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1083389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分 值 : 150 分 考 试 时 间 : 150 分 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新石器时代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野马广为散布,曾为原始人类猎取为食。大约 6000 年前,欧亚大陆草原的游牧民族首先将野马驯化为家马,家马渐次传入中原农耕区。晚商以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马的遗骸越来越多,如河南安阳殷墟与山东临淄春秋时期大型马葬遗址。马匹作为重要的驼畜,春秋以前在中原主要用于牵引战车,赵武灵王向匈奴学习“胡服骑射”之后,更多地用于骑乘

2、。由于自然条件所限,中原农耕区繁衍的马匹不但从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且品种易退化,因此需从临近的蒙古高原输入。蒙古马,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体格不大,但身躯粗壮,四脚坚实,耐力好,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汉武帝时,为对抗匈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张骞路过大宛,了解到当地最为出名的物产是骏马。这种马与中原习见的蒙古马差异明显,身长体高,速度耐力兼备,是极为优良的战马。汉使看到这种马前膊流出的汗水中有血,感到奇怪,汉郊祀歌描写道“沾赤汗,沫流赭”,便以“汗血马”名之,又称“天马” 。汉武帝为求“天马” ,数次向大宛遣使,而大宛不仅不答应,且杀害汉使, 引起汉将李广利两次率军征讨,最终如愿获得

3、上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的雌雄马 3000 余匹而归。汗血马的引进数量毕竟有限,而以良种西域名马与蒙古土种马杂交可使后代改良性状。汉以后,汗血马仍然不断输入中原。蒙元是域外良马进入中原的另一个重要时代。由于蒙古帝国地跨亚欧大陆,其西北与中欧相接,西南临地中海,因此元代对遥远地域的良马有了更多认识,知道除了中亚的汗血马(即阿鲁骨马/小西马)以外,还有产于阿拉伯与地中海地区更好的脱必察马,即“大西马” ,由于看惯矮小蒙古马的蒙元贵族非常珍视“西马” ,有些回回商人投其所好,远赴西亚购取,花费巨大。元仁宗即位之初,监察御使哈散沙因此奏请禁止,得到仁宗的批准。但实际上,延祐七年(1320 年)仁宗去世

4、后,察合台兀鲁思汗怯别每年都数次遣使进献西马等方物,元亦给以年例或回赐,其中仅泰定二年(1325 年)一次就赐钞 4 万锭。古代中国兼有东亚大陆的农耕区及与之毗邻的蒙古高原。游牧民族所驯化的马匹不仅是 古代亚欧人跋山涉水长途往来的主要载畜,它本身也是丝路沿线各族人民之间互通有无的重要交换物。( 选自古代东西方交流中的马匹 ,有删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2 -A. 野马最初只是人类猎取的食物,后来野马驯化为家马后才为中原农耕区耕地所用。B. 大宛的“汗血马”身长体高,速度耐力兼备,它的出现深受欢迎,即刻取代了蒙古马。C. 蒙元域外良马除了“汗血马

5、” ,还有大量进入中原的产于阿拉伯与地中海的“大西马”。D. 元仁宗即位后,禁止商人远赴西亚购取“西马” ,主要是因为购取“西马”花费巨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文章介绍了古代东西方交流中的马匹,其中主要阐述了马匹引进、功能的转变过程。B. 文章在论述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例证法,通过具体的史例,使所论述的观点更具说服力。C. 文章以大量篇幅阐述马匹引进的过程,显示了马匹在古代东西方交流中的重要作用。D. 对于马匹的重要作用,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归结出了它的价值。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在赵

6、武灵王没有向匈奴学习“胡服骑射”之前,马匹只是作为驼畜而没有用于骑乘。B. 汉将李广利两次率军征讨大宛,可见“汗血马”的名贵及马匹在当时社会的重要作用。C. 察合台兀鲁思汗怯别与元朝马匹、年例的往来,实际上是民族之间互通有无的过程。D. 晚商以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马的遗骸越来越多,说明马匹已经渐次传入中原农耕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画者的悲哀王鱼洋李先生自认为算是个画家,他画了很多画,人物、风景、还有想象中的场景,可惜没卖出过几幅。李先生总在想:是自己画得不够好吗?以前他有幸参加过一次画展,他的画夹在很多画家的画之间,很多看画的人站在

