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消渴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浸渍(D)湿热壅盛(E)脾阳虚衰4 水肿日久,经一般治疗无效者,可联合下列何法(A)泻肺行水(B)攻下逐水(C)通阳利水(D)活血化瘀(E)补血益气5 从病机而言,水肿是一种什么表现(A)表里不和(B)正虚邪实(C)阴阳失调(D)气血紊乱(E)全身气化功能障碍6 按照水肿的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其病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消渴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Tag内容描述:

1、浸渍(D)湿热壅盛(E)脾阳虚衰4 水肿日久,经一般治疗无效者,可联合下列何法(A)泻肺行水(B)攻下逐水(C)通阳利水(D)活血化瘀(E)补血益气5 从病机而言,水肿是一种什么表现(A)表里不和(B)正虚邪实(C)阴阳失调(D)气血紊乱(E)全身气化功能障碍6 按照水肿的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其病理性质可分为(A)皮水和涌水(B)风水和石水(C)阴水和阳水(D)正水和黄汗(E)水气和痰饮7 急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亏虚,水气泛滥证的治法是(A)消热解毒,利湿消肿(B)健脾渗湿,通阳利水(C)散风清热,宣肺行水(D)益气扶正,利水消肿(E)补肺肾,益气阴8 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证的治法是(A)补气健脾益肾(B)补益肺肾(C)温补脾肾(D)滋养肝肾(E)益气养阴9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全身水肿,有胸水腹水,治疗宜选用(A)茯苓汤加减(B)五皮饮合五苓散加减(C)小半夏汤加减(D)济生肾气丸加减(E)桃红四物汤加减10 金匮要略称水肿为“水气” ,按病因、病证分五类,下列哪项不属于此五类(A)风水(B)皮水(C)涌水(D)石水(E)黄汗11 患者水肿反复发作,日轻夜重,下肢肿甚,腰膝酸软,。

2、大病久病,失于调理4 首先提出虚劳病名的著作是(A)内经(B) 金匮要略(C) 难经(D)诸病源候论(E)不居集5 虚劳感邪之后,易伤元气,宜扶正祛邪。
治疗选用(A)化积丸(B)薯蓣丸(C)四七汤(D)神术散(E)保元汤6 虚劳的治疗原则为(A)补益(B)补益气血(C)调补阴阳(D)标本兼顾(E)补虚泻实7 虚劳,症见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面白神疲,肢体无力,舌淡,苔白,脉弱。
证属(A)脾气虚(B)心气虚(C)肺气虚(D)肾气虚(E)气血虚8 论述了“五损 ”的症状与转归的医著为(A)内经(B) 难经(C) 不居集(D)诸病源候论(E)医宗必读9 对虚劳的辨证以何为纲(A)气血阴阳(B)五脏虚候(C)气血不足(D)阴阳失调(E)以上皆非10 患者心悸,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最佳选方为(A)保元汤(B)附子理中汤(C)苓桂术甘汤(D)右归丸(E)以上都不是11 患者干咳,咽燥,咯血,身热,盗汗面色潮红,治宜(A)养阴润肺(B)滋补肾阴(C)益气温阳(D)滋阴养血(E)以上皆不是11 患者面色萎黄,食少。

3、的(A)张景岳(B)巢元方(C)张仲景(D)陈无择(E)孙思邈5 气逆痰阻型呃逆的治疗当用(A)丁香散(B)沉香散(C)旋覆代赭汤(D)苏子降气汤(E)丁香透膈散6 何人提出呃逆“ 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 的治疗原则(A)张景岳(B)陈无择(C)李中梓(D)孙思邈(E)刘元素7 呃逆相当于西医何病(A)急性胃炎(B)脑血管病(C)反流性食管炎(D)尿毒症(E)膈肌痉挛8 呃逆的病位在(A)脾(B)胃(C)膈(D)肾(E)肝9 吞咽食物阻塞不下,食入即吐,见于(A)反胃(B)呃逆(C)噎膈(D)嘈杂(E)梅核气10 以下关于呃逆哪项正确(A)病位在脾(B)病位在胃(C)病变的关键脏腑在脾(D)病变的关键在胃(E)病变的关键在膈11 气机郁滞型呃逆的治疗当用(A)丁香散(B)沉香散(C)五磨饮子(D)苏子降气汤(E)丁香透膈散12 呕吐、反胃、呃逆三者在病机上的共同点是(A)升降失司(B)肺胃气逆(C)肝胃气逆(D)饮邪上逆(E)胃气上逆13 “呃逆”呃声响亮,气冲有力,连续发作,脉弦滑者多属于(A)寒证(B)热证(C)虚证(D)实证(E)湿证13 患者,男,54 岁,1 。

