次反应后溶液蒸发掉 68.4 g 水后,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6)若用 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所需稀盐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19.(1)已知:水的密度为 1.0 gmL1 。实验室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 2.5 g,需要量取水_。(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填字母序号)。(

11、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氯化钠固体不纯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20.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利现象的产生。(1)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须做_试验;6(2)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起来),目的是隔绝_;(3)2005 年哈尔滨发生严重的水污染事件,有关部门用大量活性炭净化水质,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4)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有些食品袋内放有一包“双吸剂”(主要成分是活性铁粉),这里“双吸”所吸收的物质指的是_和_。(5)区分某地下水(硬水)和蒸馏水,可以选用的

12、物质是_。三、计算题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 13.25 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 95.8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当加入 212 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g。(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加入 106 g 稀盐酸(即 A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2.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 500 克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

13、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约为多少克?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 5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需 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需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7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溶液是均一的,也就是各部分的性质、密度是相同的,溶液是稳定的,也就是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氯化钠溶液是由氯化钠固体和水形成的,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溶解后仍然以离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中间。2.【答案】D【解析】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 项,升高温度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B 项,在 t1时,M 点表示

14、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 项,在t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正确;D 项,在 t1时,50 g 水可以溶解 25 g 甲物质,说法错误,因为在 t1时,50 g 水只能溶解 12.5 g 甲物质,错误。3.【答案】B【解析】A 项,蒸馏水是纯净物,错误;B 项,碘酒是碘溶解于酒精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C 项,石灰浆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错误;D 项,甘油是纯净物,错误,故选 B。4.【答案】A【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 项, t1时,M、N 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是错误的叙述,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B 项,N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

15、低是正确的叙述;C 项, t2时,M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N 物质的溶解度;D 项,由 t1升温到 t2时,N 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改变是正确的叙述,看是否加入溶质。故选 A。5.【答案】B【解析】A 项,向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饱和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一定不可行;B 项,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一定可行。C 项,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不一定可行。D 项,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

16、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降温可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不一定可行。6.【答案】C【解析】A 项,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 100 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30 g 硝酸钾溶于 80 g 水,形成 110 g 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KNO 3的溶解度大于 30 g,错误;B 项,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30%,错误;C 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D 项,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8大,但甲、乙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错误。故选 C。7.【答案】D【解析】A 项,汽水属于均一、

17、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溶液中溶质可以是气体,错误;B 项,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错误;C 项,溶解度必须有温度的限制,错误;D 项,搅拌能加速固体溶解,粉碎能增大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也能加速溶解,加热能加快分子运动速度,也能加快分子溶解,正确。故选 D。8.【答案】C【解析】A 项,由中数据可知,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错误;B 项,20 时 10 g 水最多能溶解 3.6 g NaCl,错误;C 项,由表中数据可知,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D 项,20 时 10 g 水最多能溶解 3.6 g NaCl,则其溶解度是 36

18、 g,错误。9.【答案】D【解析】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 g 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谈溶解度时四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有意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符合溶解度的概念,D 选项中温度不确定,所以说法是错误的,故选 D。10.【答案】D【解析】A 项,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B 项,由于 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高温度才可以使接近饱和的 B 溶液变为饱和,错误;C 项,没有说明温度,错误;D 项,在 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 物质的溶解度,正确,故选 D。11.【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

19、, t1时,A、C 溶解度相同,所以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但是,不确定 A、C 溶液的质量关系,故也无法确定两者溶质的质量关系,A 错误;由图可知, t2时,A的溶解度为 50 g,所以将 50 g A 放入 50 g 水中能得到饱和溶液,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B 正确;降温时,A、B 析出晶体,得 t1时饱和溶液, t1时 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A,C 降温时溶质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 BAC,C 错误;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温使 C 的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D 错误。12.【答案】D【解析】A 项,由于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

20、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硝酸钾不足;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可以使其变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正确;B 项,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要想将其不饱和溶液变成其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来完成,正确;C 项,由于接9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剂水太多,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的方法,使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D 项,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是不会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不饱和溶液)变成