7、他的画前停留了很长时间,也会感叹一句:“这幅画画得不错,很有意境。 ”可是最后看了画的署名后,最终没人买他的画,因为没人见过他的- 3 -名字,于是没人确定他的画未来是否会增值。从此再没有画室愿意为他展示画作,因为觉得他的画不会卖出的。他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坚持了两年,而后家人都劝他放弃这项事业。李先生看着自己快要接近于零的存折,也决定放弃画画了,虽然放弃画画就像让自己放弃生命一样难受,但他还是决定选择明智的放弃了,他去电器公司做了名普通的业务员,过了一个月波澜不惊的生活后他病倒了,因为他的身心都被巨大的空虚笼罩着,是一种离开了自己狂爱生活像被抽走半条命似的空虚。他有气无力地在床上躺着,沉沉地睡

8、去。突然他觉得自己的脑袋被什么砸了一下,于是他醒了,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小了,而且在一个小学课堂里。只听见老师严厉地对他说:“李云!你怎么又在课堂上睡着了!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么?”虽然李先生震撼了好一会儿,但他渐渐反应过来自己穿越回了自己的小学时代,也就是说,他要重新从小学开始成长了。记得小时候他不喜欢学习,只喜欢画画,但是老师从来不说他画得好,只说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一天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画画,甚至连市里的画画比赛也不让他参加,反而推荐了画画一般,但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参加了比赛。但既然时光重来了,李云不想让悲剧重演,他努力学习,成为了三好学生,虽然他不像从前那样业余时间画大量的画,但是老师还

9、是马上发现了他在画画上的天赋,并对他说:“李云,你真了不起,不光学习好而且画画也很棒,你是我见过的最有出息的学生,最近市里有画画比赛,你代表咱们班参加吧。 ”李云对老师报以灿烂的微笑,虽然老师夸他的话听得很是别扭。而后李云顺利地考入了重点初中,高中,大学。但他此后几乎很少画画了。大学毕业后李云开始投入了如火如荼的 IT 创业。李云的事业很成功,甚至进了中国财富排行榜的前十名。李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但他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就像是做蛋糕时自己用了很高级的面粉揉糕点,然后又用了很贵的烤箱将蛋糕烤熟,最后又用了精致的盘子将蛋糕盛在里面,但是却忘了在蛋糕中放糖,而糖才是蛋糕的灵魂。李云开始寻找自己

10、灵魂中的糖,可惜很长时间没找到。直到有一天李云参加了一个画展,看了那些形形色色的画,他的心灵似乎一下被什么击中似的重新升腾出一种巨大的愿望:我想画画。李云买了很多纸和染料开始重新画画,可是由于很长时间不画画了,手异常生疏,画了- 4 -一幅又一幅,没一幅画好了。李云的秘书走进办公室看到李云的画,他试着揣摩李云的心意,想乘机讨好李云,自作主张地把李云的画放到拍卖市场拍卖。当李云听说秘书把自己不成型的画拿去拍卖时有些生气,也有些惶恐,他想他的劣作拿到拍卖市场上一定会被嘲笑,第二天新闻会出现“李云不自量力拍卖难看画作”的头条新闻。但过了一下午,秘书欢天喜地地向他报告喜讯:他的画作拍卖了二百多万元!李