4、短的共同表现为(A)似喘而无声(B)张口抬肩(C)呼吸异常(D)气粗声高(E)摇身撷肚5 喘证与哮病的不同点为(A)呼吸困难(B)喉中哮鸣声(C)张口抬肩(D)口唇发绀(E)气粗胸闷6 喘证的辨证首先分清(A)阴阳(B)寒热(C)气血(D)虚实(E)表里7 实喘的主要病变脏腑是(A)肾(B)心(C)肝(D)脾(E)肺8 实喘表寒肺热证选择何方(A)五磨饮子(B)二陈汤(C)麻黄汤(D)桑白皮汤(E)麻杏甘石汤9 实喘痰浊阻肺证痰涌气急者适宜何方(A)二陈汤(B)三子养亲汤(C)五磨饮子(D)桑白汤(E)华盖散10 实喘肺气郁闭证选用(A)二陈汤(B)三子养亲汤(C)定喘汤(D)五磨饮子(E)桑白皮汤11 患者,女,32 岁,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咳呛阵作,痰黄黏稠,咳出困难,面赤,口渴喜饮,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应选用(A)定喘汤(B)射干麻黄汤(C)玉屏风散(D)桑菊饮(E)银翘散12 患者,女,33 岁。
咳喘息粗,烦躁胸满,痰黄难咳,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宜选(A)越婢加半夏汤(B)麻杏石甘汤(C)麻杏蒌石汤(D)桑白皮汤(E)射干麻黄汤13 患者,女,32 岁。
喘促,气逆。

5、海藻玉壶汤出自何书(A)卫生宝鉴(B) 济生方(C) 外科正宗(D)景岳全书(E)脾胃论5 下列哪项不属于瘿病的病因(A)情志内伤(B)水土失宜(C)外感邪气(D)体质因素(E)饮食失调6 瘿病的基本病机是(A)痰火结于颈前(B)湿邪结于颈前(C)寒痰结于颈前(D)冷痰结于颈前(E)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7 瘿病病变涉及下列哪些脏腑(A)心、肝、脾(B)心、肾、脾(C)心、肝、肺(D)脾、肝、肠(E)胃、肝、肺8 甲状腺激素是由(A)甲状腺胶质细胞分泌(B)甲状腺滤泡细胞分泌(C)甲状旁腺细胞分泌(D)甲状腺腺泡旁细胞分泌(E)以上均不是9 患者女性,1 年前发现颈部肿大,质软不痛,但觉胀感,胸闷,喜叹息,情绪激动则颈部胀满加重,苔薄白,脉弦。
治疗方法为(A)清肝泻火,化痰消瘿(B)理气舒郁,化痰消瘿(C)理气活血,消瘿散结(D)补益心肝,理气化痰(E)滋阴降火,宁心柔肝9 张某,女,36 岁。
颈前正中憋胀月余,其他无异常感觉,查两侧甲状腺肿大,质软,光滑,查甲状腺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甲状腺 B 超示:两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苔薄白,脉滑弦。
10 中医辨证为(A)气郁。

