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逝江市同文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402111.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97435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逝江市同文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4021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逝江市同文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4021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逝江市同文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4021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逝江市同文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4021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逝江市同文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0104021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九江市同文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分数:90 分1、选择题:本题共 3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6 分。1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受粉后获得 160 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 30 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将这 30 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 F1中选择大穗抗病小麦再进行自交,理论上 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 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为A 2/10 B 7/10 C 2/9 D 7/92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 1 条 1 号染色体),减数分

2、裂时 1 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 AAa)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B 该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含 2 个 A 基因的细胞应为减后期C 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基因型为 AAa 子代的概率为 5/18D 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 a 配子的比例为 1/43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则图 1 的 BC 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 0 条或 1 条 Y 染色体B 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则图 1 的 CD 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C 若

3、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DE 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 2 个染色体组D 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图 2 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CD 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4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 3 条性染色体的红绿色盲男孩。某同学结合下图分析该男孩的病因,其中判断合理的是2A 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 XX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丁有关B 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为 XYY,则患病最可能与图丙有关C 该男孩患病若与图乙有关,其性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XXYD 该男孩患病若与图甲有关,其父亲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5如图只表示果蝇(2n=8)一次细胞分裂某一阶段(图中 1-2)的核 DNA 数或染色体数或染色体组

4、数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若该图表示减 I 过程中核 DNA 分子数目变化的某一阶段,则 a=8B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某一阶段,则 a=2C 若着丝粒分裂发生在 E 点之后(不含 E 点) ,则该图示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D 若 CD 段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则该图示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6某种鼠中,黄鼠基因 A 对灰鼠基因 a 显性,短尾基因 B 对长尾基因 b 显性,且基因 A 和基因 B 均纯合时使胚胎致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子代表现型比例不可能为A 21 B 52 C 4221 D 83317孟德尔所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5、中,F2 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下列哪项条件不是得出此结果所必需的A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 F1 的雌雄配子均有四种类型,且雌雄配子数量相等C F2 的所有个体均能存活,没有致死现象D F1 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8种植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 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 ,其子代中基因型为 AA、Aa、aa 的数量之比为A 763 B 521C 321 D 9319某昆虫刚毛和截毛分别由基因 B、b 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基因型为BB、X BY 等均视为纯合子) 。现用一对刚毛雌性个体和截毛雄性个体

6、杂交,F 1中刚毛雌:截毛雌:截毛雄=1:1:1,则 F1中 B 的基因频率是A 1/2 B 1/3 C 1/5 D 1/610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状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则 Q 和 P 值分别为 1、0B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 Q 和 P

7、值分别为 0、1C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 Q 和 P 值分别为 1/2,1/2D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 和 Y 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 Q 和 P 值分别为 1、11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中异常现象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 基因型为 AaXBY 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 A、a 基因的 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都异常B 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精原细胞产生了 AB、Ab、ab、aB4 种配子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C 基因型为 AaXBXb的个体产生了一个 aXBX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异常D 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

8、精原细胞产生了 AB、Ab、ab3 种配子一个 B 基因突变成了 b基因412将两个抗虫基因 A(完全显性)导入陆地棉(2n=52) ,筛选出两个 A 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 M(每个 A 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植株 M 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15/16。取植株 M 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 4 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 A 基因(只要是 A 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抗虫基因 A 位于植株 M 的同一条染色体上B 两个抗虫基因 A 分别位于植株 M 的一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上C 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

9、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 T 联会现象D 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生物的性状和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属于 XY 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个体为杂合子,基因型为 XY;雌性个体为纯合子,基因型为 XX 人体色盲基因 b 在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 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B 女孩若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亲遗传来的 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获得,以后也只能传给女儿,这在遗传学上称之为交叉遗传 色盲患者中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伴 Y 染色体遗传的基因没有显隐性A B C D 14下图表示某家族甲、

10、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属于伴 X 染色体遗传病,-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4 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C -9 患两种病的原因是-4 形成卵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D -11 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 1/8515与果蝇眼色有关的色素的合成必须有显性基因 A 存在,另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 B 使色素呈现紫色,而隐性基因 b 使色素呈现红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为白色。两个纯系杂交,F 1雌雄相互交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亲本中白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BBXaYB BF 2中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C 若 F2