11、云闻听,不禁大跌眼镜,因为连他都清楚那幅画作无论是线条还是布色都糟糕得一塌糊涂。可是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出二百万买这幅画呢?算了,不去管他,反正能得一笔意外之财总是好事,何况说不定是自己妄自菲薄了呢!第二天写“IT 精英画作拍卖二百万元”大字的新闻盖满网络及报纸版面,他开始受到各界朋友的恭维,李云变得飘飘然,也暗自得意起来。虽然李云在网上也看到有关他画作的一些负面评论,李云看了评论微微一笑:那些文盲,不懂艺术。有一天李云在街上闲逛,看到在街角的大厅外挂着某画家画展的牌子,但是画家的名号他从未听说,也没有几个人走进大厅。李云觉得无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进去看画。大厅里人很少,寥寥无几,李云在大厅走

12、动,随意观看画作,那些画作气势磅礴,用色大胆,且极富想象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李云越看越感到惭愧,李云站在一幅画作前朦胧中看到一个景象,又像一段不太真实的记忆很久以前他也是个画者,那时他只是个画者。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放弃画画,过了一个月波澜不惊的生活后,李云病倒了,这样写既突出了画画对他的重要意义,同时为下文的穿越情节做了合理的铺垫。B画者的悲哀其实也是社会与时代的悲哀,人们常常以名取人,以名气来定书画的价值,附庸风雅者众,往往只认名家名作,真懂艺术者寡。C现实生活中的李云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执着于自己的艺术

13、创作,孤高自傲;另一方面又向往着世俗的成功,功利现实。D李云从某画家的画展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样的结尾虽然不像欧亨利式的结尾那样出人意料,但同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吸引读者去关注人物的命运变化。5. 小说的标题是“画者的悲哀” , “悲哀”表现在哪里?(6 分)6小说采取穿越的形式,由实到虚,虚实结合,这样处理有什么样的好处?请结合作品分- 5 -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材料一:会宁皮影戏已列入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会宁皮影多以牛皮、羊皮、驴皮制作而成,一台皮影戏至少需要四至五人才能

14、完成,唱腔多以当地的传统戏曲秦腔为主。大年三十晚九时许,新添堡乡河屲w村村口的皮影戏老艺人牛俊魁家传来阵阵鼓乐声,村里组织的新年皮影戏演出在这里鸣锣开演。河屲村是会宁县新添堡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晚上九点,乡亲们在家里欢聚一堂,唱着皮影戏过大年,让我们感受到了皮影戏的魅力。走进牛俊魁家,一股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场精彩的皮影戏正在他家的正房里上演,老艺人牛俊魁在白色幕布后舞弄着皮影角色,边舞边唱,另外三人时而拉二胡,时而吹唢呐,敲锣打鼓配合默契,村民们看得全神贯注,记者也被精彩的演出所吸引,跟着看了起来。在演出结束后记者走进幕后,体验了一把皮影戏的演出过程。据介绍,牛俊魁是会宁皮影戏的传承人

15、之一,他不仅可以熟练制作皮影道具,而且能够演唱多部传统戏曲。每逢新春佳节,他都要带领村里人白天搭台,晚上唱戏,每场皮影戏要演出两三个小时,以丰富乡亲们的节日文化生活。新添堡乡河屲村村民邵启虎对记者说,本地文化活动比较单纯,到过年的时候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看一看皮影戏,耍一下社火,自娱自乐,大家都比较高兴。(“会宁广电网”记者 甘孟玉 荆平)材料二: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上的活动屡见不鲜。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的跨界民族,也是中国“三少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作为善于迁徙的狩猎民族,他们将本民族的习俗延续下来,如驯鹿、瑟宾节都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驯鹿成

16、为贯穿全年每个呼伦贝尔草原盛会的“吉祥物” ,二百余人的鄂温克部落每年能接待中外游客近五万人次。而每逢瑟宾节,鄂温克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 6 -的间隙里点燃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一片欢乐祥和。台湾游客任先生几乎每年都会到呼伦贝尔旅行一次,他说:“不论夏季或是冬季,呼伦贝尔总有让人看不完的美景,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堆砌出的盛会就让人流连忘返。 ”2016 年上半年,呼伦贝尔市接待中外游客 488.47 万人次,同比增长 8.5。以上种种,都只是内蒙古草原上很普通的活动,但也是内蒙古草原诸多文化活动的缩影。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元文化底蕴深厚,将

