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讲义.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1093406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部分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六部分 中国现代史专题二十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挖命题【考情探究】5 年考情考点 主要内容考题示例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 预测热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新政协的召开(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014 江苏单科,8,3 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人民民主原则的落实史料实证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一国两制”的构想(2)香港、澳

2、门的回归(3)“九二共识”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2015 江苏单科,12,3 分 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史料实证 分析解读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江苏高考大部分年份都有涉及,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选择题,新政协的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国两制”的构想、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是考试命题的重点。考查材料的选取多为文字和图片两种,强调能力立意,注重核心素养的考查,注意与现实的联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复习本单元要加强对现实有较强借鉴意义的知识点的复习,注意不同时期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切实理解

3、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等,适当联系必修二、必修三中与这一内容相关联的经济、思想等知识。【真题典例】2破考点【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二、知识线索本专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三部分内容。民主政治的建设经历了确立、曲折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一国两制”从提出到成功实践,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起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4、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过失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的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形成并发展,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祖国统一大业大步迈进。【考点集训】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2018 江苏盐城三模,11)1954 年 6 月 16 日,人民日报刊登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社论,3号召全国人民讨论宪法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 1.5 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下图为

5、1954 年第 9 期人民画报封面,展现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正在讨论宪法草案的场景。由此说明( )A.群众参政能力大为提高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广泛建立C.人民民主意识显著增强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答案 C2.(2018 江苏南通三模,11)“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这个宪法”的制定( ) A.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造历程B.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C.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推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答案

6、C3.(2018 江苏兴化一中四模,1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 24 个部长中的 11 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 “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 ”这说明( )A.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基本形成B.新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已确立C.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D.新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已确立答案 A4.(2015 上海单科,27,2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7、。 ”这段话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 D.上海公报答案 C5.(2015 四川文综,14,18 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序号 批准时间 条文节录4 1791 年 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10 1791 年 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15 1870 年第一款 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前此曾为奴隶之关系而拒绝

8、或剥夺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22 1951 年 第一款 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26 1971 年第一款 年满十八岁或十八岁以上之合众国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材料二 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1945 年 4 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

9、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1948 年 5 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954 年 12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参照,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的整理和陈述。(12 分)(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6 分)答案 (2)1949 年 9 月,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建国使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6 分)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2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政协章程,政协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6 分)(3)要求:观点正确,史实任举一例,史论相符。(6 分)考点二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2019 届江苏如东中学第一次学情检测,13)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

11、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5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答案 C2.(2018 浙江 4 月选考,13,2 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 年 3 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

12、代化建设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答案 A3.(2015 四川文综,8,4 分)1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 ”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答案 B4.(2017 天津文综,13,12 分)(节选)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

13、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19541956 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 。此后,由于发生“整风” “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 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4 分)材料三 1979 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 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

14、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 1986 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 年邓小平南方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 21 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 年 3 月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 2020 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6(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 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 分)答案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

15、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 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 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 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 年通过民法总则。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考点三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2019 届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考试,11)1983 年 6 月邓小平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

16、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统一后的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包括立法和党政军系统在内的高度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B.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C.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统一后的台湾拥有立法和外交自治权利答案 A2.(2018 江苏兴化一中四模,12)1961 年 6 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末台湾的社会制度问题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此说明( )A.“一国两制”的方针开始提出B.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

17、得以打破C.和平统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方针 D.毛泽东处理台湾问题的灵活性答案 D3.(2018 江苏苏北四市一模,12)2018 年,时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和平统一”方针 B.“一个中国”原则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答案 B4.(2017 浙江 4 月选考,16,2 分)1997 年 6 月 30 日午夜至 7 月 1 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A.

18、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7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答案 B探史料探究一 基于“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探索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史料呈现史料 1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 年)史料 2 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是指

19、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摘编自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读史指导史料 1:新中国成立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史料主旨 史料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历史解释史料 1:着重解释了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史料 2:简释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史料解读 重点阐释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民主专政,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史料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史料

20、应用1.据史料 1,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指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其失败原因。答案 指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照搬西方代议制。失败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专制主义传统深厚;民众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等。2.据史料 2 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答案 颁布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3.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答案 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特点: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21、主要形式;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探究二 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内涵与实践史料呈现史料 1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是万万不可让外国人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文选史料 2 1990 年 4 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

22、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基本法共 160 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摘编自汤应武1976 年以来的中国读史指导史料 1:阐释了“一国两制”的内涵,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措施史料主旨 史料 2:“一国两制”在香港基本法中的具体实践历史解释史料 1:重点阐释了“一国两制”的具体内涵,即“一国”是前提,“两制”是具体内容。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反对外来势力插手。史料 2:解释了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的具体实践,厘清香港问题的本质即主权问题史料解读 重点阐释明确台湾问题属于内政,解决台

23、湾问题反对外国人插手。解决香港问题的原则精神,一是“一国两制”,这是主权问题;二是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是为了保证香港的发展史料认识“一国两制”既维护了祖国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又尊重了历史和现实,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史料应用1.据史料 1,指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目的。 “适当的方式”是什么?“万万不可让外国人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什么原则?答案 目的:保证台湾、香港的顺利回归,平稳过渡,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一个更加安定和谐的国际国内大环境。方式:通过和平会谈,实行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原则:独立自主原则。2.据史料 2 及所学知识,概括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9答案 洗

