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考苑)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课件.pptx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1103529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70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考苑)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湘教考苑)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湘教考苑)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湘教考苑)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湘教考苑)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考纲要求,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特点及影响;北伐战争的背景、结果及影响,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武装起义、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建设;“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十年对峙,考点二 国共十年对峙,考点呈现,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自主学习,一、五四运动,1.背景 (1)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取消“ 二十一条 ”、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等要求。 (2)英、

2、美等国拒绝中国要求,无理决定将德国在 山东 的特权转交给日本。,2.过程,3.性质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4.意义 (1)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 在工人中的传播。 (2)成为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思维延伸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 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 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

3、)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 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 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知识拓展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巴黎和 会出卖中国利益的社会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 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 要求予以满足

4、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 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 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 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 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 命题。,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 (1)内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外部: 共产国际 的帮助。,2.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5、。 (2)人物: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3)内容,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图解历史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 (1)条件: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 ;192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2)实现:1924年,中国国民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概念阐释 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

6、是指国共两党 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之间进行合作。,2.北伐战争 (1)准备:国共合作的实现; 工农运动 的蓬勃发展;国民政府整编国 民革命军;统一了 广东 革命根据地。 (2)进程:北伐军势如破竹,歼灭 吴佩孚 、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 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影响:动摇了帝 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3.结果: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国 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4.失败原因 (1)帝国主义寻找 蒋介石 作为新的代理人。 (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3)陈独秀坚

7、持 右倾 错误,共产党手里没有军队。,教材补遗 正确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分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 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个阶段。,(2)认识: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 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中国 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 量孕育发展的时期。,A.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 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

8、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B.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C.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与科 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运动后期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特别提示 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联系与区别 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民革命运动

9、和北伐战争都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进行的;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重要表现,是国共两党共同 努力的结果;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消 除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主题 探究国民大革命的过程及影响 史料呈现 史料1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合作探究,中国现代化史纲,史料2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

10、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史料3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 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 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读史指导 (1)史料1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是党内合作;体现 了追求独立、自主、统一的合作斗争目标。 (2)史料2,第一段“打倒列强”“除军阀”体现了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 第三段“工农学兵”“大联合”体

11、现了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第六段,“国民革命成功”体现了国民大革命的成果。 (3)史料3,“革命的火焰”是指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国共两党 的进一步合作,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动摇 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问题思考 (1)依据史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往的探索救国道路相比,国民大 革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提示 大革命前的革命参与者多为某一阶层,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国民大革命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包 括进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结合史料3和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大革命的最大功绩是什么,有

12、何教训? 提示 功绩: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教训: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和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史论归纳 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历史功绩,1.特点 (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 封建。 (2)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 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4)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2.历史功绩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 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

13、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 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考点集训,1.(2019河南洛阳质检)“到了1919年,中国的政治实体学生、教育 者、农村有实力者、城市商人、政府公务员、工会以及军阀整个 弥漫着被压抑的爱国主义激情。”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 A.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不得人心 B.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深重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工人阶级开始发挥领导作用,A,答案 A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引发社会各阶级不满,“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人们更加愤懑,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列

14、强的侵略活动,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五四运动的结果,故C项错误;1919年五四运动时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而非开始发挥领导作用,故D项错误。,2.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 资产阶级政权”。中共“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 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 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 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 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 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B,答案 B 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是1927年秋收起义后,故A项错误; 中共“二大”的纲领较之“一大”,联

15、系了中国的国情,说明中国共产 党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故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中共“一大”提出 的革命对象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不同,故D项错误。,3.(2018河南八校联考)1925年5月,民国日报报道说:“国民党自改 组以来主张日益鲜明;国民挺身加入者已达百万以上。” 此报道说明 ( ) A.国民党已经成为人民的政党 B.国民大革命得到了广泛拥护 C.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D.国民党已成为国内第一大党,B,答案 B 材料仅显示人民拥护国民党,纷纷加入国民党,但体现不出国 民党已成为人民的政党,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广大国民纷

16、纷加入国民 党,即国民大革命得到了广泛拥护,故B项正确;此时北伐战争尚未开始, 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了国民党党员数量的增多,但并不能推导出国民党 已成为国内第一大党,故D项错误。,4.(2018湖北襄阳模拟)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 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 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 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 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 ) 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D,答案

17、 D 据材料信息“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可知,当时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故D项正确。,考点二 国共十年对峙,自主学习,一、南昌起义,1.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 军队 的重要性。,2.经过 (1)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 、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占领南昌城。 (2)起义军在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 (3)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 民军会合。,3.意义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 人民军队 和武装 夺取政权的开始。,知

18、识拓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起义 除南昌起义外,中国共产党还领导了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三大起义是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三大起义在敌人的镇压下都失 败了,它们的失败证明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过了一条从“城市中心论”到建立农 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 装割据”的道路,前者是照搬苏联经验,后者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 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 (1)召开:1927年8月7日,在 汉口 召开。 (2)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 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

