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A 王权与神权相分离B 德治思想逐步形成C 天子权力有所下降D 对天的认识理性化【答案】B【解析】【详解】【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分析解答即可。2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
2、,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 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B 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C 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D 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答案】C【解析】2【详解】材料“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的决策判断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这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民主性,故 C 正确;虽然材料提到了卜筮、龟等信息,但并不是强调神权色彩,而是说明具有民主色彩的决策方式,故 A 错误;中国早期政治并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材料也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的特点,故 B 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中国早期政治的决策方式,而不是强调
3、迷信愚昧的色彩,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决策方式的民主色彩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主旨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A 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B 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 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4“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
4、(龟)和筮。如若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A 商王完全垄断决策权B 政治带有迷信色彩C 王权受制于族权3D 已形成早期民主制【答案】B【解析】【详解】5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A 深受宗法影响B 突出皇权至上C 体现宗教色彩D 利于邻里和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可得出土楼的结构特点与建筑布局体现的宗法的思想,故 A
5、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一个家族,谈不上皇权至上,故 B 项排除;材料中宗族与宗教是两回事,故 C 项排除;利于邻里和睦有其影响,但是反映不了题旨,故 D 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晴】土楼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客家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6商代时,“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公提出“以德配天”,到春秋时期,周内史叔兴提出:
6、“吉凶由人”。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这表明春秋时期A 民本思想强调民的作用4B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变化C 儒家天命观影响很广泛D 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答案】B7逸周书世俘解说,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上述国数未必可信,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降服多数小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与这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 祖宗圣人,百世不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可知,材料强调周朝自武王之后分封诸侯,
7、为巩固西周统治,推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分封制,故 C 项正确;“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体现的是宗法制,故 A 项错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强调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不涉及“建立较大的侯国,降服多数小国,使遵守周朝制度”,故 B 项错误;“祖宗圣人,百世不迁”体现的是宗法制,故 D 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内容和目的分析解答。8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A 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
8、主的地位B 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C 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D 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5【答案】B9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 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B 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C 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D 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说明墓葬受到宗法制等级的影响,可见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故 C 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宗法等级观念,不是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9、故 A 项错误;礼乐制度是依靠分封制维系,不是经济发展水平主导,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社会危机的问题,故项错误。10周人很早就有建造宗庙的习惯,宗庙安置有代表祖先的木主,里面分建多少个“庙”则取决于宗主的等级地位。宗庙除了祭祀,还可以举行重大典礼、决定重大事情,具有礼堂的性质。与此相关的制度A 有助于稳定西周社会结构B 破坏了宗族内部的团结C 形成了族权高于政权的局面D 奠定了神权政治的基础【答案】A【解析】【分析】宗法制是维系西周社会统治的主要制度。【详解】6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四子争位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
10、)。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材料二 2015 年 2 月文化共识网:“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1) 材料一中,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 理由是什么?(2) 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 如何评价?(3)“列土封建”指何种制度? 其中“授权”与“尽忠”有何具体体现? 有何积极作用?【答案】(1)老三可继承王位;因为他是嫡长子。(2)嫡长子继承制。评价: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强调血缘亲疏关系、等级森严,这既保障了贵族统治特权,又有利于凝聚宗族团结,防止内部纷争同时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制度:分封制。体现:周王对诸侯授土授民,诸侯对周王朝贡、纳役,护卫周王室安全。作用:扩大了疆域,巩固了统洽。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7(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列土封建”是指分封制。分封制下,周王对诸侯授土授民,诸侯对周王朝贡、纳役,护卫周王室安全。分封制扩大了疆域,巩固了统洽,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