24、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有利于香港的稳定,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和发展。3.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答案 “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保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过专题【五年高考】A 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1.(2014 江苏单科,8,3 分)1953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

25、大家带上去” 。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答案 A2.(2013 江苏单科,9,3 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 1948 年 8 月到 1949年 8 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 批,其中有 119 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 A3.(2012 江苏单科,1

26、0,3 分)1987 年 2 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 。5 月 10 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 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答案 B4.(2013 江苏单科,22,4 分)(节选)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

27、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光辉业迹,已成定论。 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 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 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 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10责难谢。 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 年 7 月 24 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请回答:(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 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4 分)

28、答案 (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等)。B 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5 北京文综,19,4 分)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 C2.(2014 上海单科,28,2 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 50 年不变。这体现了(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

29、制”原则答案 D3.(2018 课标,41,4 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 1997 年底,全国共有 91 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 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1(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 分)答案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

30、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4.(2014 课标,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 录 A第一章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 1688 年政变第二章 (略)摘编自世界通史近代部分,1972 年版目 录 B第一章 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第二节 文艺复兴第三

31、节 宗教改革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第五节 16 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 17 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第一节 17 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 年的英国第二节 (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 年版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答案 评分说明:不同之处: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也可指出其他不同。(4 分)分析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如:历史事实角度: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历史认识

32、角度: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以说明。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酌情赋分。(8 分)示例: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 A 以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 B以 16 世纪的世界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 A 编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 B 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12野更加开

33、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 B 反映了 21 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示例说明:本示例仅就教材出版时代分析原因,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角度不再示例。)C 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2015 安徽文综,17,4 分)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 ”据此判断,“它”是指(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答案 C2.(2013 北京文综,20,4 分)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

34、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A. B. C. D.答案 A3.(2014 北京文综,37,14 分)(节选)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14 分)答案 (3)参考答案要点: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

35、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三年模拟】13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52 分)1.(2019 届江苏清江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27)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

36、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答案 C2.(2019 届江苏宿迁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17)“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这个宪法”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这个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统一战线”的

37、职能是民主协商和执政为民D.“新胜利”包括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 A3.(2019 届江苏苏州高三期初调研测试,13)近日秋水长天出版发行,它是一部描写两岸题材,书写家国情怀暨反省民族离患的军事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 年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两岸往来及“三通”全部中断B.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C.2005 年,“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D.2008 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答案 B4.(2018 江苏扬州中学 5 月质检,9)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央人民政府组成表。这表明( )中国共产

38、党党员人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6 位副主席 3 3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56 位委员 29 27政务院 4 位副总理 2 2政务院 15 位政务委员 6 9政务院所辖 34 个委、部(正职) 20 14A.国共合作下的广州国民政府成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组织形式C.中共联合各方面共同创建新中国D.新时期民主协商政治取得了实效14答案 C5.(2018 江苏常州高三上学期期末,12)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确立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的制度B.中国人民开始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

39、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答案 C6.(2018 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1)到 1951 年 10 月,全国有 27 个省、8 个行署、146 个市、2038 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 1952 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 )A.基层民主制度开始确立B.“民主建政”有利于国家政权建设C.政党制度发展到新阶段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答案 B7.(2018 江苏扬州期中,8)“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

40、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 ”这首诗赞颂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 A8.(2018 江苏如皋期中,8)1954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见当时政协( )A.转变为计划经济指导部门 B.成为各民主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主要担负起统一战线职能 D.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答案 C9.(2018 江苏苏州期

41、初,11)1963 年,周恩来指出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到时机成熟后,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后再进行。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B.已隐含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C.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向和平方式转变D.打击了美国“两个中国”的阴谋答案 A10.(2018 江苏盐城期中,11)据中国网刊载:1973 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事宜;1975 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15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

42、法( )A.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C.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D.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答案 D11.(2018 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2)1988 年 2 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 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的前提下,“民间、间接、单向、渐进”开放两岸关系;11 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大陆和台湾实现了真正停火B.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C.“一国两制”得到两岸认同D.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答案 D12.(2018 江苏盐城三模,13)下表反映了 19911993 年台湾地区

43、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 )年份 企业(个) 年增长率(%) 合同金额(亿美元) 年增长率(%)1991 1735 57.3 13.90 54.61992 6430 270.6 55.43 298.71993 10945 70.2 99.03 79.9A.“一国两制”方针指引 B.“一个中国”共识达成C.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 D.海峡两岸“三通”实现答案 B13.(2017 江苏南通期中,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4、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这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A.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B.维护人民根本利益C.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D.组织人民参与管理答案 B二、非选择题(共 9 分)14.(2017 江苏如皋高三第二学期期初,23)(节选)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16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

45、各种必要的法律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请回答:(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思想?(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2 分)(4)综上,说明法律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共同作用。(2 分)答案 (3)思想:以法制保障人民民主。(1 分)成就:1982 年颁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任意 2 点得 2 分)(4)作用:保障社会稳定(规范人们行为、调节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发展。(2 分)15.(2017 江苏扬州三模,22)(节选)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3)“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长征”的目标有何发展?综上所述指出近代以来“长征路”的本质含义。(4 分)答案 (3)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改革开放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2 分)本质: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富强之路。(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