11、中红眼果蝇雌雄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红眼:白眼=8:1D 基因对果蝇眼色的控制体现了基因直接控制性状16用某种方法特异性地拷贝“X 基因” ,两种引物及其与模板链的结合位置如下图所示。经 4 轮循环后产物中有五种不同的 DNA 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第一轮复制得到 2 个 DNA 分子,即各一个B 第二轮复制得到 4 个 DMA 分子,即各一个C 第三轮复制得到 8 个 DNA 分子,其中有 2 个等长的,也就是有 2 个 X 基因D 第四轮复制得到 16 个 DNA 分子,其中有 4 个 X 基因17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 G 占 40,一条链中 A 占 10,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

12、 DNA 的一条链中 G 占 40B 该 DNA 如有 400 个碱基,则可含有 560 个氢键C 该 DNA 的另一条链中 A 的含量为 5D 该 DNA 嘌呤碱基数多于嘧啶碱基数18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其中有荚膜的 S 型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无荚膜的 R 型菌无毒性。下图为研究人员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示意图,下列6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C 组为对照组,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B 能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 A、D 两组C E 组实验表明,加入 S 型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 R 型菌D D 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不能将有毒性性状遗传给后代19下列对噬菌

13、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 实验前必须清楚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引起细菌裂解的时间B 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来自于细菌细胞C 根据 32P 标记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判定 DNA 与蛋白质是否进入了细菌D 细菌裂解后, 32P 标记组的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20假设一个双链均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 由 5000 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 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 31P 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 100 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过程需要 2.97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 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酶和 ATP 等C 含 32P 与只含 31P 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

14、为 1:49D 该噬菌体的 DNA 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21DNA 作为经典的多聚长链分子,和自然界一切又长又细的物品一样,具有自我“打结”的特性。这种 DNA 扭结也存在于活细胞中,但细胞自身具有某种特异性的酶来“解开”这种扭结。下列关于 DNA 扭结的推测,错误的是A DNA 发生扭结时,扭结部位的直径可能发生改变B DNA 发生扭结后,其功能可能发生改变C 解开 DNA 扭结的酶不具有专一性D 扭结的形成是一种异常现象,但不一定影响生物性状722下列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 遗传信息是指 DNA 中碱基的排列顺序B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

15、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 不管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均小于 DNA 分子的碱基总数D 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每一条染色体上都只有一个 DNA 分子23miRNA 是一种小分子 RNA,某 miRNA 能抑制 W 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 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 miRNA 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iRNA 基因转录时,RNA 聚合酶与该基因的起始密码相结合B W 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C miRNA 与 W 基因 mRNA 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 与 T、C 与 G 配

16、对D miRNA 抑制 W 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双链结构的 miRNA 直接与 W 基因的 mRNA 结合所致24下图甲、乙、丙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的 b 链和 c 链中的碱基序列相同B 图乙中的 f 链可以作为转录的模板C 图丙中翻译的方向是 A 端B 端D 在同一细胞中,图乙和图丙所示的过程不可以同时发生825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条 DNA 上所有基因的转录都以同一条链作为模板B 转录形成的成熟 mRNA 分子都能与模板链全部互补C 翻译时多肽链随着 mRNA 分子在核糖体上的移动而延长D 在翻译过程中已经形成的多肽链序列连接到新的氨基酸

17、上26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部分 DNA 片段进入 R 型菌内并整合到 R 型菌的 DNA分子上,使这种 R 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 S 型菌,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后的 DNA 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B 整合到 R 型菌内的 DNA 分子片段,表达产物都是荚膜多糖C 进入 R 型菌的 DNA 片段上,可有多个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D S 型菌转录的 mRNA 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27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A 基因 1 和基因 2 可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 图中过程需 RNA 聚合酶的催化,过程需 tRNA 的

18、催化C 过程形成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D 过程体现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人体的全部性状28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在镜检某基因型为 AaBb 的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 AaB,此变异为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上某片段的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A 1 项 B 2 项 C 3 项 D 0 项29为得到能稳定遗传的优良玉米品种 aaBB(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某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A 过程表示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