17、草原文化融会贯通并“打包”展示已成为当地所有民族文化活动的“套路” 。不论是各地一年四季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还是内蒙古“走出去”举办的文化活动,草原传统技艺总是结伴出现。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内蒙古已在蒙古国、俄罗斯、美国、马耳他、毛里求斯、澳大利亚、丹麦、斯里兰卡等地举办“文化周”活动,阵容颇为“豪华” ,对外讲述者内蒙古的故事。落于金莲川草原上的正蓝旗人口仅 8.3 万,但这里有世界文化遗址元上都和延续千年的传统游牧生活。(摘自中新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堆砌”的草原盛会吸引中外游客 ,有删改)材料三:江苏省南通市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宋亚军这两天伤透了脑筋,他正在给 88 岁的毛素娟找一个

18、传承人。毛素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唯一传承人,由于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赶在老太太还能说会动之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把技艺传下去成了宋亚军的当务之急。如何让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曹锦扬表示,非遗传承有其特殊性,不能全靠市场,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2011 年 6 月 1 日,国家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集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一些地区落实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经费拨款不到位,不重视宣传,对民间的非遗传承人重视不够等。一些有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在非遗上的经费投入只有区区几十万元,非遗传承人、研究人员想对外交流自己的技术和

19、作品都捉襟见肘。“事实也证明,凡是非遗传承做得好的地区,政府都发挥了很好的主导作用。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说。在全国,宜兴紫砂壶鼎鼎有名,这是该地区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所带来的效果。宜兴有专门的副市长、文化局副局长分管紫砂陶艺发展,政府还出资让有兴趣学习紫砂陶艺的人免费学习,每年的“陶艺节” ,市委书记、市长再忙也要出席,这些都提高了紫砂陶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7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传承下去,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结合起来。 ”贺云翱教授说, “除了宜兴紫砂壶,像苏州的刺绣,南京的云锦,这些非遗项目都兼具了一定的市场价值,迎合了现代人

20、的需要,有很多人在学。相比之下,南通色织土布就与现代人的生活离得稍远些,对于这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政府就更不能缺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也有专家认为,整个社会都应该为非遗的传承出一份力,在韩国、日本,每年都会有企业家出资赞助非遗项目,定期举办一些展览,让民众认识到非遗的重要性,这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摘自光明日报:非遗传承,难在哪儿? ,有删改)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A鄂温克族是一个善于狩猎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将驯鹿、瑟宾节等习俗延续下来,如今驯鹿已成为每个呼伦贝尔草原盛会的吉祥物。B材料一侧重报道了民间

21、艺人在自娱自乐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材料二侧重报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中得到保护和创造了效益。C会宁皮影戏有上千年的历史,唱腔多以当地的传统戏曲秦腔为主,乡土气息浓郁,为村民喜闻乐见,也成为当地农民过年时唯一的一项自娱自乐的活动。D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从经费划拨、宣传、重视民间的非遗传承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些工作。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A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将驯鹿、瑟宾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草原旅游业相结合,不仅得到了经济效益,也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B新添堡乡河屲村村口的

22、皮影戏老艺人牛俊魁在自家院子里表演皮影戏,其目的是保护皮影戏这一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C 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唯一传承人已经 88 岁,因为她已不能说话,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D内蒙古非物质遗产旅游项目不仅吸引了国内的游客,而且也走出国门,通过举办“文化周”活动,将草原传统技艺远播世界。E. 一些非遗项目兼具了一定的市场价值,迎合了现代人的需要,有很多人在学。而南通色织土布就与现代人的生活离得稍远些,对于这类非遗项目,政府的保护就有所缺位。9从材料三来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原因有哪些?(5 分)- 8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