6、证治汇补(E)以上都不是4 胁痛的基本病机为(A)气滞血瘀(B)肝郁气滞(C)湿热内蕴(D)肝络失养(E)以上都不是5 胁痛的病理性质是(A)虚实之分(B)内外之分(C)表里之分(D)气血之分(E)阴阳之分6 胁痛的基本治则是(A)疏肝理气止痛(B)清热利湿止痛(C)祛瘀通络止痛(D)养阴柔肝止痛(E)疏肝和络止痛7 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治法宜(A)补血和肝(B)疏肝理气(C)清利湿热(D)养阴柔肝(E)益气养血8 下列哪一项不是瘀血阻络胁痛的特点(A)胁肋刺痛(B)胸闷腹胀(C)痛有定处(D)入夜痛甚(E)舌质紫暗8 患者,男,55 岁,患胆结石 3 余年。
近日因过食油腻之品,突发右胁痛,恶心呕吐,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B 超示胆囊炎伴胆结石。
9 中医诊断为(A)胸痹(B)真心痛(C)胁痛(D)郁证(E)胸痛10 辨证为(A)肝郁气滞(B)胃气上逆(C)肝胆湿热(D)脾胃不和(E)肝胃不和11 治法为(A)疏肝和胃,行气止痛(B)疏肝解郁,行气止痛(C)健脾和胃,理气止痛(D)清利肝胆,通降排石。

7、肺脏虚弱(E)久病伤阴4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此语出自(A)素问(B) 诸病源候论(C) 景岳全书(D)医学三字经(E)河间六书5 外感咳嗽属于(A)邪实正虚(B)邪实(C)正虚(D)邪实正不虚(E)邪不实正虚6 在外感咳嗽中,病程缠绵,久则导致肺阴亏耗的是(A)风寒(B)风热(C)暑湿(D)风燥(E)风湿7 午后、黄昏咳嗽加重,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A)风寒袭肺(B)肝火犯肺(C)肺燥阴虚(D)风热犯肺(E)湿邪侵肺8 夜卧咳嗽较剧,持续不已,少气或伴气喘者,多属(A)痰湿证(B)风寒证(C)虚寒证(D)气虚证(E)阴虚症9 痰湿蕴肺和痰热郁肺证痰的共同特点是(A)痰多而黏(B)痰多而白(C)痰白而稀(D)痰少而黄(E)痰少而黏10 患者,男,23 岁。
身热较著,微恶风。
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咳黄黏痰,咽喉肿痛,鼻流浊涕,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
此病方宜选用(A)桑菊饮(B)香薷饮(C)蒇蕤汤(D)银翘散(E)止嗽散11 患者,女,32 岁。
1 个月前感冒后咳嗽,服药无明显好转,现干咳,咽燥,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其。

8、肠澼(D)大瘕泄(E)重下5 下列哪项不是痢疾的必有症状(A)里急后重(B)下痢赤白脓血(C)痢下白胨(D)腹痛(E)肛门下坠感6 一般说来,初痢实则(A)通之(B)补之(C)濡之(D)燥之(E)温之7 寒湿痢的表现是(A)痢下赤白脓血,不甚臭秽(B)痢下鲜紫脓血(C)痢下纯为白胨(D)痢下赤多白少(E)痢下脓血黏稠8 患者,男,29 岁。
今天下痢赤白粘冻,有时或见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应首选(A)附子理中汤(B)白头翁汤(C)芍药汤(D)胃苓汤(E)连理汤9 患者,女,54 岁。
有痢疾病史两年,现症见时痢时歇,缠绵经年,饮食减少,倦怠神疲,畏寒懒言,发作时便下赤白,里急后重。
舌淡,苔腻,脉虚数。
治疗应首选(A)附子理中汤(B)黄连阿胶汤(C)胃苓汤(D)连理汤(E)芍药汤10 患者,男,14 岁。
急骤发病,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腹痛剧烈,痢下鲜紫脓血,便次频繁且里急后重较甚,时有神昏痉厥。
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查体:体温40,嗜睡,可见四肢肌肉颤动。
实验室检查:直肠拭子采样检查发现红细胞与白细胞,头颅 CT 扫描未见异常。
其治法是(。