19、因突变B 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在短时间内定向获得所需优良变异类型C 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作用时期为分裂后期D 经过程得到的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30果蝇的刚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科研人员以果蝇为材料研究进化时发现,野生种群中个体刚毛平均数为 9.5 根,科研人员从中选出刚毛最多的 20%个体为起始种群,从起始种群开始进行多代选择,在每一代中选出刚毛最多的 20%个体来繁殖子代,反复进行86 代后,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 40 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果蝇种群刚毛逐代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果蝇种群的可遗传变异是果蝇刚毛增多的前提C 野生果蝇与刚毛数接近 40 根的果蝇个体之间存在生

20、殖隔离D 多代选择后果蝇种群的刚毛基因频率改变,但基因库未变31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环境资源的矛盾体现B 表示进化的原材料,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 代表新物种形成,其形成的标致是出现生殖隔离D 包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2人们在 1.5 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用 S 表示。在图中,p 曲线表示 1.5 亿年前时该动物 S 值的10分布。在 1 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 分别表示 3

21、 种动物群体中 S 值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 a、b、c 三个群体中,最可能出现新种的是 c,理由是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种B 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的是 a,理由是群体性状与 1.5 亿年前的群体 p 最相似C S 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基因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作用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 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33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19%。一对夫妻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子女患该病的概率A 1/10 B 10/19 C 91/100 D 1

22、/234若“PQ”表示 P 一定能推理得出 Q,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有A P 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Q 表示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 P 表示生物发生了进化,Q 表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P 表示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Q 表示该生物性状改变D P 表示母亲是伴 X 隐性遗传病患者,Q 表示子女患该病35果蝇的两对基因(A、a 与 D、d)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 AA 或 dd 的个体胚胎致死。现有一对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果蝇如下图所示,逐代自由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 ,则后代中基因 A 的基因频率将A 上升 B 不变 C 下降 D 先升后降36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 AA、Aa 和 a

23、a 的个体依次占 10%、20%、70%。改变饲养条件后,含 a 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 50%的 a 精子具有受精能力,其他配子不受影响。试11从理论分析,个体间随机交配产生的下一代种群中A a 的基因频率为 44% B 雌雄个体的比例发生变化C Aa 基因型的个体占 50% D AA,Aa,aa 个体比例为 1:6:82、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见标注,共 54 分。37 (10 分)田鼠毛色的黑色与青灰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现用黑色田鼠和青灰色的田鼠杂交,F 1均表现为青灰色,F 1自由交配,F 2有青灰色和黑色两种性状(各性状雌雄比例均为1:1) ,其中黑色个体占 1/16。回

24、答下列问题(若田鼠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表示,若田鼠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 和 B,b 表示,依此类推)(1)控制田鼠毛色的基因至少位于_条染色体上,F 1与黑色田鼠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2)等位基因 A 和 a 在本质上的区别是_。(3)若基因 A,a 和 B,b 控制合成的终产物有催化功能,则基因对田鼠的毛色的控制属于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4)已知田鼠的长尾(E)对短尾(e)为显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为了判断田鼠 E 和 e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 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将一只短尾雌鼠与一只长尾雄鼠杂交,产生多个子代, (不考虑基

25、因突变和交叉互换)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若子代雌性全为长尾,雄性全为短尾,则_。若子代_,则该对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38 (14 分)小鼠由于其繁殖能力强、性状多样而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下面是不同鼠种的毛色及尾长性状遗传研究的几种情况,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 ,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 。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 l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_;让上述

26、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 F2代中灰色长尾鼠占_,纯合灰色短尾鼠个体比例为_。(2)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基因 A 控制酶 1 的合成,基因 B 控制酶 2 的合成,基因 b 控制酶 3 的合成(基因12B 能抑制基因 b 的表达) 。纯合 aa 的个体由于缺乏酶 1 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 50%的个体死亡。分析可知: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包括_和_两个过程,黄色鼠的基因型有_种;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 1:6,则这两只青色鼠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中基因型不相同的组合为_。让多只基因型为 AaBb 的成鼠

27、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黄色个体所占比例为_。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褐色和黑色两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褐色和黑色的显隐性关系,采取的方法最好是_。若已知褐色是显性,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控制体色的基因在 X 染色体或是常染色体上,则应该选择的杂交组合是_39 (8 分)如图甲中 a、b、c、d 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的细胞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可选择_(填图甲中的字母编号)区细胞,和过程属于细胞生命历程的_。图乙 B 中染色体与 DNA 的数量之比是_。(2)若下图 E、F、G、H 表示