21、饱和溶液的,错误。13.【答案】D【解析】A 项,浓硫酸的溶剂为水,溶质为硫酸;B 项,医用酒精中的溶剂为水,溶质为酒精;C项,生理盐水中的溶剂为水,溶质为氯化钠;D 项,碘酒中的溶质为碘单质,溶剂为酒精,故选D。14.【答案】D【解析】A 项,通过分析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可知,图像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图像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错误;B 项,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和溶剂影响,错误;C 项,40 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129 g,氢氧化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 40 g,所以将 50 g NaOH 分别投入到 100 g 水和酒精中,在水中不能形成饱和

22、溶液,错误;D 项,40 时,碳酸钠在酒精中难溶,所以将 CO2通入饱和的 NaOH 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正确。故选 D。15.【答案】A【解析】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溶质、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最简单的方法是加溶质。故选 A。16.【答案】(1)C (2)过滤 把 pH 试纸放于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纯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 pH 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 加肥皂水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为软水,否则为硬水 漂白粉(或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 蒸馏 (3)10 计算 称量(量取) 溶解(稀释)【解析】(1)因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搜救犬能够闻到特殊的气味。故填

23、C。(2)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故填过滤。可以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故填把 pH 试纸放于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纯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 pH 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向水中加入消毒剂,或加热蒸馏都可以消毒。故填漂白粉(或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蒸馏。(3)设需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 X,则:300 kg0.5% X15%X10 kg。配制溶液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17.【答案】(1)A (2)蒸馏 乳化10【解析】(1)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物质由分子等微粒构成,这里是指宏观物质,因此这里的氮和磷指元素。

24、(2)实验室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蒸馏;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水中加少量的洗涤剂后,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将油滴变为更小的油滴,更容易洗净。18.【答案】(1)Mg2HCl=MgCl 2H 2,MgCl 22NaOH=Mg(OH) 22NaCl (2)NaCl、MgCl 2 (3)2.4g (4) (5)15% (6)90 g【解析】(1)镁和稀盐酸、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2HCl=MgCl 2H 2、MgCl 22NaOH=Mg(OH) 22NaCl。(2)第二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填 Na

25、Cl、MgCl 2。(3)设镁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 y,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z,x2.4 g, y9.5 g, z 0.2 g,故填 2.4 g。(4)第一次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 X)的比例式为 。(5)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m,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n,m11.7 g, n5.8 g,则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2.4 g50 g100 g0.2 g5.8 g68.4 g78 g,11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5%。(6)150 g 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150 g14.6%21.9 g,需要 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 21.9 g36.5%60 g,需要水

26、的质量为 150 g60 g90 g。19.【答案】(1)47.5 mL (2)CBDEA (3)【解析】(1)水的质量为 50 g2.5 g47.5 g,故水的体积为 47.5 mL。(2)配制溶液时,首先从试剂瓶内取食盐固体,然后放在天平上称量,再放进烧杯中,然后将量取好的水倒入烧杯中,最后用玻璃棒搅拌溶解,故填 CBDEA。(3)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食盐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则药品端食盐的质量加上纸片的质量等于砝码端的质量,食盐的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水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27、;故填。20.【答案】(1)灯火 (2)空气(或氧气和水) (3)吸附(4)氧气(或 O2) 水(或 H2O) (5)肥皂水【解析】(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容易聚集在低洼处,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照片褪色;(3)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4)铁会吸收氧气和水生锈;(5)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21.【答案】(1)4.4 (2)80% (3)5.6%【解析】(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 106 g 稀盐酸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 4.4 g,所以当加入 212 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 4.4 g。(

28、2)发生反应:Na 2CO32HCl=2NaClH 2OCO 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 NaCl 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 NaCl 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 x,生成的 NaCl 质量为 y10044 x4.4 g, x10.6 g12(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1744 y4.4 g, y11.7 g。又由于反应后溶液质量10.6 g95.8 g106 g4.4 g208 g。(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2.【答案】4.5 g 475 g【解析】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500 g0.9%4.5 g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 1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X;X18%500 g0.9%或 X18%4.5 g解之得: X25 g需加水质量:500 g25 g475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