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1课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pptx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1102448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1课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1课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1课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1课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1课时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3-,第1课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5-,思维导图,知识清单,-6-,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1)建立: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禅让制被 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方式: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 3.行政管理: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伯。,-7-,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二、西周的分封制,-8-,思维导图,知识清单,微点拨不仅周代实行过分封制,而且很多王朝在初建的过程中也实行过分封制,如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度中的“国

2、”就是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明代的燕王朱棣(明成祖)也是分封制下的诸侯王。,-9-,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三、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关系的相对性;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4.特点:血缘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形成“家”和“国”一体的统治。 5.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10-,思维导图,知识清单,自主探究 辨一辨分封制和宗法制都规

3、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因此两者的内容相同 提示:错误。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封制重在规定权力的“分配”,而宗法制重在规定权力的“继承”。从“国”的角度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护分封制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11-,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串一串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秘色彩浓厚:国家大事通过占卜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血缘关系突出:国家权力与血缘家族密不可分,呈“家国一体”局面。 (3)等级秩序森严:全国呈现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4)地方权力较大:地方诸侯权力较大,周王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5)

4、制度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12-,主题一,主题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材料解读 材料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解读 材料信息“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分封对象;“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说明分封制下诸侯国实行世袭贵族统治,拥有

5、较大的独立权力。,-13-,主题一,主题二,图片说史思考 材料反映了哪些有关政治制度的信息? 提示:(1)根据图片右边的文字解释,可知周武王死后,不是由其拥有丰富施政经验的弟弟继位,而是由其儿子年幼继位,这反映了当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年幼的周成王居中而立,其他人弓腰侍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周天子已经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14-,主题一,主题二,论从史出从多角度分析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 (2)分布区域: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同姓亲族多分布于富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君臣权利与义务较为明确,进一步彰显了周王的最高地位,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加

6、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的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15-,主题一,主题二,高考例析 1.(2017课标全国,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16-,主题一,主题二,-17-,主题一,主题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图片说史解读 图片信息表明,划分大宗、小宗的依据是血缘关系的亲疏、嫡庶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

7、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宗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18-,主题一,主题二,材料探究 2013安徽文综,37(改编)材料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新唐书狄仁杰传 思考 材料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三思立,庙不祔姑”的现象? 提示:核心问题:最高统治权的继承问题。原因:中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武则天与武三思是姑

8、侄关系,并非母子关系,因而按宗法制度,如果武三思成为皇帝,武则天死后则不能享受宗庙祭礼供奉。,-19-,主题一,主题二,论从史出从多角度分析宗法制的社会影响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20-,主题一,主题二,高考例析 2.(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

9、现的是(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21-,主题一,主题二,-22-,教材补遗,史著赏析,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2)评价 古代中国经济一直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 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

10、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23-,教材补遗,史著赏析,2.谱牒 (1)含义:“谱牒”是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记载了该宗族历史,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要旨。 (2)发展:周代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为了“定世系,辨昭穆”,周代大力发展谱牒,并设专官掌管;谱牒在秦汉之前称作世系、世本、系本、牒记,之后称作族谱、姓谱、族姓谱、氏族谱、血脉谱、家谱、宗谱、世谱、世牒等;隋朝皇室称其谱牒为玉牒;之后唐宋皇室相效仿亦称玉牒;宋以后通称族谱,民间口

11、传则称作家谱。 (3)影响:谱牒是伴随着父系家族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文献或簿籍。中国人的族谱是一个家族世代延续的记录,它对于族群的认同、尊祖、敦亲、睦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4-,教材补遗,史著赏析,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信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解读这段材料介绍了分封制实施的目的及分封对象。分封制旨在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实际上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造就了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基础。,-25-

12、,1,2,3,一、考查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 1.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 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 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 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4,A,解析: 题干材料“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说明当时崇尚血缘宗法制,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说明当时是传位于懿王之子,不是依据贤能,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懿王太子燮在孝王后继承王位,说明嫡长子有优先继

13、承的权利,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涉及诸侯争霸的信息,故D项错误。,-26-,1,2,3,4,二、考查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 2.西周初年,各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诸侯国。这说明西周( ) A.分封制是周公执政时期的制度创新 B.实现了对东方广大地区的垂直管理 C.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D.实现政治中心由西部向东部的转移,C,-27-,1,2,3,4,解析: 分封制是西周初年就推行的制度,并非周公执政时期才推行的,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了周公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诸侯国,分封制并

14、不是垂直管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周公在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诸侯国进行管理,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故C项正确;西周政治中心在镐京,材料仅体现周公东征后对所征服地区实行分封,这并不能说明政治中心已经迁移到东方,故D项错误。,-28-,1,2,3,4,3.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 A.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巩固西周的统治,D,解析:A项的说法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材料讲述了西周的分封制,但并

15、不能表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分封制,故B项错误;西周的基本政治原则是以血缘为纽带,分封制只是其在政治上的表现,故C项错误;通过实行分封制,西周有效地填补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巩固了统治,故D项正确。,-29-,1,2,3,4.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所述现象,可知弓鱼国宗族墓地的墓葬规模呈现等级制。由此,联系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分析,这是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的体现,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所述的等级并不是阶级等级,故可排除B项;墓葬规模的大小反映的是等级而不是贫富,故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故排除D项。,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