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义.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1093394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挖命题【考情探究】5 年考情考点 主要内容考题示例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预测热度2017 江苏单科,1,3 分宗法制 历史解释2016 江苏单科,1,3 分宗法制 历史解释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015 江苏单科,1,3 分分封制 历史解释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的统一(2)皇帝制度(3)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4)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2015 江苏单科,2,3 分史料的运用 历史解释 2018 江苏单科,2,3 分东汉画像石 历史解释2018 江苏单科,3,3 分三省六部制 历史解释2017 江苏单科,3,3

2、 分三省六部制 历史解释2017 江苏单科,2,3 分中央集权的加强 历史解释2016 江苏单科,4,3 分选官制度 历史解释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郡国并行制(2)三省六部制(3)行省制度(4)选官制度2015 江苏单科,21(1),6 分选官制度 历史解释22014 江苏单科,21(1)(2),6 分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历史解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014 江苏单科,21(3),5 分明代内阁 历史解释 分析解读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与演进,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

3、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本内容,神权与王权结合,国家制度受到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秦统一全国后,逐步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从汉至元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并逐步发展到顶峰。本专题备受高考青睐,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和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近年江苏高考不吝笔墨,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复习时要深刻理解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军机处

4、、科举制等概念。【真题典例】3破考点【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二、知识线索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直是江苏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从题型看,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4题。从内容看,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都备受出题者重视。从命题思路看,特别要注意:一、加强对基础史实的理解,如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的郡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等;二、倾向于新的命题角度,如对政治制度创新程度的考查;三、试题突出文明进步的,要求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问题;四、对政治文明建设中的特色内容要特别关注,如历朝历代中央对地方(尤其是边疆地区)的管辖。【考点集训】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9 届江苏

5、徐州一中阶段性检测一,1)学者徐增阳在流动与农民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中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 ”这主要体现了(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C.中央集权意识 D.民族传统美德答案 B2.(2018 浙江 4 月选考,1,2 分)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

6、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答案 D3.(2018 江苏南通三调,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据此可知,西周( )A.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C.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答案 C54.(2017 课标,24,4 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

7、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 A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2019 届江苏宿迁一调,2)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答案 B2.(2018 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四模,1)汉武帝令诸侯王得“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并隶属汉郡;又令仕于诸王者地位低于中央所任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禁止士人和诸

8、侯王交游。汉武帝此举旨在( )A.强化地方行政监察 B.多管齐下维护统一C.不拘一格笼络人才 D.大力限制诸侯权力答案 B3.(2017 浙江 4 月选考,2,2 分)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答案 A4.(2018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学调二,21)(节选)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君主专制的演变伴随着宰相权力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自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

9、职权范围。6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3 分)答案 (1)影响: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减轻皇帝负担;职责无所不统,影响皇权专制。(2 分)中央官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1 分)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2019 届江苏如皋期初调研,2)中国古代有一制度“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 。该制度

10、发源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C.隋朝 D.唐朝答案 C2.(2018 海南单科,2,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答案 C3.(2018 课标,26,4)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7答案

11、C4.(2018 课标,25,4)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 D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2018 江苏盐城三模,3)赵翼陔馀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

12、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 ”由此说明( )A.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B.行省制度开启于金代C.地方官制具有继承性D.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答案 C82.(2017 课标,27,4 分)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 A3.(2014 大纲全国,14,4 分)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

13、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答案 B4.(2019 届江苏徐州一中一检,21)中国古代的政制设计以加强君主专制为中心,然而往往事与愿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嘉庆皇帝):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自去年正月以后,军机处颇觉整饬严肃,闲杂人等亦觉稀少。近日又觉废弛,军机处阶台上下,窗外廊边,拥挤多人,借回事画稿为名,探听消息。折稿未达于宫廷,析闻早传于街市,广为谈说,信口批评,实非政体。枢垣记略卷一四材料二 作为清朝中央决策特色机构,军机处的出现绝非针对内阁,而是试图将已经形成的皇帝“乾纲独断”