9、D)朱丹溪(E)王清任4 提出“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 的医著是(A)景岳全书(B) 东垣十书(C) 金匮要略(D)内经(E)千金翼方5 下列哪项不是血厥实证的特点(A)舌质暗红(B)突然昏仆(C)脉弦有力(D)面赤唇紫(E)头晕头痛6 下列哪项是由生气等精神刺激引起的(A)气厥虚证(B)气厥实证(C)血厥虚证(D)血厥实证(E)痫厥7 中医认为昏迷受损脏器是(A)心脑(B)心肾(C)心肺(D)心脾(E)心肝8 下列哪项不是昏迷的病因(A)热扰神明(B)痰浊闭窍(C)浊阴上犯(D)瘀阻心窍(E)肝阴不足9 患者高热昏迷,烦躁谵语,面赤气粗,伴抽搐,小便短赤。
舌红绛而干,苔黄而焦,脉细数。
其证型是(A)瘀热交阻证(B)痰湿蒙蔽证(C)热入心包证(D)痰火上蒙证(E)浊阴上逆证10 厥证的主要治疗原则是(A)豁痰开窍(B)回阳救逆(C)醒神回厥(D)开窍辟秽(E)益气回阳11 七情中,以何情志致厥为多(A)惊喜(B)悲忧(C)思虑(D)恼怒(E)惊恐12 下列哪项不是厥之实证的特点(A)声高息促(B)眩晕昏厥(C)面红气粗(D)脉洪大有力(E)口噤握拳。

10、D)行血、活血、凉血、补血(E)止血、消瘀、宁血、补血4 最早记载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著作是(A)景岳全书(B) 诸病源候论(C) 金匮要略(D)千金要方(E)医学正传5 血证论提出(止血、消瘀、凉血、补虚)四法,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
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最为多见的邪气是(A)风(B)寒(C)暑(D)热(E)燥6 肌肤出现青紫斑点,小如针尖,大者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甚、常反复发作,当诊断为(A)湿疹(B)紫斑(C)出疹(D)荨麻疹(E)癣证7 患者小便频数带血,其色淡红,饮食减少,精神疲倦,面色萎黄,腰背酸痛,小腹坠胀不舒,头晕耳鸣,舌质淡,脉虚软,治疗主方宜选(A)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B)六味地黄丸合无比山药丸(C)无比山药丸合补中益气汤(D)无比山药丸合六君子汤(E)六味地黄丸合六君子汤8 患者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其治法是(A)健脾和胃,宁络止血(B)和中宁络,凉血止血(C)益气养阴,宁络止血(D)健脾益气,摄血止血(E)健脾升阳,化瘀止血。

11、C)癫狂梦醒汤(D)桃红四物汤(E)以上都不对4 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应首选(A)天麻钩藤饮(B)四逆散(C)通窍活血汤(D)半夏白术天麻汤(E)以上都不对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眩晕之致病因素(A)肝阳上亢(B)气血亏虚(C)寒邪阻窍(D)肾精不足(E)痰湿中阻6 眩晕的病变部位在于(A)心(B)肝(C)脾(D)肾(E)头窍7 治疗气血亏虚之眩晕的主方应选(A)炙甘草汤(B)归脾汤(C)加味四物汤(D)当归补血汤(E)人参养营汤8 眩晕的主要特征是(A)意识不清(B)目眩、头晕(C)恶心呕吐(D)视物不清(E)仆倒9 下列哪项不是眩晕肝阳上亢证的主症(A)头痛(B)面赤(C)烦躁(D)口苦(E)呕吐10 眩晕的治疗原则为(A)化痰止呕,和胃降逆(B)补气养血,祛风止眩(C)补虚泻实,调整阴阳(D)补肾填精,降逆止眩(E)泻肝滋阴,活血通窍11 患者实感天旋地转,恶心欲吐,站立不稳,跌倒在地,神志清楚,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应诊断为(A)中风(B)厥证(C)痫证(D)昏迷(E)眩晕12 患者,男,65 岁。
眩晕反复发作 1 年,伴头痛,腰膝酸软,耳鸣,梦扰,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手足心热。
舌红苔。

