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区域经济联系课件湘教版.pptx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1088176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9.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区域经济联系课件湘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区域经济联系课件湘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区域经济联系课件湘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区域经济联系课件湘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区域经济联系课件湘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讲 区域经济联系,-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影响 1.背景:自然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供需不匹配。 2.南水北调,-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西气东输(1)工程起止点 一线工程:西起新疆a 轮南 ,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最后到达b 上海 。 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和江西,最后到达广东。,-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意义。,-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西电东送 (1)地理背景: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

2、分布不平衡。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 西南 、中南及西北地区;经济发达的 东部沿海 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三条线路(如下图)。,-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经济意义:给我国 沿海 较发达的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 5.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联考)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的省区。下图为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

3、图。据此完成第12题。,-1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水源供应 C.降水总量 D.城市分布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受水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河道淤积 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威胁 C.有利于减轻土地的盐碱化问题 D.回补地下水,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答案,解析,-1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

4、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图。,-1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如下表。,-1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5、a.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b.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c.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 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a.本地少;b.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c.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安全系数高。 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经济效益。 可从输出地和

6、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发展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生态效益。 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全国卷,36(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

7、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

8、建设的好处。 (2)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答案 (1)(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2)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解析 第(1)题,主要从该区域施工环境对时间的要求和模块化生产的时间效益进行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有效施工时间短,模块化生产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第(2)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俄

9、罗斯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天然气资源及其相关技术方面,中国主要优势体现在资金、市场、制造业和海运能力方面。,-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1.近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来看。(2)从地域分布来看,使欠发达地区的 环境污染 加重,减轻转出区的环境问题。,温馨提示产业转移过程促进区域间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不是造成发达国家就业市场不景气的直接原因,更不会加重就业市场的不景气状况。,-2

10、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联考)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2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拓展需求 B.产品生产成本 C.科技发展水平 D.矿产资源供应 2.图示产业转移有利于( ) A.降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竞争压力 B.提高第一圈层的环境质量 C.增加第二圈层的就业压力 D.降低第三圈层的城市化水平,答案,解析,-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

11、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2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2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影响因素 首先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把握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因素分析如下。,-2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

12、题通关,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3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3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全国卷,13)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 13题。,-3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3.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

13、一直致力于( )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A,D,A,-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第1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由材料可知,M公司在建厂初期从事服装加工,产品附加值低,故在其开设专卖店后,公司将服装设计与营销等研发环节作为主要业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故A项正确;服装加工厂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人工成本较低,故B项错误;公司建厂初期应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而不是缩小规模,故C项错误;关闭自有生产厂能够与其他生产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加强合作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更高的附加值,故D项错误。第2题,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研发中心和总部处于

14、服装产品设计与管理环节,应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掌握人们的消费趋势,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信息通达性高,故D项正确;研发中心和总部虽对基础设施有一定的要求,但不是迁入上海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研发中心和总部不是企业生产部门,交通条件不是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3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从图中可以看出,M公司的服装面向国内市场,其销售范围没有扩大,故C项错误。第3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从图中M公司的发展过程看,公司建立专卖店,专注于产品设计、研发,并建立完善的国内销售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一过程是在打造自主品牌,故A项正确;1996年关闭自有生产厂,说明扩大生产

15、规模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从研发中心致力于设计更多款式,到后来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说明其不单单是追求产品多样,最终目的是打造自主品牌,故C项错误;根据图中展示的发展过程可知,M公司一直在国内进行设计与销售,故D项错误。,-3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1.“一带一路”,-3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1)基本概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东面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面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合作方向。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方向是中国

16、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地中海。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3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3)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 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3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4)合作重点。

17、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保障。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领域。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4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形

18、成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 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4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2.京津冀协同发展,-4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1)核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 (2)功能定位

19、: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4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3)空间布局: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 “一核”即北京。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对象重点是

20、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非首都功能。 “双城”是指北京、天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 “三轴”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这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4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四区”分别是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 “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重点是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

21、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 (4)重点领域: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4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2018湖南长沙摸底)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据此完成第13题。,-4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1.国家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B.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 C.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D.

22、打造扩大开放新天地 2.雄县、容城、安新规划建设国家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交通便捷通畅 生态环境良好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现有开发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 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工业化水平高 A. B. C. D. 3.为实现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该新区应该( ) A.借鉴京津冀城市发展模式,相互竞争 B.打造国际标杆新区,统领京津冀协同发展 C.以雄县、容城、安新3县为依托,不断扩大城市规模 D.充分发挥京津冀各自比较优势,形成互惠共赢的新格局,答案,解析,-4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2017江苏卷改编,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

23、,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图1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4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材料三 图2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4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指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

24、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 (4)指出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5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答案 (1)状况: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特点:邻近香港。 (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 (3)位置特征: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基础设施条件: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4)因地制宜。,-5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1980年的产业结构特点;根据材料二总结深圳经济特区的主要区位特点。第(2)题,从比较的角度找出与深圳的差异;结合图示信息,调动所学知识,从位置、交通、依托和腹地等角度分析其区位优势。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相比深圳紧邻香港、浦东紧靠老城区,雄安新区距离北京较远,且不临海。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快速发展的交通、信息网络技术是雄安新区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第(4)题,深圳、浦东、雄安新区位置不同,区位优势各异,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