28、该植物个体花粉产生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 a、b、c 三种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13根据 a、b、c 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 a 物质是:_ 。若 E、F、G、H 类型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四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E、F、G、H 的细胞中肯定无同源染色体的是_。40 (10 分)下图 1 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 2 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多样性。(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 AA 的甲虫,A

29、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交流。由此可知,种群 1 和种群 2 之间不存在_,它们属于同一个_。(4)根据图 1 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_,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_作用。(5)A基因的出现和环境的污染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发生改变,种群发生进化,决定种群进化方向的是_41 (12 分)如图表示由甲、乙两种植物逐步培育出戊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4(1)通过过程培育出丙种植物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将甲、乙两种植物杂交得到基因型为_的植株,并在_期

30、用_(填化学物质)处理,从而获得基因型为 bbDD 的丙种植物。方法二:用特殊的方法使甲、乙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融合。首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除_,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层;然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融合、筛选出基因型为_的杂种细胞;接下来将该杂种细胞通过_技术培育出基因型为 bbDD 的丙种植物。(2)由丙种植物经过程培育成丁植株,发生的变异属于_;将丁植株经培育成戊植株的过程,在育种上称为_。(3)若 B 基因控制着植株的高产,D 基因决定着植株的抗病性。如何利用戊植株(该植株为两性花),采用简便的方法培育出高产抗病新品种(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请画图作答并简要说明。15九江市同文中

31、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1、选择题DCAAD CBACD CDADC DBDCB CCBCD CADDB DDBBB D2、非选题37 (10 分) (1)4 青灰色:黑色=3:1(2)碱基对的排序不同(2 分)(3)间接(2 分)(4)无法得出结论 (2 分) 全为长尾或雌性为短尾,雄性为长尾(2 分)38 (14 分) (1)YyDd 1/3 0 (2)转录 翻译 3 AaBBAaBb (2 分) 1/7(2 分) 让褐色鼠和黑色鼠分开圈养,看谁能发生性状分离(2 分) 黑色褐色(2 分)39 (8 分) (1)d 细胞分化 1:2 (2) DNA 分子 F、H、G、F、E(2 分) E、G(2 分)40 (10 分) (1)基因 (2)基因突变 提供原材料 (3)基因 地理(生殖)隔离 物种 (4)1 选择(5)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环境选择)41 (12 分) (1)bD 幼苗 秋水仙素 细胞壁 bbDD 植物组织培养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易位) 诱变育种(4 分) (3)从子代中选出高产抗病的植株,不断自交选育,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可培育出基因型为 的高产抗病的新品种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4727-2 Group 04-199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Power transformers and .pdf BS 4727-2 Group 04-199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Power transformers and .pdf
  • BS 4727-2 Group 09-198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Transductor terminology.pdf BS 4727-2 Group 09-198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Transductor terminology.pdf
  • BS 4727-2 Group 10-1985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electroheati.pdf BS 4727-2 Group 10-1985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electroheati.pdf
  • BS 4727-2 Group 12-1990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Telecontrol terminology.pdf BS 4727-2 Group 12-1990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Telecontrol terminology.pdf
  • BS 4727-2 Group 13-199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Electrical apparatus fo.pdf BS 4727-2 Group 13-199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Electrical apparatus fo.pdf
  • BS 4727-2 Group 14-199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Power capacitors《电工、电力、.pdf BS 4727-2 Group 14-199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 Power capacitors《电工、电力、.pdf
  • BS 4727-2 Group 15-199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Overhead lines《电工、电力、电信、电子学.pdf BS 4727-2 Group 15-199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Overhead lines《电工、电力、电信、电子学.pdf
  • BS 4727-2 Group 16-199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Instrument transformers《电工、.pdf BS 4727-2 Group 16-1991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Instrument transformers《电工、.pdf
  • BS 4727-2 Group 17-1992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pdf BS 4727-2 Group 17-1992 Glossary of electrotechnical power tele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lighting and colour terms Terms particular to power engineering 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