12、方九种心痛, 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也” 的是何书(A)金匮要略(B) 外台秘要(C) 兰室秘藏(D)医学正传(E)证治准绳5 何书首立“ 胃脘痛” 一门,以区别于心痛(A)外台秘要(B)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 兰室秘藏(D)证治准绳(E)医学正传6 病人昨晚突然出现胃脘疼痛,畏寒喜暖,不思饮食,暖气频频,形寒,身热,舌淡苔白,脉弦紧。
治宜选用(A)良附丸(B)生姜汤(C)香苏散(D)良附丸合生姜汤(E)良附丸合香苏散7 患者,男,35 岁,近日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纳呆恶心,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其辨证为(A)肝气犯胃(B)湿热中阻(C)饮食停滞(D)瘀血停滞(E)寒邪客胃7 某女,30 岁,素有胃脘疼痛病史,两天前因情绪波动再次发作,疼呈胀痛,引及两胁,拒按,嗳气后稍舒,情志抑郁,时有叹息,苔薄白,脉弦。
8 其辨证为(A)寒邪客胃(B)肝气犯胃(C)脾胃虚寒(D)饮食伤胃(E)以上皆非9 宜选何方治疗(A)逍遥散加减(B)越鞠丸加减(C)丁香散加减(D)痛泻要方加减(E)柴胡疏肝散加减10 若兼吐酸。

13、玉女煎B.消渴方C.白虎加入参汤D.六味地黄丸E.金匮肾气丸3.下列哪项不属于消渴方的组成(分数:2.00)A.黄连、人乳汁B.天花粉C.生地、蜂蜜D.玉竹E.藕汁、姜汁4.下列哪一项不是消渴的典型症状(分数:2.00)A.多饮B.多食C.多尿D.雀目耳聋E.身体消瘦5.消渴的常见并发症白内障、雀盲,常用何方治疗(分数:2.00)A.杞菊地黄丸B.金匮肾气丸C.六味地黄丸D.沙参麦冬汤E.麦味地黄汤6.糖尿病患者并见视物昏蒙,耳鸣耳聋,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首选(分数:2.00)A.六味地黄汤B.知柏地黄丸C.明目地黄汤D.七味都气丸E.金匮肾气丸7.消渴的病变脏器关系到(分数:2.00)A.肺脾肾B.肺肝肾C.肺胃肾D.肺心肾E.心肝肾8.消渴的病机主要为(分数:2.00)A.肺阴火旺B.肺肾阴虚C.阴虚燥热D.阴虚湿热E.肾精亏虚9.消渴之下消证,若出现阴阳气血俱虚证,治疗应首选(分数:2.00)A.补中益气汤B.六味地黄丸C.归脾汤D.鹿茸丸E.金匮肾气丸10.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消渴病易见的并发症(分数:2.00)A.雀盲耳聋B.疮疡痈疽C.水肿D.肺痿劳嗽E.积聚二、A2 型。

14、备急千金要方D.儒门事亲E.河间六书3.医学心悟提出,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以(分数:2.00)A.滋其肾B.养其胃C.补其肺D.清其胃E.补其肝4.医学心悟提出,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以(分数:2.00)A.滋其肾B.养其胃C.补其肺D.清其胃E.补其脾5.消渴的病理主要是(分数:2.00)A.劳累过度,伤肺损脾B.劳欲过度,损伤元气C.饮食不节,食积化热D.燥热偏胜,阴津亏耗E.气郁化火,消烁阴津6.消渴的主要病位在(分数:2.00)A.肺、脾、肾B.肺、胃、肾C.肝、脾、肾D.肺、心、肾E.肺、肝、肾7.消渴病变的脏腑以哪一脏最为关键(分数:2.00)A.心B.肺C.脾D.肝E.肾8.消渴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肝失滋养,日久可并发(分数:2.00)A.白内障B.疮疖C.中风偏瘫D.肺痨E.水肿二、A2 型题(总题数:6,分数:12.00)9.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有甜味,口干唇燥,舌质红,脉沉细数者。
治宜选用(分数:2.00)A.程氏萆薢分清饮B.水陆二仙丹C.六味地黄丸D.左归丸E.缩泉丸10.患者口干唇燥,口渴多饮,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时或烦躁,遗精,。