14、局面制度化和规范化,然而,决策制度化在方便皇帝独裁的同时,在另一方面又因其改变了顺康以来传统统治方式和权力结构,逐渐给皇权带来了一些新的异己因素,就是其创始者始料不及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清朝专制皇权的形成与加强,绝非军机处或内阁一两个官僚机构所能促成,它是历史传统、思想文化和制度改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皇帝的个人素质(主要是其统治思想),尤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朝政治的演变方向。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9请回答:(1)据材枓一,概括军机处发展到清中期以后出现的问题,指出它所反映的实质。(4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封建专制强化的多种

15、因素,分析军机处与皇权变化的关系。(5 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制设计的认识。(4 分)答案 (1)问题:军机处纪律不严,泄密严重。(2 分)实质:君权事实上弱化(或封建制度衰弱)。(2 分)(2)因素:专制主义的历史传统;文化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等机构的出现;清朝皇帝喜好个人独裁的思想倾向。(3 分)关系:军机处为加强皇权而设立,但长期运行后又成了新的制约皇权的力量。(2 分)(3)认识:政制设计主要围绕巩固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任何政制都会因人、因时而变,政制设计的结果与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4 分)探史料探究一 政权与族权的结合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16、史料呈现史料 1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名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史料 2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史料 3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

17、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10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读史指导史料 1:西周政治制度的变化史料 2:分封制的弊端史料主旨史料 3: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时空关联史料 1:西周在地方上实行新的制度。史料 2: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史料 3:历史具有继承性,政治

18、制度的影响会长期存在史料解读重点阐释史料 1:西周在地方实行分封制。指出分封的主体;说明周天子政治地位的变化;说明实行分封的作用。史料 2: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弊端明显。说明分封制下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史料 3: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说明宗法观念及宗法结构一直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史料认识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对后世影响深远史料应用1.依据史料 1,概括西周政治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答案 变化: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主体是王族与功臣;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确定君臣名分)。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

19、室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2.根据史料 2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最终走向瓦解的原因。答案 (1)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11赋役等。(2)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诸侯国的势力却日益壮大,维持分封制的宗法血缘关系松弛。(3)井田制逐渐瓦解,使分封制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4)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如商鞅变法),促使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3.根据史料 3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答案 西周宗法观念和传统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极大,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

20、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的皇权主义及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4.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早期政治体制的重要特点。答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探究二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汉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史料呈现史料 1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汉书景十三王传史料 2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始置诸州通判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

21、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元脱脱等宋史职官七史料 3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明宋濂等元史百官志读史指导史料 史料 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12史料 2:宋代地方行政管理的举措主旨史料 3:元朝行省的职权史料实证三则史料均属于历史文献史料,分别介绍了汉代、宋代和元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史料解读 重点阐释史料 1: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说明汉代皇帝恩泽诸侯,让他们把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这使得诸侯国越分越小,无力对抗中央

22、。史料 2:阐释了宋代加强对地方管辖的举措。表明宋代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但受通判监督、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连署才有效。史料 3:阐述了元朝行省的品秩、职权。说明行中书省是中央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负责管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史料认识从汉至元,通过分封、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史料应用1.史料 1 中,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要解决什么问题?答案 “推恩令”;王国问题(诸侯国威胁中央集权)。2.根据史料 2 说明宋代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辖的。答案 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但受通判监督、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连署才有效;宋代通过分割地方权力而强化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唐末以来的藩

23、镇割据问题。3.根据史料 3 说明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作用。答案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4.综合上述史料,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答案 在继承中不断变革;地方权力逐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探究三 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选官制度史料呈现史料 1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13史料 2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史料 3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

24、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读史指导史料 1:汉代察举制选官的特点史料 2:两晋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史料主旨史料 3:唐代选官实行科举制史料实证三则史料均属于原始史料,分别介绍了汉代、两晋和唐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史料解读 重点阐释史料 1:察举制强调品德、志节,具有主观色彩。说明汉代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是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史料 2:九品中正制重家世和门第,会造成世家大族把持用人权的局面。指由中正官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等级。史料 3:反映了唐代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具有相对客观性,体现了公开、公平

