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讲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pptx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1088155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5.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讲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讲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讲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讲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讲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3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气象灾害与人类活动 1.自然灾害概述 (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 自然 事件。 (2)分类: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大致分为 地质地貌 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3)主要特征:复杂性、周期性、 突发 性、多因性、群发性和潜在性。 (4)危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5)中国的自然灾害:最常见的是 洪涝 和干旱。 (6)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除与自然灾害的本身变化有关外,还与发生区域的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密度

2、有关。一般人口越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损失越 严重 。,-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洪涝 (1)成因。 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水文特征、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蓄洪能力下降。 (2)危害:淹没农田、道路;破坏水利工程设施;冲毁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上游修建水库;中游兴修水利工程,加固大堤,建立分洪、蓄洪区,河道裁弯取直;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生物措

3、施:上中游地区植树造林;调整农业结构;有计划退耕还林、还湖。 组织管理:加强监测预报,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实行防洪保险等。,-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拓展延伸城市内涝 (1)成因:城区多比郊区降水强度大(雨岛效应);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城市不透水层面积扩大,下渗弱;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排水能力不足;城市发展大量填湖、填河,造成城市水面减少,蓄纳洪水的能力降低。 (2)防御措施:增加市区绿地面积,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加强暴雨天气的预警、预报;加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增强排水能力;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进行城市规划。,-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

4、关,3.干旱 (1)成因。 自然原因: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农作物需水季节。 人为原因: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加剧干旱,如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2)危害:空气干燥、地表水径流水位大幅下降、动植物死亡、饮水困难、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工业停产等。 (3)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生物措施: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改进耕作制度,选择耐旱的作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水利。 组织管理: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进行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节

5、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台风(飓风) (1)成因: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2)危害: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引起洪涝灾害并导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破坏农业及交通、通信设施。 (3)防御措施: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合理规划,减少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强度,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5.寒潮 (1)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天

6、气。 (2)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3)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采取措施确保农(棚体加固、压紧棚膜、保温防冻)牧(圈舍加固、畜禽保暖)业安全;注意交通安全,防寒保暖等。,-1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6.沙尘天气 (1)成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表土疏松;风力强劲;人类对当地植被的破坏。 (2)危害: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和污染大气环境(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

7、健康)、影响生产生活(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 (3)防治措施: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设置沙障;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1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7年2月20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据此完成第12题。,-1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此次寒潮( ) A.源地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 B.西北地区降温的幅度大于南方 C.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 D.冷气团饱含水汽,北方降水多 2.寒潮过境后( ) A.新疆北

8、部山区融雪侵蚀严重 B.重庆市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 C.内蒙古高原上河流出现春汛 D.广州市清理结冰路面,保证交通,答案,解析,-1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下图为我国海南岛过去65年内台风发生频次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题。说明海南岛台风频次的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原因及台风对海南农业生产的影响。,-1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答案 分布:分布不均;从东(南)往西(北)影响次数减少;文昌、万宁附近次数最多,中部和西北部几乎不受台风影响。 原因:东(南)部离台风源地较近,中部山地对台风起一定阻挡作用。 影响: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淹没农田;大风导致农作物倒伏

9、;风暴潮引起海水倒灌,土地质量下降。 解析 读图结合海南岛的区域特征可回答问题。侧重考虑台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1)时间分布规律。,-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空间分布规律。,-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1)成因的分析思路。 来水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

10、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洪水治理问题的分析思路。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2016全国

11、卷,43)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答案 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解析 考查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12、明确材料中提到的里下河地区及周边的地势特征是其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关键,因此针对四面地势高排洪难的问题,开挖入海新河,修建蓄洪、排洪等水利工程建设是针对性措施;非工程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2016全国卷,43)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答案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

13、对较少。 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水旱灾害;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 解析 考查水旱灾害的特点与成因。由图可知,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是南部(两区)少,北部(三区)多。南北部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部(三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两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部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不同,是南北水旱灾害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2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

14、破,真题通关,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 1.地震 (1)成因。 地震发生的原因:多为构造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岩浆活动频繁;也有陷落地震和人为诱发的地震。 影响烈度(地震破坏程度)的因子: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2)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危害最大;次生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3)防御措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常考图形,-2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15、,2.崩塌、滑坡、泥石流 (1)成因。 崩塌、滑坡:地表破坏、破碎;地形坡度大;外力作用,如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 泥石流:特定的地质形态和坡度;大量的泥沙、石块;集中的水源。 (2)危害: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3)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修建护坡工程,锚固山体;植树种草;确定潜在发生灾害的位置;加强对山体的观察;对高风险区的居民及时疏散迁移。,常考图形,-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云南昆明检测)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常考图形,-2

16、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岩溶通道形成的地质环境主要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寒冷干燥 C.温暖湿润 D.寒冷湿润 2.图示地区( ) 甲地易发滑坡灾害 乙地为板块张裂区 丙地为向斜谷 丁地可能为某次地震的震源 A. B. C. D.,常考图形,答案,解析,-2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治理措施,常考图形,-2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常考图形,-3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常考图形,-31-,知识梳理,基础反

17、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6全国卷,43)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常考图形,-3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答案 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季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解析 本题考查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泥石流破坏力大的原因可以从影响泥石流强度条件

18、入手分析。主要条件包括外力触发条件(强降水或冰雪融水形成的径流)、地形条件(狭窄的河谷和较大的落差产生大的动能)和地表物质条件(松散堆积物)。地表植被和地质条件在本区域不是主要原因,但也应包括在考虑范围,以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本题的题眼是冰川、堆积物、狭窄河谷和青藏高原东南部。,-3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常考图形之15 自然灾害分布图 自然灾害分布图种类多样,如频次图、点状图和灾害影响指数图等。,-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3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3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

19、题通关,常考图形,1.判读内容 自然灾害分布图包括时间、空间分布两种类型,主要判读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成因三个问题。 (1)灾害类型。 首先,分析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分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其次,分析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不同区域自然灾害的种类不同:沿海地区多台风(飓风)、风暴潮、海啸等灾害;山区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灾害;内陆地区多干旱灾害;河湖分布区多洪涝灾害等。再次,分析灾害发生的季节。一般地,冬季多寒潮、沙尘暴;夏季多暴雨、洪涝;春季多干旱等。,-3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灾害的分布特点。 包括三个方

20、面:一是总体分布趋势,二是具体分布特点,三是极值区分布。 (3)灾害的成因。 不同的自然灾害有不同的成因,可根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但总体包括两方面的原因。 自然原因有地形、气候、水文、植被、位置(源地)、太阳活动、板块构造等;人为原因包括工程建设、破坏植被、过度开采(矿产、地下水等)、围湖造田、防范意识淡薄等。,-3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判读方法 按照自然灾害在图中分布的范围和形状,将其分为点状自然灾害分布图、线状自然灾害分布图和面状自然灾害分布图三种类型。虽然三种类型各有特点,但分析方法基本相同。 首先要读图名,如果图下没有地理分布图的名称,但往往题干部分会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阅读,从中提取已知条件。其次要读图例,一般的地理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先阅读图例,才会提高读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读图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新设定的图例,同时将图例信息标注到与题目相关的地方。第三要定位置,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一般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判读自然灾害的形成、特点、危害及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