15、A.多饮B.多食C.多尿D.雀目耳聋E.身体消瘦4.消渴的常见并发症白内障、雀盲,常用何方治疗(分数:2.00)A.杞菊地黄丸B.金匮肾气丸C.六味地黄丸D.沙参麦冬汤E.麦味地黄汤5.消渴的病机主要为(分数:2.00)A.肺阴火旺B.肺肾阴虚C.阴虚燥热D.阴虚湿热E.肾精亏虚6.消渴之中消证,若出现大便秘结不行,治疗应首选(分数:2.00)A.大承气汤B.增液承气汤C.归脾汤D.小承气汤E.甘露饮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消渴病易见的并发症(分数:2.00)A.雀盲耳聋B.疮疡痈疽C.水肿D.肺痿劳嗽E.积聚二、A2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8.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滑数。
治疗宜用(分数:2.00)A.消渴方B.白虎加入参汤C.知柏地黄丸D.玉女煎E.二冬汤9.患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其治法是(分数:2.00)A.温补肾阳,固摄肾精B.滋补肾阴,固摄肾精C.双补阴阳,固摄肾精D.清热润肺,生津止渴E.清胃泻火,养阴增液10.患者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神疲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宜选用下列何方(分数:2.。

16、备急千金要方D.儒门事亲E.河间六书3.医学心悟提出,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以(分数:2.00)A.滋其肾B.养其胃C.补其肺D.清其胃E.补其肝4.医学心悟提出,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以(分数:2.00)A.滋其肾B.养其胃C.补其肺D.清其胃E.补其脾5.消渴的病理主要是(分数:2.00)A.劳累过度,伤肺损脾B.劳欲过度,损伤元气C.饮食不节,食积化热D.燥热偏胜,阴津亏耗E.气郁化火,消烁阴津6.消渴的主要病位在(分数:2.00)A.肺、脾、肾B.肺、胃、肾C.肝、脾、肾D.肺、心、肾E.肺、肝、肾7.消渴病变的脏腑以哪一脏最为关键(分数:2.00)A.心B.肺C.脾D.肝E.肾8.消渴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分数:2.00)A.白内障B.疮疖C.中风偏瘫D.肺痨E.水肿9.对消渴明确提出上、中、下分类的医家是(分数:2.00)A.张景岳B.张子和C.戴思恭D.朱丹溪E.李东垣10.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有甜味,口干唇燥,舌质红,脉沉细数者。
治宜选用(分数:2.00)A.程氏萆薢分清饮B.水陆二仙丹C.六味地黄丸D.左归丸E.缩泉丸二、。

17、人乳汁(B)天花粉(C)生地、蜂蜜(D)玉竹(E)藕汁、姜汁4 下列哪一项不是消渴的典型症状(A)多饮(B)多食(C)多尿(D)雀目耳聋(E)身体消瘦5 消渴的常见并发症白内障、雀盲,常用何方治疗(A)杞菊地黄丸(B)金匮肾气丸(C)六味地黄丸(D)沙参麦冬汤(E)麦味地黄汤6 糖尿病患者并见视物昏蒙,耳鸣耳聋,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首选(A)六味地黄汤(B)知柏地黄丸(C)明目地黄汤(D)七味都气丸(E)金匮肾气丸7 消渴的病变脏器关系到(A)肺脾肾(B)肺肝肾(C)肺胃肾(D)肺心肾(E)心肝肾8 消渴的病机主要为(A)肺阴火旺(B)肺肾阴虚(C)阴虚燥热(D)阴虚湿热(E)肾精亏虚9 消渴之下消证,若出现阴阳气血俱虚证,治疗应首选(A)补中益气汤(B)六味地黄丸(C)归脾汤(D)鹿茸丸(E)金匮肾气丸10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消渴病易见的并发症(A)雀盲耳聋(B)疮疡痈疽(C)水肿(D)肺痿劳嗽(E)积聚11 患者口渴多饮明显,伴多食易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苔薄黄,舌质红,脉数。
治宜选用下列何方(A)泻白散(B)桑白皮汤(C)消渴方(D)清燥救肺汤(E)清肺饮12 患者尿频量多。

