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部分 世界现代史 专题十五 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基础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1918年,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粮食严重缺乏,经 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 (1)农业:实行 余粮收集制 。(核心内容) (2)工业:实行 国有化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配给制和普遍 义务劳动制 。 4.特点 (1)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2)是苏俄在国内战争严峻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措施。 5.评价 (1)积极:余
2、粮收集制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为战胜敌人提供了 必要的物质保障。 (2)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 济和政治危机。 2.时间:1921年。 3.内容 (1)农业:以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配。 (2)工业: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部分企业以租让的方式让 外国资本家 经营。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 按劳分配 。,4.特点 (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
3、 商品经济 的发展,允许多种所 有制形式存在。 5.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 形势。 (2)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背景: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新经济政 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1)工业:优先发展 重工业 ,由农业和轻工业为其提供资金。 (2)农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组织 集体农庄 。 (3)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 ,建 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3.评价,考点三 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重难突破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二、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和启示,三、对赫鲁晓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及由此得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