25、。指撰写文章策论,以考试成绩取才史料认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始终围绕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而变化,是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史料应用1.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案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2.根据史料 1、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势?14答案 优势:察举制强调品德、志节,具有人为性、主观性;科举制凭才学、考试成绩优劣选才,具有相对客观性,体现了公开、公平、制度化的发展趋势。3.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科举制实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

26、观点?答案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权力基本在地方,而科举制公开考试,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过专题【五年高考】A 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1.(2018 江苏单科,3,3 分)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 ”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答案 D2.(2017 江苏单科,1,3 分)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27、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答案 B3.(2017 江苏单科,2,3 分)公元前 113 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答案 A4.(2017 江苏单科,3,3 分)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15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

28、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答案 C5.(2016 江苏单科,1,3 分)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 “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答案 D6.(2016 江苏单科,4,3 分)“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答案 A7.(2015 江苏单科,1,3 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

29、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 A8.(2015 江苏单科,2,3 分)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 。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答案 C9.(2015 江苏单科,21,6 分)(节选)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

30、16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 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的制度。(6 分

31、)答案 (1)因素:充分保留传统;合理选官;实行德政;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10.(2014 江苏单科,21,6 分)(节选)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

32、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 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 分)答案 (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11.(2014 江苏单科,21,5 分)(节选)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17料: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

33、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请回答:(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 分)答案 (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B 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 课标,25,4 分)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 南宋(

34、62)高级官员 20 8中级官员 15 10低级官员 12 8无官职记录 24 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 B2.(2018 天津文综,2,4 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18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答案 A3.(2018 浙江 4 月选考,5,2 分)元朝的大一统

35、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答案 B4.(2017 海南单科,1,2 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答案 D5.(2017 天津文综,1,4 分)“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

36、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答案 D6.(2016 课标,27,4 分)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37、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 B7.(2016 课标,25,4 分)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19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 D8.(2015 浙江文综,14,4 分)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 D9.(2015 上海单科,9,2 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 )A.隋朝

38、 B.唐朝 C.北宋 D.元朝答案 D10.(2015 广东文综,13,4 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答案 C11.(2014 课标,27,4 分)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 B12.(2014 浙江文综,38,8 分)(节选)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

39、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87 年“并无大事可叙” 。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20时年 24 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 5 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 4 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据万历十五年编

40、写(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8 分)答案 (1)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C 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6 课标,24,4 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

41、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 B2.(2015 海南单科,2,2 分)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答案 A3.(2015 上海单科,32,3 分)“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21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答案 A 从材料中“贵贱等矣” “上下和矣”可知礼乐的主要功能是规范社会秩序,故

42、 A 项表述最为准确。4.(2017 浙江 4 月选考,31,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经周颂我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

43、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 分)(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诗经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 分)答案 (1)分封制和宗法制。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2016 上海单科 6,2 分)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答案 B2.(2015 天津文综,2,4 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

44、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22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答案 D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2016 课标,25,4 分)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 B2.(2015 福建文综,15,4 分)元初,中书省“省规

45、”: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答案 B3.(2014 福建文综,38,16 分)(节选)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 1300 多年,至 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46、丁韪良西学考略23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 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0 分)答案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201

47、4 天津文综,1,4 分)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答案 C2.(2014 广东文综,14,4 分)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答案 D【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9 届江苏苏州期初,1)吕思勉指出古代

48、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24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答案 C2.(2019 届江苏海门一调,1)在西周分封的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行”的方针,广求商代哲王的保民方法。材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稳定政局,镇抚各族B.阻碍了西周势力的拓展C.导致了诸侯独立,王权衰弱D.不利文化的交流和认同答案 A3.(

49、2019 届江苏徐州一中一检,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关于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表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机构完善皇权顶峰答案 C4.(2018 江苏南通一调,1)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 221 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 ”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 C5.(2018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调,5)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