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五专题西塞山怀古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x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1088233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49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五专题西塞山怀古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五专题西塞山怀古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五专题西塞山怀古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五专题西塞山怀古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五专题西塞山怀古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 塞 山 怀 古,刘禹锡,学习目标: 1.朗诵作品,赏析 精妙语句。 2.了解作者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把握诗歌主题。,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小组讨论,1、首联写出了什么气势?哪两个字用得好?,2、颔联把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赏析课文,1怀古: 首联写出了什么气势?哪两个字用得好? 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两句,诗人不从眼前的具体景物落笔,而是用简练的笔墨描写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历

2、史风云画卷。公元二八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益州刺史王濬率领精锐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直取金陵(吴国都城),以完成统一大业。“下益州”是指自益州而下,一个“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同时也为下文写吴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黯然收”中一个“收”字,既表明吴国军队闻风丧胆的情态,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颔联:思考此联把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1、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 2、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 3、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4

3、、手法:对比的手法。,颔联写吴国垂死挣扎的徒劳和被迫出降的丑态。“千寻铁锁”形容吴军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几乎封锁了整个江面。然而由于王濬的足智多谋,很快就攻破了吴军的防守。一个“沉”字,看似平常,实则奇警,它形象的说明吴国政权也随铁链的沉没,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的消失了。“一片降幡出石头”写吴国国君投降时候的丑态。“一片”极言其渺小,“降幡”含有讽刺嘲弄的意味。,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探究,1、历史变迁,世事无常,兴衰难料之感,2、怀古之意实因伤今,作者是在以古为鉴,警示时人,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

4、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的前沿。,前四句语言雄壮豪迈,气势磅礴。后四句语言含蓄厚重,苍凉慷慨。,阅读刘禹锡的乌衣 巷 和石头城诗,回答后面的问题。,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在主题表达上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在主题表达上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感慨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具有含蓄蕴藉

5、之美。 乌衣巷通过对丛生野草和野花及斜阳残照景象的描写,说明了豪门世家不能永享富贵,表明了社会总在发展变化的深刻哲理。石头城通过描写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寄寓了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历经危难气节不移的刘禹锡,在被贬多年之后依然重提旧事,就是用诗文向那些权贵宣战,以嘲讽的口吻表示对政敌的蔑视,自己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前度刘郎今又来”,显示了他的不屈和乐观;“以俟后游”,就是做好再次被贬再次题诗的准备,其铮铮风骨令人敬叹。,总结归纳:1、由本诗看出,怀古诗一般是先写,后抒发作者的。2、怀古诗是以、 、为题材,借登高望 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的特点是多写,且多 用。,历史史实,情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古人往事,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ISO 9100-3-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3 38 regular《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3部分 普通规格38 ISO 9100-3-2005》.pdf EN ISO 9100-3-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3 38 regular《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3部分 普通规格38 ISO 9100-3-2005》.pdf
  • EN ISO 9100-4-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4 38 medium《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4部分 中型38 ISO 9100-4-2005》.pdf EN ISO 9100-4-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4 38 medium《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4部分 中型38 ISO 9100-4-2005》.pdf
  • EN ISO 9100-5-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5 43 and 48 regular《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5部分 普通规格43 和48 ISO 9100-5-2005》.pdf EN ISO 9100-5-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5 43 and 48 regular《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5部分 普通规格43 和48 ISO 9100-5-2005》.pdf
  • EN ISO 9100-6-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6 53 and 58 regular《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6部分 普通规格53和58 ISO 9100-6-2005》.pdf EN ISO 9100-6-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6 53 and 58 regular《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6部分 普通规格53和58 ISO 9100-6-2005》.pdf
  • EN ISO 9100-7-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7 58 deep《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7部分 深度为58 ISO 9100-7-2005》.pdf EN ISO 9100-7-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7 58 deep《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7部分 深度为58 ISO 9100-7-2005》.pdf
  • EN ISO 9100-8-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8 63 66 and 70 regular《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8部分 普通规格63 66和70 ISO 9100-8-2005》.pdf EN ISO 9100-8-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8 63 66 and 70 regular《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8部分 普通规格63 66和70 ISO 9100-8-2005》.pdf
  • EN ISO 9100-9-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9 63 66 and 70 deep《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9部分 深度为63 66和70 ISO 9100-9-2005》.pdf EN ISO 9100-9-2005 en Glass containers - Vacuum lug finishes - Part 9 63 66 and 70 deep《玻璃容器 真空凸缘瓶口 第9部分 深度为63 66和70 ISO 9100-9-2005》.pdf
  • EN ISO 9117-1-2009 en Paints and varnishes - Drying tests -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through-dry state and through-dry time《油漆和清漆 干燥试验 第1部分 通干状态和通干时间的测定》.pdf EN ISO 9117-1-2009 en Paints and varnishes - Drying tests -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through-dry state and through-dry time《油漆和清漆 干燥试验 第1部分 通干状态和通干时间的测定》.pdf
  • EN ISO 9117-2-2010 en Paints and varnishes - Drying tests - Part 2 Pressure test for stackability《色漆和清漆 干燥试验 第2部分 耐码垛性试[代替 CEN EN ISO 4622]》.pdf EN ISO 9117-2-2010 en Paints and varnishes - Drying tests - Part 2 Pressure test for stackability《色漆和清漆 干燥试验 第2部分 耐码垛性试[代替 CEN EN ISO 4622]》.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