23、,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也。早丧母,事继母甚谨。弱冠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习五经 ,昼夜不倦。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除荡寇将军,累迁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尝读书见吾丘子 ,遂归侍养。魏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东魏所诛。深父保周、叔父欢周并被害。深因避难,坠崖伤足,绝食再宿。于后遇得一箪饼,欲食之;然念继母年老患痹,或免虏掠,乃弗食。夜中匍匐寻母,偶得相见,因以馈母。还复遁去,改易姓名,游学于汾、晋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后为人所告,囚送河东。属魏将韩轨长史 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太祖平河东,赠保周南郢州刺史,欢周仪同

24、三司。深归葬其父,负土成坟。大统十五年,行下邽县事。太祖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以深为博士。深经学通赡,每解书,尝多引汉、魏以来诸家义而说之。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皆背而讥之曰:“樊生讲书多门户,不可解。 ”然儒者推其博物。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六官建,拜太学助教。建德元年,表乞骸骨,诏许之。朝廷有疑义,常召问焉。后以疾卒。深既专经,又读诸史及苍雅 、篆籀、阴阳、卜筮之书。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撰孝经(问疑) 丧服问疑各一卷,撰七经异同说三卷、 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并行于世。 (节选自周书樊深传 )【注】吾丘子,

25、即丘吾子,春秋时孝子。长史:古代职官名,将军的属官。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B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C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D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9 -A弱冠指男子 20 岁左右的年龄。古代男子 20 岁举行冠

26、礼,表示已长大成人。B经学是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它形成于汉代,汉武帝后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C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又称六卿。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用语,有时也指游子企盼返归故乡安度晚年。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樊深经历坎坷,侍亲至孝。他在避难时,宁愿自己挨饿,也要送食物给继母;平乱后,他归乡负土筑坟葬父。B樊深一生好学,至老不渝。年轻时,他负书出门拜师,孜孜不倦地讲习五经 ;年老时,仍书不离身,分秒必争,不懈学习。C樊深学识渊博,但不被认可。他解说经书,常常广征旁引汉、魏以来诸家学说

27、,学生不能领悟,人们都在背后讥讽他。D樊深精通经学,涉猎广泛。他撰写了诸多解经著作,流行于世,也对史学、文字学、阴阳学等领域有所了解。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属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 (5 分)(2)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代 赠 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A.首句“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

28、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B.“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心上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C.“月如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有情人的不得相会。D.芭蕉的绿叶展不开丁香的花蕾,指丁香花尚未绽放,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E.本诗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用芭蕉与丁香作比,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15.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6 分)- 10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16.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6 分)(1)在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

29、句是_,_。(2) 声声慢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两句话:, 。(3)苏轼的赤壁怀古中 , ,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象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 题。去 年 , 来 自 “一 带 一 路 ”沿 线 的 二 十 国 青 年 , 评 选 出 了 心 中 的 中 国 “新 四 大 发 明 ”: 高 铁 、网 购 、 支 付 宝 和 共 享 单 车 。 受 访 者 纷 纷 表 示 ,“新 四 大 发 明 ”是 他 们 最 想 带 回 祖 国 的 生 活 方 式 。“新 四 大 发 明 ”也 被 写 进 了 今 年 的

30、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这 新 四 大 发 明 中 , 有 三 个 与 手 机 , 也 从 一 个 侧 面 证 明 了 手 机 对 人 们 。相 对 于 过 去 单 纯 的 通 信 功 能 , 现 在 手 机 功 能 , ( ) , 手 机 正 在 改变 着 人 们 的 生 活 方 式 和 生 产 方 式 。 手 机 带 来 的 永 远 都 是 “未 知 大 于 已 知 ”, 在 创 新 推 动 下 , 随着 技 术 发 展 , 新的手机功能还会不断开发,手机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还会进一步凸显和提升。过去提到现代 化,汽车是一个标志,而现在和未来,现代化和手机高度依存。当 下 讲 到 手 机

