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4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微专题三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1085473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3.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4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微专题三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4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微专题三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4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微专题三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4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微专题三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4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微专题三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微专题三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内容索引,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基础知识,按影响的主导因素的不同,可将工业区位的选择分为以下类型: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各类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多以各种形式的工业区位模式图为载体呈现,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包含以下几种类型:,一、柱状图 在柱状图中,一般横轴表示不同的工业布局类型,纵轴表示工业生产过程中原料运费、产品运费、科技投入和工资投入等各要素的投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在柱状图的判读中,只要找出占总生产成本比重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下图所

2、示,甲类型工业科技投入占总成本比重大,布局时应接近高等院校或科学技术发达地区,为技术导向型;乙类型工业原料运费占总成本比重大,布局时应靠近原料产地,为原料导向型;丙类型工业工资投入占总成本比重大,布局时应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为劳动力导向型;丁类型工业产品运费占总成本比重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二、直角坐标图 对直角坐标图的判读,首先必须看清图的标题以及横轴、纵轴所表示的含义,然后根据横纵坐标数值的变化趋势,准确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甲所示,图中工业的人才投入占总成本比重最大,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应为技术导向型工业;工业的能源投入占总成本比重最大,说明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

3、的能量,应为动力导向型工业。再如,在图乙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何处比较合理?,通过阅读标题,发现该坐标图反映的是人口密度与棉花产量关系组合示意图,其中横轴表示的是人口密度,纵轴表示的是棉花产量。仔细观察人口密度和棉花产量在各自坐标轴上的变化趋势,不难发现,在A、B、C、D四个区域中,A区域棉花产量最高且人口密度最大。再结合棉纺织工业的特点需大量廉价劳动力、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过高,所以A处最适合布局棉纺织工业。,三、多维坐标图 由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对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的考查,除了可借助直角坐标图外,还可以借助三维坐标图和四维坐标图等,如图甲、图乙所示。多维

4、坐标图的判读方法和直角坐标图的判读类似,只需引导学生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各点数值的大小,找出各种投入要素中,占总成本比重最大的,即为主导区位因素。,在三维坐标图图甲中,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在四维坐标图图乙中,对应不同图例,可以做出如下判读: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四、曲线图 主导因素对某种工业部门(或某一

5、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在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在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也存在差异性。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的这种变化,不管是时间变化还是空间变化,都可以以曲线图为载体加以呈现。 下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曲线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

6、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表示交通。,五、空间分布模式图 工业区位的空间分布模式图常以某类型工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图为载体,对工业区位相关的知识进行考查。此类图的判读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要求答题者首先据图示信息总结出这类工厂的空间分布规律,再结合其分布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找出决定该类工厂进行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下图为我国造纸工业的空间分布图。依据下图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

7、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的广东等省区,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以用来做造纸的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六、雷达图 在雷达图中,可根据图中封闭的折线与各个轴的交点,分别读出某类型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找出比重最大者,即为决定该类型工业进行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根据雷达图中信息显示,可知类型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类型工业生产过程中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类型工业生产过程中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类型工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七、等值线模式图 该类型将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以等

8、值线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是一种对工业区位相关知识考查的新颖方式。,专题训练,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成12题。,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投入构成中比例最大的因素就是该类工厂的主导因素,由图知,甲、乙、丙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原料、科技、工资,所以甲是原料导向型工业、乙是技术导向型工业、丙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1,2,3,4,5,6,7,8,9,10,11,12,13,1

9、4,2.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 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解析 我国东部沿海的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目前劳动力成本较高。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现阶段,作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某企业集团计划新建有色金属冶炼厂。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读图完成34题。,3.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

10、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运输量也较大,应布局在能源及运费成本最低的甲地。,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4.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 B.经济、社会效益好 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D.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析 乙地工资水平最高,说明经济发达,社会发展水平高。,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再一次出现了产业转移新趋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新形势

11、,由此引发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用工荒”问题。结合右图,完成56题。,5.若图中a、b、c分别代表原料、劳动力、技术三个区位因素,则甲、乙、丙、丁四种产业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 最易出现“用工荒”的企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企业,读图可知,乙企业劳动力占80%,为劳动力导向型企业。,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越高,区域经济越发达,最可能发生产业转移,第一产业比重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越容易承接产业转移。读图可知,丁国第三产业占80%,为产业转出国,甲国第一产业占80%,为承接产业转

12、移国。,6.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在甲、乙、丙、丁四国之间最可能发生产业转移的是 A.甲国丁国 B.乙国丁国 C.丙国乙国 D.丁国甲国,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下图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78题。,7.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 B.c、a、b C.c、b、a D.b、a、c,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13、 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一般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土地成本还受到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故其波动情况远大于劳动力成本,因此图中的c表示土地成本、b表示劳动力成本;a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显然表示运费。,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由上题解析和图可知,地的运费过高,地的土地成本过高,地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都较高,地的综合成本最低,适合该工业的布局。,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8.如果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因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A. B. C. D.,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影

14、响“研发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研发中心需要高素质人才(强调劳动力的素质而不是数量),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有科技,同时该产业为家电生产,接近经济发达的地区,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910题。,9.影响该企业研发中心布局的主导 因素是 A.科技与市场 B.市场与交通 C.交通与资金 D.科技与劳动力,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0.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 A.组织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 B.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 C.研发中心分布在发达国家 D.生产基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答案,解析,1,

15、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从图中可知,该跨国企业各部门不在同一个国家完成,而是分布在多个国家,说明该工业空间分布具有分散性。同时从图中可知该企业的信息中心分散于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地,说明具有分散性。C、D选项可以结合图中分布直接排除,研发中心除了分布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也有分布,生产基地在美国也有分布。,1,2,3,4,5,6,7,8,9,10,11,12,13,14,下图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双选)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术型加工

16、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21世纪初,我国各类产品中技术型加工产品出口额占40%50%,比重最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为10%20%,技术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小于10%,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大于资源型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1,2,3,4,5,6,7,8,9,10

17、,11,12,13,14,12.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A.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B.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解析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型加工产品转化,是我国劳动力素质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下图中M1、M2分别为两种不同原料的产地,N为市场。读图回答1314题。,13.某企业布局在甲地,该企业可能是 A.炼铝工业 B.水果罐头厂 C.高档服装厂 D.瓶装饮料厂,解析 由题干可知,N为市场,若某企业布局在甲地,离市场近,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故该企业可能为瓶装饮料厂。,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4.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 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下列四 个地点建厂最合适的是 A.乙 B.丙 C.丁 D.戊,解析 分别计算出四地从M1、M2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N的运费,比较则可得出最适合的选择地为丙地。,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