18、兼以(A)滋其肾(B)养其胃(C)补其肺(D)清其胃(E)补其肝4 医学心悟提出,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以(A)滋其肾(B)养其胃(C)补其肺(D)清其胃(E)补其脾5 消渴的病理主要是(A)劳累过度,伤肺损脾(B)劳欲过度,损伤元气(C)饮食不节,食积化热(D)燥热偏胜,阴津亏耗(E)气郁化火,消烁阴津6 消渴的主要病位在(A)肺、脾、肾(B)肺、胃、肾(C)肝、脾、肾(D)肺、心、肾(E)肺、肝、肾7 消渴病变的脏腑以哪一脏最为关键(A)心(B)肺(C)脾(D)肝(E)肾8 消渴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肝失滋养,日久可并发(A)白内障(B)疮疖(C)中风偏瘫(D)肺痨(E)水肿9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有甜味,口干唇燥,舌质红,脉沉细数者。
治宜选用(A)程氏萆薢分清饮(B)水陆二仙丹(C)六味地黄丸(D)左归丸(E)缩泉丸10 患者口干唇燥,口渴多饮,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时或烦躁,遗精,舌质红,脉沉细数。
治疗选用(A)左归(B)玉女煎(C)消渴方(D)白虎加入参汤(E)知柏地黄丸11 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其选方是(A)玉女煎(B。

19、B)金匮肾气丸(C)六味地黄丸(D)沙参麦冬汤(E)麦味地黄汤5 消渴的病机主要为(A)肺阴火旺(B)肺肾阴虚(C)阴虚燥热(D)阴虚湿热(E)肾精亏虚6 消渴之中消证,若出现大便秘结不行,治疗应首选(A)大承气汤(B)增液承气汤(C)归脾汤(D)小承气汤(E)甘露饮7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消渴病易见的并发症(A)雀盲耳聋(B)疮疡痈疽(C)水肿(D)肺痿劳嗽(E)积聚8 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滑数。
治疗宜用(A)消渴方(B)白虎加入参汤(C)知柏地黄丸(D)玉女煎(E)二冬汤9 患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其治法是(A)温补肾阳,固摄肾精(B)滋补肾阴,固摄肾精(C)双补阴阳,固摄肾精(D)清热润肺,生津止渴(E)清胃泻火,养阴增液10 患者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神疲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宜选用下列何方(A)归脾汤(B)七味白术散(C)消渴方(D)清燥救肺汤(E)白虎加入参汤11 患者尿频量多,混浊如脂如膏,劳累后加重,口干舌燥,口渴易饥。
舌红,脉细数,此属何证(A)膏淋(B)劳淋(C)尿浊(D)下消(E)以上均不。

20、兼以(A)滋其肾(B)养其胃(C)补其肺(D)清其胃(E)补其肝4 医学心悟提出,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以(A)滋其肾(B)养其胃(C)补其肺(D)清其胃(E)补其脾5 消渴的病理主要是(A)劳累过度,伤肺损脾(B)劳欲过度,损伤元气(C)饮食不节,食积化热(D)燥热偏胜,阴津亏耗(E)气郁化火,消烁阴津6 消渴的主要病位在(A)肺、脾、肾(B)肺、胃、肾(C)肝、脾、肾(D)肺、心、肾(E)肺、肝、肾7 消渴病变的脏腑以哪一脏最为关键(A)心(B)肺(C)脾(D)肝(E)肾8 消渴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A)白内障(B)疮疖(C)中风偏瘫(D)肺痨(E)水肿9 对消渴明确提出上、中、下分类的医家是(A)张景岳(B)张子和(C)戴思恭(D)朱丹溪(E)李东垣10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有甜味,口干唇燥,舌质红,脉沉细数者。
治宜选用(A)程氏萆薢分清饮(B)水陆二仙丹(C)六味地黄丸(D)左归丸(E)缩泉丸11 患者,女性,47 岁,近年来口渴喜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其病机是(A)胃火内炽,胃热消谷(B)气阴不足,脾失健。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消渴】相关DOC文档
标签 >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消渴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编号:353412]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