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x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1103088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15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基础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一)百家争鸣 1.背景 (1)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 新兴地主阶级 兴起,分封制崩溃。 (3)阶级关系: 士 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出现 私人讲学 ,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2.学派及其代表人物,3.特点:不同学派互相争辩,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影响 (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思想解放 运动,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2)文化: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儒家思想的形成,(三)老子的思想 1.世界观:认为世

2、界万物的本原是“ 道 ”。 2.政治观:提出“ 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 3.哲学观:认为世界万物、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 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考点二 汉代儒学 (一)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内容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 术都应罢黜。 (2)为加强君权,宣扬“ 君权神授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 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 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会降灾于他。 (3)为人处世上,提出“ 三纲五常 ”,以维护统治秩序

3、。 2.特点:把诸子百家中 道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 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措施 (1)思想: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2)政治:起用很多 儒学家 参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 官授爵的标准。 (3)教育:在中央兴办 太学 ;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在民间开 始处于独尊地位;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垄断教育。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 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 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考点三 宋明理学 (一)程朱理学 1.形成:理学是儒、道、 佛 三家融合的产

4、物,儒学从佛教、道教中 汲取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 2.主要思想,3.影响 (1)积极:注重气节、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并成为 南宋 以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 治。 (2)消极:强调 三纲五常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二)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核心是 致良知 ,宣扬 “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 天理。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考点四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主张

5、 (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 儒家经典 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 穿衣吃饭 就是“人伦物理”。 2.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三)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汲取儒家的 民本 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 理部分,是儒学的新发展,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 生了巨大影响。但这种思想批判并没有成为时代主流思想,未能推动社 会的政治变革。,重难突破 一、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的比较 1.三者的思想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时代特

6、点。春秋时期是奴隶 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孔子以维护奴隶主 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使 儒家思想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三者都以“仁”为思想核心。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孟子将“仁”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3.三者都提出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 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则看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提出“君舟 民水”的观点。,4.三者都对人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孔子的“性相近”、 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恶论”有明显的不同。 二、全面认

7、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在政治思想方面宣扬“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的 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 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

8、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阻止国家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 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 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 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特点 1.原因 (1)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突出,统治者需要调整统治思想,以适 应维护统治的需要。 (2)魏晋以来,儒、道、佛思想日趋融合,“三教合一”局面的形成为儒 学更加理性化、思辨

9、化奠定了基础。 (3)宋代的“重文”政策、科举制的完善、书院的兴起与发展为学术发 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 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改造成为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是儒家的伦理道德 学说。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 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 有明显的佛、道化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 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

10、把其作为理 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四、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特点及评价,1.背景,2.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 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的观 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11、,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 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 商皆本”的主张。,3.评价 (1)进步性: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 新的观点,使得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 次发展了儒学。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 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 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2)局限性: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总之,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 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