31、 , 更 多 指 向 智 能 手 机 , 很 多 年 轻 人 甚 至 把 手 机 等 同 于 智 能 手 机 。 手 机 的现 代 化 功 能 , 也 主 要 通 过 智 能 手 机 实 现 。 在 很 多 人 印 象 中 , 智 能 手 机 、 不 断 迭代 , 但 据 美 国 皮 尤 中 心 一 份 最 新 报 告 显 示 , 中 国 的 智 能 手 机 普 及 率 大 约 为 68%左 右 , 处 于世 界 中 游 水 平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 但 据 美 国 皮 尤 中 心 一 份 最 新 报 告 显 示 , 中 国 的 智 能 手

32、机 普 及 率 为 68%B但据美国皮尤中心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大约为68% C但美国皮尤中心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为68%左右 - 11 -D 但 据 美 国 皮 尤 中 心 一 份 最 新 报 告 , 中 国 的 智 能 手 机 普 及 率 大 约 为 68%左 右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 何 止 只 是 生 活 与 娱 乐 B 正 改 变 着 生 活 和 娱 乐C 远 远 不 止 生 活 和 娱 乐 D 让 我 们 的 生 活 更 丰 富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息息相关

33、 有益无害 沧海桑田 无所不在 B休戚相关 大有裨益 日新月异 如影随形 C休戚相关 有益无害 沧海桑田 如影随形 D息息相关 大有裨益 日新月异 无所不在20. 下面是某人发给朋友的一则手机短信中的部分内容,有几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其中的五处并加以修改。(5 分)我于昨晚得知家母重病住院、急需手术、资金不足的消息,甚为挂念。现承蒙捎去 5000 元,以尽绵薄之力,请务必领受;他日抽闲我定当莅临医院探望。祝愿老人家病体早日康复!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2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 分)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

34、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材料: 康桥 雨巷 蜀道凌云的壮志 沉睡的柔情 对美的追求峥嵘崔嵬 温婉艳丽 脉脉含情 温文尔雅 缠绵柔情 彳亍彷徨 天梯石栈 灵动娇美 畏途巉岩四、写作(60 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敬,通警,其金文和小篆的字形,右边从攴(p),像以手执杖或执鞭,正在自己敲打自己, 又为自我鞭策:左边从茍(j),义为紧急、急迫,转义为不可怠慢。(摘编自汉语词典)敬:以攴促言行真善美,茍,慎言也。(百度百科)论语:“修己以敬。”- 12 -周易卷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俗语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对以上的说法,你怎

35、么理解“敬“?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3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D(3 分) ( A.“野马驯化为家马后才为中原农耕区耕地所用”错,原文只是说“渐次传入中原农耕区” ,并未说用于耕地。B.“即刻取代了蒙古马”说法错误,根据选文第 4 段,可知并没有取代。C.“大量进入中原”错,于文无据。D.该项是对第 5 段“由于看惯矮小蒙古马的蒙元贵族非常珍视西马 ,有些回回商人投其所好,远赴西亚购取,花费巨大。元仁宗即为之初,监察御史哈散沙因此奏请禁止,得到仁宗的批准”的提炼整合,与文本相符。)2.D(3 分) (“接着逐层分析”错误,原文只是阐述事实,并未

36、逐层分析马匹的重要作用。 )3.A(3 分) (A.“马匹只是作为驼畜而没有用于骑乘”推断错误,原文“赵武灵王向匈奴学习 胡服骑射之后,更多地用于骑乘” ,并不代表之前没有用于骑乘。 B.该项是对第 3段“汉武帝为求天马 ,数次向大宛谴使,而大宛不仅不答应,且杀害汉使,引起汉将李广利两次率军征讨,最终如愿获得上等良马数十匹”的整合判断,与文意相符。 C.该项是对第 5 段“察合台兀鲁思汗怯别每年都数次遣使进献西马等方物,元亦给以年例或回赐”的推理转述,与文本内容相符。 D.该项是对文章第 1 段“欧亚大陆草原的游牧民族首先将野马驯化为家马,家马渐次传入中原农耕区。晚商以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马的遗

