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1098155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A. 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 逼蒋抗日,挽救民族危亡C. 争夺地盘,扩大内战 D. 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2.1938 年底,日军不断降低对华“和解”条件,如“放弃”赔款要求,“撤出”华南等。在此期间,日军颁布“治安肃正”计划,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使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手段,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日军主要威胁B.日本受国力的

2、影响,调整侵华政策C.敌后战场已经逐步上升为主要战场D.日本侵华战略宣告失败,无力进攻3.1945 年 9 月 18 日,因西安事变被幽禁在贵州桐梓的一位国民党将军写下日记:“这是第十四个九一八了,今年更比往年大不相同,我虽然还不能自由地走上我的故土,可是我的故土是在压迫之下而得到了自由我衷心期待着解放了的故土,焕然一新。”这位将军是( )A. 张学良 B. 赵登禹 C. 佟麟阁 D. 张治中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是在( )A. 平津失陷后 B. 南京沦陷后 C. 广州,武汉失陷后D. 上海失陷后5.右图是沈阳的城市纪念建筑之一,该建筑是为了警示国人勿忘 1931 年日本侵略者发动的( )A.

3、四一二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D. 七七事变6.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D. 八一三事变7.(2017怀化)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A. 成立中国同盟会 B. 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 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8.“一九三一夜寂静,倭寇炮轰北大营,蓄谋已久突发难,一夜占领沈阳城,面对残垣断壁景,中央却下撤退令,可怜一帮东北兵,别母离妻入关行,东北从此铁蹄

4、踏,千万同胞如浮萍。”这首打油诗描述的是什么事件(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D. 皖南事变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重庆谈判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0.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这首歌歌唱的是( )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11.日本东京朝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野田杀了 105 人,向井杀了 106 人,但不知谁先杀到 100 人,所以胜负难分,重新再赌准

5、先杀满 150 名中国人。这则新闻报道的时间应是( ) A. 1894 年 7 月 B. 1931 年 9 月 C. 1937 年 12 月D. 1945 年 8 月12.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 A. 九一八事变后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 七七事变后D. 南京大屠杀后13.2017 年 1 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中明确要求,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你认为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是从那一事件算起的?(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D. 南京大屠杀14.近代中国的

6、历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5.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D. 台儿庄战役16.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3A. 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B. 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而是

7、共产党C. 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D.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蕾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17.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马关条约签订 中华民国建立 抗日战争胜利 南京解放A. B. C. D. 18.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两次侵华战争,二者的相似之处有( )都在中国建立了伪政权 都对中国的平民进行血腥的屠杀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都是日本企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A. B. C. D. 19.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 )A. 七七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柳条湖事件D. 九一八事变2

8、0.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如图)。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A. 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B.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 甲午中日战争的空前爆发二、材料分析题21.“合则双赢,分则两伤,合作共赢”是历史发展的定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 世纪初,随着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相继诞生,国共两党关系遂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并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论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及启示材料二

9、: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行动、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三:法德关系能够实现民族和解,这奠定了二战后欧洲合作的政治基础。正是在法德关系实现和解的基础上,两国合作推动欧洲一体化开展,进而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政治地位的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法德关系的改善,也为当今国际社会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和对抗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材料四:我们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

10、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4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习近平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1)材料一中,国共两党经历的“两次合作”“两次分裂”分别出现在哪几个历史时期?(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尔塔会议产生的深远影响。(3)根据材料三,举出一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两国合作的具体表现,并简述法德和解的历史作用。(4)根据材料四,谈谈当今时代大力弘扬万隆精神的现实意义。22.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01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我国和世界有关国家举行了各种活

11、动,隆重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抗日歌曲松花江上材料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卢沟桥歌(1)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与日本制造的哪两次侵华事件有关?(2)在“国家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理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4

12、年 1 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 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 1800 余次,毙伤日军、伪军 2

13、 万多人,拔掉据点 2 000 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 1.7 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 500 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1)根据材料一,标志“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历史事件是什么?请指出黄埔军校办学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4)综合上述材料并联系相关知识,淡谈国共合作的历史过程给了我们什“么

14、启示?5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分析】由材料“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可知,这反映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蒋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 年 12 月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 B。【点评】本题以张学良的一段话为背景,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和平解决的意义。2.【答案】B 【解

15、析】【分析】分析题目的“使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手段,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可以看出敌后战场已经逐步上升为主要战场,敌后战场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BD 理解错误,A 是敌后战场已经逐步上升为主要战场的原因。AC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3.【答案】A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信息“西安事变”“九一八”“我的故土”可知,这位将军是指发动了西安事变的张学良。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

16、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平津失陷是在全面抗战之初的七七事变之后,南京和上海沦陷也都是在 1937 年,此时日本妄图迅速灭亡中国,日军对中国采取的是疯狂进攻,在武汉保卫战期间,日军占领广州,后武汉失守,此后日军兵力不足,物力和财力不足,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D 项符合题意;ABD 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要熟练掌握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7、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5.【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 选项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叛变革命发动的反革命事变,B 项是 1931 年 9 月十八日,日本军队炸毁了沈阳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道轨,污蔑是中国军队破坏,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C 项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逼蒋抗日的事变,最后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 项是日本帝国主义在 1937 年 7 月 7日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开始,本题选 B。6【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日本侵华期间连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如九一八