19、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 方向。,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 (2)经过:起义军进攻 长沙 受挫,改向山区进军。 (3)结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工农武装割据” (1)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根据地建设,(3)武装斗争: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大规模“围剿”。,知识拓展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 (1)必要性: 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反革命 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

20、的主 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近代中国的特殊国 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2)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继 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和政策的,不错误。,走出误区 “左”倾与右倾 (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 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 “左”倾错误,等。 (2)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 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3)关系:二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

21、思想,基础都是主观主义。,三、红军长征,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过程 (1)开始:1934年10月。 (2)转折: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 等人的“ 左 ”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 毛泽东 的正确军 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 义: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吴起镇 ,与当地红军会 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3.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 长征精神 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

22、力。 (3)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数字归纳 国共的十年对峙 (1)一个核心:农村革命道路的探索。 (2)三点成就: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 确领导;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3)四个转移: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革命 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一致对外”。 (4)六点实践: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红 军长征、遵义会议。,思维升华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革命纲领: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 大”依据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敌人),制定

23、最低纲领即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2)革命力量:从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统 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1924年与国民 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国民革命的高潮。,(3)革命领导: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和 武装的领导权,独立领导革命。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 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和革命的开始。 (4)革命道路:1927年三大起义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照搬苏联革命 “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毛泽东把马列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 (

24、5)纠正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 导,独立自主解决了内部矛盾,胜利完成长征。,(6)主要矛盾: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协调国内阶级矛盾,抓主要矛盾一致对 外,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上不断走向成熟。,主题 探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史料呈现 史料1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 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 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 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史料2 1929年4月,毛泽东领导制定了兴国土地法:(一)没收一,合

25、作探究,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三)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读史指导 (1)史料1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解读史料时应抓住,关键信息“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判断出土地革命的实质 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 (2)史料2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土地政策的调整。解读史料主要 是比较前后土地政策的不同。,问题思考

26、(1)据史料1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巩固根据地的红色政权,推动根据地农业的发展。,(2)据史料2,分析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与兴国土地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 兴国土地法规定农民有土地使用权;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规定农民有土地所有权。,(3)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何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 提示 农民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要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必须解决农 民的土地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基础;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必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史论归纳 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内涵及意义,1.含义:“

27、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 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关系: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 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效的途径;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 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才能最广泛 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 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的基础和依托。,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历史意义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 路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就是坚持了 这

28、条道路,取得了最终胜利。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 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 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考点集训,1.(2019湖北襄阳模拟)1927年4月19日,毛泽东在在土地委员会第一次 扩大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要增加生力军保护革命,非解决土地问 题不可。其作用,在解决土地问题后即能够解决财政问题和兵士问题。 兵士能否永久参加革命,亦即在土地问题解决,因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 地,必勇敢作战。”

29、依据材料可以推知 ( ) A.当时国共关系尚未彻底破裂 B.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针,A,C.中国共产党已经明确了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性,D.当时中国共产党“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答案 A 材料主要论述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重视及原因。题干时间为1927年4月19日,国共关系彻底破裂是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后,故A项正确;确立土地革命方针是在1927年8月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故B项错误;1927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地位并不高,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共产党,故C项错误;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右倾思想,不是“左”倾思想,故D项错误。,2.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

30、贪官污吏,打 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 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 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 ) 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C.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A,答案 A 据题干“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可以看出广大民众自觉地接受了革命的要求,并四处传播,可见革命的要求与他们的利益相符,故选A项。,

31、3.对于红军的长征,有外国学者认为“长征开始时,撤出江西革命根据地 只能被认为是失败”“这主要是由于中共领导人及其欧洲顾问犯了错 误,做出了不正确的决断”。这说明 ( ) A.红军根本不应进行长征 B.长征是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 C.长征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D.长征初期的作战方针有问题,D,答案 D “根本不应进行长征”说法太绝对,不长征只有死路一条,故A项错误;长征确实是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但无法说明“不正确的决断”这一点,故B项错误;材料观点并未透露长征本来应是怎样的,故C项错误;当时的中共领导人及其欧洲顾问在长征初期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导致红军损失严重,这说明当时的作战方针是有问题的

32、,故D项正确。,4.(2016课标)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 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 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A,答案 A 1930年,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大丰收,故选A项。红军英勇奋战主要是保卫根据地的安全,故排除B项。当时处于国共对峙时期,面临

33、敌强我弱的形势,根据地政府的主要精力用于巩固革命根据地,故C项错误。D项所述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现象不构成因果关系,故排除D项。,记识记纲要,本讲小结,背史论术语,1.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2.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4.中国共产党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5.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同时,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长江流域转移到北方。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