37、骸越来越多,如河南安阳殷墟与山东临淄春秋时期大型马葬遗址”的提炼概括,与文本相符。 )4.答案 C。李云的性格并非矛盾、双重。他热爱画画,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别人的认可。5.答案:1、虽然很多看画的人感叹李云的画画得不错,却因为李云没有名气,没有人买他的画,这是悲哀;2、李云回忆自己小学时因为学习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画画也成了罪名,而穿越回小学时代后,他努力学习,成为三好学生,画画才受到表扬,这是悲哀;3、大学毕业后李云投入 IT 创业,事业很成功,自以为拙劣的画作竟意外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也是社会的悲哀。这些悲哀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对画作价值的评断完全依据画家名气的高低。6.打破时空的限制,便

38、于塑造人物,展开情节,使读者觉得自然合理。虚实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与内涵。画者的实际困境为实,穿越到过去,变为成功人士,画作拍出高价为虚。由实到虚,虚实转化,内容及内涵都变得丰富。虚实两相对比,小说主旨表现得更加突出。画作得到认可,是在虚拟世界中,是在世俗的功成名就之后,虚拟的成功与现实的困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更集中地揭示题旨。7C(C 项, “也成为当地农民过年时唯一的一项自娱自乐的活动”说法过于绝对,过年时的- 14 -活动还有耍社火。 )8AD(B 项, “其目的是保护皮影戏这一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错误,原文是“以丰富乡亲们的节日文化生活” “自娱自乐,大家都比较高兴” ,并不是为

39、了“保护” ;C 项, “她已不能说话”错误,原文是“赶在老太太还能说会动之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把技艺传下去成了宋亚军的当务之急” ;E 项,由原文可知,对于这类非遗产项目的保护,政府就更不能缺位。 )9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无人,技艺面临失传。政府主导作用缺失。经费拨款不足、不到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宣传,对民间非遗传承人不够重视。10.B(3 分)11.D (3 分)乞骸骨也称赐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用语,没有指游子企盼返故乡度晚年。12.C (3 分) “不被认可” “人们都在背后讥讽他”错,与原文不符。13. (10 分)(5 分)恰逢魏将韩轨的长史张曜器重他(樊深)的

40、儒学,邀请樊深到他的家, (樊深)因此再次得以逃脱隐藏起来。 (句意通顺 3 分, “延”译为“邀请”得 1 分, “更”译为“再次”得 1 分)(5 分) (樊深)学识虽然广博丰富,却不善于言辞辩说,因此不被当时人们称道。 (句意通顺 3 分, “赡”译为“丰富”得 1 分, “讷”译为“不善于” 、 “不擅长”得 1 分。 )【译文】樊深字文深,是河东猗氏人。早年丧母,侍候继母十分孝顺谨慎。弱冠之年喜好学习,背负书籍从师于三河,讲议研习五经 ,日日夜夜不知疲倦。魏永安年间,随军征讨,以功劳任荡寇将军,数次升迁为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曾经在读书时读吾丘子,因而归家侍候奉养父母。魏孝武帝西

41、迁,樊、王二姓起义,被东魏诛杀。樊深父保周、叔父欢周都被杀害。樊深因为避难,坠落山崖跌伤脚,两天没吃饭。之后得到一箪饼,本想食之;但想到继母年老身患痹症,可能没有遇难,因而不吃。夜晚匍匐寻找继母,恰巧得以相见,有机会把食物给继母。回家后又悄悄离开家乡,改易姓名,在汾、晋地区游学,学习天文及数学历法之术。后来被人所告,囚送至河东。恰逢魏将韩轨的长史张曜器重他(樊深)的儒学,邀请樊深到他的家,(樊深)因此再次得以逃脱隐藏起来。太祖平定河东,追赠其父保周为南郢州刺史(谥号) ,叔父欢周为仪同三司(谥号) 。樊深归家安葬其父,亲身背着泥土建成坟墓。大统十五年,代理下邽县事。太祖在东馆设学校讲学,教授诸