18、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这些知识点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对这些事变的时间,发生地点,意义和影响掌握清楚。6.【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7.【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

19、争有关知识的识记。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 符合题意, 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本题难度适中。8.【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所给信息:“一九三一夜寂静,倭寇炮轰北大营”,结合所学可知,1931 年 9月 18 日,日本诬陷中国军队炸毁沈阳附近柳条湖段铁路,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A 项符合题意;B 项发生的时间是 193

20、6 年,张学良发动的事变,不符合题意;C 项发生的时间是 1937 年,不符合题意;D 项发生的时间是 1941 年,国民党发动的事变,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9.【答案】D 【解析】【分析】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西安事变。10.【答案】C 【解析】【分

21、析】根据题干信息“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由此判断是指百团大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 年 8 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寇展开了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是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因此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了百团大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百团大战的时间、领导人、取得成就和意义。11.【答案】C 【解析】【分析】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12(三十万人以上)【点评】考查南京大屠杀的时间。12.【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即可。【点评】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22、713.【答案】A 【解析】【分析】抗日战争胜利于 1945 年,十四年前是 1931 年,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因而“十四年抗战”说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局部抗战的标志。本题以关于抗战的时限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4.【答案】C 【解析

23、】【分析】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AB 是农民运动,D 是国共两党内战。故 AB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难度适中。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属于常考的知识点,学生要重点识记。15.【答案】A 【解析】【分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次日清晨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随后日军只用四个多月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24、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九一八事变的影响。16.【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 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这个是不正确的,蒋介石一直把中国共产党做为自己的敌人,企图实现独裁,消灭共产党。所以答案选 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

25、分离的过程”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把台湾及附近岛屿割给日本,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1949 年,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第二次同祖国分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了台湾与大陆分离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有关知识。18.【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94 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 年日本在辽东半岛的旅顺口登陆,进行了大屠杀,1937 年日本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渐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8企图建立世界霸权。由

26、此分析,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次侵华战争。19.【答案】D 【解析】【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党领导的东北抗日义勇军英勇抗击日军,所以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九一八事变,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是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军制造的借口是“柳条湖”事件;日军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导致不到半年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东北 3000 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20.【答案】C 【解析】【分析】解题注意题文中的“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

27、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这句话。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 年的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的抗战。所以才会出现题文中的情景。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二、材料分析题21.【答案】(1)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分裂:国共十年对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分裂: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雅尔塔会议决定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协调了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行动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英、法、美、苏对

28、德国进行分区占领奠定了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基础: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3)具体表现:1951 年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 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 年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 年,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 年成立欧盟等。评分说明: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具体表现得。历史作用: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政治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为当今国际社会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和对抗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等。(4)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不公平、不平等现象仍然突出;“求同存异”是万隆精神的核心,当今世界,国际交往、地区局势

29、都需要在谈判中解决问题;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利于壮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等。【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指的是 1924 年到 1927 年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国共第一次分裂指的是 1927 年到 1937 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指的是 1937 年到 1945 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分裂指的是 1946 年到 1949 年解放战争时期。(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以归纳出雅尔塔会议的影响包括:加速

30、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决定战后英、法、美、苏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法国和德国开始走向联合,具体表现如:1951 年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 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 年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91967 年,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 年成立欧盟等。法德和解有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政治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为当今国际社会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和对抗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等。言之有理即可。(4)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言之

31、有理即可。如:“求同存异”的方针是万隆精神的核心精神,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利于壮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等等。【点评】本题通过考查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两次合作与分裂、二战期后法德之间的合作,说明了合则双赢,分则两伤,合作共赢”是历史发展的定律这一结论。22.【答案】(1)材料一:九一八事变;材料二:卢沟桥事变(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任何否定和篡改历史的行径都不能容忍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加以捍卫全世界必须

32、共同努力,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解析】【分析】(1)据材料“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可知,材料的内容与九一八事变有关,据材料“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可知,材料的内容与卢沟桥事变有关。(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6 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中共的争取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历

33、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任何否定和篡改历史的行径都不能容忍,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加以捍卫。全世界必须共同努力,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点评】(1)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2)本题考查西安事变。(3)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3.【答案】(1)事件: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确定)。目的: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好准备。(2)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百团大战。民族精神: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

34、牲。(4)启示之一:一国之内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并存的合作形式是可行的方式。启示之二: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党关系的重要合作途径。启示之三:“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及黄埔军校办学的目的。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孙中山想通过创建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才,达到建立国民革命军的目的。(2)本题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根据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可知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生

35、死存亡,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本题考查百团大战及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根据材料三中的“(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 1800 余次,毙伤日军、伪军 2 万多人,拔掉据点 2 000 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 1.7 万余人的重大代价”可知指的是百团大战。材料二中“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及材料三10中“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4)本题考查国共合作的启示,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事件: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确定)。目的: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好准备。(2)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百团大战。民族精神: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4)启示之一:一国之内两种政权、两种军队并存的合作形式是可行的方式。启示之二: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党关系的重要合作途径。启示之三:“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围绕“国共合作”,考查了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