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儿童诗两首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 ,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什么样的幻想?什么样的剪影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童年吧!(质疑导入,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学生自
2、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以下词语:对词语的理解:汲取:吸取。喧闹:喧哗热闹。水葫芦: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诗中的水葫芦加上了引号,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2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是相对的。 (为理解课文引路开渠)三、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共同理解有关句子:对句子的理解。1.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这是我想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与第四节诗是紧密相关的。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实际上,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
3、”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2.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她)似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的。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水浒传 ,但主要说他看书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意在加强学生对诗文的深入了解)四、学生有感情地
4、朗读课文,师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回答问题:1.生有感情地自读我想并回答:(1) 我想之中都有哪些想法?(2) 我想到“变成”意寓何在?2.生有感情地自读童年的水墨画并回答:(1)孩子在街头干什么?(2)孩子在溪边干什么?(3)孩子在江上干什么?(以上两题,学生自主回答后,师引导学生交流作答,意在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3.教学片段(师生互动):3师:读了童年的水墨画 ,你有什么感觉?生:我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师: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生: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
5、红蜻蜓。生: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师:对,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生: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生: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多美的画面啊!生:这是一幅充满快乐的画。柳树是快乐的,它快乐地照着溪水这面镜子,山溪是快乐的,因为它美得像绿色的玉带,蜻蜓是快乐的,因为它觉得钓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乐的是孩子,因为他钓上了活蹦乱跳的鱼。师: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引领理解,梳理归纳)五、课业: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还可以模仿我想 ,让学生也动手写一写自己美妙的想象。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写一首小诗我想 。 (意在丰富学生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