42、将子弟,任樊深为博士。樊深精通经学,讲解经书时,经常引用汉、魏以来各家学说来解释。所以听讲的学生,不能理解。背后都讥讽他:“樊生讲书- 15 -所引门户太多,不可理解。 ”但是儒生都推崇他学识渊博。其性情喜好学习,到老也不懈怠。早晚来往,骑在马上也读书不停,以至于马惊而坠地,手脚都摔折了,但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这种习性。后来授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建立六官,拜任太学助教。建德元年,上表请求退休,诏书允许。朝廷有疑问,经常召他来询问。后来因病去世。樊深既专于经书,又熟悉诸史及苍雅 、篆籀、阴阳、卜筮之书。 (樊深)学识虽然广博,却不善于言辞辩说,因此不被当时人们所称道。撰写有孝经(问疑) 、 丧服

43、问疑各一卷。另撰写七经异同说三卷、 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都流行于世。14.(5 分)D(“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错, “芭蕉不展丁香结” , “丁香结”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此处用以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 )15.(6 分) (一)借景抒情。诗借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抒发发主人公失望、愁苦的情感。比喻(或象征或拟人) 。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二)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又是借物写人,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6 分) 16.(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3)江

44、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7C(3 分) 【这个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据显示”句式杂糅,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即可;“大约”和“左 右”重复,去掉其中一个。 】18C(3 分) 【A从上下文来看,这里没有反问的语气;B这句话和后文的“正改变着”语义重复;D这 句话和后文整个句子语义上重复。 】19D(3 分) 【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 害一致。对象使用不当。大有裨益:形容益处很大。有益无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不符合实际,因为手机 虽然对人有好处,但不是一点害处也没有的。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沧海 桑田:大海变成

45、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沧海桑田只是强调变化快, 可以有好有坏;日新月异却只向好的方面发展。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 跟着身体。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这里是强调手机到处都有,而不是强调它与人 的关系。20.“家母”改为“令堂” (或“令慈” ) ;“资金”改为“费用” ;“承蒙”改为“拜托” (或“劳驾” ) ;“领受”改为“收下” ;“莅临”改为“前往” 。 (每改对一处 1 分,- 16 -共 5 分) (家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母亲。资金:经营工商业的本钱。承蒙:客套话,受到。领受:接受,多指接受好意

46、。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21.(6 分)示例: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凌云的壮志吗?雨巷,你的温文尔雅,你的缠绵柔情,你的彳亍彷徨,不正好引起我心中对美的追求吗?2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给话题,让学生从中找出立意。对于这类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怎么确定文章的立意。整体把握材料这则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干了什么?最终结果如何?蜗牛悲剧的原因有哪些?一是好高骛远,目标确立得太大,远远超出自身的实际情况。二是放弃了梦想,没有行动。三是哀叹生命短

47、暂,消极无为;不能从平凡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蜗牛悲剧教训是什么?对我们有哪些启迪?确定目标要认清自我,既不好高骛远,又不故步自封,而是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恰当的目标,如此,目标才能有效地发挥引领人生的积极作用。 (梦想和现实)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成就梦想。蜗牛东游泰山、南下长江的梦想看似遥不可及,但它若能马上行动起来,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 (如借助外物) ;即使最终没有实现目标,但在行动的过程中,它也会收获颇多。 (想和做,空想和实干,梦想和行动)生命固然渺小和短暂,个人能力固然有限,但这不是我们消极悲观的理由,只要我们坚持梦想,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限的生命便能创造无限的精彩。结果固然重要,过程更重要。 (从小事做起,在拼搏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无论怎样立意,基本上不外乎以上三个方面,写作时,一方面防止错误的理解材料,另一方面要注意在材料及其含义的范围内来展开论述,防止扩大论述范围。-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